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建设中几点问题的思考

2015-01-31 05:48赵继忠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工学校企职业

赵继忠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1)

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建设中几点问题的思考

赵继忠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1)

现代学徒制的提出是我国职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结果。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制度和经验上均为开展现代学徒制提供了实践基础,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势在必行。结合国内外学徒制开展情况,提出了五点要解决的问题。

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问题;思考

近十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的逐年扩增,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教学压力,师资力量、实训设备等均已呈现不足之势,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推动难度加大,直接造成学生培养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以传授技能为主的职业教育,面临自我提升的内在阻力。为解决人才培养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各高职院校都在不断积极寻找答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均在高职院校的改革中得到了广泛的尝试。这些人才培养模式,从教学方式上来看,学校意愿是好的,但具体操作有难度。例如校企合作,由于合作多以领导行政手段为主导,特别是企业方在合作中的实际利益微薄,往往随领导职位变动,本来就不牢固的合作就随之解体;顶岗实习也是类似情形,多数学生多以廉价劳动力的身份参与到企业个别毫无技术而言的岗位工作中。由于缺少顶层设计,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开展的各类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均不能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缺乏普通适用性。

与企业加强合作,是解决学校培养学生力量不足、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最好方法,但合作的方式是关键。传统学徒制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思路,企业的师傅以带徒弟的方式,传授学生技能,并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生产实践中,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传统学徒制与现代职业教育有机结合,形成现代学徒制理论基础。

1 现代学徒制的提出

在我国,学徒制由来已久。农业社会时期,传统手工业的技能传授依靠师傅亲手向徒弟传授。在当今工业时代,学徒制仍然是我国工业企业中人才培养的一种方式,从学校走进企业的新职工,首先要在工作岗位上与有经验的生产者结成师徒关系,这是传统学徒制的一种形式。这种师傅带徒弟,在工作中学习,言传身教的学习模式,恰恰与职业院校提出的“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共同的追求和落脚点。

当前,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到企业后,虽然具有岗位需要的相关理论基础和基本操作能力,但根据岗位需要,仍要经过1-2年的再次实践培训后,才能称之为企业需要的“人才”,传统学徒制,既浪费了社会资源,提高了人才培养成本,又降低了人才培养效率。相对传统学徒制而言的,提出现代学徒制概念,它是将传统学徒培养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一种育人模式。现代学徒制的提出解决了传统学徒制的缺点,同时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可探索的新路。2014年12月,教育部在河北唐山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进会”,明确提出加快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国家首次从顶层层面思考如何设计现代学徒制,为了切合实际的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2 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实践基础

2.1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开展现代学徒制提供了实践支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作为一种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一直被我国广大职业教育院校运用,积极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这种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产有机结合,并贯穿于学生培养全过程的教育模式,对学生技能及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优点。各职业院校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已经深入了解企业需要、学校需要和学生的需要,以及如何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开展现代学徒制提供了实践基础。

2.2 校企合作为开展现代学徒制提供了制度支持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广泛开展的另外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参与到育人工作中。通过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得到了加强,双方熟知共同利益,了解合作流程。从制度上尝试了学校与企业两个不同主体的合作方式。

3 现代学徒制建设中几点问题的思考

在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存在企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这也是全球开展职业教育中所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在校企合作中,企业主要是配合学校完成培养人才的目标,但这并不是企业的首要目标,他们从中看不到自身明确可获得的收益,因而积极性较低。因此,在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具体而言,是以下几方面:

3.1 明确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身份,明确校企双主体的职责

在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中,要将学生的传统单一身份转变为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员工”双重身份,只有明确“员工”身份,企业对学生的责任才能明确,才不会出现以往人才培养模式中出现的对学生置之不理的现象发生。也就是说,首先要实现招生招工一体化。在招生工作中,可以尝试校企联合招生,让学校招生和企业招工同步进行,这样维护了校企双方的利益,也实现了学生双重身份。然后要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校企双方在现代学徒制开展工作中要明确各自职责,学校履行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任务,企业履行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操作的任务。企业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学生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3.2 加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双导师制

在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中,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建设完善的制度保障。首先,校企双方以为自己培养人才为目的,明确专、兼职师资职责,通过机制的激励和制度的约束,保证专、兼职教师的质量和数量。在课程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要有目标考核标准,以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在合作中的潜能。其次,专、兼职教师应在教学、科研、实际操作、工作经验上协作共享,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质量。最后,要明确他们的待遇,特别处于试验阶段的现代学徒制建设,参与其中的教师待遇要高于一般教师,同时建立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

3.3 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由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出现周期性的生产行为。在企业生产不足时,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闲置设施与设备来补充实训教学资源,校企共同推进实训设施建设。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数字化资源与信息化平台,推动企业发展。校企双方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促进优秀企业文化与职业院校文化互通互融。

3.4 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

现代学徒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将现代职业教育与传统学徒制有机结合在一起,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工学交替的学习方式,对自己所学专业所要从事的岗位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等有直接认识,并在企业中学到技能。因此,要依照现代学徒制教学特点,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3.5 完善现代学徒制的保障机制,制定多方参与的激励措施

3.5.1 完善现代学徒制的保障机制。首先,由政府主导完善政策制度保障。现代学徒制不是教育部门一个主体就可以完成的,劳动,财政等部门也要站在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高度参与其中,制定参与企业的鼓励措施,且落到实处。从制度上保证现代学徒制有效开展。

其次,由政府主导完善经费保障。经费保障主要针对为企业提供动力支持,企业毕竟不是培养人的主体,但企业为高技能人才提供技能培训环节的作用不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因此,政府要从税收优惠政策上给予企业激励[3],鼓励企业参与到现代学徒制工作中。同时,在学校层面上,现代学徒制的开展势必增加了学校开支,政府经费保障也要为学校有一定投入比例。

3.5.2 建立多方参与的激励机制。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总而言之,现代学徒制在世界范围职教领域虽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但若结合我国国情能够做好现代学徒制确实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并要经历实践尝试。现代学徒制让企业从单纯用人转换到全程参与育人,是推动校企深度合作的有效形式,为我国职业教育培养合格技能人才提供了一条新路。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2]王振洪,成军.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J]. 中国高教研究,2012,(8).

[3]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3).

【责任编辑:黄素华】

On Problems of Modern Apprentice System Construc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ZHANG Ji-Zhong

(Liaoning Vocational Of College Equipment Manufacture, Shenyang 110161, China)

The proposal of modern apprentice system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our nation is a necessity to increase the qualities of talents.Currently,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got the practical basis for carrying on modern apprentice system in system and experience.Thus,implementation of modern apprentice system is a must in vocational education.This paper proposes five problems in implementation which should be solved.

vocational education;modern apprentice system; problems; thought

G718.5

A

1671-9565(2015)01-048-03

2015-01-23

赵继忠(1979-),男,辽宁沈阳人,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仪器仪表技术、教学改革等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工学校企职业
盐工学人
——宋辉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2021DMP大湾区工学博览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现代学徒制下的工学情景教学探索与实践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