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DA的资源描述及其实施的相关思考

2015-02-13 04:28张杰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实施

基于RDA的资源描述及其实施的相关思考

张杰

(通化师范学院 图书馆,吉林 通化 134002)

摘要:在介绍资源描述与检索(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以下简称 RDA)的概念和优势的基础上,对RDA内容特点和应用特点进行阐述,同时论述了RDA对我国编目界的启示.

关键词:RDA;资源描述;实施

DOI:10.13877/j.cnki.cn22-1284.2015.10.042

收稿日期:2015-06-11

作者简介:张杰,女,回族,黑龙江鹤岗人,馆员.

中图分类号:G254.3文献标志码:A

文献资源的编目工作是文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献检索与查询的主要途径.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资源的巨量涌现,现有的针对纸质文献的图书编目工作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资源描述与检索》(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以下简称RDA),是应数字环境的发展而制定的最新国际编目规则,它能提供一整套覆盖所有内容类型和媒介类型的综合性规则和说明,其目的是满足数字资源描述与检索,同时也能满足非数字格式的资源的描述与检索,成为数字世界的通行标准.RDA以《国际编目原则声明》(ICP)为纲领,以传统的AACR2为基础,建立在以IFLA提出的《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Function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s,简称FRBR)和《规范数据的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Authority Data,简称FRAD)概念模型为框架所形成的内容新标准.

1RDA的优势

(1)RDA能为所有类型资源和所有类型的内容和技术描述提供一个一致的、灵活的、可扩展的框架.当前文献资源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出现了多种载体并存的现象,如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多媒体资源、互动作品、混合作品等等,同一作品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小说版、戏剧版、多媒体版等;同一作品又有多种存储方式,如:avi、mpeg等不同的载体形式.传统的资源著录规则难以解决在同一作品主题下反映出同一个内容的各种表现方式.RDA的出现可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引进FRBR和FRAD概念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所有类型资源,由于采用了语义网相关技术中的关联数据,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信息检索效率,也提高了查全率.

(2)RDA能突出图书馆资源的优势.图书馆长期以来积累了大量的数据,特别是书目数据,但是由于管理这些资源的标准(如MARC、Z39.5)和规范(如AACR)比较封闭,使得这些宝贵的数据资源被封锁在数据库中,图书馆以外的人无法共享到这些资源,图书馆强大的资源优势没有显示出来.RDA的设计中采用了关联数据,将传统规范的书目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利用关联数据技术提供开放的元数据服务,通过连接使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开放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RDA不仅适用于图书馆领域,还可以被不同的机构(档案馆、博物馆、出版机构等)按其特定需要进行改编.

(3) RDA转变了人的思维模式、开启了书目著录和检索的新模式.RDA转变了全球所有人都对同一实体使用相同规范主题词的思维模式,摒弃了目前由统一书目机构创建和维护规范记录的模式,通过关联各国书目机构所创建的规范记录,保存不同文字和结构形式,提供用户识别和查找自己能读懂的文字的规范词,虽没有一个包含所有的统一的数据库,却能链接世界上所有的主要规范文档.RDA采用了FRBR概念模型,采用了新的术语标识实体、关系和属性,而不依赖于任何特定通信格式和数据结构,开启了书目著录和检索点结构化的新模式.

2RDA的特点

RDA为所有类型的内容和媒体的资源描述和检索提供全面的指导和用法说明,是一个在数字环境下资源著录与检索的新标准,下面将从其内容特点和应用特点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2.1内容特点

(1)内容模型化.RDA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引进了FRBR概念模型,RDA把整个知识世界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各类实体的空间,每个实体有各自的类型、属性和关系.FRBR利用了E-R方法进行建模,将实体、属性和关系有机地联系起来,构建起一个立体、网状、多维度的空间.FRBR将实体划分成三组:第一组实体是包括书目记录中所命名或所描述的知识产品或艺术产品,包括作品(Work)、内容表达(Expression)、载体表现(Manifestation)和单件(Item);第二组实体包括对知识或艺术内容、物质产品和传播或保管负有责任的个人和团体,包括个人(Person)、家族(Family)和团体(Corporate body);第三组包括作为知识或艺术主题的附加实体,包括概念(Concept)、实物(Object)、事件(Event,含时间)和地点(Place).[1]

(2)内容国际化.AACR2完全基于英美的思维习惯,更方便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图书馆编目工作,RDA一开始就要实现国际化,在语言文字上,不强制对文字进行罗马化,根据实际工作采用不同的语言文字;不强制使用阿拉伯数字;不强制使用公历;此外,可采用国际通用的两种计量制度.

(3)内容具体化.RDA对资源种类的划分比AACR2考虑得更加详尽,对内容类别及载体划分得更加详细.RDA将一般资料标识分成内容类型、媒体类型、载体类型,这样就避免了资源类别的混淆.

2.2应用特点

(1)应用环境数字化与网络化.RDA是为数字环境设计的资源描述和检索的新规则和说明,它充分考虑了数字化环境下新的资源描述的需求,即满足用户查找、识别、选择和获取的需求.但同时也可用于非数字化环境对资源的描述;在设计上,充分利用了新的数据库技术所提供的在数据获取、存储、检索和显示等方面高效率和灵活性的优势,产生的数据能够在广泛的技术环境下运行.[2]

(2)应用背景国际化.RDA是由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参与编制的国际编目标准,其国际化的设计,已经走出英美.为推进国际化进程,德国国家图书馆承诺采用RDA,成为首个创始编制国以外的JSC成员,还有欧洲RDA兴趣小组(European RDA Interest Group,EURIG)也积极参与了RDA的修订.RDA所采用的语言文字不强制进行罗马化,创建机构可选用不同的语言文字.

