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建设问题刍议

2015-02-13 04:28高晓英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理论研究图书馆

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建设问题刍议

高晓英

(白城师范学院 图书馆,吉林 白城 137000)

摘要: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建设的基本内容、发展趋势、发展对策等理论问题,是在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建设的实践中必须首先明了和把握的重要问题. 文章在指出其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揭示其发展趋势,即加大软硬件的投入的趋势、图书馆评价体系改变的趋势、馆藏文献载体形式变化的趋势、服务重点发生变化的趋势;并提出了加强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加强数字化标准的统一和规范、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强资源整合建设力度、增强版权保护意识、增强诚信度更新服务理念等六方面的发展对应之策.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建设;理论研究

DOI:10.13877/j.cnki.cn22-1284.2015.10.043

收稿日期:2015-07-16

作者简介:高晓英,女,吉林白城人,馆员.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志码:A

“数字图书馆”一词源于199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国防部尖端研究项目机构(DARPA)、国家安全太空总署(NASA)联合发起的数字图书馆创始工程(Digital Library Initiative).一般认为,它是指运用当代信息技术,对数字信息资源进行采集、整理和贮存,并向所有连接网络用户提供的、为一定的社会经济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以及这种机构的组合.近些年来,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建设的发展迅猛,成绩喜人;与之相应,其理论研究也成绩斐然.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发展趋势、发展对策等理论问题谈一点个人浅见,以期对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建设的理论研究小有裨益,并权作引玉之砖.

1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图书馆数字信息化是一个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为一体的高新技术项目,它的建设除了依靠国家有关的基础设施、市场上成熟和实用的高新技术及相应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相互配合外,而且自身还应该搞好软、硬件环境建设.其中硬件基础建设设施包含馆舍或场地,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灵活的结构化布线系统,主干系统设备及汇聚、接入交换设备,网络环境,数据库资源,数字化应用与服务器或小型机,大容量存储、备份和交换设备,图书馆自动化平台和数字化平台等.

(2)数字资源建设.资源建设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传统型信息资源建设,另一部分是数字型资源建设.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建设逐渐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其资源建设从单一纸质文献向纸质型与数字型、网络信息并存的方向发展.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对象除印刷型外,数字型文献资源建设将逐渐成为资源建设的重点.

(3)馆藏资源建设.随着各类资源的数字化和网上相关需求资源的增大,数字时代图书馆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查找本馆资料的时代已过去,仅利用本馆馆藏满足用户需求的时代已不复存在,独立建设馆藏时代已告结束.数字信息化了的图书馆(简称“数字图书馆”)将不是简单的将现有纸质资源数字化,而应该是以前瞻性为主,对已有的和将要有的数字资源加以组织管理.从现有图书馆服务关系的角度来说,应该是相辅相成而不是取代.严格说来,将现有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电子化的过程并不是建立数字图书馆的初衷,数字图书馆不是简单地把纸本图书馆转换成数字的,也不是要像传统图书馆那样囊括所有的人类知识,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和收藏需要建立有特色的、传统图书馆做不到的馆藏平台.

(4) 特色数据库建设.文献资源数字化是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内容.进入数字图书馆获得的资源应该是高价值、标准、有序的信息资源,特别是文献资源尤应如此.因此,各狭义数字图书馆,要利用数字资源建设平台,把几个或更多的特色学科数据库做深、做细、做大,走上大而专的学科专业化特色文献信息建设之路,抛弃小而全的观念和思想.要立足本地、本馆的比较优势,独立或协同部分其他狭义图书馆,建设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各门类、各学科的数据库,带动和发展数字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同时,要大力拓展网上资源,通过对信息的搜集、跟踪和过滤,将有关资源分门别类地加以整合,形成整合后的门类型数据库,并能通过简易、方便的检索平台进行检索和查询、方便用户使用.再则,要加强各学科领域网络导航中心的建设,根据读者需求及资源建设辅助需要,筛选Internet中的信息源站点或相关数据库站点,使其成为自己的虚拟馆藏,扩展服务空间,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5)环境建设.数字图书馆环境建设是指图书馆从事数字化工作的空间和氛围.它包括图书馆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前者主要指物质条件,包括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和各种服务的机器设备;后者主要指的是一种工作氛围,主要指图书馆内部的人际关系以及这种人际关系的各种管理方式和组织模式.数字图书馆的发展需要不断改变着图书馆的环境,特别是软件环境.传统图书馆馆员随着环境变化也要随之赋予咨询馆员、信息知识管理员、信息协调员、信息资源管理员、信息工程师、信息知识导读员等职能.

2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如果要对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未来予以预测的话,那么我们认为它至少应有以下几大发展趋势:

(1)加大软硬件的投入的趋势.数字时代,网络资源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将成为图书馆未来工作的主要业务.图书馆发展必须要与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紧密联系,促进服务手段的创新化.而建设数字图书馆就是要以多种的数字化信息为基础,以大型多种分布式数据库为支撑,把智能检索作为技术手段,让宽带高速网络成为传输渠道.因此,各种数字化软件、硬件及人、财、物的投入更是毋庸置疑的.只有加大投入,才能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才能加大数字信息的共享与传播力度.

