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入式双语教育:困境,抑或转机

2015-02-14 08:01屈巧
宜宾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法语双语加拿大

屈巧

(四川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浸入式双语教育:困境,抑或转机

屈巧

(四川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浸入式双语教育于20世纪60年代初兴起于加拿大,它以语言为教学媒介,在学校里全部或部分地采用外语(主要是英语)进行其他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在我国,由于不同层次院校专业资源不平衡、双语教师匮乏、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材教法相对落后等原因,短期内在高校全面实施浸入式双语教育还有相当难度。但是,这种教育模式能够开拓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跨文化交流;利于母语发展和民族情操的培养;发展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它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对我国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一次革新。

浸入式双语教育;高等教育;困境;趋势

“双语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在我国实际是指“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但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而教学主要指课堂上的教学活动[1]。浸入式双语教育(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在我国的实施也主要指课堂教学层面上的双语教学。它是指学习者被“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教师在课堂上只用第二语言教授课程,语言是教学的媒介而不是教学的目标[2],这种教育模式最早起源于加拿大。按起始时间,浸入式教育可以分为早期(从幼儿阶段开始实施)、中期(从9岁或10岁开始实施)和晚期(从中学阶段开始实施)浸入式。加拿大的法语浸入式教育就在中小学推广得比较多,也有大学阶段的浸入式教育,叫做“晚晚期浸入式(late late immersion)”[3]。

一 经验:浸入式双语教育在加拿大的成功

加拿大是浸入式双语教育的发源地,在这个英国文化与法兰西文化并存的国家,80%左右的人口使用英语,20%左右的人口使用法语并主要集中在魁北克省。长期以来,魁北克唯有英语被作为官方语言,许多讲法语的小孩要到英语学校上学,这种状况遭到了魁北克居民的反对。于是,20世纪60年代初,魁北克省掀起了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潮,其目的就是为法语家庭的子女争取接受法语教育的权利。加拿大联邦政府迫于压力,于1969年制定了《官方语言法》(The Official Language Act),确立了法语和英语在加拿大的平等地位。随着这项法律的制定,许多文化交流与语言课程的资助也逐步展开[4]。第一个法语浸入式班级由魁北克省讲英语孩子的家长发起,他们劝说社区开办一个双语教学班,小孩从入学开始就接受法语授课,在浸入法语的语言环境中,能够掌握英、法两种语言。此后,加拿大所有省和地区都有浸入式教育项目。浸入式双语教育在加拿大迅速发展并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先后建立了2 000多所浸入式双语学校,加拿大能够取得这样的效果是基于多方面原因的:

第一,加拿大的浸入式教育获得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英语和法语同为官方语言,政府政策规定能熟练运用英语和法语的双语人才有进入联邦政府部门工作的优先权。因此,浸入式双语教育在加拿大以双语制度为基础,鼓励学生同时掌握英语和法语两种语言。第二,在加拿大,接受双语教育是自愿而不是强制的,家长自愿把他们的小孩送到双语学校并积极推广浸入式教育,家长、教师和学生的投入有助于双语教育的发展。第三,加拿大规定当法语作为教学语言时,必须由本族语是法语的教师或法语水平相当于本族语的教师施教;当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时,必须由本族语是英语的教师或英语水平相当于本族语的教师施教,因此,法语浸入式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来自魁北克和其他讲法语的地区。此外,在课堂上最好用一种语言而不是两种语言授课,学生不会总是等着老师用他们的母语来解释问题。第四,接受浸入式教育的学生语言水平和语言背景相近,学生的自尊和学习动机都不会受到影响,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第五,加拿大的浸入式教育是一种添加式双语教育,尊重学生的母语和文化,接受学生的母语有利于为学生营造基本的社会和心理氛围[4]。

二 困境:浸入式双语教育在中国的移植

(一)我国高校开展浸入式双语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双语教学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是保持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双语教育,二是提高学生外语水平的双语教学。自200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后,盛行于我国的双语教学热潮正是指第二种双语教学[5],即在学校里全部或部分地采用外语(主要是英语)进行数学、历史、化学等非语言学科的教学。我国开展双语教学是适应国际化趋势的需要,能够提高综合国力,克服传统外语教学的弊端,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双语人才[6]。

2001年以来,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双语教学的政策,大部分高校也相应地制定了本校的双语教学规定,一些高校还对双语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要求。目前,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比如系统整合了双语教学资源、规范了双语教学课程、建立了双语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等。双语教学在取得成果的同时在不同层次的院校、专业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平衡:重点大学由于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资源丰富,双语教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地方院校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才刚刚起步;综合性大学以及涉外型大学开设双语课程的数量比单科性院校更多;从专业上看,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医学这些学科在国外研究成果多,因此开设的双语课程也相对较多;双语课程主要在专业课中开设,公共课很少[6]。

(二)我国高校实施浸入式双语教育面临的困难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者都在不断探索更为合理的双语教学模式,那么,加拿大的浸入式双语教育在我国高等院校是否可行呢?

