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跨专业实训室建设研究

2015-01-12 07:0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实训室国际贸易实训

尹 琦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800)

随着国内外经济与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国际贸易实务各环节也越来越多地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完成:如国际贸易营销、业务洽谈、货款支付等业务都可以在线进行;此外,利用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还可以使得进出口企业与海关、银行等部门的业务往来电子化。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之间的融合显而易见,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依然是各自为阵,这显然与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的根本目标背道而驰。为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就要求高职院校加强国际贸易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之间的协同创新,联合培养符合当今国际贸易形式与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才。建设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跨专业实训室、组建跨专业实训指导师资队伍、开发跨专业实训项目将从硬资源及软环境上利于国际贸易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的协同创新,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跨专业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

1.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的新发展。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际贸易发展对外贸人才的要求出现了新的变化,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国际贸易实务各环节。企业对外贸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提高,外贸企业不仅需要能够熟悉国际贸易流程各环节的操作技能,具有一定道德素养和实务操作经验的人才,更希望他们能懂得相关的电子商务技术。在电子商务方面,新一代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电子商务发展迎来新的重要发展机遇。依据《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文件精神,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任务包括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协同发展、持续推进移动电子商务发展、促进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协调发展、提高电子商务的技术支撑能力等,这就要求电子商务人才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国际贸易背景知识。

2.国际贸易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实训现状。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及电子商务专业尽管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的不足,离珠三角地区国际贸易发展和电子商务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存在实训平台单一、实训项目有待更新、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等主要问题。无论是国际贸易专业还是电子商务专业,传统的实训场所只针对校内学生提供离散的单项业务实训,既没有开放共享,也不能提供完整的业务流、产业链实训,既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也造成了重复建设、资源优化不足的现象。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实训各自为阵的现状亟待打破,高职院校急需搭建整合的实训平台,为国际贸易及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提供与时俱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练习场所,使其适应时代发展。

(二)可行性

随着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的深入融合,国际贸易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可以说是对企业的业务过程的分解,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企业整个业务的仿真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可全真模拟企业的业务流。从这个意义上说,跨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可以实现国际贸易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的业务链接,并且推动两专业联合创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同时,国际贸易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室建设在硬件投入上多以购买计算机为主,以机房的形式建成,辅之以相应的操作软件。所以以运用计算机操作专业软件为主的实训室使得国际贸易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完全可以共用相同的硬件设备。

二、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跨专业实训室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设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实训室,能够帮助学生在熟知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现代物流、移动商务和电子商务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各项实际操作技能,使其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初、中级外贸、电商及相关从业人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及电子商务跨专业实训室建设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创新实践教学资源整合途径

通过建设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跨专业实训室,势必进一步加速实训资源整合、共享。一方面,在硬件设施如场地、资金、电脑等方面,有效减少学校的重复投资,解决当前高职各专业实践教学相对独立、资源配置冗余、浪费的现象,有效节约资源,提高资金、场地及其他硬件系统的利用率,促进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在实训软资源如实训软件、环境、教师及实训方案、场景等方面,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跨专业实训室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实训环境和场景,提供完整业务流实训的可能,进一步促进实训软资源整合共享。

(二)提供跨专业实验实训方案

建设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跨专业实训室,势必要求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加强合作,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完整的“业务流”“产业链”实训方式,进一步研究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交叉的业务流,调整两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两专业共享的仿真实训案例,改变传统“离散”“单项业务”实验实训方式,提供完整的“业务流”“产业链”实训方式,为跨专业实验实训方案策划提供新方法。

(三)改革跨专业协同育人方式

建设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跨专业实训室,有助于改变“单一”专业实训室建设现状,实现“多元”实训资源整合,整合国际贸易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教学资源,开发与探索跨专业协同育人的实训教学模式,最终达到跨专业协同育人目标。

三、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跨专业实训室建设的内容

建设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跨专业实训室,达到两个专业之间协同创新的目标,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将传统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整合,构建集成的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实训环境。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跨专业实训室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实训场所建设、跨专业实训项目开发。

(一)实训场所建设

实训场所建设是跨专业实训室建设的基础。选择一个面积250m2左右的场地,建设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跨专业实训室,如图1所示。实训场所分为六个区间,左右边两个区间为接待区,设有接待台、办公桌、会议桌、总经理室等;中间下边区域为交易会展示区,设有货架,摆放商品实体;中间上边区域为国际贸易办事大厅,设有电脑10台,电脑上安装国际贸易及电子商务相关实训软件,集成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实训环境;左边两个区域为讨论区,设有桌椅、投影机、白板等设备。实训场所的建设为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实训提供硬件基础,在这里可以展示、拍摄货物,进行B2B、B2C电子商务;也可以结合电子商务EDI技术进行国际贸易。

图1 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跨专业实训室

(二)跨专业实训项目开发

实训场所的建设为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实训提供硬件基础,但开发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跨专业实训项目,才能从内涵上整合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实训,形成完整的业务链实训。为整合实际业务操作内容,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跨专业实训项目应注重的实操能力有:国际网络营销业务能力、在线谈判沟通业务能力、电子支付结算业务能力、电子数据交换业务能力、在线办理国际物流与贷代业务能力等。应着力开发的跨专业实训项目有:

1.基于外贸网站的网络营销活动实训项目。借助电子商务模拟软件,要求学生根据外贸网站的功能进行网站建设和网页设计。网站建成后,运用国际常用搜索引擎、邮件列表、英文网络广告等与国外网站进行广告交换与链接交换。

2.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国际商务洽谈与沟通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利用电子邮件等网络具体与外商进行商贸洽谈,在线与外商协定合同签订与执行的具体内容,通过MSN等与外商及时进行书面与口头沟通。

3.面向外贸企业的ERP与EDI操作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利用ERP、EDI等软件,对外贸企业的资源管理及数据交换进行模拟练习。包括练习ERP的客户管理、产品跟踪、产品资料维护、外贸出运报关;学习EDI业务,与海关、出口商品检验机构、保险公司、银行等机构进行电子数据交换。

4.在线支付的实训项目。给定学生一些外贸条件,要求学生在相应的外贸环境下运用实训软件实现在线支付。包括开通网上银行、申请电子账户、使用在线支付方式实施付款、演练银行议付及结汇业务;演练ERP财务管理模块中的结算中心、外销退税等功能。

5.基于网络的通关、贸代等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环境下练习电子报关业务及当今环境下国际贸代公司的常规业务。包括进出口报关程序、填制相关电子单据、进行EDI报关、船期查询与发布、在线订舱与更改、在线发送装箱装船通知、在线办理出口退税、电子报关、电子信用证办理等业务。

[1]田国杰,王静.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实训内容设计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6(4).

[2]黄海荣.经贸类跨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3]海艳.高职商贸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教育,2011(6).

[4]莫淦清.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实训室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1(8).

猜你喜欢
实训室国际贸易实训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基于6S模式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改进研究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