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改适应性调查研究

2015-01-17 16:07杨茂庆王远朱瑜娟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情意教师职业专业知识

杨茂庆+王远+朱瑜娟

教师作为新课改的执行者,其良好的专业发展是顺利推进新课改的基础。对广西普通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改适应性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教师对新课改理念有较准确的认识,认为新课改理念很难真正落实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与新课改要求有一定距离。应通过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更新教师观念,加强教师系统学习、完善教师知识结构,促进教师教学反思、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培养教师专业情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以深入推进广西高中新课改。

普通高中英语教师  专业发展  新课改  适应性

2012年7月,广西高中新课改正式实施,标志着全国全面进入高中课改阶段。新课改对高中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专业情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新课改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知识”的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1]。具体包括文化基础知识(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专业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教育教学能力等[2]。要求高中教师应该具备规划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媒体、实施教学评价以及管理教学的能力;要求教师具备研究学生和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要求教师有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及合作的能力[3]。对高中教师专业情意的要求包括四个方面:专业信念、专业情感、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4]。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教师专业情意决定了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态度和对工作的投入程度,也决定了教育教学的工作质量[5]。

一、普通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改的适应性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广西普通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改的适应状况,随机选取广西几所普通高中的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和结构性访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15份,回收问卷112份,获得有效问卷108份,回收率97.3%,有效率96.4%。此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高中英语教师的课程理念、专业情意、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

1.普通高中英语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55%的教师认为普通高中英语新课改是一次教学模式、教学观念和体系的全面调整,有20%的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表示不了解。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新课改是“高考制度的改革”和“使用新的教材”,反映出他们对新课改的认识还停留在表层。教师对新课改的总体认同度不高,44%的教师认为新课改“理念很好,实际操作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28%的教师认为“一些教学要求远远超出学生实际,过于理想化”。甚至有一部分教师觉得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新课程改革最终将流于形式”,普遍认为新课改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执行困难。对新课改教学目的的理解,只有22%的教师明确新课改主要目的是“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全面发展”,而大部分教师认为主要目的是“关注学生获得什么能力”,反映出有些高中英语教师对新课改的主要教学目的还不够明确。

2.普通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新课改适应状况

普通高中英语教师对英语专业知识很重视,有30%的教师认为欠缺“英语专业知识”,反映出有些教师的专业知识掌握还不够。在访谈过程中,有教师谈到,“没进行新课改之前,我觉得自己的英语知识还是可以的,在教学上问题不是很大。但是新课改后,对教师的知识要求越来越高,要不断学习英语专业知识,跟上时代的变化。”因此,33%的教师认为专业知识中最重要的是“学科较高层次的知识”。普通高中英语教师在平时业务学习中关注最多的是“学科知识类书籍”,在“相关知识”的学习中,更多的教师阅读“学科试题类书刊”,他们认为很重要的教育学心理学书籍,却“只是偶尔看”或“从来不看”。

普通高中英语教师所关心的是学科知识水平的提升以及专业培训,注重自身知识的输入,希望掌握更高层次的知识,但对相关的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并不重视。虽然多数英语教师也认识到自身在教学中最欠缺的知识是“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但他们还是把更多的精力和关注点集中于“专业知识”——英语水平的提高。他们强烈的培训愿望都是从专业知识学习的角度而言。对“相关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仅仅体现在认识层面上,而具体的学习过程,并没有为此留出时间与精力。

3.普通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新课改适应状况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综合素质,如果将其分解,就可以看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在新课改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能力十分重要,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敢讲”、“教师工作方法简单”、“师生关系不协调”、“教师不主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实现。

指导学生选课的能力是新课改的一项要求,对教师而言也是一个新的能力要求。只有21%的教师认为自己指导学生选课的能力很强,而59%的教师觉得自己指导学生选课的能力属于中等水平,16%的教师认为自己指导学生选课的能力很弱,这表明教师指导学生选课的能力总体上一般,还没有完全达到新课改要求。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与教师的专业能力息息相关。然而,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最为困难的,首先是“客观环境不允许”,其次是“没有掌握相应的办法”,还有教师认为是“自身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普通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情意与新课改适应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就读于师范专业,但在选择教师职业时,有些人并不明确自己的选择,他们听从父母或亲戚的意见,对成为教师的意愿并不强烈,缺乏自主性。教师的从教信念,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工作热情和效率。大部分教师热爱教师职业,但有少数教师“听从父母的安排”,或是因为“暂时没有其他工作”而从事教师职业的。

