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师能力需求分析及培养*

2015-01-17 16:13李靖乔蕊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信息技术培训

李靖+乔蕊

通过对近二十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现状进行调查,发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仅仅具备教学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认为信息技术教师能力应由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资源应用开发和管理的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等组成,并提出了从三个方面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能力的培养策略。

中小学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师  教师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十几年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教师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笔者在指导学生校外实习期间,通过课堂观察以及和信息技术教师的访谈,发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并不仅担任教学工作,而且也从事校园信息化建设、教学资源开发等工作。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只具备教学能力是不能满足中小学发展需要的,那么还须具备怎样的能力呢?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现有文献对信息技术教师能力构成的研究,给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能力需求,提出了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能力的策略。

一、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现状调查

1.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现状

笔者于2010年至2013年在指导校外教育实习期间,通过问卷、访谈和观察,调查了川汇区第七中学、新兴中学、郭营中学、实验小学、七一路二小等近二十所中小学的34名信息技术教师,发现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具体工作如下。

(1)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作为一名教师,教学是首要工作。据调查,97.62%的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都担任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

(2)校园信息化的建设。据调查,86.36%的信息技术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还要完成整个校园的信息化建设、机房的建设与维护、校园的多媒体建设。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具有资源开发、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3)开发教学资源。78.63%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为自己的课程开发教学资源,而且还要为其他学科的教师做示范课的课件和教学资源,为领导做汇报课件,为学校开发精品课程网站等,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具有教学资源的开发能力。

(4)科研工作。一个只会“教书”不会科研的教师是个没有创造性的教师,他们最终难以成为好教师[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同样如此,所以信息技术教师也需要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2.信息技术教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教育教学理念理解不透彻、落实不到位

新课改已经经历了十年,但将新课改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应用到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师并不多见。据调查,只有17.35%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上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大部分教师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仅仅只教会学生基本的操作步骤。当问及“什么是信息素养”、“你知道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你知道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吗”时,只有14.6%的老师了解一些。所以,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对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重新诠释。

(2)资源开发能力不强

据调查发现,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较好的使用PPT制作课件,但能综合运用Photoshop、Flash、Authorware、Dreamwerer以及编程软件制作和教学相关的图片、动画、网站的教师比较少。这说明需要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的资源开发能力。

(3)科研能力不强

据调查,75.86%的信息技术教师年龄在35岁以下,而50岁以上的教师寥寥无几(仅占2.6%),可见教师队伍年轻化。正是因为年轻,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拼劲足,上进心强,对搞科研也很有想法,但行动的少之又少。只有26.34%的教师发表过省级期刊论文,8.86%的教师参与过项目研究。其主要原因在于:65.63%的信息技术教师不知道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也不知道专业学术论文的搜素途径,只会在百度上按照关键字搜索论文。所以需要对信息技术教师的科研能力进行加强。

二、信息技术教师的能力需求

据统计,我国教育界对教师能力的研究比较多,但对信息技术教师能力的研究偏少。通过CNKI检索发现,以“教师能力”为关键词,共搜索到43960条结果,以“信息技术教师能力”为关键词只搜索到6条记录。笔者对这几篇文章进行研读和分析发现,当前信息技术教师能力主要集中在专业知识、教学设计、资源开发、教学科研等几个方面。

姜春霄、林刚认为,信息技术教师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必须具备“教学设计、多种媒体教材编制、教学组织管理调控、语言表达、软硬件操作、资源利用、学习指导、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学评价、教学研究与创新”十个方面的基本能力[2]。

内蒙古师范大学的陈梅老师认为,信息技术教师的能力结构应该由学科教学的能力、教学设计的能力、媒体与资源应用和开发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组成[3]。

从调查结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师能力应由教学能力、资源应用、开发和管理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等组成(如图1所示)。图1中,横坐标代表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纵坐标代表信息技术教师能力的要求。

图1信息技术教师能力结构

1.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所有教师都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一般教师应具备较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班级管理和组织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而中小学各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存在交叉和重复的现象,并且由于硬件设施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如何利用现有条件使处在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最终达到相同水平,对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也要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的知识和理论,精通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在深入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学习理论、网络环境与多媒体技术,系统地进行教学设计,尤其是实验课、技能课、媒体制作课的教学设计。另外,信息技术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尤其是教后反思,以便探寻自身在教育教学中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教师的进一步提高采取相应的措施。

2.资源应用、开发和管理的能力

资源应用与开发的能力一般教师也应具备,但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对资源开发和管理维护的能力要求更高。从调查结果来看,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教学人员,还是网络技术人员和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对于担任技术人员和信息技术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教师来说,资源利用、开发与管理的能力必不可少。主要包括:掌握教学资源的类型,掌握资源的应用、管理和维护的方法,开发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教学系统等教学产品支持教学活动,开发校园网络资源、建设与维护实验室的资源、校园多媒体等。

3.教学研究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的历史较短,还没有较完善的教学理论体系,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研究者的身份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注意积累教学资料,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最终提升为研究的课题。因此,需要掌握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选择和运用合适的方法分析和解决信息技术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由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4]虽然是对所有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调研情况来看,信息技术教师在校还担任其他学科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者和其他学科信息技术整合的实施者。所以信息技术教师要系统全面地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有效的设计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然后能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工具实施到教学设计方案中去,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的真正融合。

三、信息技术教师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教师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来自于高等师范院校,一方面来自于中小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1.思想上重视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

教师评价的主要指标就是中考和高考,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非中考和非高考科目,学校领导乃至教师本身从思想上对信息技术课程不够重视,并且信息技术教师的待遇(年度考核和津贴分配)、地位在中学明显没有其他学科教师的待遇和地位高,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制约了教师自身的发展。所以,学校领导和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从思想上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才能从行动上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能力。

2.合理设置高师院校的教育类课程

高等师范院校的计算机师范专业是培养信息技术教师的主要阵地,面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能力需求,高等师范院校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培养目标,对计算机师范专业的教育类课程进行重新设置,从而满足中小学信息教师的能力要求。因此,建议教育类课程分为普通教育理论模块、学科教育理论模块、学科教育技能模块、教育研究模块和教育实践模块。具体见表1,其中带*的为选修课程中的必修课程。

3.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

提高信息技术教师能力离不开教师的培训。第一,需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水平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规范培训的目标、内容和方式。《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虽然规定了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内容,但培训内容不能只注重技术层面,更要注重如何在掌握信息技术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现代教育观念,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第二,培训的方式多元化,不能仅仅延续以往的“一讲三练”的方式,需要积极探索符合教师实际情况的培训模式。第三,建立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教师培训评价体系。只有通过评价机制才能确保培训的质量,减少培训时教师态度不端正的情况,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学。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明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

————————

参考文献

[1] 任云.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能力需求分析.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9.

[2] 姜春霄,林刚.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刍议.中小学电教,2006(2).

[3] 陈梅,李龙.关于信息技术教师能力培养的思考.中国电化教育,2009(4).

[4] 基础教育课程杂志.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教师的能力标准.http://jcjykc.cersp.com/Post/ShowArticle.asp?ArticleID=9177.

[作者:李靖(1982-),女,河南周口人,周口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乔蕊(1983-),女,河南周口人,周口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杨  子】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信息技术培训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