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的多媒体表现力分析

2015-01-13 19:49张静李梦辉莫永华李丽萍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表现力多媒体

张静 李梦辉 莫永华 李丽萍

摘要:2008年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的概念提出到现今短短几年间,MOOCs的迅猛发展不仅给当今中国的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对中国的网络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本文首先界定多媒体表现力,然后结合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教学视频来深入分析MOOCs的多媒体表现力,得出MOOCs的多媒体表现力具有信息展示多样化、角色加入、交互性强和共享性大等相关结论,最后为学习者、教学者和课程制作者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多媒体;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01-0117-03

● 引言

MOOCs的概念自2008年提出以来,短短几年间犹如一股威力巨大的龙卷风迅速席卷全球。在我国,从2013年起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已经成为各大新闻媒体、公司企业、教育机构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MOOCs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得到迅速的发展,它的魅力何在?笔者认为,除了课程时间和空间的不限制,课程受众面广等突出特点外,MOOCs的多媒体表现力也是原因之一。为此,本文基于现有的相关文献和“Coursera”、“学堂在线”两大优秀MOOCs平台,分析MOOCs的多媒体表现力并归纳得出相关结论,为学习者、教学者和课程制作者提出相关建议。

● 多媒体表现力概述

多媒体指能够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或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1]表现力指在完成某项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所显示自身潜在能力特点的凸显和流露。[2]目前关于多媒体表现力还没有具体的定义,笔者结合前人的研究以及上述多媒体和表现力的定义,在本文中将多媒体表现力界定为: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信息多样化,通过合适的角色加入表现教学艺术感染力,交互性强、共享性大,能提高学习效率。

● MOOCs的多媒体表现力分析

为对MOOCs的多媒体表现力进行分析,笔者从MOOCs优秀平台中选取“Coursera”和“学堂在线”两大平台的教学视频作为资料来源。“Coursera”是目前发展最大的MOOC平台,拥有将近500门来自世界各地大学的课程,门类丰富[3];“学堂在线”是清华大学基于edX开放源代码研发的中文在线教育平台,其合作伙伴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部分联盟高校。[4]本文根据两大平台的课程分类以及结合实际操作的可行性随机抽取多门课程样本,并对这些样本中的部分教学视频从时间长短设置、表现形式、练习题设置和功能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教学视频时间长短设置表现分析

从“Coursera”平台随机抽取了《生物信息学:导论与方法》(北大)和《分析化学及仪器分析》(莱斯大学)两门课程统计其教学视频的时间长短设置(如表1、表2)。

2.教学视频表现形式分析

教学视频是MOOCs课程中最重要元素,也是授课教师与学生产生眼神交流的唯一窗口。其中,“Coursera”和“学堂在线”两个MOOCs平台教学视频种类繁多,笔者综合相关课程案例研究的结果,将教学视频的表现形式分为如下六种类型:①出镜讲解,授课者的形象出现在视频当中来讲解知识点。②手写讲解,授课者在概念上标注重点或在推导演示等方法来讲解知识点。③实景授课,授课者根据课程需要走出教室限制,到相应的实际情镜中进行授课。④动画演示,用动画来演示相关知识点。⑤专题短片,将要学习的知识以短片的形式呈现。⑥访谈式教学,将电视访谈类节目的形式运用于课堂之上。

笔者就以上六种类型,对选取的“Coursera”和“学堂在线”两个平台上的课程进行了归类,如果存在一门课程同时出现多种表现形式,则全部列举出来。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出镜讲解这种表现形式占的比重最高。笔者认为其缘由是该表现形式容易抓住学习者的注意力,形成面对面、一对一授课的感觉,并能使得教学者与学习者产生眼神上的交流,让学习者更加迅速地融入教学情境并沉浸其中。绝大多数的教学视频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特别是那些不太涉及推导过程讲解的课程,如艺术类和人文科学类的课程等。

手写讲解这种表现方式具备传统课堂中板书讲解的全部优点,通过后期加工制作可以减去讲解的拖沓,提升教学效率。与手写讲解比重不差上下的,还有实景授课,这种表现形式是对传统课堂的极大补充,使授课变得更为生动,将抽象的知识直接化为具体实际,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动画演示、专题短片、访谈式教学这三种表现形式涉及的课程比较特别。比如,动画演示适合计算机科学和物理学类等较为抽象且难以理解的课程类型,专题短片适用于介绍历史背景等课程,访谈式教学适合于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等。

3.教学视频练习题设置表现分析

在MOOCs的课程教学视频中,当讲解完某一知识点,教学视频中一般会出现相应的练习,如相关选择题、填空题、配对题和简答题等,学习者完成练习还会有相应的反馈表达,答对了才可以进入接下来的视频学习。例如,在耶鲁大学《宪法》这门课程的“总统权力讲授课”这一节共设置了3道练习题,第一道单项选择题,如果选错就会有信息“Incorrect.Try again”的选项跳出告知答案错误;如果答对就会弹出“Continue”按钮,点击按钮则可以继续往下学习;如有学习者不想做练习巩固,则可以点击“Skip”按钮,跳过继续往下学习。

