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腮腺肿瘤的MRI诊断

2015-01-26 02:31程克磊郭俊男孙戈新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线科吉林长春130041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多形性腮腺腺瘤

程克磊 郭俊男 孙戈新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线科,吉林 长春 130041)

腮腺肿瘤是最常见的唾液腺肿瘤,种类较多,影像学检查对于腮腺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方案的制定都有重要的作用,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通过多参数成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及邻近解剖结构,为术前提供丰富的影像学信息。老年患者腮腺肿瘤具有其特殊性,针对老年患者腮腺肿瘤的研究较少,文献罕见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老年腮腺肿瘤患者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老年腮腺肿瘤的认识及诊断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MRI及病理资料,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60~74(平均65.3±4.8)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腮腺区肿块,4例患者出现面神经麻痹症状。

1.2检查方法 采用西门子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12例行MRI平扫,包括轴位 T1WI、T2WI、STIR 及冠状位 T1WI、矢状位T1WI序列,10例行MRI平扫加增强检查,静脉注射GD-DTPA后行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扫描。

2结果

2.1病理及临床特点 良性肿瘤17例,其中腺淋巴瘤12例,多形性腺瘤3例,淋巴上皮囊肿1例,炎性假瘤1例;男女比例为11∶6,左侧6例,右侧9例,双侧发病2例,为腺淋巴瘤。恶性肿瘤5例,其中转移瘤3例,腺样囊性癌1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恶变1例;男女比例2∶3,左侧1例,右侧4例;3例转移瘤均来自明确原发恶性肿瘤转移,1例肿块位于腮腺实质内,为同侧外耳道鳞癌转移,2例位于腮腺后缘,分别为喉癌及下咽癌转移。

2.2MRI表现特征 12例腺淋巴瘤中10例为单侧发病,其中2例单侧多发,2例为双侧病变,均为双侧单发,1例累及腮腺深浅两叶,余均位于腮腺浅叶,边界清楚,5例表现为等T1等T2信号,其余出现短T1信号或长T2信号。多形性腺瘤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长T1不均匀长T2信号,多成椭圆形或呈分叶状,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其中1例恶变者边界尚清晰;3例转移瘤,外耳道鳞癌转移到腮腺浅叶实质内,呈边界不清的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后轻度强化,喉癌及下咽癌转移瘤位于腮腺浅叶后缘,呈等T1混杂T2信号,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同时伴有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腺样囊性癌1例呈等T1混杂T2信号,边界不清晰,增强后病变边缘及邻近腮腺实质轻度强化,病变内部强化不明显;淋巴上皮囊肿表现为边界清晰的椭圆形长T1长T2信号,信号均匀;炎性假瘤表现为腮腺实质内多发边界不清晰的稍长T1稍长T2信号。

3讨论

3.1腮腺肿瘤的临床特点 腮腺是口腔最大的唾液腺,位于面部双侧耳前及耳垂下。腮腺肿瘤为涎腺最常见的肿瘤,多以腮腺肿块为首发症状就诊,良性肿瘤多表现为无痛性缓慢生长的肿块,当肿瘤突然出现迅速增大时应考虑恶变的可能,恶性肿瘤多表现为移动度差的肿块,可有面瘫及周围淋巴结肿大。

3.2老年腮腺肿瘤的特点 腮腺肿瘤种类繁多,根据WHO 1991年病理类型标准,共7大类42种。病理类型复杂,可分为上皮性肿瘤和间叶组织来源肿瘤,其中80%为良性。青壮年良性腮腺肿瘤以多形性腺瘤最为常见,其次为腺淋巴瘤,恶性腮腺肿瘤以腺样囊性癌、腺癌、黏液表皮样癌多见,而老年患者有其独特的发病率。本组22例中,发病率依次为腺淋巴瘤(12例)、多形性腺瘤(4例)、转移瘤(3例),良性肿瘤以腺淋巴瘤最常见,恶性肿瘤以转移瘤最多见。

