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角下的“慕课”发展与评判研究*

2015-01-17 14:05张冬连叶宜生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慕课学习者课程

张冬连+叶宜生

针对“慕课”近年来在国内外持续发酵的情形,本文通过梳理国内近一年来刊登在CNKI报刊栏的30篇报道,分析评述“慕课”的内涵及四位教育名流的主题言论,挖掘潜在的价值取向,指出不足和缺陷。笔者从五个角度提出构建“慕课”平台的新设想,指明“慕课”将在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挑战与机遇中不断碰撞融合的发展趋势。

慕课  新媒体  评判  构建  发展

自慕课诞生以来,这二个字眼就成了传统教育与信息数字教育最耀眼的代名词。这场由教育高端引发的有关“慕课”教育功能及地位的热议,无疑激起了新闻媒体对教育走向的种种预测。为了窥探“慕课”的发展趋势,笔者在CNKI文献库中以“慕课”为主题词,检索出203条文献。通过研读发现,当前“慕课”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主题的话语权主要掌控在教育名流手上,他们将“慕课”研究推向了前沿,研究潜力充满期待。

一、“慕课”的内涵

何为“慕课”?加拿大学者Dave Cormier和Bryan,Alexander率先提出MOOCs 概念。[1]“MOOCs”,“M”代表Massive(大规模),参选人数众多;字母“O”代表Open(开放),表明学习者不分肤色国籍,注册便能学习;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网上便能完成;字母“C”代表course(课程)。[2]石剑峰[3]也认为“慕课”是供全球学员学习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以视频为主、兼具交互功能的网络免费课程。

显然,第二定义以前者为基础,进行概述和凝炼,二者都从“慕课”积极面阐述。但慕课内涵外延仍有不足。首字母“M”不能仅局限于学习者本身,也应包含慕课教师团队,因为“慕课”需要主讲教师、技术人员、实践教员、辅导教师、后台监管员和成绩管理员等不同角色分工合作才能实施。既然“慕课”是大数据时代下诞生的产物,“M”中的大规模也不应局限于几万或十几万的受众。如果把“M”中的massive理解成maximum,学习者的数量就能覆盖全球任何角落。此外,字母“O”代表开放,免费的意思,“慕课”真能实现免费开放吗?从经济学角度讲,投资意味着回报,劳动意味着薪资回报,“慕课”平台建设须投入大量的资金,要实现免费的教育格局没有时间表。最后,字母“O”代表在线网络,在线学习真能实现学习的梦想吗?真能不受时空、地域限制吗?教育是指以直接影响人身心发展为目标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4]在众多的求学者中,有多少主动学习的?有多少能通过网络促进身心发展的?这不能不引发深思。

尽管“慕课”受众对象为全球学员,但首当其冲的职能与作用主要服务于国内教育。为了让更多的国人从中受益,须做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二、名流谈“慕课”引发的思考

