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美国小学一年级课堂

2015-02-14 01:06潘清
英语教师 2015年18期
关键词:教室作业课堂教学

潘清

教育随笔

走进美国小学一年级课堂

潘清

在美国密西西比州杰克逊州立大学访学期间,对美国密西西比州加里路小学一年级的一节课堂实录(随堂记录、录音、访谈提纲和问题)以及教师访谈,展开课堂再现和分析。旨在给读者提供美国课堂与基础教育的直观呈现,消除人们对美国教育理念存在的误区,希望对国内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英语基础教育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美国小学;一年级课堂;自然拼读法

一、背景

“美国是孩子的天堂,在美国读书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他们在课堂上非常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种观念在目前国内对美国基础教育研究方面的见闻或引用中普遍存在,而不同程度的错误或偏见其实还有很多,例如:《中国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教学模式比较分析》中以《白雪公主》为例,却将故事的主角写作辛黛瑞拉,而辛黛瑞拉是《灰姑娘》的主角,不是《白雪公主》的主角(赵箐2013)。又如《中美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比较》提到,“讲授法也是美国课堂常用的方法。但美国的教师不用特别备课,教师讲课海阔天空,缺乏严密的逻辑……”(洪晋成2012)。《中美基础教育应该互相借鉴》提到,美国的学生比较自由,座位没有固定的朝向,坐姿没有统一要求,发言没有举手的规定。但是美国的课堂教学也是低效的,特别是在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方面(刘永和2009)。

由于笔者对美国的基础教育非常感兴趣,很想了解美国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状况,并有幸得到广西教育厅高校优秀教师留学项目的资助,于2014年2月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对美国密西西比州的杰克逊州立大学(Jackson State University,以下简称JSU)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访问。走进课堂前,笔者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跟授课教师进行了几次谈话,带了录音笔、笔记本和照相机,以便对整个教学过程、教室环境、课堂活动以及学生教材进行记录。

笔者走进的课堂是美国密西西比州海恩县学区加里路小学(Gary Road Elementary School,Hinds County School District),这是一所普通的公立小学,从学前班到小学二年级共有900名学生,其中非裔学生占51.9%,白人学生占46.3%,其余是拉丁裔和亚裔学生。此次观摩的是该校小学一年级的一堂课,全班共23人,男生12人,女生11人。教师的名字是Christina Stanley(以下简称Christina),肄业于密西西比学院,2013年9月开始当教师,教书不到一年,本班是她大学毕业后所带的第一个班。

二、走进课堂

7:55笔者到达加里路小学,填写了听课卡后,通过教室配备的对讲机与办公室内的Christina进行了通话,于是她安排了一名学生将我带到她即将授课的教室。

8:00所有学生在教室外面排队,随后走进教室,坐到写着各自名字的座位上。23名学生被分为5个组,每个组4名学生,有3名学生单独坐,其中,1名学生坐在教室的左前方,另外2名学生分别坐在最后一排的两端。课后Christina告诉我,这3名学生上课吵闹,影响其他学生学习,所以让他们单独坐。

8:10学生开始做作业,Christina的助手利用学生做作业的时间登记学生选择的午餐(因为达加里路小学要求每位教师都带一个班,教师授课不分科目,所以教师通常各自配有一个助手)。登记完午餐,助手离开教室。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Christina在白板上对小组进行奖评,在表现良好的小组名称后面加1分或者2分。

8:18 Christina从10倒数到0,学生将作业全部放到指定的位置,组长收齐作业再按照组号排队交给站在教室门口的Christina。

8:20学生排队走到电脑室,由专门的电脑教师指导学生继续进行30分钟的电脑阅读。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有声阅读材料,包括故事、单词、字母等,但无论学生阅读内容有何不同,其阅读方式都仍以phonics为主,即自然拼读法,主要通过理解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来进行阅读(潘清、黄晓萍2012)。学生戴着耳机,边看边听。如果学生操作有误,教师就会及时提供帮助。在学生进行电脑阅读期间,Christina回到教室进行课前准备。

8:50学生回到教室,Christina让学生坐到阅读中心的地毯上,开始阅读活动。

8:55阅读中心的活动。首先,学生边舞动手臂,边唱《水的循环》这首歌,歌词大意是:“水是循环旅行的,是的,它是这样的。水作为蒸汽上升然后以云的形式冷凝,以降雨的形式下降。”唱完两遍后,Christina针对三个比较难的单词(evaporation蒸发、condensation冷凝、precipitation降雨)进行了提问。

学生在前一天学习了《小云》的故事,所以提了一些关于云的问题,又读了一本名为《小小云》的书,读完后Christina问了学生两个问题:“什么是小说?”“什么是非小说?”在学生回答完毕后,她说出小说和非小说的概念:“小说是编的故事,不是真的。而非小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关于真实的事件和事实,里面的人和动物都是真的。”接着又问学生刚刚读的《小小云》是小说还是非小说,学生都能正确回答出它是小说。