首先,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来看,在加拿大,英语和法语都是官方语言,其实施浸入式双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民族和谐相处,维护国家统一。因此,加拿大的教师和学生都会积极、自觉地参与到双语教育的过程中,期望掌握好英法两种语言以获得社会文化的认同。在中国,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我国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培养双语人才[4]。然而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有应试的倾向,再加上没有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不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仍然是被动地学习英语。浸入式教育的实施要求学生完全或部分被“浸泡”在英语环境中,这样学生有可能走入一种误区,即花很多的时间去听懂英语、学习英语词汇,学科知识的学习反而成了次要的,如此一来,学生接受双语教学方式的兴趣就会降低[6]。

其次,从社会背景来看,加拿大的浸入式双语教育最初并不是政府提倡的,而是由学生家长发起的民间的自发行为,随着教学效果的显现,逐渐得到政府的认可,成为国家的基本政策,得到国家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我国的双语教学实验已经开始,虽然一些学者认为教育部有关双语教育的政策还存在一些问题,但自2001年以来,教育部门在高校推行双语教学的政策是不变的。应该注意的是,加拿大的浸入式教育即英语/法语双语教育,是属于同一语系之间的双语教育,而我国的汉语/英语双语教学是属于不同语系之间的双语教学,这两种语言在发音规则、书写规范、语法体系、句型结构、思维习惯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这无疑给我国的浸入式教育增加了难度[4]。加拿大的双语教育是在学习本国的官方语言,而我国的双语教学是要学习一门外语,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在教师、教材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要“浸入”更是难上加难。

再次,从双语教学的教情与学情来看,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双语教学的关键是师资,双语教师既要向学生教授学科知识,又要提高学生的第二语言水平,所以他们必须是有能力、有敬业精神的双语人才,热爱双语教育,并且自己本身是双语者。在加拿大,浸入式双语学校要求双语教师必须由学科教师担任,并规定必须由教学语言的本族语教师施教。这符合加拿大的国情,因为在加拿大有20%左右的人母语是法语,而在中国要有这样的师资就很难。目前,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师主要有三类:一是各学科中外语水平较高的教师;二是英语教师跨学科担任其他课程教师;三是国外聘请的教师。第一类教师熟悉专业知识,但英语水平不高,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并且没有在国外生活的背景,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不甚了解;第二类教师有较好的英语水平,却缺乏专业学科知识;第三类教师不了解中国的文化和教育理念。另外,双语教师的工作量远远超过用母语进行教学的教师,他们既要准备要教授的学科知识,又要准备英文讲义,而我国高校现阶段的激励机制、薪酬待遇等很难留住优秀的双语教师,师资的匮乏是我国高校实现浸入式双语教育的瓶颈[6]。教材的使用直接影响着双语教学的质量。由于引进国外原版教材价格高,并且涉及到版权、文化冲突等问题,有的高校采用改编或自编教材,也有的高校将中文教材翻译成英文,或者教师将自己的英文讲义以活页复印的形式分发给学生,这样做可以使国外教材本土化,内容更符合中国教育背景,学生更容易理解,但信息落后,质量得不到保证,所以我国的双语教材建设仍有待提高[7]。当然,学生的英语水平也会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加拿大的浸入式双语教育是从幼儿园就开始的,到了大学阶段,学生经过多年的“浸泡”,已经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并且第二语言水平相差不大。目前我国中小学的双语教育还没有很大的成效,还在不断探索之中,所以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这又会让浸入式教育在高校的实施陷入困境。

最后,从教学理论和方法来看,加拿大的浸入式双语教育开始于1965年,相关的研究也从那个时候就有了,这几十年间,加拿大学者反复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其浸入式教育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并推广到全世界的许多国家。我国的双语教学实验晚于加拿大,尽管我国的专家和学者正在努力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双语教学理论体系,但是社会各界人士仍然对双语教学充满了怀疑和担忧。加拿大的浸入式双语教育是自愿的,家长有权决定子女是否接受双语教育,这样就能确保家长的支持和学生的兴趣,并且杜绝出于功利、为争夺生源强迫性的双语教育[4]。我国高校的双语教育还很难做到完全让学生自己选择,而且教学方法大多还是传统的讲授型教学,由于师资和教学资源的缺乏,每个班的学生较多,学生的参与度不够,要用国外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的可能性不大。

三 转机:浸入式双语教育的可行路径

(一)我国高校开展浸入式双语教育的意义

对高校而言,双语教学不仅能对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还能够提高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摆脱应试型的教学。

