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农村地方性知识及其生成初探

2015-01-17 15:57李虹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特岗农村教师农村

特岗教师作为农村乡土文化的外来者,缺乏本土人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智慧,这给特岗教师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适应困难。通过农村地方性知识的生成可以加速其生活适应,促进其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其专业素养。促进农村特岗教师农村地方性知识生成的策略有:在岗前培训和职后教师学习共同体中纳入农村地方性知识的学习内容,同时鼓励特岗教师将农村地方性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并在学习和生活中留心积累农村地方性知识。

特岗教师  地方性知识  生成

特岗教师大多对农村地方性知识所知有限,任教学校多为生活和教育资源都相对匮乏的农村中小学。作为新任,他们不但要面对其他初任教师所面临的入职适应,而且要面对与自己迥然不同的生活和教育教学环境,这无疑加大了特岗教师生活和入职适应的难度,影响特岗教师的生活质量、教育教学效果以及专业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试图从主观的视角,从特岗教师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出发,通过农村地方性知识的生成提升其农村生活的适应能力,改善其教育教学的方式,并进一步促进其立足农村特色的专业发展。

一、特岗教师缺乏农村地方性知识:现状分析

地方性知识是由地方生产经验、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构成的一个符号系统,是地方居民为适应当地环境创制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意义系统和生存智慧。[1]它包括生产生活、历史文化、传统民俗、民间艺术、地理景观和思想观念等地方性知识。[2]这些地方性知识伴随着“本土人”的成长,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衣食住行甚至工作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当地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智慧。而这一过程是作为“文化外来者”的特岗教师所没有的,换句话说,特岗教师不具备当地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智慧,因此,才产生了生活和工作适应的障碍。研究表明,特岗教师主观感受到的教师职业压力不仅高于一般青年教师,同时也高于农村教师。[3]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特岗教师所面临的入职适应和艰苦生活及工作环境适应的双重适应困难造成了他们巨大的职业压力。对于特岗教师来说,缺乏应对这一艰苦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智慧也应成为导致特岗教师生活和工作困境的原因之一。

对于“本土人”来说,地方性知识是他们的直觉经验和生活常识,而对于特岗教师来说,这些地方性知识却是他们的未知。也就是说,这些对“本土人”的生活和工作潜移默化起作用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智慧并未有意识地提升到地方性知识的层面而被理解,因此,人们从未意识到地方性知识对其生活和工作所起的巨大作用。比如说,蚊虫叮咬和地方性疾病的防治办法、农产品储存和加工的技术、婚丧嫁娶的礼仪、人际交往的禁忌,“本土人”会根据他们所熟悉的当地气候特点做相应的准备,他们也会运用当地的文学艺术形式娱乐自己,更重要的是各种地方性知识对人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塑造和改变,促使“本土人”与地方性文化自然融合。而特岗教师缺乏与地方性文化融合的经历,又不具备有意识通过补充地方性知识改变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的主观自觉,同时相关部门也没有对特岗教师补充地方性知识的引导和帮助,这都阻碍了地方性知识对特岗教师生活、工作和发展促进价值的有效实现。

二、特岗教师掌握农村地方性知识:意义探寻

1.有利于特岗教师的生活适应

大量研究表明,特岗教师群体目前存在着较大的生活适应问题:他们往往工资待遇偏低、生活条件较差、人际关系困扰、精神孤独空虚[4][5],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特岗教师的生活质量。面对这些问题,引导特岗教师主动调节自身融入外部环境与当地生活环境达到和谐适应的状态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地方性知识的学习和领会有助于特岗教师获取当地农村的生存智慧和良好心态。究竟是什么使“本土人”能够生活得井然有序、安贫乐道,就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于此代代传承并发展的生存智慧和思维方式,正是那些生产生活的窍门和技巧帮助他们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满足生活的各种需要;是那些有效的预测和提早的防范帮助他们规避了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伤害和麻烦;是那些生动有趣意蕴深刻的神话传说和民间艺术塑造着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思维方式;是那些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互相帮助。总之,特岗教师只有这样看待并学习地方性知识,即把它们看作是改善自己物质和精神生活状态的有效工具和重要资源,才能与当地文化逐渐相容,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生活。

2.有利于特岗教师的教学实践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个体知识的建构必然与其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密切相关,已有的知识经验往往是新知识学习重要的生长点。个体头脑中与新知识相关联的有助于新知识接受的旧知识的数量以及激活程度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在教学中,新知识的呈现方式影响着学习者头脑中旧知识的激活程度,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决定着学生头脑中与新知识相关联的旧信息的量,这二者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在农村生活和成长,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大多是围绕农村地方性知识展开的,而现行的教科书中为数不少的知识点以城市文化为依托,经常出现农村学生生活中陌生的城市或外来文化形态。[2]这就需要教师将教科书中知识的呈现方式进行转化,转化成农村学生所熟悉的与其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吻合的呈现方式,从而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建构。

3.有利于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最核心的依托是文化,而乡土文化的核心特质就是其地方性。[6]以地方性知识为核心的乡土文化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肥沃土壤,它不仅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丰富的给养,而且为其提供了可行性路径。特岗教师的使命和特点决定了特岗教师应该走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即将教师发展与乡土文化深度融合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地方性知识对于特岗教师各方面的专业发展都有积极意义。在专业思想方面,地方性知识有助于特岗教师对农村风土人情的了解,加深其对农村教育价值的体悟,坚定其从事教育工作特别是扎根农村教育的信念;在专业知识方面,地方性知识作为特岗教师普通教育教学知识向农村教育教学实践性知识转化的一个重要中介要素,不但丰富了特岗教师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改善特岗教师的认知结构,促进特岗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性知识的构建,提高特岗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在专业能力方面,地方性知识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价值对于特岗教师整体能力素养的提升,特别是对于将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结合能力、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与同事和学生沟通的能力以及基于乡土文化的教学研究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整体职业素养,甚至是教师整体素养的成长和发展,这其中知识掌握特别是能够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特定而迫切需要的知识的构建,诸如地方性知识之于特岗教师,其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三、特岗教师获取农村地方性知识的路径探索

