“税”:年度汉字与日本的国民心态

2015-01-05 08:16唐永亮张季风
世界知识 2015年1期
关键词:税金消费税内阁

唐永亮+张季风

2014年12月12日,在日本著名的佛教寺院京都清水寺里,森清范住持在宽1.3米、高1.5米的和纸上挥毫写下一个巨幅“税”字,标志着2014年日本年度汉字正式诞生。自1995年起的20年间,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每年都会通过向民众征集投票的形式选出标志本年度世态民情的一个汉字,以增进民众对汉字深刻内涵的理解,同时摸清即将过去一年的世态民情,辞旧岁迎新年。因持续时间长、选票覆盖面广,“年度汉字”似乎已经成为反映日本国民心态的重要指标。

从2014年11月1日到12月5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共收到16.7613万张选票,其中“税”字选票8679张,居第一位,其后依次为“热”、“嘘”(谎言)、“灾”、“雪”、“泣”、“喷”、“增”、“伪”、“妖”等。

消费税增税涉及国计民生

消费税增税是2014年日本发生的一件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引起其国民的极大关注。消费税是以消费品消费的流转额作为课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统称,属于典型的间接税。各个国家基于国情对消费税的具体征收办法不尽相同。日本消费税实行价外税,由购买方承担税款,征收对象更具广泛性,向生产和流通等各个环节的商品和制品征收税款。消费税是日本的三大主力税种之一,目前消费税收入仅次于所得税,大体占日本国税收入的25%。1989年为了解决财政赤字逐年增加的问题,竹下登内阁首次开征消费税(税率为3%)。1997年桥本龙太郎内阁又将消费税率提高至5%,并一直沿用至2014年3月31日。此次17年来未有变化的日本消费税的改革,因关系到普通民众的生计问题而备受关注。

对于安倍政权将消费税率提高到8%,日本国民心态矛盾。某种意义上说,消费税增税是安倍内阁从野田佳彦前政权那里继承下来的一笔遗产。在野田执政期间的2012年8月10日,日本内阁通过了《为确保社会保障稳定财源而提高消费税等税制改革修正案法案》(简称《消费税法修正法案》),其中明确规定2014年4月1日将消费税率(含地方消费税)上调至8%,并预定于2015年10月1日继续上调到10%。消费税增税恰恰与安倍经济改革亟需扩大财源实现了“无缝对接”,因而被安倍内阁积极推进。

从大数据上看,日本国民对于政府提高消费税既理解,又难过。日本经济新闻社与东京电视台在2013年9月27~29日所做的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安倍内阁将于2014年4月把消费税率提高至8%,有47%的人表示赞成,48%的人表示反对。而随着安倍经济改革效果的日渐显现和社会保障压力的增加,日本国民认同政府提高消费税的比例也逐渐升高。据日本产经新闻与日本富士新闻网(FNN)联合所做的舆论调查结果,对于消费税率提至8%,有60.9%的人表示“认同”,有34.6%的人表示“不认同”。就对个人生活而言,消费税率的提高无疑给日本国民的日常家庭开支带来了影响。日本每日新闻社2014年4月19~20日所做的全国舆论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人表示消费税率提高到8%对自己的生活形成了负担。

总之,日本国民能够理解政府为确保年金、医疗费等社会保障费用的稳定财源而提高消费税率的做法,但又为增税后家庭开支的陡然增加而满腹苦水,陷入未来与现在、国家与个人关系的两难选择之中。

消费税率上调亦难解国家财政难题

消费税率上调的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国家财政难题。日本政府承诺将增加的税收与社会保障捆绑在一起,用于填补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保障资金缺口,这样至少可以保证今后的财政状况不再因人口老龄化而进一步恶化。长期来看,这样做对改善日本的财政状况有益处。但是,从消费税率提高的时机上看,却有本末倒置之嫌。就如静冈县立大学本田悦朗教授所言,政府不应该通过期望增加消费税来拉动经济增长,而是应该等经济增长且增长平稳之后再来提高消费税率。从政策效果来看,消费税率的提高对日本经济的拉动也未必会有多大效果。提高消费税率一个百分点每年最多增加2.7万亿日元左右的税收,提高三个百分点也仅会增加8万亿日元左右的税收,这些增额对于解决目前1000多万亿日元的日本长期债务无异于杯水车薪。