(3)应用格式灵活性与兼容性.RDA不与某个特定的格式或显示方式捆绑,具有很高的灵活性与兼容性.RDA数据能够采用现有的格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传播,如MARC21、DC、MODS等,能够被映射成其他当前或未来所采用的格式.[2]

(4)应用对象多样化.RDA采用FRBR概念模式实现了应用对象多样化的目标,应用对象多样化体现在可描述传统及非传统、模拟及数字化的资源,具有满足新生资源特点的灵活性和可扩性.其目的不但要在图书馆领域应用,还可以用于其他领域,如档案界、博物馆界、出版界、语义网等等.

3RDA对我国编目界的启示

2013年JSC的年度报告表明,除了德国国家图书馆(及德语区图书馆网络)实施日期为2015年底,5个参编国的国家图书馆基本上都在2013年一、二季度开始实施.[3]RDA官方公布,截止2013年初统计,境外图书馆采用RDA实践的图书馆包括8家国家级图书馆和多家其他类型的图书馆.我国作为国际编目界的重要一员,对RDA的关注和研究将推进编目工作的国际化进程,为了更好地迎接RDA时代的到来,我们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1)国内RDA主管部门应跟踪国外发展动态,制定并不断修订自己的RDA计划,内容包括记录再分配、提出相应的系统配置、实现自动批量升级的变化以及编目支持人员的优先培训等.

(2)借鉴国外的经验,成立RDA编目专家指导小组,负责RDA培训,采取逐级培训,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方式,做好RDA的普及、宣传和推广.

(3)现有书目数据库大部分都是所谓的“遗存记录”,即按RDA之前的编目条例所编制的非RDA记录.编目界的人员升级记录时,应参照“PCC混合书目记录指南”.通过手工编辑或机器操作为现有的书目数据库记录增加RDA元素,但是这种混合记录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RDA书目记录.例如:在手工编辑中,给检索点增加关系说明语;在245字段中增加完整的责任说明;增加336/337/338字段.OCLC的机器操作方案,用于图书馆批量更新书目数据库中的记录,如拼写255、300、500和504等字段中的非转录的缩写;转换245、260等字段中的拉丁文缩写为相应的英语;删除GMD(2016年3月31日后)等.

(4)作为国际编目界的重要一员,我国编目界始终密切关注着RDA的发展动态.但是,在编目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编目人员首先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语言障碍.翻译工作是破除语言障碍的必经之路,翻译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RDA的翻译工作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与挑战,因为作为规则,RDA的语言难免晦涩冗长,采用的FRBR和FRAD概念模型结构也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内容上的新思想和新理念也难于理解,这就给翻译小组的专家们带来了很多的问题,要充分考虑翻译的技巧,如何灵活地处理直译与意译的问题,在行文通顺而且不造成歧义的情况下采用直译,对于语法结构复杂容易造成歧义或不符合中文语言习惯的资料采用意译.此外,增加了中英文对照等等,都更便于编目员理解.

(5)先进行西文图书编目工作,在编目工作中,进行中西文的对照、比较,总结编目经验,然后再进行中文编目工作.例如,2013年7月,上海图书馆采编中心尝试采用RDA编目西文图书和受约替境外图书馆编目、加工部分中文图书.尽早采用RDA编目,有助于吸收先进编目原则的长处,便于数据套录和交换.

(6)目前,图书馆所采用的数据记录格式主要是MARC(英美国家目前主要采用MARC21),在RDA的附录D、E中,分别给出了MARC21书目格式和规范格式到RDA的对照表,以便掌握RDA元素.由于RDA 只关注记录数据的内容,不规定采用什么格式记录,也不限制什么形式出现,对元素的识别就显得格外重要,同时RDA元素相比AACR2有所增加,更新MARC就成为采用RDA的重要准备工作.这就要求编目专家密切关注MARC21的每一次更新及更新的方式,比如:增加的新的子字段;新增字段,将原子字段扩展为一个或若干个新字段等等.[1]

我国对RDA的研究与西方编制国相比起步较晚,但国内的图书情报和书目领域的知名专家都已洞悉到RDA研究的重大意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关于RDA的实践应用和具体系统测试的研究一定会日渐增多.RDA的实践应用和系统测试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需要RDA的发展机构不断地修订,我国参与RDA的应用,无疑将会使RDA具有更广泛的国际性.

参考文献:

[1]王松林.中文编目与RDA[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

[2]周德明.RDA: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

[3] Barbara B.Tillett.Annual report for 2013.[EB/OL].(2013-12-08)[2014-01-21].http://rda-jsc.org/docs/annual2013.pdf

(责任编辑:徐星华)

The Study of 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RDA

ZHANG Jie

(Library,TonghuaNormaluniversity,Tonghua,Jilin134002,China)

Abstracts:In this paper,the 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 (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RDA) concept and the advantage of RDA are introduced.At the same time,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features of RDA content are expanded.Finally,the RDA cataloging community enlightenment to our country is discussed.

Key words:RDA;resource description

猜你喜欢
实施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谈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实施与完善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品三口而知味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基层计划生育宣传工作计划与实施探讨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引发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