从教师专业成功和职业认同角度来看,27%的教师认为是“受人尊重”的,其次,22%的教师认为是“业务能力增强”,而只有18%的教师认为是“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其他有认为是“收入的平等”、“职务的提升”、“领导的重视”等体现自身专业上的成功。对教师职业认同的调查结果显示,“如果有机会,今后会考虑改行”的选择人数占21%,“现在迫切想要改行”的人数有5%。在访谈中,一位老师坦言:“新课改实行以来,我觉得自己更累了,新课改对教师有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课改,教师要参加各种培训,还要学习很多其它方面的知识。……现在作为一位教师真的挺累的,我希望有更好的方法,能减轻一点教师的压力。”

从教师自我发展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表现在对自我发展内容的认知上,一方面表现在对职业发展目标的设想上。40%的教师认为自我发展的内容是“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26%的教师认为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较强”。还有部分教师认为是自身地位的提高,如16%的教师认为是“职称晋升”,有18%的教师认为是“职位晋升”。关于自我职业发展目标的设想,只有30%的教师是“想过,而且正按计划实现自己制定的目标”,45%的教师只是“曾经想过,但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甚至还有少数人从未思考过。

二、提高普通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改适应性的策略

1.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更新教师观念

在新课改的理念方面,大多数广西普通高中英语教师了解新课改的基本理念。访谈中有教师认为:“实行新课改,教材内容变了,增加了新内容,上课方式也转变了,不再是教师在课堂上不停地讲,而是把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去主动学习,指导学生去发现学习规律。”但教师的观念还未真正转变,有教师认为:“教师适应新课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我们都习惯了以前的教学模式,突然让我们做出这么大的转变,肯定有点不适应,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完全适应”。教师作为新课改的执行者,其教育教学行为受自身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真正理解和认同新课改的新理念,并尽快转变观念,进入新的角色。

要实现广西普通高中英语教师与新课改理念的适应,应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创造更多途径让教师学习新课改的内容,让教师自外而内接受新课改理念,转变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学观念,转变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向学生输入结论性英语知识而忽视让学生明白英语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发现的过程、只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忽视有关英语的文化知识培养、只注重向学生“教”而忽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培养的旧观念。

2.加强教师系统学习,完善教师知识结构

保持学习的习惯,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对于高中英语教师来说非常重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作为一位英语教师,必须掌握英语学科知识,英语教育学知识,实践性知识[6]。新课改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越来越高,广西普通高中英语教师必须加强持续性学习,完善知识结构。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具有更扎实的专业知识及更丰富的文化知识,教师必须要在备课、授课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此来给自己专业水平的提升打好基础。同时,高中英语教师要多观摩和听课,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研究其处理英语教学问题的方法。

3.促进教师教学反思,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在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很少关注学生需求,缺少自我教学反思。新课改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必须了解学生需求,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跟自我教学反思有很大关系,通过反省、思考、探索,解决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积极改进。久而久之,教师专业能力就会得到很大提升。

4.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培养教师专业情意

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6]。如果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都很好,却缺少专业情意的话,那么他就会缺少发展的动力。调查结果显示,广西普通高中部分英语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不高,对教师职业表现出既不排斥,也不喜欢的态度,缺乏教师专业情意。专业情意是教师实施新课程恒久性的动力,高中英语教师必须抛弃教师职业是无可奈何选择的意识,对教师职业充满信心,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教师作为特定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其自我认同与自我生存密切相关,为了生存与发展,他们努力与学科、学生和同事建立“共生”联系,并试图获得这种特定情境对他们的“认同”[7]。广西普通高中英语教师要适应新课改,一方面,教师要学会转变自己的态度,培养专业情意。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该不断丰富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多与同行交流,逐步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形成职业认同感。另一方面,教师专业情意也离不开教育环境的影响。新课程培训中,要注意培养教师专业情意,激发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投身新课改的积极性,增加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

参考文献

[1] 叶澜.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2] 杨茂庆,孙杰远.聚焦于教育研究能力的教师教育模式探析.教育研究,2012(12).

[3] 王金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初探.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 李明善.教师专业发展论纲.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5] 王燕霞,严弋琴.小学教师专业情意状况调查与分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3).

[6] 李华.蚕路丝语:中学外语教师专业阶段发展实证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 罗丹丹,常攀攀,夏海鹰.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自我认同危机探析.教学与管理,2014(6).

[作者:杨茂庆(1982-),男,江苏溧阳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王远(1990-),男,河南洛阳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朱瑜娟(1990-),女,广西玉林人,玉林实验中学英语教师。]

【责任编辑  杨   子】

猜你喜欢
情意教师职业专业知识
山高路远情意长
文字让情意轻舞飞扬
李忠宪:“绿叶”对“根”的情意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平生情意,悉数与君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分析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