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模拟教学解决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瓶颈

2015-01-07 11:23杨荔
职业·下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模拟教学校企共建商务英语

杨荔

摘 要:本文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中实践教学面临的挑战,以模拟法为教学理念,以校企共建为主线,从模拟实训教学体系、模拟教学实施保障、模拟教学成效与成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通过开展模拟教学,创新教学改革,促进商务英语专业内涵建设发展。

关键词:校企共建 模拟教学 商务英语 实践教学

一、实施背景

1.外贸企业业务的特殊性难以让学生真实体验业务活动

在实际的经贸活动中,外贸企业各项业务的开展不仅涉及各部门间的联系,而且还涉及业务活动所需要的商品、资金等,业务部门要承担开展经济活动的风险,因此让学生真实地参与各项业务活动是不现实的。

2.学生在外贸企业实习的时间和场地不足

在外贸企业中,各部门提供的岗位数量少,很难容纳一个班的学生实习。一个班级要安排到十几个不同企业实习,学生难以轮岗,而且一项外贸业务从客户开发到结汇过程持续的时间很长,学生不太可能经历整个进出口业务流程。

3. 模拟教学有助于创设模拟仿真的工作场景

模拟教学能够创设模拟仿真的工作场景,有助于解决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困境。模拟教学通过创设模拟仿真的工作场景,按实际的工作内容设计项目,让学生模拟职业岗位角色,根据实际工作的操作程序和方式方法完成岗位任务,使学生在模拟操作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二、校企共建模拟实训教学体系

1.校企共建模拟公司

为了达到模拟环境的仿真性,笔者所在学校提出“校企共建模拟公司”的思路,从公司注册、税务登记、公司结构的确定、职位分配、业务处理、财务决算到与模拟公司的贸易相关机构的建立,如银行、海关、税务局、商检局、船公司、保险公司等,都按照现实中一家外贸公司的模式以及与外贸相关的业务来开展,使模拟公司具有教学实训仿真化、教学环境企业化的特点。

2.校企共建模拟实训教学课程

(1)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根据校企合作企业的用人需求,学校将商务英语专业岗位群定为市场营销类、外贸跟单类、货代报关类等岗位,通过对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整合出每个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和核心能力。围绕每个岗位能力的培养,建立理实一体化课程(商务英语函电与写作、国际商务英语模拟实训、外贸单证实训、外贸跟单实训。这些课程主要在教室或实训室中进行,以角色扮演或角色模拟完成,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专业拓展课程(模拟报关实训、货运代理实训,这些课程主要在实训室中进行,以系统模拟完成,学生掌握岗位核心技能)及顶岗实习。这样,通过校企共同制定课程标准,使课程与职业岗位对接。

(2)校企共同开发项目教材。教师与企业实践专家合作,收集外贸企业的真实案例,以岗位技能培养为目标,以外贸业务流程为主线,模拟公司真实的岗位任务,设计教材的模拟内容,包括工作指南、任务操作(包括业务背景、工作资料、具体任务)、知识拓展等。

按照岗位技能性质,教材分为单项技能培养教材和综合技能培养教材。例如,《商务英语函电与写作》课程是培养学生使用函电与客户沟通的单项技能课程。在编写教材时,围绕营业部岗位任务,以对外客户洽谈业务的流程为主线,将洽谈工作任务分成询盘、报盘、还盘、接受、下订单、签订合同等若干单项任务。每个单项任务为一个单元,内容包括工作实例、业务背景、样函、任务布置(包括业务背景、业务分析、工作方法与步骤、任务执行),培养学生询盘、报盘、还盘、接受、下订单、签订合同等单项技能。而《国际商务英语模拟实训》是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课程。在编写教材时,在学生学完业务单项技能的基础上,教师设计几笔完整外贸业务任务,让学生完成,这样使学生原来学习的分项知识和技能得到综合运用。

3.校企共同参与模拟实训教学活动

在开展课程模拟实训活动中,企业人员参与班级教学实施与管理,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进行模拟演练,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以综合技能模拟为例,学生角色分工,分别以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出口地银行、进口地银行、海关、商检局、船运公司等虚拟身份扮演角色,制订业务方案,提交工作成果并进行评价。基本环节如下页图所示。