首先,在我国高校实施浸入式双语教育能够开拓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跨文化交流。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是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意识,熟悉国际惯例,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重要的国际会议和国际交流都是英文的,只有具备较高的英语能力,才能更好地了解国际学术动态,掌握先进的科技成果。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大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英语专业知识,形成英语思维方式,还可以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增长见识,开阔国际视野,提高综合素质[6]。

其次,在我国高校实施浸入式双语教育有利于母语发展和民族情操的培养。我国多数人的语言是汉语,整个社会语言环境也是汉语,因此,在我国实施晚期浸入式双语教育(即大学阶段的双语教育)不仅不会威胁到母语的地位,在方法得当的情况下,还会促进母语的发展。加拿大实施浸入式双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民族团结,建立一个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和谐社会,我国培养高校双语人才也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需要,双语教育环境下的大学生不仅精通外语,热爱本国文化,还能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和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发扬光大[3]。

最后,在我国高校实施浸入式双语教育能够发展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加拿大、美国、新加坡等国家曾经开展了双语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精通双语的人思维更流畅、更灵活且更具独创性,因为他们在处理两种语言的过程中,形成了较强的联想能力,以及高效的发散性思维能力[4]。目前,我国评估学生语言水平的手段主要是测试,这就造成了大学英语教学以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目的,形成了严重的应试教学。在双语的环境下,英语不再是学习的目标,而是学习知识的工具,通过学科学习来带动英语学习,这样才能取得学科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双丰收。

(二)我国高校开展浸入式双语教育的实现途径

在我国高校实施双语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教育部关于在高校推行双语教学的政策也是始终不变的,然而由于目前我国双语教师匮乏、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教材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等原因,短期内在我国高校实施浸入式双语教育还有相当难度。

我国高校双语教育的实施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学生、家长以及全社会的理解和配合,也需要良好的校园英语环境和强大的师资队伍,并且在教材选择、课程设置以及课堂教学组织上还要进一步总结和研究。浸入式双语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就我国现状来说,英语毕竟是一门外语,要求我国高校所有教师都具有英语母语者的水平是不可能的,但为了培养出有较高英语水平同时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比如有条件的高校可以从留学回国的专业教师中选择一部分进行重点培养,或从国外引进优秀师资;可以通过各种途径选派双语教师到国外培训并进行不定期的学术交流;重视科研,因为科研能带动教学,通过科研可以不断完善教师的教学方法;健全教学激励机制,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双语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在教材选择上,学校可以加强与国外出版社的合作,改编或编写一些原版教材或质量较高的双语教材。对于原版教材价格偏高的问题,学校应积极采取措施,比如武汉大学就购买了一些原版教材租给学生使用,也有的高校开通了国外网站,使学生能通过网络共享原版资料[6]。在课程设置上,可以选择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优先实施双语教学,因为这些学科具有较强的国际性,学生参加国际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多,而人文学科涉及本土文化,有一定的区域局限性。重视英语教学,因为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不但不冲突,反而能帮助解决双语教学中出现的语言问题[4]。

结语

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是完美的,浸入式双语教育也是如此。虽然浸入式双语教育在我国高校实施目前还存在困难,但双语教学始终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实施双语教学是对我国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一次改革,是对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一次反思。

[1]Jack C R,Schmidt R.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英语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Baker C.Foundation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1993.

[3]俞理明,Elizabeth Yeoman,韩建侠.双语教育论:加拿大浸入式教育对我国高校双语教育的启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潘章仙.对我国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2003(12).

[6]仲伟合,袁长青,等.中国高校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7]张国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材的思考[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李 青〕

Discussion on the Feasibility of 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 i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QU Qiao (Foreign Language Institute,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610064,Sichuan,China)

First introduced in Canada in the 1960s,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 is an approach of teach-ing which involves the partial or total use of a foreign language(mostly English)in the teaching of non-language subjects.Teachers in China have been exploring ways of bilingual teaching.Given the imbalance of major layout and resource distribution among institutions of different levels,the inadequacy of bilingual teaching staff,the unevenness of students’language proficiency,and the backwardness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aterials,it is out of the question to fully introduce 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nationwide in the near future.But this mode of teaching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broadening students’horizon,promoting cultural exchange,adva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ther tongue,nurturing national spirit and spurring divergent thinking ability,so that it is an inexorable trend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as well as an innovation in China’s current language teaching mode.

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predicament; trend

G642

A

1671-5365(2015)01-0120-06

2014-12-28

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资助/立项项目(CJF3010)

屈巧(1982-),女,四川成都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语言学与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法语双语加拿大
提升法语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研究
自杀呈现中的自杀预防——法语动画电影《自杀专卖店》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浅谈法语学习难点以及应对策略
我在加拿大留学的第一年
唱到爱恨缠绵时,以爱化解世仇——法语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加拿大看病记
远离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