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2014年秋种小麦年后管理技术

2015-01-21 01:31孙晓伟郭文慧刘艳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濉溪县半冬性苗情

孙晓伟 郭文慧 刘艳华

摘  要:该文主要对濉溪县2014年小麦年前生产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年前小麦生长情况,提出年后小麦管理技术措施,为实现2015年小麦丰产丰收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小麦;年后管理技术;濉溪县;2014年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1-35-02

濉溪县位于淮北平原腹地,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小麦常年播种面积在12万hm2左右,单产水平始终位居全省前列,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促进濉溪县小麦生产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实现2015年小麦产量的强劲增长态势,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分析了年前小麦生长发育情况,并提出年后小麦管理技术意见。

1 濉溪县年前小麦生产情况

1.1 小麦播种面积及品种类型 2014年濉溪县小麦播种面积12.47万hm2,全部是半冬性品种,良种补贴供应全覆盖,品种布局合理。其中,烟农19播种面积为6.67万hm2,谷神6号为1.33万hm2,烟农5286为1万hm2,良星66为0.53万hm2,山农17为0.53万hm2,淮麦21为0.67万hm2,其它品种为1.73万hm2。

1.2 播种时间及面积 濉溪县夏种作物主要是玉米和大豆,由于夏播作物生育后期天气极好,收获及时,腾茬较早,10月上旬大部分田块已清理完毕并抢墒整地,为随后的小麦播种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小麦播种较往年偏早,10月10日前完成播种2.4万hm2;10月11~15日完成播种7.17万hm2;10月16~20日完成播种2.4万hm2;10月21~31日完成播种0.33万hm2;11月以后完成播种0.17万hm2。适期播种面积即10月15日前播毕的麦田占全县播种面积的76.7%,为小麦丰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3 越冬期小麦苗情情况 由于小麦播后墒情适宜,种子质量较高,加之年前光、热、水充足,全县苗情总体较好。根据笔者的调查及全县8个农业综合服务站上报的苗情调查数据,按照小麦苗情分类标准,对当前小麦苗情进行判断:旺苗(半冬性品种主茎叶龄>9,单株分蘖数>667m2茎蘖数>80万,次生根条数>8)占4.6%;一类苗(半冬性品种主茎叶龄6~8,单株分蘖数3~4,667m2茎蘖数60万~80万,次生根条数6~8)占76.6%;二类苗(半冬性品种主茎叶龄5~6,单株分蘖数2~3,667m2茎蘖数40万~60万,次生根条数3~5)占12.8%;三类苗(半冬性品种主茎叶龄<5,单株分蘖数<2,667m2茎蘖数<40万,次生根条数<3)占6.0%。一、二类苗达到小麦苗情分类的壮苗标准,合计约占90%,说明年前苗情较好。

2 年后小麦管理技术措施

2.1 积极开展化学除草工作 由于麦田杂草与小麦争肥、争光、争水、争空间,并传播病虫害,因此当草害发生较轻时,应依据田间杂草种类及生长情况,在小麦起身前,当天气温度稳定在5℃以上时,正确选择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如以泽漆、播年蒿、荠菜、猪殃殃等阔叶杂草为主的小麦田,每667m2使用20%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隆)乳油40~50mL,或75%苯磺隆(巨星)1~1.5g兑水25~30kg喷雾防治;以野燕麦、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小麦田,每667m2使用10%骠灵乳油50mL,或6.9%骠马水乳剂50mL兑水25~30kg喷雾防治;杂草混生的麦田,可将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除草剂混用喷雾防治。另外,每年要交替轮换使用杀草谱不同的除草剂,防止杂草产生抗药性。

2.2 及时搞好化控防倒措施 返青拔节后,针对旺苗麦田,当群体>90万或植株茎叶生长过旺时,须用壮丰安或多效唑30~40mL加水25~30kg/667m2进行叶面均匀喷施,也可与化学除草剂同时进行。对于过旺麦田,返青后采用机械镇压,可有效去除无效分蘖,降秆防倒。

2.3 适时浇水,防御倒春寒冻害 在濉溪县小麦生产中,重点防御小麦穗分化雌雄蕊时期至药隔期的晚霜冻害防治,即在春季小麦返青期干旱时及时浇水,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在寒流来临前及时灌水,以调节近地层小气候,防御早春冻害。在寒流侵袭降温2~3d后,及时观察幼穗受冻程度,一旦发现茎蘖受冻死亡的麦田,要及时浇水,促其恢复生长。在齐穗后如遇干旱也应及时浇水,每次每667m2浇水量在40kg左右。

2.4 追施返青肥,普施拔节肥 追施返青、拔节肥能促进分蘖成穗,提高成穗率,促进穗大粒多。返青肥仅适用于3类苗田块,一般于3月初追施1次,每667m2施尿素5~8kg。拔节肥则可用于不同类的所有麦田,在使用时应掌握以下原则:把握时期,在群体叶色转淡,小分蘖开始死亡,即分蘖高峰已过,基部节间定长时施用,即所谓的氮肥后移技术,可有效防止后期倒伏,提高肥料利用率,克服小麦生长后期脱肥;在使用量上,每667m2施尿素6~8kg,已使用拔节肥的,施肥量要酌减。返青肥和拔节肥总量,以每667m2尿素不超过13kg为宜,在施肥方法上,可随雨撒施或浇水时撒施。

2.5 加强病虫害防治,增施叶面肥 中后期是小麦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时期,此期应注意加强防治病虫害,做到早发现、早防治。赤霉病、白粉病和锈病是小麦发生的主要病害,特别是近年来小麦赤霉病的发生(2012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对濉溪县小麦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减产幅度在20%左右),对小麦生产造成较大的危害。可在4月中下旬即小麦齐穗后,每667m2用80%多菌灵超微粉100g或40%多菌灵胶悬剂150mL兑水25~30kg防治1次,5月上旬防治第2次。发现虫害及早防治,当田间蚜虫达到500头/100株时,可用10%吡虫啉粉剂30g或40%氧乐果乳油40mL,兑水25~30kg喷雾防治;红蜘蛛达到200头/33cm单行,可用虫螨克或2%哒螨灵可湿性粉剂20g兑水25~30kg喷雾防治。另外,为利于提高小麦品质和粒重,在防治病虫的同时,可增加使用溶液浓度为0.5%磷酸二氢钾和2%尿素与药液混合喷雾防治。为减少用工量,有多种病虫害同时发生时,可用多种药物和微肥结合药剂混合使用。

2.6 适期收获 在蜡熟末期,当植株茎秆全部转黄,叶色枯黄,籽粒颜色接近本品种原有光泽,用指甲不易划破时即可收割。收割时建议使用联合收割机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濉溪县半冬性苗情
加强科研攻关 推动农业增产
抢抓早春麦田管理 力促苗情转化升级 农业农村部冬小麦“科技壮苗”专家组来晋开展巡回技术指导
安全是根 质量为本 环保是帆 创新为锚
——记安徽濉溪县大扬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建国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Keep the Air Clean
苗破土 查看苗情
半冬性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My Cousin
甘蓝型半冬性油菜品种在西藏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A Lovely 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