笔者梳理了从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间近1年来收藏在CNKI的相关报刊文献30篇,共涉及18类全国或地方权威报刊传媒。从频数来看,中国教育报计5篇,光明日报计4篇,东方早报3篇,解放日报和科技日报各2篇,其它14种报刊各1篇。这其中部分媒体认为“慕课”是契机,能有效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学习兴趣。解放日报等4家传媒对“慕课”则持观望态度,而中国教育报有关“慕课”的5篇报道全部持支持态度。为了进一步解析“慕课”发展的脉络及动向,笔者就四位教育名流有关“慕课”的言论浅析如下。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接受采访时坦诚:“慕课”所带来的变革犹如海啸,颠覆了传统教育观念,也给高等教育带来重大机遇。[5]在接受北京日报采访时,陈校长认为,“慕课”拆掉了大学围墙,教学工作者须重新思考并重塑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履行大学服务社会这一重要职责。[6]显然,陈校长对“慕课”持正面支持态度,坚信“慕课”的积极影响。这种高瞻远瞩的价值取向是基于“慕课”教育模式的优势提出的,认为“慕课”教学比传统教学更能有效服务于社会和学生。但“慕课”真能拆掉大学的围墙吗?任何变革,最难啃的部分往往是根深蒂固的观念。当前这种传统的授课观能被颠覆吗?教育工作者在历经海啸后是否会继续重建“家园”呢?“慕课”教育和实体教育相比,难道一定要评出优劣吗?难道不能取长补短,共同满足成千上万学子的需求吗?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在接受采访时对“慕课”的评价也很高:“慕课”将改革大学教育,重塑高等教育版图。[7]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他同样呼吁:“慕课”将带来一场学习革命,既能推动继续教育发展,又能打造开放的终生教育体系,对构建学习型社会产生积极意义。他断言,与实体教育相比,慕课具有潜在的魅力。一方面,“慕课”既有四个“高水平”也有“沉浸感”“互动性”和“微课程”等特点,另一方面,“慕课”也打破了时空限制、门槛限制,更新了后台技术手段,跟踪学习过程,反馈学习内容,促进教与学,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科学的教学设计。[8]诚然,张校长详尽地从课程资源、师资、学习模式和评价途径等多角度阐述了“慕课”平台的强大功能,必会带来教学革命,重塑教育版图。但仔细研读分析,张校长提及的“慕课”特点其实与传统班级授课制似有雷同之处。譬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中也涌现过,总不能将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全归结为“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吧。其次,“沉浸感”和“互动性”教学特点不只是“慕课”独有的特点。第三,“慕课”平台名师授课,实体班级授课也不例外。此外,个性化学习式样的“慕课”课程能否满足信仰悬殊的地球人呢?这仍须从不同学科的特点加以检验。最后,这种大众化网络课堂如何避免选课的盲目性?如何保证学习的主动性及计划性?如何保障选课的专业系统性和科学性?这些价值取向都有待进一步检验。因此,这种“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慕课”在当下只是某种理想状态的空想。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明对“慕课”也持支持立场,认为“慕课”的出现增加了一种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而在谈及“慕课”是否能解决地区贫富差距问题,是否会带来教育不公平问题时,他认为需时间去证明。[9]当然,“慕课”平台的出现表面上确实增加了优质资源选择的机会,但却隐含学习者熟悉“慕课”平台、具备较好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教育潜质的条件假设。在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一、水平各异的前提下,“慕课”在短时间内不但不能解决因地区贫富差距而引起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反而会进一步加剧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endprint

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认为,“慕课”的现实条件限制了其大面积推广,因为中国的教育信息化仍处在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但进行资源整合困难仍很大。[10]王馆长在一周后再次强调:推广“慕课”教育条件时机仍不成熟,缺乏网络、教师和资金充裕等三个条件。[9]王馆长对新生事物的评价较为客观,比较冷静地从技术、师资和资金等层面质疑“慕课”的强劲发展势头,暗示国人要从实际出发,不要跟风和盲从。

总之,面对教育巨头的言谈,须冷静头脑,加强认知能力,才能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判。正如美国教育部副部长玛莎·坎特所论述,创新的功效与作用必须以专业的眼光和严谨的态度给予评定。[11]创新固然重要,但必须以教学质量为前提,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席西尔维娅·曼宁告诫我们,“创新不能作为免于批评的挡箭牌,创新与质量不一定是对等词”。[12]

三、“慕课”平台构建方略

1.构建政府“零度”干扰网络模式

一个正常的消费者,在比较、选择、斟酌、决断的整个购物过程中,不希望有来自外界的干抚。[13]对比商务礼仪中的零度干扰原则,“慕课”建设也应拥有自决权,从课程设置到授课方式,从课程内容到课程跟踪,从课程评价到学分认定,不应受行政的束缚,课程专家掌控决策权,既要有洞悉市场的嗅觉又需过硬的专业素养,还应有超强的团队管理和一流的交际能力。能根据受众对象数量、年龄、国籍、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结合师资水平做出客观的分析,选择符合选课受众特点的授课教师、授课模式、授课材料,以满足在线学习者的需求。此外授课模式、辅导形式、实践方案、参考资料等应该展开团队讨论,形成最佳的教学方案。这样就能达到“零度”干扰的教学目标和方向,实现教学教研自由化,体现“简政放权”的教育观,打破学术依附行政的怪圈。

2.构建“市场为导向”的运营模式

在“慕课”的冲击和挑战下,教育既面临危机,又潜藏机遇。如何正面化解危机,迎接挑战?教育国际化是顺应世界教育发展趋势、适应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在“慕课”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商业化运作“慕课”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必将由“市场”导演这场大变革。邓凡[14]认为当前因公共教育权力的转移,出现了政府、市场、公民社会和学校之间相互博弈的趋势。这场博弈的时间估计会很长,但最终的赢家应该是市场。这个虽原始却充满生机的字眼与信息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情结,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一母同胞,形影相随。商业气息愈浓,信息技术则更能施展其拳脚。这种商业运作模式既符合“慕课”平台建设,又能带动教育经济的提升。