为了解决增税后的消费反落问题,日本政府宣布实施5.5万亿日元的特别经济对策预算。此外,安倍内阁还要求大企业涨薪,以拉动消费;并企图通过全面下调企业所得税,给企业减负,促进企业投资设备。从理论上讲,下调企业所得税必然使税收减少,这与财政结构改革的大目标严重冲突。不仅如此,一方面不断提高消费税率,使穷人越来越穷,另一方面又给企业减税自然会使企业特别是大企业越来越富:政策效果在向两个不同方向发展。

从2014年第二季度的主要经济数据来看,提高消费税率的负面效果十分明显,实际GDP增长率环比下降1.8%,换算为年率下降了7.3%。这不仅远远超出了下降4%左右的市场普遍预期,也成为发生国际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第一季度(-15.0%)以来的最大跌幅。更为严重的是,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几乎全是负增长。其中,私人消费下降了5.1%,这是1994年以来的最大降幅,住宅投资下降10.4%,设备投资下降5.1%,工矿业生产指数下降3.7%,出口和进口分别下降0.5%和5.6%。1997年4月上调消费税后,当年第二季度实际GDP增长率下降了3.5%,很显然这次调税带来的冲击也远远超过上次。

为税而苦,国民愈发关心“钱袋子”

日本国民对未来消费税率继续上调至10%深表担忧,更加关心自己的“钱袋子”。就如一位53岁的大阪市民在给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的选票中所言,今年似乎是开始于消费税、而又结束于消费税的一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14年11月18日晚间的记者会上宣布,将于11月21日解散众议院并提前举行大选,同时表示将再次上调消费税率至10%的时间延迟18个月至2017年4月。

消费税的继续上调如同悬在日本国民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他们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持续担忧下去。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的分析师小川隆平一针见血地指出,安倍政权过去大半年大力推行货币量化宽松和经济优惠政策,生态链还没有反应到最后一环——国民的工资上,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消费税,等于物价上涨了而老百姓手上的钱却没有增加,日本民众的实际收入在缩水。如果再继续增税,对老百姓的生活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日本舆论调查协会2014年9月27~28日所做的全国舆论调查结果显示,有72%的人反对消费税率继续上调至10%,仅有25%的人表示赞成继续上调。从历史上看,自1988年竹下登内阁开始征收消费税、1997年桥本龙太郎内阁将消费税率由3%上调至5%,到2012年野田佳彦实施消费税改革,每一次消费税增税都是造成经济下滑、时任首相下马的重要推手。

另一方面,2014年发生的多起政治家侵吞、滥用税金案,令国民大失所望。2014年3月,桥下彻在任大阪市长期间为了推行“大阪都构想”而辞职并再次参选大阪市长选举,出现了历史上最低的投票率和超过六万张的无效票,这次选举也因而被媒体指责为“浪费了国民六亿日元税金”。安倍晋三在任期内突然宣布解散众议院进行大选,也被媒体指责为解散理由不充分、滥用了国民631亿日元的税金。而继小保方晴子涉嫌STAP细胞造假事件被推到舆论风口浪尖后,日本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2014年又被爆出涉嫌滥用税金问题。该研究所于2011年3月18日曾花费约487万日元购入意大利高档家具,2012年使用6400万日元巨款购买了308批次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地方议员的滥用税金事件也频繁被曝光,其中有代表性的案例是2014年10月1日三个兵库市民代理人团体告发县议员水田裕一郎以及釜谷研造存在伪造收支报告、以巨额款项购买邮票骗取政务活动经费的问题,引发了国民对于政治家滥用政务活动经费问题的高度关注。

总之,2014年对日本国民而言,是为“税”字苦恼的一年。消费税率提至8%使他们的实际收入缩水,未来继续上调消费税率又使他们对将来的生活忧心忡忡。消费税率的上调强化了人们的金钱观念,使人们对国家使用税金的方法变得更加敏感,频繁发生的政治家滥用巨额税金案使他们大失所望。而延迟提高消费税率只是安倍晋三出于大选需要做出的权宜之计,2017年日本政府届时会否无视前车之鉴、不顾国内舆论的反对而孤注一掷强行继续提高消费税,值得关注。

(作者唐永亮为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作者张季风为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猜你喜欢
税金消费税内阁
LCO也征消费税?
岸田内阁与日本政治走向
习酒公司2019年1—9月营收50.45亿元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初探
商品流通企业计提税金核算变迁
变压器油、导热油等产品可免征消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