3.3腮腺肿瘤的MRI诊断 腮腺肿瘤活检会造成腮腺包膜的破裂,导致肿瘤的种植性转移及复发,术前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MRI检查因其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已成为目前腮腺肿瘤最重要的检查方法。常见腮腺良性肿瘤多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的肿块,多有包膜,信号均匀或不均匀,恶性肿瘤多表现为形态不规整,边界不清晰的肿块,信号多不均匀。

腮腺腺淋巴瘤又称乳头状淋巴囊腺瘤或Warthin瘤,多发生于老年男性,90%的患者有吸烟史,5%患者可双侧发病,肿瘤多位于腮腺浅叶后缘下极,可多发。MRI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或等信号肿块,部分内可出现片状短T1及长T2信号,因囊内成分不同信号显示复杂,增强后肿瘤早期强化明显,无延迟强化〔1,2〕。本组12例腺淋巴瘤中男女比例为10∶2,6例位于腮腺下极区域,2例为双侧发病。腮腺多形性腺瘤大部分位于腮腺浅叶,规整或呈分叶状,双侧发病少见,MRI呈长T1长T2信号,T2信号多不均匀,增强扫描后强化明显,多半有延迟强化,对于多形性腺瘤应注意有无恶变可能,恶变者多形态不规整,边界不清晰〔2〕。本组4例多形性腺瘤中1例恶变,为女性患者,表现为边界尚清晰的等T1混杂T2信号,液化坏死不明显,鉴别较困难,术前误诊为良性多形性腺瘤。

腮腺转移瘤均应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原发肿瘤多位于头颈部,同侧眼睑、前额、颞部等常见,亦可来自肺、乳腺及肾脏等〔3〕。肿瘤多位于腮腺实质及边缘,通常边界清晰,本组3例转移瘤中2例有原发肿瘤病史,1例以腮腺肿块为首发症状,后证实为同侧喉癌转移。老年患者无论有无恶性肿瘤病史,都应考虑到转移瘤的可能。腺样囊性癌有较强的侵袭性,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边界模糊不清,易向周围组织间隙蔓延,常沿神经扩散,表现为受侵神经的增粗〔4,5〕。本组1例为68岁男性,瘤体较小,呈等T1不均匀长T2信号,边界不清,增强后呈边缘轻度不均匀强化,临近腮腺组织可见异常强化。

淋巴上皮囊肿以水样内容物为特征,呈边界清晰的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后囊壁强化,囊内容物不强化,较易做出诊断。炎性假瘤多表现为形态不规整、边界不清的肿块,易与腮腺恶性肿瘤混淆。本组1例炎性假瘤为多发边界欠清晰肿块,术前误诊为恶性肿瘤,腮腺筋膜增厚,T2WI呈高信号及既往炎症病史均为诊断的重要依据〔6〕。

1 申晋疆,付 倩,张 蓓.腮腺Warthin's瘤的MRI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8):1186-9.

2 Lkeda K,Katoh T,Ha-Kawa SK.The usefulness of MR in establishing the diagnosis of parotid pleomorphic adenoma.AJNR〔J〕.Am J Neuroradiol,1996;17(3):555-9.

3 Borg MF.Parotid gland as an initial site of metastasis〔J〕.Australas Radiol,2004;48(1):88-92.

4 张建华,郝楠馨,朱怀仕,等.MRI在腮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0(4):90-3.

5 Christe A,Waldherr C,Hallett R.MR imaging of parotid tumors:typical lesion characteristics in MR imaging improve discrimination 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disease〔J〕.Am J Neuroradiol,2011;32(7):1202-7.

6 元建鹏,梁碧玲,谢榜昆,等.MRI征象在腮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及其病理基础〔J〕.癌症,2003;22(5):514-9.

猜你喜欢
多形性腮腺腺瘤
儿童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护理学与药理学探析
肺原发未分化高级别多形性肉瘤1例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超声误诊胸壁多形性脂肪肉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的诊断价值
腮腺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