4.教学视频功能分析

MOOCs课程的教学视频相对于传统教学视频显得其功能更为完善强悍。分别有语速快慢调节、讨论区链接、上下视频翻页、字幕显示和功能快捷键提示新增功能,更大限度地发挥了学习者的自主性。例如,杜克大学的《怪诞行为学》这门课程就有中文、英文和葡萄牙文三种字幕,即使有些学习者英文功底较差,也不会妨碍其学习。

● 分析结论

1.视频短小精湛,种类繁多,信息展示多样化

从对教学视频时间长短设置的情况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看出MOOCs的课程视频时间设置主要集中在1~20分钟。MOOCs的课程视频短小精湛告别了传统教学视频的臃肿和漫长,符合心理学上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规律,从而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由教学视频表现形式可以看出MOOCs视频种类繁多,信息的呈现趋向多样化,因此MOOCs课程可以根据授课知识的需要,不受场地、设备的限制,更自由地编排教学视频的形式和内容。MOOCs课程视频中呈现的实景授课、专题短片和访谈式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就很好地展示了MOOCs课程中的多媒体强大的空间表现力,使得抽象的知识点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具体能见的事物,这样就给学习者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使原本枯燥的教学活动充满了魅力。

2.视频录制角色加入,穿插练习,交互性强

传统的教学视频是对课堂的搬家,课程教学者无法与线上学习者产生良好的交流互动。相反,教学视频表现形式种类中的出镜讲解,其视频的录制直接对准授课者,这样学习者在学习的课程中就能感受到授课者的眼神交流,形成一对一对话的感觉。这种角色的加入,使得编辑效果更好地体现出“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学”。此外,还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选择题、填空题等相应的练习题等。这样的MOOCs课程视频通过创建引人入胜的交互式内容,不仅可以使学习者由被动的旁观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而且可以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把握情况来自动调整学习进度。另外,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也能进行监控,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这也充分体现了多媒体强大的交互性特点。

3.视频功能完善,共享性大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教学资源在全球共享变得可能。以网络为载体的MOOCs,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共享。而MOOCs平台的国际化更凸显了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共享性。从对课程视频的功能分析可知MOOCs课程绝大部分具有中英文两种以上的教学字幕。这样不仅扩大了MOOCs的学习者规模,更展现了多媒体的共享性。

● 建议

1.学习者的角色

MOOCs课程的参与者规模庞大,靠师生的直接交互完成学习是不现实的。为此,MOOCs学习者要对MOOCs学习平台的功能使用以及多媒体表现力清楚明了。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规划。比如,语言能力较弱的学习者最好能选择一些本国的或有熟悉语言字幕翻译的课程进行学习,也可使用教学视频中的语速调节按钮,将播放讲解的语速放慢以符合自己的学习习惯。此外,要善于利用MOOCs强大的网络共享性,多参与国外的免费学习课程,多了解国际文化,开拓视野,让自己原有的知识框架体系与国际接轨。

2.教学者的角色

教学者在MOOCs中担任的是主持人的角色。教学者在课程设计的时候要多与相关技术人员沟通,结合MOOCs平台的多媒体特性以及表现力对课程进行设计。例如,教学者可结合MOOCs表现信息的多样化,教学形式的具体化,同时也应思考如何展示知识点,如何调节知识点呈现方式的切换,对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如何展示,什么样的讲解方式才能抓住学习者的心理,吸引其注意并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课程制作者的角色

优秀的教学视频应是将多种媒体整合,课程信息展示多样化,重难点要有所突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要有良好的交流互动;文件要足够小,响应时间要快,共享性要大等。作为课程制作者要深入思考,如何利用多媒体强大的表现力清楚地展示课程知识点,突出教学重难点,使课程教学吸引人,直观好看,充满美感,进而彰显授课者的魅力。此外,在制作过程中要和学习者不断进行沟通交流,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知识的高效传输。

● 结束语

MOOCs能风靡全球正是因为其区别于网络公开课那种传统的课堂搬家模式,灵活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全面展现多媒体的强大表现力。目前,我国对MOOCs的探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广大教师、课程制作者应不断借鉴MOOCs的成功之处,更新建设理念,优化教学行为,打造属于中国特色的MOOCs课程学习平台。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3323.htm?fr=aladdin,2014-04-21.

[2]http://baike.baidu.com/view/4275067.htm?fr=aladdin,2014-5-25.

[3]http://baike.baidu.com/view/10629886.htm?fr=aladdin,2014-4-14.

[4]http://baike.baidu.com/view/10951613.htm,2014-4-14.

猜你喜欢
表现力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纤变墨画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