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院前急救方法及效果分析

2015-01-21 09:41甄淑新刘晓堃
关键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

甄淑新,刘晓堃

(唐山市工人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院前急救方法及效果分析

甄淑新,刘晓堃

(唐山市工人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目的探析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院前急救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给予及时的中流量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静脉输注硝酸甘油、心理治疗等院前急救方法,对患者从发病到心绞痛停止时间、从治疗到心绞痛停止时间进行观察与记录。结果患者从发病到心绞痛停止时间为(36.5±9.4)min,从治疗到心绞痛停止时间为(11.7±3.5)min。经院前急救,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入院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者2例,发生率为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院前急救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预后,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治疗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院前急救方法;效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发病症状比较严重,通常情况下,其指的就是处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心绞痛综合征[1]。不稳定型心绞痛经常继发心肌梗死或者猝死,是一种潜在危险性较高的严重疾病。院前急救、急诊干预治疗的短期目标就是抗心肌缺血、削弱劳力性心绞痛发作、提高生活质量,以此减少心脏事件风险的出现,提高患者远期预后。本文通过对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研究,探析院前急救方法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60.3 7.4)岁;疾病类型:初发严重或加剧性心绞痛患者26例,静息型亚急性心绞痛患者12例,静息型急性心绞痛患者2例;病史:合并高血压患者13例,合并冠心病患者6例,合并糖尿病患者2例,伴有脑卒中病史患者2例,伴有心肌梗死病史患者2例。

1.2 方法

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给予患者心电图监测,从而对患者病情予以全面评估,以此诊断是否为不稳定型心绞痛。针对确诊患者而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适当治疗,(1)给予持续中流量吸氧治疗,氧气浓度在30%~50%之间,并且保证吸氧流量适宜,以免氧流量过小无法满足提高动脉氧分压的要求,氧流量过大引起患者不适。(2)给予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剂量为0.5 mg/次。(3)快速构建静脉通道,给予患者硝酸甘油或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输注治疗,并对患者血压予以密切观察。(4)给予患者100~300 mg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有效抗血小板聚集。(5)给予患者5h 103 U低分子肝素钙或1.25h 104 U肝素钠静脉输注予以抗凝治疗。(6)给予患者心理治疗,积极和患者沟通,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逐渐稳定患者的情绪,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并且叮嘱患者减少活动,提高患者依从性,以此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将其转至急诊室,给予进一步治疗。在转运过程中,一定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予以密切观察,以免发生意外事件。

2 结果

患者从发病到心绞痛停止时间为(36.5 9.4)min。患者40例中,为发作性、阵发性心绞痛16例,平均病程为(35.9 5.1)h,发作次数为2~4次/h,平均发作时间为(8.5 3.3)min。在急救过程中,依然伴有心绞痛发作5例,从治疗到心绞痛停止时间为(11.7 3.5)min。经院前急救,在入院前,心绞痛停止患者29例,心绞痛显著缓解与减轻患者9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出现急性心肌梗死者2例,发生率为5%。

3 讨论

现阶段,普遍认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诱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导致出现破裂,从而致使病变部位发生血栓,并且出现冠状动脉痉挛[2]。除此之外,倘若患者情绪波动幅度比较大、天气比较寒冷、晨起运动较为剧烈、药物变化等,经常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从而造成患者血压急剧升高,并且心肌收缩力加大、心率加快,最终产生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在心绞痛发作期间,因为患者不敢活动,一定要给予及时的院前急救。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必须先对患者病情予以观察,进而稳定患者的情绪,重视与理解患者的难处,逐渐消除患者的顾虑,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合理、科学的治疗,以此达到安全转送、给予医院救治的目标。

在医学临床方面,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典型的心肌缺血症状,在心绞痛发作期间,患者伴有喘气费力、胸痛等症状[3]。为此,要想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不同院前急救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就要尽量缩短延误时间,给予患者及早治疗,并且准确、有效。延误时间指的就是发病时间和就诊时间之间的时间差。所以,在院前急救中,一定要最大程度的抢救患者的心肌,以免出现室颤、猝死等现象,从而有效提高院前急救效果。

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而言,心电图检查是院前急救与急诊科救治的重要所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临床治疗中,心电图检查对急性缺血性胸痛患者的评估与处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单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及无ST段抬高的缺血患者而言,需要马上入院给予抗缺血等治疗,以此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病之后,如果伴有心肌损伤、生化指标变化等情况,那么也就表示其在1年内的预后效果将不理想。现阶段,临床急需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治疗方法,可以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有效预测与评估患者的病情,保证患者预后良好。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患者从发病到心绞痛停止时间为(36.5 9.4)min,从治疗到心绞痛停止时间为(11.7 3.5)min。经院前急救,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入院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者2例,发生率为5%。此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了院前急救治疗的重要性与有效性,与国内相关研究[5]结果非常相似。

综上所述,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院前急救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预后,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治疗方法。

[1]王会兰.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院前急救与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6(16):75-75.

[2]段惠玲,童 超.85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院前急救护理[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02):144-145.

[3]黄顺忠,林起庆.急性冠脉事件发病特点及院前急救对策[J].蛇志,2011,23(03):258-260.

[4]黄辉权.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院前急救[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3):2900-2901.

[5]李 虹,殷国光.5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院前急救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33(05):2303.

本文编辑:刘帅帅

R54

B

ISSN.2095-6681.2015.33.146.02

猜你喜欢
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心绞痛
国医大师张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经验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