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系统分析

2015-02-13 06:44钱秋月
关键词:动力群众改革

钱秋月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872)

2013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改革决议的聚焦点是:全面深化。自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以来,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所以不断深化改革是多年来改革实践的应有之义。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不同点在于“全面”二字,就是更加注重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制度在内的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三十多年的不断改革已经日显艰难,今后改革更加注重全面而深化,意味着要协调好更多方面的矛盾和处理好更广泛的问题,可以想象这项事业的艰巨性。在当前情况下要想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推进改革事业的全面深入进行,归根到底要看改革的动力是否充足。当前我国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进入攻坚期、关键期和艰难期,有人提出,改革的动力在明显地衰减。目前我国改革确实遇到了深层次的矛盾,需要攻坚,不推进改革,经济发展就会难上加难,而且当今社会各种矛盾凸显,如果对改革中的问题处理不慎,就会触发新的矛盾和问题。所以,考察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问题有着极大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

所谓社会发展的动力从根本上讲是指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在因果链条上各种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促进因素的总和。恩格斯曾经说过:“历史是这样创造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1]592-593按照恩格斯的启示,改革的动力不可能是单一的,而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动力系统。本文从全面深化改革的内部根本和直接动力、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动力、实践主体动力、上层建筑的拉动力四个层面对改革的动力体系进行系统分析。

第一层动力:内部根本和直接推动力

作为一种社会运动的改革,其全面深入的推进必然有其内部根本推动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同其他事物一样,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层面上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个贯穿社会发展始终的基本矛盾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对历史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但是,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作明确阐述。

进入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首要难题。但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和建设历史中,有很长时间没有正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是否存在的问题,所以没有正确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问题。直到毛泽东才认清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依然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认为只有遵循这个矛盾运动规律,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向前发展。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马克思说过:“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2]591-592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角度强调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继续坚持邓小平的“发展”思想,推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财富的继续丰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确实是一项战略性的任务。所以,作为社会发展根本推动力的社会基本矛盾,以及其内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社会改革的根本推动因素。

其次,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问题也很重要。马克思认为,在阶级社会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是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什么呢?邓小平在继承了毛泽东的根本动力理论的基础上,找到了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方法,即改革。改革的实质依然是解放生产力,清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这个思想成功地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问题。通过改革促进社会发展,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以改革推动改革,永无止境,这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成功开启了改革之后,如何具体地推进改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深入,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更是日益凸显出来。改革之初,邓小平曾说过要“摸着石头过河”,告诉改革中的人们要在勇敢探索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推动改革不断发展。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它不仅包含着改革的手段和方式,而且隐含着改革的目标和方法,同时也指出了改革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和实践检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这是一种试探式的改革方式,对于大胆解放思想、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但是“摸着石头过河”自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尤其是当今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而且极其复杂,“乱摸一气”将会导致改革成本过高,代价过大。改革深水区中的“无石可摸”的困境也会导致一些领域改革停滞不前,使改革发展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改革各自为政、缺乏整体性、利益部门化等制约改革深入发展的倾向和行为。总之,传统的“摸着石头过河”在改革深水区显得动力不足,需要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有更为深刻系统的认识。

第二层动力: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动力

改革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推动人类的认识不断向前发展,也促使着人类的实践不断向前推进。所以,正确和科学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必然也会成为推动改革全面深入进行的另一个重要力量。

“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改革实践由于缺乏系统性和规划性,一直以来就存在争议。而且,我国某些领域的改革显然基本上走过了“摸着石头过河”期,如何使改革深入下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形成改革合力。顶层设计原来是工程学概念,是指一种工作“蓝图”,以便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可防止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无序状态。这个词被应用到改革和社会治理领域,是指改革设计和社会治理的统筹规划。因此,顶层设计成功的关键在于设计者对社会发展的统筹兼顾的能力和拥有的解决问题的战略高度。事实上,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有利于”等等,都是指导改革开放的重要原则,都具有顶层设计的特点。从这个方面来说,具备总体规划性和全局性的“顶层设计”理念能够对全面而深入的改革发挥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顶层设计由谁来设计,从现实看,存在着既得利益群体用顶层设计来阻碍改革的可能性。同时,用什么标准去判断顶层设计是否科学,从设计的科学性来看,存在着设计失灵阻碍改革的问题和风险。还有就是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如果发生冲突时,存在着谁先谁后的优先顺序问题,等等。马克思主义指出,理论来自于实践,理论也会指导实践。所以,一个科学的设计理论,一定是对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同时也是在被实践检验为正确的伟大理论指导下的理论实践。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从三十多年实践看,我国从改革开放之始就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这就是邓小平在实践中,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展开的,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找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众所周知,这个理论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逐渐形成的,是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出发,吸收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研究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规律的理论。其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中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江泽民同志根据新的实践要求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从新世界的发展实践出发提出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这个不断丰富的理论也将会继续指导中国的改革向着深化方向发展。所以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范畴内审视顶层设计的制定和实施,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对科学顶层设计的制定有方向性的把握。当前改革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十分突出,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注重发展的整体性,也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长期性,必然为改革全面深化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也必然为完成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总目标提供强大的理论牵引力。

