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活动中发问的魅力

2015-02-14 01:06李晓慧
英语教师 2015年18期
关键词:环节活动课堂教学

李晓慧

作者信息:223001,江苏淮安,江苏省淮安市清河中学

一、教师的课堂提问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探究、展示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教育部 2012)。提问是所有教师都会在课堂上进行的且非常熟悉的教学环节,然而如何达到提问的目的,使提问更加高效,还有待教师对这一环节的进一步思考探究,使之实现效果的最大化。有的时候,学生的回答会超乎教师的预设,因为学生的潜能是超乎教师想象的,每个学生都像是一个玲珑剔透的智慧宝盒,教师的职责就是尽己所能寻找开启这个智慧宝盒的金钥匙。

如果你想让工人们造一艘船,那么别急着下命令,最好先激发他们对森林的渴望。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说:“If you would go up high,then use your own legs!Do not let yourselves carried aloft;do not seat yourselves on other people’s backs and heads.”教学如同攀高,想做得更好就必须依靠自己的潜心思考和实践笃行。下文将以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的提问为例,阐述笔者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提问的几点思考。

(一)巧用现有资料,让提问和答语有据可依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遭遇这样尴尬的情形:提问学生前教师预设的情形是学生对答如流,可实际上学生可能一头雾水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回答教师所提问的问题。比如,在牛津英语模块一第一单元Welcome的教学中,笔者提问:“中英两国高中学习生活有何不同?”学生有很多的想法但不能用口头表述出来,有的学生因为对此不了解而无从说起。而在提问:“What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ives of Chinese and British high school students?”这一开放式问题时,由于没有限制、没有框架,学生有话可说,他们发言踊跃,答案也各不相同。但恰恰由于其松散和自由的特点,学生可能会一下子不知从何说起,或者说得天马行空,难以加深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和巩固。这时,笔者便引导其先浏览教材中的四幅图片,再围绕这些图片,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描述自己的高中生活,最后总结异同就会简单很多,而且回答起来也会更有条理。学生可以从校园建筑物、基础设施、班级、课外活动等方面着手,通过教师适时的引导和教材适度的利用,高效地完成Warming up这个环节。

(二)认真解读教学内容,使提问和回答有序可循

仍以模块一第一单元Welcome为例。笔者提问:“What’s your dream school life like?”这仍是一个开放性问题,适度地引导和提问将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发挥潜能,并对下一节课的Reading教学做好铺垫。笔者适时地补充了两个小问题:“How many students in a class is better?”和“Do you want a locker in your school?”有利于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并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发挥想象提供了基础。“One man,no man.”学生积极发言,共同探讨自己理想的校园生活,组员之间也通过讨论将自己想象中的校园生活的几个方面诸如规模、建筑设施、教师和校园文化等进行了美化。当一名学生阐述时,其他学生根据他们的表述进行比较评价,避免学生所谈内容空洞。

(三)适时提问,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1.适时提问有利于组织课堂教学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有溜号的现象,智慧的处理办法绝对不是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指责,而是尝试提问这名学生的同桌,从而对溜号的学生产生旁敲侧击的警醒作用。

2.适时总结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总结是每节课必不可少的。如果教师能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阶段小结或是在一节课接近尾声的时候进行分析判断并提出总结性的问题,就可以使本节课的知识浓缩在一条线上,提升本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类似“Which group can give us a summary about this period?”的问题,或者适度降低这一问题的难度,仅就本堂课的一个方面进行总结提问,这样就可以缩小学生思考总结的范围,便于学生自由发挥。尤其在Task的教学中,学生进行了较多类型的知识输入和输出的练习。比如模块二第三单元中,Task 主题是 Writing a biographical article,在本堂课结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写作进行总结,以便写作要求和技巧以及易错点在学生的脑海中更加清晰。

(四)适度提问甚至追问,加强提问的针对性和策略性

例一:讲解习题尤其是单选题的时候,教师可能会问到“Any questions?”学生习惯性地回答“No”。此时,为了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笔者会问道:“OK,Ihave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m.5 minutes later,I will invite you to tell us.”不用多说,此时学生就会认真核查刚才教师讲过的内容、考点以及相关的重点知识甚至是向“邻居”请教,并且认真准备教师可能会问到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就要“察言观色”,根据教学目的(比如知识再现、强调重难点、奖优罚懒等)来选定目标学生进行提问。

例二:某道题的错误率较高,某位学生将此题误选为C选项,那么教师可以提问这位学生,并且请这位学生分析误选原因,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思考过程,还是其他学生的纠错过程。在这个学生分析的过程中,正误的交界点或者转折点被发现。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并向其他学生发问,鼓励大家踊跃发表观点(Do you agree with him?/Is that right?/Would you give us some advice about it?)。

二、学生的课堂发问

传统观念认为学生的课堂发问是遇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作答的是教师或者学生自己信任的学生。其实教师也可以设置活动让学生的发问变得“不一定有困难才发问”和“未必有问必答”。此种发问综合了课堂中的呈现活动(Presentation activities)、练习活动(Practice activities)和交际活动(Communicative activities)(王才仁 1996)。

在高三复习阶段,学生经常做题又经常做错题甚至是错原题,除了学生的粗心和答题技巧有误外,对知识点的误解、不解、不重视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对此,错题再测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相关活动以便使学生在以后做题中少错或者不错。以课堂上的15道单选题的讲解为例。经过再错题统计和个例分析后,教师已经暂时完成了基本“解惑”任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教师可设置如下竞赛环节。在活动前,教师要讲明活动目的、要求、方法、步骤、指令,以便学生全面掌握活动过程,从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与一组学生或者与一名学生演示一次,以便使其他学生明白如何进行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在教室四处走动,扮演调控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帮助小组成员完善活动;在活动后,教师做好总结,给学生以鼓励性的评价。实践证明,秩序是成功的保障,只有秩序好了,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王海峰 2009)。首先,给每个小组记录整理准备相关知识的时间,然后开展组间发问环节,让小组之间相互提问,每答对一个问题加5分,每组最多只能提两个问题,被提过的问题不得再次重提,所以每组在准备发问的过程中要思考“备战”策略,对这15个问题要认真审视,在问题设置的点、量、度上都要思考。合作探究教学方式使教师预设的教学效果顺利实现。

结束语

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在课堂上,提问不是孤立存在的,也是不能孤立存在的,无论提问以何种目的为基础,无论是检查式、督查式还是启发式,都要辅以相应的情感,这样的提问才会点燃知识的火焰,才会更加具有实效性,课堂教学才会更加精彩,学生才会得到更好地发展。“Children have more need of models than of critics.”如果说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是一顿盛宴的话,那么学生回答前的思考就像烹饪,教师和其他学生的鼓励表扬恰似必不可少的饭后甜点,乔治·爱略特曾说:“If you want to slip into a round hole,you must make a ball of yourself.”如果教师想让提问这个环节的效果最大化,那么必须预设答案并巧妙根据学生的答语进行灵活处理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总之,提问是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科学巧妙的提问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王海峰.2009.英语课堂活动的有小型设计[J].教学与管理,(6).

猜你喜欢
环节活动课堂教学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多环节发力攻克深层次矛盾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