4.校企共建模拟实训教学资源库

学校与公司技术人员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库,由教师提供模拟教学素材,公司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已建设的外贸单证实务、商务英语函电与写作两门精品课程网站,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实训手段现代化。

5.校企共建教学评价

模拟活动是通过企业人员、教师和学生来共同实现的。学生是角色分工、角色扮演、工作提交、工作评价等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和中心;企业人员与教师是设计师,是模拟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师生以共同参与、互动和交流来完成模拟实训与评价绩效。

三、条件保障

1.组织保障

在模拟实训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学校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一线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采用调查、座谈、研讨等手段,收集、整理、分析企业岗位能力等信息,为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模拟实训教学提供了组织保障。

2.实践教学体系保障

在实施模拟实训教学前,经过在充分调研后,构建了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要根据学生学习和认知规律,围绕每个岗位的能力培养建立,是一个递进的学习过程,以保障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能力、专业岗位能力与拓展能力的培养。

3.师资队伍保障

教师深入企业锻炼技能。为了使教师的实践水平与企业发展一致,有效开展模拟实训教学,学校借助企业资源,安排教师定期到合作企业进行岗位实践和挂职,对岗位工作、业务技能等进行实践;学校还引进企业专家定期来校进行专业讲座并参与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技能大赛的训练指导。

四、模拟实训教学实施成果endprint

1.校内实训基地仿真度高,软件先进实用

目前,商务英语专业新建集教学、实训、培训等功能于一身的国际商务一体化实训室、国际商务实训大厅等4间模拟仿真实训中心,配置与学习领域相匹配的外贸实习平台教学软件等4个仿真软件,可同时容纳3个班学生开展校内模拟实训教学。

2.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在模拟实训教学中,教师使用角色模拟和系统模拟教学手段,改变原有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转为融“教、学、做”于一体的、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和中心,促进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自我的主动行动中体验业务工作各环节的相关性与整体性、提升技能熟练度,通过反思内化经验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使实训的深度和广度有了质的飞跃。

3.建设优质教材,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业务对接

校企合作编写校本教材4种,出版教材9种。这些教材不仅作为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教材,也被多家省内中职学校和高职学院选用为专业通用教材,在提高学生专业实操技能水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模拟实训教学实施成效

1.教学成效显著

(1)考证成绩突出。在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认证考试中,本专业连续两年以96.7%及99.1%的过证率居全国第一。2012级学生在仅仅学习专业课一年的情况下,过证率达87.2%,其中实操项目合格率达100%,全省共8所中高职学校考证率达80%以上,其中5所高校、3所中职,学校因此受到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企业协会表彰。

(2)技能过硬,竞赛成绩突出。该专业学生连续4年参加清远市和广东省国际商务单证技能竞赛,成绩优异。其中4人次获市级一等奖,1人次获省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6人次三等奖。该成绩在粤北地区学校位居榜首。

2.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二年来,4名教师在全市教学研讨活动中承担公开课,推广模拟教学法,均获得一致好评;2010年学校成为由省职教协会举办的国际商务单证实务技能大赛的4所筹备学校之一,3名教师连续4年受省职教学会邀请,担任省属中职学校国际商务单证技能大赛评委和命题工作;同时还受邀请向同行推广考证、技能竞赛的经验,充分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3.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近两年,专业教师分别对企业员工及中高职院校教师进行国际商务单证员考证培训,人数达1000多人;开展模拟教学交流活动,人数达300多人;承担全省技能大赛师资培训,人数达300多人。

4.提升就业整体水平

该专业近两届毕业生就业巩固率达96%,一次性就业率达100%,对口就业率达81%。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评价满意度达92%。

5.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以《商务英语模拟教学研究》为题的市级课题获市第三届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和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评比二等奖,研究成果43项,出版《商务英语模拟教学研究课题成果集》;教师公开发表或获省级以上奖的论文10篇。4人次在省、市国际商务单证实务技能竞赛中获得优秀指导教师一、二、三等奖;3人次被聘为省属国际商务单证技能大赛的评委;9人次参与教材编写工作。

学校开展模拟实训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参与度、学习动力及学习效果上发挥了很大作用。今后仍需以新建的实训中心为平台,加强实践教学探索与研究,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分析及案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2]李国艳,郭兆平.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2).

(作者单位:清远工贸职业技术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模拟教学校企共建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医学模拟教学在麻醉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的探索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探讨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