第三层动力:实践主体动力

改革不是自生的无主体的实践运动,而是通过历史的主体来践行的,马克思说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所以,群众改造自然的实践努力和实践能力是改革前进的主要推动力,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不断深入。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主体。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要素,而从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改革是需要获得人民群众支持的。改革只有考虑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才能顺利进行;反之,如果改革得不到多数人的支持,这样的改革即使所谓的“成果”显著也不是成功的,不可能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邓小平同志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思考问题、制定路线和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地追问广大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支持不支持,努力使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合乎人民的要求。这种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思考改革政策的做法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总之,在改革中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在改革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能够有效激励全社会创造财富的热情,激发全体人民的活力、创造力。

同时,在当前涉及利益层面较广的全面深入改革中,唯有考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实现,才能减少改革阻力,才能在关键环节获得群众支持,推进改革继续深入。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号召全国人民解放思想,人民渴望富裕的热情被激发,百废待兴,改革涉及的利益矛盾和阻力也相对较小,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每一项改革涉及的利益群体越来越多,改革的阻力越来越大。因为,改革意味着对资源的重新分配,必然会触动某些利益群体的既得利益。我国改革动力消减,原因之一就是既得利益群体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对立,特别是一些既得利益群体与政府部门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时候,深化改革就会难上加难,也会削弱人民对改革的信心。只有突破利益的阻碍,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赢得民众对改革的支持,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实践中的创造性活动成为推动改革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

如何减少改革阻力,激发起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创造活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3自从十七大首次在党的政治报告中以较大篇幅论述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以来,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把社会公平正义提到了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前所未有的高度。的确,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社会比历史上任何社会形态都更加要求公平正义,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更有力地保障和促进真正惠及全民的社会公平正义。可是在现实中,越来越多的利益既得者在阻挠改革和改变,一部分利益受损的社会成员在不公正的社会利益分配面前积聚着社会负能量,并越来越渴望改变这种局面。只有使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向全体社会成员开放,使全体社会成员在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中获得更为公平合理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配置,使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社会公正水平在日益提高,才能焕发全社会的改革热情,变改革负能量为推动改革的正能量。

第四层动力:上层建筑的拉动力

改革是自上而下的变革,是由上层建筑推动的社会主义制度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变革。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上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是作用与反作用的过程,并不是单线式的和简单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这就意味着改革过程中改革上层建筑是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保障。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两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核心是国家政权,我们党是掌握国家政权的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是党的宗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使其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决定了它必须利用自己所处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积极领导和组织人民群众进行改革实践,引领我国改革前进的方向道路。改革是一个变革旧体制建立新体制的过程,要涉及某些人的切身利益,会遇到各种风险和挑战,必须不断提高党领导改革的能力。这就要求党要有坚强的改革决心,同时要善于应对各种挑战和侵蚀,在改革中不断提高自身应对改革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改革也是群众自己的伟大事业,党领导改革的智慧、经验和力量均来自人民群众,所以,为人民利益进行改革,依靠人民进行改革,按照人民意志进行改革,保持与广大群众的血肉联系,对党领导全面深化改革来说至关重要。在改革动力体系中,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宗旨的实现对于推进改革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的存在有助于形成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精神合力和政治认同。随着人们利益意识的复苏,价值多元化、社会差异性在不断增加,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具有的社会向心力和凝聚力受到冲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刻,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在2012年11月29日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梦概括为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任何成功的改革都需要有凝聚民心的精神力量的支撑,因为改革本身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改革永无止境意味着改革没有停顿和退路,停顿和退却没有出路,只会损害已取得的改革成就。中国的改革还存在很多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改革的难度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大。所以,要有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作为改革的信念支柱。西方著名政治学家马克思·韦伯也表达过类似的理念,他认为透过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可以在其背后发现有一种无形的、支撑这一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这种以社会精神气质为表现的时代精神,与特定社会的文化背景有着某种内在的渊源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精神力量决定着这项事业的成败。[4]136-137中国梦的提出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的体现,它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必将激发中国社会不同阶层群众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使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改革开放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总而言之,改革开放和中国梦相辅相成,改革开放的成功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同时,凝聚万千民众改革的精神力量就是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国梦。

总结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系统中,内部根本和直接动力、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动力、实践主体动力、上层建筑的拉动力四个层面是有机统一的。其中,内部根本和直接动力起着决定的和最终的作用,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动力是一支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力量,实践主体动力是改革前进的主要推动力量,上层建筑的拉动力发挥着核心的作用。这四个方面是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但不是全部推动力量的总和,正如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分析改革的动力系统也需要对其最主要的推动力量进行梳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改革前进的主流和方向。当然,就像历史本身发展的根源在于其内部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改革发展也是由诸多因素推动的,落实改革的具体措施时不能只单纯考虑以上四个方面。另外,生产力自身无休止的发展变化不断地使有些旧有的改革措施变得不合时宜,必须有意识地改变其不合理的阻碍因素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有意识的改变的过程就是寻找发展动力的过程,其中的关键就是找出哪些因素能清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这些因素的总和就组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系统。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 中国大百科全书(23)[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动力群众改革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多让群众咧嘴笑
改革之路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改革备忘
动力船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