9:15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准备学习常用词(sight words)。常用词是英语中不符合拼读规律但又必须掌握的、非常重要的词,由学区课程大纲统一制订,每周学哪些词、一个学期学多少词都有详细的规定,通过年级组长统一布置本年级每周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作业。Christina将这10个常用词事先写在一张白纸上,并将其插在白板边的一块蓝布上,学生看图读3遍再进行小组提问环节,最终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能正确地读出来。

9:20 Christina打开DVD和投影设备。有几名学生开始吵闹,Christina马上制止,要求所有学生闭上眼睛、趴在桌子上,学生都乖乖照做,课堂顿时安静下来。Christina利用这个时间帮他们选好游戏形式——用身体跳出26个字母。所有学生站起来跟着屏幕上的人边唱边跳,这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又能巩固学生对字母的记忆,一举两得。课后Christina对笔者说:“学生的活动有助于提高课堂效果。”

9:25写作中心的活动。Christina先给学生举例如何写作业,然后发给学生印有作业的纸,作业包括几个阅读理解方面的问题和标点符号的改错。在写作的过程中,Christina利用桌子上的铃铛来控制纪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在教室、阅读中心或其他地方写作业。

9:35利用学生自己做作业的时间,Christina在指导中心让三名没有认真写作业的学生一起读文章,将他们读得不顺畅的地方做记号,然后和他们一起读,最后提问。这样的辅导教学就是差异性教学,学区的课程规定教师必须进行差异性教学,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防止他们掉队。

9:50 Christina从10倒数到0,学生回到座位上继续做作业或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有些学生跑过来问笔者一些问题,Christina看见后就说,如果他们今天表现好,就可以给他们问笔者问题的机会。

10:00 Christina告诉学生本周日是母亲节,并向学生展示了一张母亲的头像图,图片上面写着“我的母亲是我的英雄”。Christina又展示出一张母亲的身体图,图片上面写着一个需要填空的句子“我的超级英雄妈妈像(超人)一样(聪明、勇敢、可爱、漂亮、甜美等)。”引导学生进行填空,描述自己的母亲。最后,Christina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封面,并要求:第一,完成句子,在句子空白的地方填一个名词;第二,给画图上颜色;第三,完成后把画放在画夹子里,在母亲节时交给自己的母亲。

10:40学生完成作业后,Christina让学生向教师提问。

三、补充说明

加里路小学没有统一的下课时间,教师通过转换教学活动的地点来转换教学活动。教室总体布局分为三大区域,最大的区域是主教学区,也是学生主要的学习场所,由于学生被分为5个组,一组为4人,所以这一区域的桌子都是由4张单人桌拼在一起组成的。第二个区域是阅读中心,这里铺了一张地毯,地方不大,学生可以坐在一起放松地阅读。第三个区域是教师辅导区,这里有一张半圆形辅导桌,教师可以坐在这里跟学生进行近距离辅导,辅导桌旁分别是教师办公桌、助手办公桌、学生反思桌。

教室门口的横幅上写着:“当你走进这间教室,学习是很有趣的。合作很重要,积极的态度和互相尊重是我们每天所做和所说的一部分。”横幅下面是全班师生的合影。走进教室,四面墙上贴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各样的文字或挂图,主教学区的前方有一块5米长的黑板,上面贴着26个字母。黑板的旁边是课程表和挂袋,挂袋内放着本周要学的常用词。

结束语

在此次走进美国一年级课堂的体验中,笔者感受到了美国小学教师对备课这一环节的重视。Christina告诉我,学生下午2:40放学,而她要留下来准备第二天上课的内容和材料,通常5:30左右才能离校。因为只有充分做好备课工作,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学校对每个教师的教学也是有考核标准的,每个学期校长和副校长都去听教师的课,并在期末给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等级评定。

在本次体验中,笔者发现Christina的教学活动是有计划、有严密逻辑性和纪律性的。当然,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特色。虽然本文的介绍非常有限,但是教师可以借此反思自己的教学态度,尝试换一种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用一种更加科学和理性的眼光去看待美国的基础教育,学习和补充自己的不足。

引用文献

洪晋成.2012.中美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比较[J].民主,(2):19-21.

刘永和.2009.中美基础教育应该互相借鉴[J].基础教育参考,(12):31-34.

潘清,黄晓萍.2012.自然拼读法实用英语语音教程[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赵菁.2013.中国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教学模式比较分析[J].教育文化论坛,(8):126-130.

作者信息:541006,广西桂林,桂林旅游学院

猜你喜欢
教室作业课堂教学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作业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