1.将农村地方性知识纳入特岗教师的岗前培训

政府和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对特岗教师地方性知识的生成责无旁贷地负有引导和资助的职能。特岗教师的岗前培训无疑是可以帮助特岗教师初步吸收和掌握农村地方性知识的有效途径。地方政府或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在特岗教师入职以前,将当地农村的一些普适性的、基本的、必备的地方性知识纳入到特岗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为特岗教师进一步丰富和扩展当地农村的地方性知识奠定基础。首先,地方性知识的培训范围可以以县为单位,由县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本县特岗教师的岗前培训,并在其中纳入本县农村的地方性知识的培训内容,以此平衡培训成本过高与地方性知识差异性的矛盾。其次,对于特岗教师农村地方性知识的培训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对民俗工艺、传统文化、自然地理等地方性知识可以采取集中面授的方式进行,而对于生产生活、人际交往、文明礼节等内容可以对特岗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和实地考察,而后进行集体讨论分享收获和感想的方式进行,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采取适宜的教育方式。最后,应将农村地方性知识与其他特岗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相融合,如将农村地方性知识与教育教学理论、学科教学理论的学习与运用相结合,一方面充分显示农村地方性知识在当地农村教育教学中的魅力和价值,同时引导特岗教师初步学会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农村地方性知识。

2.将农村地方性知识引入职后教师学习共同体

将农村地方性知识的学习和探讨纳入到职后教师学习共同体,也是促进特岗教师农村地方性知识生成的有效途径。首先,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特岗教师可以分享到农村教师所享有的大量鲜活的、实践色彩浓郁的农村地方性知识,相较于书本上和教师培训中抽象的地方性知识的呈现方式,在农村教师直觉经验层面上的农村地方性知识更为具体直观、形象生动。其次,教师学习共同体互动交流的学习方式是领悟知识、生成灵感、点燃智慧的催化剂,在学习共同体教师们的合作交流中,农村地方性知识也会呈现得更为全面立体、深入透彻,这不但有利于农村地方性知识的传承,同时在农村教师代言的乡土文化与特岗教师代言的现代城市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中,也能够促进乡土文化与城市文明的融合和升华,在相互吸收和彼此批判的过程中有助于形成以乡土文化为核心兼具时代精神风貌的进步的农村教师文化;最后,将教育教学实践中地方性知识运用的有效做法积累整理、编辑成库,作为教师学习共同体讨论农村地方性知识的成果,为进一步的农村地方性知识的推广和研究积累资源,奠定基础。

3.将农村地方性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有机结合

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同样是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有效途径。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工作是特岗教师运用农村地方性知识的重要领域。特别是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教学问题情境中,农村地方性知识的有效运用有赖于特岗教师对地方性知识的灵活提取和深度加工,方可准确地识别问题并高效地解决问题。根据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问题解决的过程是新旧知识交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但有利于新知识的加工处理,而且有利于个体原有认知结构的丰富和强大。具体而言,首先,特岗教师应有意识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农村地方性知识,将教育教学内容与农村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构建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直觉经验的桥梁,促进农村学生的意义建构。其次,特岗教师应养成理性反思的习惯。这里的理性不但指合乎专业即教育教学之理,而且要合乎农村本土文化之理。只有理性的而非盲目的经验性的反思,才能更有效地促进特岗教师地方性知识甚至专业知识的深化和扩展。

4.在学习和生活中积累农村地方性知识

特岗教师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可以有意识地积累农村地方性知识。特岗教师在农村工作和生活,身处农村地方性知识丰富的乡土文化场域之中,即使是茶余饭后、街谈巷议都可以成为特岗教师获取农村地方性知识的途径和来源,关键是特岗教师应善于在点滴生活中细心观察、留心积累,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更要做善于学习的智者。需要注意的是,首先,特岗教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条件越艰苦,环境越恶劣,心态应该越平和。只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看到事物正向美好的一面,才能体味乡土文化中朴实无华深沉厚重的意蕴和魅力。其次,特岗教师应将自己的角色设定为加入者,而非暂住者或外来者,加入者的身份认定有助于特岗教师坚定与本土文化融于一体的信念,并能成为他们学习和积累地方性知识的动力之源。另外,特岗教师还可以选择和挖掘地方性知识中审美意蕴丰富、生活情趣十足的内容,比如在自己的业余时间游览地方景观、参与特色活动,与当地人交朋友,感受地方民风民俗,品尝并学习烹制当地美食等,并以轻松愉悦情趣盎然的方式与乡土文化近距离接触直至深度融合。

————————

参考文献

[1] 潘洪建.地方性知识及其对课程开发的诉求.教育发展研究,2012(12).

[2] 李长吉.论农村教师的地方性知识.教育研究,2012(6).

[3] 朱艳丽.农村“特岗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2.

[4] 徐继存,宋朝.农村特岗教师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1).

[5] 谢国秀,傅丽萍.农村特岗教师人际关系与孤独感之相关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6] 葛孝亿.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范式转换.中国教育学刊,2012(3).

[作者:李虹(1979-),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特岗农村教师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辽宁:特岗计划驰援卫生院
“特岗计划”边远地区教师补充机制的探索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湖南:推进“升级版”全科特岗计划
湖南的全科特岗计划
论西部农村教师专业信念提升策略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