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企业理论研究新范式探讨

2015-01-20 00:32张雨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跨国企业母公司理论

张雨

摘 要:

跨国企业理论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企业理论研究的重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近30年来,虽然跨国企业理论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但仍然可以梳理出基本的脉络:在研究对象上,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和海外子公司;在研究范式上,则突破传统框架,转向以资源基础观为主。

关键词:

跨国企业理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资源基础观

中图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1-0078-02

1 引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开始大规模发展,成为国际经济中的重要角色。从那时开始,跨国企业就成为独特的研究对象并逐渐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传统的跨国企业理论主要包括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巴克利等人的内部化理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以及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这些理论的核心在于对跨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解释,即研究跨国企业的存在机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全球化的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跨国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跨国企业的经营活动开始呈现复杂多样化的特征。

传统跨国企业理论的局限性使其对目前的跨国企业问题很难做出合理的解释:为什么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日益强大?因此,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跨国企业。尽管这些新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但对我们分析当今的跨国企业行为提供了重要的思路。本文将从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式的角度对跨国企业理论的新发展进行归纳和阐述,为更好地理解跨国企业理论的发展方向提供帮助。

2 研究对象

2.1 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的研究就有了一定的起步。邓宁将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国际化行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国际化行为,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国际化行为。尽管早期大部分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国际化是特殊时期的产物,不会长久发展,但他指出,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最终会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趋向一致。进入新世纪,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通过并购等手段成为世界巨头,如巴西的航空制造企业Embraer和中国的电信设备制造企业华为。这些新現象重新激发了学者们对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研究兴趣。

第一次对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研究起源于威尔士的小规模技术理论,他在《第三世界跨国企业》中详细地阐释了小规模技术理论。他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进行对比,发现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没有绝对竞争优势,但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这些竞争优势分别是小规模制造、当地采购和生产特色产品、低价销售来接近市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可以利用小规模生产技术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取得成功。之后,Tolentino提出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从动态的角度解释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国际化活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说明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不断提高,技术提高在于技术的不断积累和对外投资活动的增加。他们发现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路径是先向周边国家进行投资,通过技术积累后再向发达国家进行投资。同时,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总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过渡。这三个理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早期主流理论,对理解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有一定的帮助。

到21世纪初,尽管邓宁等人指出传统的OLI框架能够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行为,但他们也承认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的环境差异导致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的国际化轨迹差异。同时,一部分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不适用于传统的理论,他们提出一些新的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行为。

Mathews在《龙跨国公司》中提出了LLL(Linkage-Leverage-Learning)分析框架,即联系—杠杆—学习。LLL分析框架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国际化过程:首先,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通过与发达国家的公司建立联盟等方式来获取资源;其次,通过杠杆作用和“干中学”的方式对外直接投资。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可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从而使其获得成功。LLL分析框架可以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国际化加速现象。Luo和Tung从跳板的角度来分析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进行国际投资是为了获取战略性资产,这使企业能够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进行有效的竞争。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将国际化扩张作为跳板,用来弥补竞争劣势,克服后发劣势,反击全球竞争者在本国市场的竞争,并能缓解国内的制度约束,在国际市场中开发自身竞争优势。

2.2 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

主流的对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研究的理论有四个,即战略—结构理论、母子公司关系研究、子公司角色研究和子公司的发展研究。战略—结构理论是以钱德勒的“结构追随战略”为基础,跨国企业母公司根据自身战略方针设立合适的海外子公司。这一理论强调母公司的决策重要性,海外子公司仅仅作为简单的分支机构来实施战略。母子公司关系的研究则第一次将海外子公司作为独立的个体进行研究,这一研究重点分析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纵向关系。Gates对欧美跨国企业的研究发现,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子公司角色的研究是从网络的角度来研究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这一研究将子公司作为研究的重点。由于不同海外子公司对母公司的角色不同,因此,母公司应该对不同的海外子公司进行不同的控制与调配。对于子公司的发展研究,主要针对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动态的角度探讨海外子公司的角色变化过程。White根据海外子公司的业务范围的不同,将它们分为战略独立型、微型复制品型、销售型、合理制造型和产品专家型。

Paterson认为,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的发展将成为未来研究跨国企业理论的一个重要方向。Andersson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跨国企业的海外子公司成为其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之一。海外子公司能从东道国获取资源,并将这种资源在跨国企业的内部网络中进行传播。Frost等人研究了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中的“卓越中心”。这是指某些海外子公司表现出卓越的能力,在跨国企业内部网络中与母公司有很紧密的联系。这些特殊的海外子公司的能力得到其他子公司和母公司的认可。在一定的条件下,“卓越中心”将自身的能力传授给其他子公司,提升整个跨国企业内部网络的学习能力。同时,Cantwell研究发现,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的角色由能力利用型向能力创造型转变。这表明海外子公司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其他学者也指出,随着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力量不断增大,它们对母公司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适当的环境下,海外子公司会改变母公司的战略实施方向。