3.构建以质量为目标的监控模式

教育质量是教师孜孜不倦追求的最高目标,而要实现“慕课”教育的高标准,就要保证“慕课”团队全员参与原则,任何一个环节的错位都有可能导致课程质量下滑。“慕课”课程设计的系统性原则也尤为重要。此外,还要遵循“慕课”设计的全过程管理原则,体现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外与课内相协调,学习与评估相统一等原则。最后,还要遵循课程的可行性原则,包括选课的针对性、教学的难重点性、讨论的互动性和答疑的及时性、学分的有效性和证书资格的国际性等特点。在这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教学流程中,课程更应凸显现代教育理念,重视团队与个人的关系,充分发挥优质人才的创造力。只有“慕课”单科课程的整体质量提升了,才能把专业系列“慕课”课程推向国际。

4.构建以学生需求为目标的学习模式

网络在线学习最令人担忧的是教学的有效性。仅靠学习者自我约束、控制和强化是远远不够的,这是由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决定的。这种差异性也正是网络教学的最大敌人之一。如何吸引并最大限度满足学习者各层次的教育及心理需求,成了“慕课”教育团队的最大挑战。尽管“慕课”团队设计个性化的网络学习平台,提供精细化的课程内容,营造客观公正的跨文化学习环境,然而,学习者的行为习惯、认知水平和政治形态等因素错综复杂,注定“慕课”要满足网络学习者的全方位需求成了一种难以企及的“梦想”。这个蓝图也成了“慕课”工作者为之奋斗的“远大”理想。但最大化满足在线网络学习者的需求却是“慕课”团队在茫茫大海航行中的一盏明灯,有待研究与探索。而这种探索具有全方位和多层次性,既要考虑如何激发学习动机,又要考虑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的可理解性;既要强调教学知识吸收的静态性,又要强调线下生生、师生的交互性;既要体现课程交流的国际性,也要反映课程的本土性。只有朝着这些目标去奋斗,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促进和提升“慕课”教育平台的良性发展。

5.构建以互学为保障的学习模式

为了让学习者有效并愉悦地学习,重构和谐民主平等家庭成员关系、塑造学习型家庭模型尤为重要。如果新型家庭里,父母小孩能互帮互助,互教互学,他们便能在探究过程中达到情感交流,潜移默化,这将填补网络学习让教师和同学处在“云端”情感的“空白”,也将弥补在线学习者自我调控能力的不足。一旦学习型家庭诞生,学习型社区也就近在咫尺,学习型社会指日可待。如此价值假设取向若能实现,教育就能穿越“云”端进行互帮互学了,“慕课”平台的黄金时代也就为时不远了。当然,这种假设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仅仅是理想化的“梦想”,难以触及。但只有父母尽可能为孩子创设良好学习环境,“慕课”教育平台的效率和信度才能在最大范围内得以实现,这正是“慕课”工作者为之奋斗的远大目标。

————————

参考文献

[1] 龚宝成,李孔胜.“慕课”冲击与高等教育厘革趋向—应用型高等院校课程建设研究探微.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

[2]曹继军,颜维琦.“慕课”来了,中国大学怎么办.光明日报,2013-7-16(006).

[3]石剑峰.慕课能倒逼大学传统教育改革?.东方早报,2014-2-28(A25).

[4] 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5] 于忠宁.“慕课”来袭,传统大学安否.工人日报,2013-9-27(005).

[6] 张超.“慕课”MOOC悄然来袭.北京日报,2014-2-19(015).

[7] 王淼.在“云端慕课”促教育变革.中国改革报,2013-9-30(009).

[8] 张男星,饶燕婷.“慕课”(MOOCs)带给中国大学的挑战与机遇—访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大学(学术版),2014(1).

[9] 靳晓燕,.基础教育.能“慕课”吗?.光明日报,2014-1-14(005).

[10] 梁杰.“慕课”对基础教育意味着什么?中国教育报,2014-1-7(003).

[11] 陈绍继.接受“慕课”还是面临衰退?中国教育报,2013-9-27(007).

[12] 方陵生.慕课时代的“丽塔”.文汇报,2014-2-12(010).

[13] 金正昆.零度干扰.读者(原创版),2008(3).

[14] 邓凡.教育政策执行的网络模式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1.

[作者:张冬连(1974-),男,湖南攸县人,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外贸学院讲师;叶宜生(1981-),女,广东饶平人,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外贸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陈国庆】endprint

猜你喜欢
慕课学习者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