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 大应用

2015-01-30 07:58王宁江
浙江经济 2015年4期
关键词:账单支付宝意愿

王宁江

·首席论衡·

大数据 大应用

王宁江

除了上帝,任何人必须用数据来说话。出自《大数据》封页的这句话在业内是耳闻目染。

前段时间,支付宝十年账单推出。友好的界面让大家耳目一新,引导着我们一页一页的翻下去,印象中之前并没有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店家有过这样的服务。十年账单描绘了支付宝用户的成长历程和消费、信用、理财、人脉、管账等五项能力。从消费看,各种图示曲线一目了然;从理财看,支付宝记录的收益毫厘不差,此时才明白“人不理财,财不理你”的真谛;从远景看,2024年的你就是一个土豪;从圈子看,好友间的排名历历在目。十年账单记录了一个人10年间的消费和投资行为,并从诸多维度通过大数据分析方法、极佳的可视化展示、必要的预测模型,逼真地展示了一个人的支付宝自画像。在感觉新鲜好玩的同时,这个案例就是一个平台大数据挖掘的缩影。

数据为王、谁拥有数据就拥有未来,此些观点不绝于耳。是不是拥有了数据就拥有了成功呢?这之间显然不能划出等号。数据是矿藏不假,但矿也有贫矿富矿之分,而且就是知道矿山在这里,你找不到矿脉在哪里也是白搭。由此,好数据才是大家所要的矿藏。那么,什么样的数据是好数据,笔者觉得,记录或者反映经济主体的行为数据和意愿数据就是真数据。

先讲行为数据。所谓行为数据就是记录经济主体行为的数据。简单地讲,就是用平台或工具,记录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按英文缩写简称“4W”数据。当然,这些数据是格式化的、可计量的。然后,根据需求,用多维度方法,开展数据挖掘。譬如,以主体为维度,可以整合成一个主体的一张表,类似于信用报告或调查报告;譬如,以事件为维度,对主体进行分析分类;譬如,以物为维度,分析主体的行为特征。《大数据》中,某超市尿布和啤酒搭配购买的案例,就是数据挖掘的佐证。近期,看了几部人气较旺的美剧,FBI在案情分析中,经常出现数据分析员的岗位,通过人脑加电脑,把各类线索串起来,破案价值非常大。

再讲意愿数据。所谓意愿数据就是记录经济社会主体想法和判断的数据。当然,我们不能通过心理学的催眠方法,让大家在混沌中把想法讲出来,这样成本太大,而且侵犯隐私。获取这类数据,一个很好的方法便是民意调查,这块数据在国内一直比较匮乏,而且这种形式也没有很好地用起来。基于意愿的民调数据有一个非常显著的优势,就是在前瞻性预测方面会很有说服力,在经济预测监测系统中,针对企业家的意愿调查往往作为判断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指标。

真正让数据产生价值的,还是应用。我们从事信用管理工作的同志,经常讲这么一句话,“信用、信用关键在于用信”,其本质就是,信息的应用。没有应用,数据永远只是埋藏在地下的矿产,甚至是“捧着金饭碗在要饭”。同样,如果只是简单的应用或没有需求、不接地气的应用也不行。简单的应用好比数据的粗加工,就像中国的稀土行业,中国人民辛辛苦苦挖出来,做成稀土锭出口,附加值太低。没有需求的应用更是劳民伤财、闭门造车、自娱自乐。

因此,好的应用应该是精准的应用、需求面广、可以持续深挖的应用。按照用户需求,利用智能化手段,提供定制化服务,这恐怕是个大方向。这里强调一下智能化和模块化,可能是未来的趋势。所谓精准,按照百度百科上的释义,就是非常准确,有一定的时间上的感念、位置上的准确。在某个时点,客户需要什么产品,那么我们就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类似3D技术,即需即见。需求面广意味着应用产品的市场会很大,同样,这样的市场会是个竞争性的市场,往往进入门槛不会高,关键取决于市场细分、产品定位和特色,如此,想必大家均可以分一杯羹。再者可以持续深挖的应用也应该是大家所追求的,这类似于产业链,也可以理解为应用链,一个产品应用可以带动其他应用,从而使得应用效应最大化。

作者为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浙江省信用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
账单支付宝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账单式小康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账单式小康
奇客巴士支付宝旗舰店
零花钱
又至一年“账单”发布时
闽南妈妈的“生娃”账单
支付宝这样进医院
支付宝进医院:好还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