3 研究范式

传统的跨国企业理论主要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正如折衷理论所描述的,跨国企业主要依靠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由于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传统的优势并不能完整地解释跨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尽管邓宁在他的理论中也提到过跨国企业的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知识和声誉等自身资源能促进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并能够减轻在海外经营所带来的不利因素,但资源和能力并未被学者们所重视。直到20世纪90年代,资源基础观才逐渐被学者们运用到跨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并成为新跨国企业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资源基础观对前面所提及的不同的研究对象能提供很好的理论支撑。对于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来说,当它们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时,主要是进行成熟的技术输出,即利用其自身技术资源。Tolentino指出,本国的技术对于投资国来说可以推动其技术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在对外投资过程中,跨国企业和东道国可以获得双赢。Kumar通过研究亚洲的跨国企业指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是为了获取发达国家的技术、销售网络和品牌影响力等资源,并且这些企业往往用并购的形式进行对外投资。Thomas也做了类似的研究。他发现,企业的技术水平、国际化经验、是否进行过联盟、是否是国际企业等因素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有重要影响。同时,若企业想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新的技术资源,其自身也需要拥有足够的可靠性资源。

对于海外子公司来说,这些子公司是跨国企业的网络结构中重要的学习者和知识吸收者。Birkinshaw指出,跨國企业的海外子公司在生产经营阶段能形成其特有的资源和能力,这些资源能够推动子公司的成长。同时,这些独特的资源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运用,才能成为跨国企业的独特资源优势。Gupta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认为,只有当跨国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有学习动机且独特资源能起到激励作用时,海外子公司所形成的资源和能力才能被整个跨国企业内部所吸收,形成企业内部的独特资源。传统的对海外子公司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母公司对子公司资源的正向流动,而从资源基础观的角度来研究海外子公司则反映了企业资源的逆向流动。

梅尔认为,在目前的环境下,资源基础观能很好地解释跨国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动因。一方面,跨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自身资源;另一方面,跨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还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发企业的资源。Child对这种类型的海外投资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他们认为,跨国企业希望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得新的资源来增加其自身的战略优势,或者是将东道国的某些特殊资源转移到本国,使企业消除在国内的竞争劣势。Makino对跨国企业海外投资动因进行了分类,即资源利用型和资源探索型。企业的自身资源决定了其是否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安迪对此进行了解释,如果企业的资源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投资地方而不需要依赖当地的资源;如果企业的资源是具有区域限制的,那么在选择投资区位时会尽量考虑到资源互补和利用的因素。

4 对跨国企业理论研究新进展的评析与展望

从20世纪60年代跨国企业理论的兴起到现在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跨国企业理论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研究对象方面,随着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不断涌现,学者们的关注重点便由发达国家跨国企业逐渐转向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在跨

国企业母子公司关系方面,学者们加深了对海外子公

司的研究。海外子公司的发展状况、角色变化、自身资

源等成为研究热点。尽管这些理论不够成熟和完善,但仍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在研究范式方面,资源基础观成为跨国企业理论的新研究范式。传统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对跨国企业的解释力越来越小,现在学者们更加看重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对其海外直接投资所产生的影响。对于海外子公司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跨国企业的资源获取和学习能力方面。同时,资源基础观也能很好地解释跨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主要包括资源利用和资源探索两种类型。从资源基础观的角度看,跨国企业进行战略联盟的目的之一便是为了获取成员的资源并进行利用开发,形成自身独特的资源。

对于跨国企业的研究将来会更丰富和深刻。在研究对象上,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仍是研究的重点,但新兴市场跨国企业、天生国际企业和海外子公司的角色也会吸引更多学者的关注。在研究范式上,可以在产业组织理论和资源基础观的基础上融入制度观,同时,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也能丰富跨国企业的理论研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企业国际化的程度也会越来越高,这将推动跨国企业理论的不断深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吴先明.跨国公司理论范式之变:从垄断优势到寻找创造性资产[J].世界经济研究,2007,(5).

[2]求知.当代跨国公司新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杨桂菊.跨国公司子公司角色演化机制:子公司网络资本的分析视角[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跨国企业母公司理论
大型跨国企业每年逃税885亿美元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从研发看企业的“走出去”与“请进来”
基于国企集团化改制背景的母公司“空心化”问题及对策
即将成为全球最大?Cervelo母公司Pon正式报价Accell
跨国企业组织与文化创新问题研究①
论母子公司架构下母公司股东查阅权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