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言实践教学中实施本科生导师制

2015-01-12 07:05孔博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导师制本科生导师

孔博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日趋大众化。在从“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质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及文化素养,强化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交流合作水平,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等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目前,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除传统的学分制和选修制之外,加入本科生导师制作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本科生导师制概述

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英国的牛津大学。早在14世纪,牛津大学的新学院首先开始聘用非正式的学院教师作为学生的私人导师,负责学生在学校的学业和道德。导师制一经确立,便为牛津大学吸引了大量优秀的本科生,并在长达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站稳脚跟,逐渐成为了牛津大学人文为本的教学模式的核心体制。随后,世界各地的大学纷纷效仿牛津大学实施导师制,哈佛大学在20世纪初期建立了导师制,普林斯顿大学紧随其后。虽然每个大学在导师制的具体实施上有不同的规定并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诸如每个导师应该带多少个学生,每个学生应该分配多少时间等,导师制还是受到了世界各地大学的认可,并在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中发展成为一种不断变革的、灵活的、动态的教学形式。

由于本科生导师制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以北京大学为首,我国高校从2000年开始陆续引进导师制教学方式。最初,导师主要从选课方法、专业学习等角度对学生进行辅导。随着导师制和中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融合,导师开始从人格培养、思维成长、科学研究等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在我国,导师制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第一,我国的高中生多是在父母和老师的督促下,以高考为主要目标进行学习。这样的学生进入大学校门之后,面临没有“班主任”的大学生活很是茫然,他们不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失去了“高考”的动力,他们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学习,没办法顺利地完成角色的转换。第二,虽然大学的学生管理工作有辅导员老师负责,但是几名辅导员很难在短时间内和几百名大学新生进行有效沟通,更不要说因材施教,解决每个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了。传统的教师负责授课,辅导员负责管理的形式,把教书和育人分裂开来。不在一线教学的辅导员很难真正了解学生的动态,也得不到学生由于对知识的渴望而对授课教师所产生的特有的崇拜,辅导员的教育往往是苍白无力的。很多大学辅导员所学的专业并不是自己所任职的系部,所以很难在专业学习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类似于高中“班主任”的大学“导师制”恰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大一新生刚刚入学,怀着对大学的向往、知识的渴望和对美好前途的憧憬,这个时期的学生往往可塑性非常强。学校指派导师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指导,帮助其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掌握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对其进行人文素质培养,思想道德教育,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考研辅导等。对学生而言,一方面提高了学习的主体性,另一方面也完成了个性化教育。对教师而言,既培养了敬业精神,又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本科生导师制在语言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实施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经济浪潮,语言学习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然而我国的语言教学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以英语为例,虽然很多学生到高考结束时已经学习英语长达十余年,但是其学习的主要侧重点在于词汇和语法知识。即使是高中英语成绩很好的同学,到了大学之后也发现自己的英语处在一个“听不懂也说不出来”的尴尬境地。在培养优秀外语专业本科生的驱动下,很多学校的外语专业引用了本科生导师制,根据语言教学的特点,每15-20个学生配备一名专业导师,负责学生的语言学习、心理辅导、素质培养等,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首先,以导师制优化学生管理。近年来,90后的学生逐步进入大学,开启了带有时代烙印的90后大学时代。这批学生成长在网络化的时代,个性突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快,但是对于信息的识别能力则有待加强。这时,教学能力强、自身品行过硬的导师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于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和学生将来的发展意义重大。以英语专业为例,导师可以引导学生读英语名著,通过读原著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同时,引领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在讨论中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讨论学习的前提是学生愿意彻底地敞开心扉,实事求是地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导师制所确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对于教师的绝对信任则是其敞开心扉的必要条件。应用导师制适当填补学校辅导员整体管理学生机制的空白,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开阔的视野,促进学生情感道德的发展,是培养德才兼备大学生的有效方式。

其次,加强导师制和课堂教学的融合。高校语言教学的特点是弱化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加强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热爱,发展学生对于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意识,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取向。

针对语言教学的特点,很多高校在语言专业的本科生导师制的模式上采用的是低年级“指定导师制”。大一新生刚刚入学,对于大学四年即将学习到的知识体系并不了解,也不知道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对于大学毕业后的职业也没有清晰的规划。把导师制和课堂教学相融合,让学生的导师从事该组学生的基础语言教学,可以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专业水平设计具体的指导方案,选择相应的指导方法。以英语专业为例,某教师共指导大一新生20名,其中7名学生语法知识掌握牢固,5名学生口语水平较好,2名学生词汇量较为丰富,6名学生没有突出的专业优势。导师可以根据每名学生的特点,为其制定相应的指导方案。以推荐书目和课后练习为例:

项目 推荐书目 课后练习语法知识牢固 20本左右,有一定难度 以口语、阅读训练为主口语水平较好 15本左右,有一定难度 以阅读、语法训练为主词汇量较为丰富 20本左右,有一定难度 以口语、写作训练为主没有突出的优势 10本左右,难度适中 以口语、语法训练为主

导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针对其薄弱环节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定期进行检查,对其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答,这样就能不断地激励学生的学习,使每位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地提高自己对于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大学前两年“指定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已经熟悉了大学的学习生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进入高年级之后,每个学生对于毕业之后的去向有了不同的规划,有同学立志考研,有同学希望从事教育行业,有同学想进入公司等,这时“双向选择导师制”更适应对于高年级学生的指导。学校将高年级导师的资料公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专长和就业方向选择相应的导师。以英语专业考研为例,导师的专业各不相同,有专修文学、语言学的老师,有专门研究翻译和学科教学的老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想考的专业选择有相应特长的教师进行指导,指导方向更为具体,指导方法更为实用,指导资料更为全面,一方面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考研率,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专业能力。

第三,以导师制创新教学活动。在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同时,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创新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于语言的具体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对于语言学习的喜爱。以英语专业为例,低年级的导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活动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如辩论赛提高学生的口语、思辨能力,读书交流会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思考能力,戏剧表演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及增强学习趣味性等等。而进行“双向选择导师制”的高年级学生,因其共同的目标选择了共同的导师,小组成员可以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导师也可以根据该小组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活动,如对于考研的指导学生进行论文写作,鼓励其发表论文,为其将来在科研上的深造打好基础;对于立志当老师的同学举行讲课比赛,纠正其在授课时出现的具体问题;对于想进公司的同学举办模拟招聘会,帮助其获得相应的面试技巧等等。

高等教育大众化并不等同于教育质量的下降,现代社会对于高校的教学质量仍然有着较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语言教学实践中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多样化教学方式改革中一项有效的举措,导师既可以在专业学习上对学生进行指导,也可以在生活、思想、就业等方面给学生以必要的引导。本文针对如何在语言实践中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提出了一些思考,在后续工作中将对现有导师制的相关方案进一步细化,提出改进意见,以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1]王建武.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2]丁林.高校深入推进本科生导师制的三个关键问题[J].教育研究,2010(9).

猜你喜欢
导师制本科生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住院医师对“全程导师制”教学效果评价反馈分析
V eraW an g
导师榜
爱情导师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