(2)图书馆评价体系改变的趋势.和传统图书馆评价体系相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评价体系也必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数字图书馆建设评价标准体系总体包括办馆条件的评价、馆藏资源的评价、服务与信息利用率的评价、馆员素质与信息能力的评价、效益的综合评价等.数字图书馆办馆条件除了一般的馆舍、计算机设备以外,还必须考虑大量的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及数字化软、硬件及各种数字资源等.馆藏资源除了传统的纸质文献外,更多的应考虑数字化馆藏资源,包括各种馆藏电子文献、虚拟馆藏资源和特定资源等.服务与信息利用率除纸质文献的流通利用率外,还应考虑诸如对读者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的提供能力、图书馆门户网站的点击率、各种馆藏电子文献、虚拟馆藏和特色电子资源的点击率、下载量以及为用户提供的文献传递、定题查新、咨询的服务量与服务层次等.馆员素质与信息能力除思想素质外,更重要的是业务素质,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信息质量选择能力、信息组织与挖掘能力、信息加工与处理能力、服务创新能力等.效益综合评价主要包括读者的满意程度、资源利用情况、资金利用率、馆员能力层次结构等.

(3)馆藏文献载体形式变化的趋势.传统图书馆的馆藏对象主要是纸质书刊,而数字时代,越来越多的电子文献资源和虚拟数字资源将使读者对纸质馆藏的依赖性变得越来越小.因此图书馆更应该看重电子资源、虚拟数字资源、特色数字资源的建设,可以说谁拥有的数字资源越多,谁就更有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主动权.

(4)服务重点发生变化的趋势.传统图书馆以馆舍为轴心,读者获取文献的主要途径是传统馆藏.数字图书馆则是以读者为轴心,在读者可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中,图书馆只是可供选择的信息源之一,许多资源读者都可以从虚拟图书馆中得到.在这种情况下,服务的重点将从传统的文献借还向读者进行知识传递转移.各种知识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挖掘、处理及信息咨询等服务将成为图书馆主要的、深层次的服务模式.同时图书馆数字化的读者服务模式将更深化,文献信息服务将成为真正意义上创造性、创新性服务.

3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为了保证和加快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我们认为有必要采取以下应对之策:

(1)加强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对于图书馆网络化和自动化的建设,要做到标本兼顾、规划合理,更要着重于未来.在加强网络化和自动化意识方面,需要从不同的渠道筹集资本,对软件和硬件设施的投入要加强加大.为了网络化和自动化的美好未来和持续发展,就要不断地加强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

(2)加强数字化标准的统一和规范.由于数字图书馆要依靠众多单位的合作,因此数字化标准必须统一和规范.目前无论是置标语言、元数据,还是网上检索查询、对象库开发等,不少已有国际标准.在我国,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应有图书馆界、情报界、信息产业界和与之相关的国内软件开发商共同参与,兼顾与国际接轨和国内信息资源特征两个方面.在制定标准的同时,还应开发一批建立在这些标准基础上的软件系统、平台和中间件.

(3)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在数字时代的当下,图书馆更加需要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懂本专业,还需要会外语、计算机等,因此对于人才的选择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在图书馆建设中,要把数字化作为宗旨,从各种渠道引进人才、培育人才,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力度.要根据图书馆对数字化人才的要求,建立科学的多方位、立体的发展模式.图书馆在具备复合型人才的同时,也要同相关的部门统一合作,加强图书馆数字化多层次研究.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地提升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方面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

(4)加强资源整合建设力度.图书馆数字化是指把数字有组织有规律的系统地集合起来.在资源建设中,数字资源堪称重中之重,它包括生成、发布、传输、利用和保护等.所以,发展数字化图书馆一定要加大资源建设的力度.而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当务之急是要避免重复建设,要从不同阶梯和渠道来建立信息,要做到内部和外部资源共用和共享.同时,要确立引入和开发并立的方针,加大发展不同种类数据库的引入与开发,确立建设国家级大型数据库,例如书目条目库、学术期刊库、报纸文献资源库、商情库、特色专业库等.在加大资源建设力度的基础上,逐步向国际化、商品化、标准化和产品化靠拢.为此,就要加强资源整合建设力度.

(5)增强版权保护意识.作为数字图书馆的前期工程,主要以公益服务为主;而后期工程要以提供营利性服务为主,要提供多种类的服务内容和形式.在此期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就会变得十分棘手,而版权保护尤为突出,如何保护资源建设者和作者以及用户的合法权益就变得十分重要.由于版权保护意识对促进信息的开发和流通等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加强版权保护意识意义特别重大.为此,就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为资源建设者和使用者建立有效监督和制约机制.

(6)增强诚信度更新服务理念.在科技文化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特征是“快、广、深”,用户在图书馆数字化服务方面随之要求快速、准确和创新式服务;因此,现代的、相互交流的、图文并茂的主动式服务就必然会代替固有的、单一的、单调的被动式服务.所以,更新服务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而与服务理念相关的就是图书馆的诚信度问题,图书馆的信息质量和资源建设传播效果都与之相关.同时在图书馆这个服务平台上,用户的满意程度也至为重要.因为只有用户越来越满意,使用量才会越来越提高.这其中诚信度如何就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更新服务理念,加强诚信度将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孙维,温车炎.数字时代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变化[J].图书馆建设,2002(4),18-19.

[2]吴慰慈.数字图书馆的发展[J].郑州大学学报,2003(1):7-10.

[3]吴志荣.数字图书馆[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4]方东权,王琼.现代图书馆及数字资源利用[M].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

[5]王启云.图书馆学随笔——图谋博客精粹[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1.

(责任编辑:徐星华)

猜你喜欢
理论研究图书馆
图书馆
时间重叠的图书馆
图书馆
双钢琴演奏心理调控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从中国特色到中国学派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