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保护膜联合IV3000透明敷料治疗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皮肤过敏效果观察

2015-02-21 02:30杨国芳张艺王翊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皮肤过敏保护膜贴膜

杨国芳 张艺 王翊

(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上海 200438)



皮肤保护膜联合IV3000透明敷料治疗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皮肤过敏效果观察

杨国芳 张艺 王翊

(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上海 200438)

目的 探讨治疗PICC相关皮肤过敏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21例PICC相关性皮肤过敏患者采用美国3M皮肤保护膜,加英国Smith & Nephew的规格为10 cm×12 cm的IV3000透明敷料换药,观察不同病程、不同临床分级的PICC相关性皮肤过敏治愈效果。结果 21例PICC相关性皮肤过敏患者经3M皮肤保护膜联合IV3000透明敷料治疗,19例治愈,2例有效,治愈及有效率为100%。PICC相关性皮肤过敏反应程度、发病时间对治愈疗程的影响较大,使用皮肤保护膜联合IV3000透明敷料治疗干预越早,治愈疗程越短,疗效越显著。皮肤保护膜联合IV3000透明敷料治疗不同临床分级PICC相关皮肤过敏所需时间不同,症状越轻,治愈时间越短,疗效越显著。结论 使用皮肤保护膜,加IV3000透明敷料治疗PICC相关性皮肤过敏,效果显著,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心静脉置管; 皮肤过敏; 皮肤保护膜; IV3000透明敷料; 护理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Skin allergies; Skin protection film; V 3000 transparent dressing;Nursing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操作便捷、留置安全、保留时间长、能有效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及药液对血管壁的刺激,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化疗、危重病和持续给药者等。PICC相关性皮肤过敏是PICC置管后的常见并发症,属于接触性皮炎范畴。主要表现为置管局部出现红疹、瘙痒、湿疹样小水泡,甚至皮肤破溃、感染等,其发生既影响PICC置管患者的生活质量,又增加了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等不良事件。我科通过对21例PICC相关性皮肤过敏患者采用美国3M皮肤保护膜,加英国Smith & Nephew的规格为10 cm×12 cm的IV3000透明敷料,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2月-2014年3月,我科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 (PICC)的住院及门诊换药患者256例中发生不同程度PICC相关皮肤过敏21例,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24~64岁,平均(52.1±9.7)岁;肺癌7例,胃癌、直肠癌、乳腺癌、鼻咽癌、淋巴瘤各2例,胆囊癌、结肠癌、卵巢癌、淋巴瘤各1例;过敏发生在PICC置管后3~38 d,平均(13.2±11.0)d;皮肤过敏临床分级:轻度6例,中度12例,重度3例。

1.2 PICC相关性皮肤过敏诊断标准与临床分级

1.2.1 诊断标准 表现为皮肤接触部位发生边缘鲜明的损害。轻者表现为水肿性红斑,较重者有丘疹、小水疱甚至大水疱,更严重者则出现表皮松解,甚至坏死。PICC相关性皮肤过敏主要发生于PICC导管及敷贴接触部位,边界清楚[1]。

1.2.2 临床分级[2]轻度:轻微的皮肤瘙痒、红斑,面积小于5 cm×5 cm;中度:明显的皮肤瘙痒感,出现散在红斑、丘疹、潮湿,面积小于10 cm×12 cm;重度:皮肤瘙痒难忍,出现水疱、糜烂、渗出,面积大于10 cm×12 cm。

1.3 材料与方法

1.3.1 材料 美国3M无痛皮肤保护膜喷剂;英国Smith & Nephew IV3000透明敷料10 cm×12 cm。

1.3.2 方法 (1)评估患者PICC相关性皮肤过敏的临床分级。(2)向患者做好宣教,取得知情同意后,改用皮肤保护膜联合IV3000透明敷料。(3)除去原贴膜,由四周向中央、由下至上轻柔揭除贴膜,避免皮肤再损伤及导管滑出。(4)用2%氯已定消毒液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皮肤,面积>12 cm×12 cm,按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方向,共3次,待干。(5)忌用安尔碘等含酒精的消毒液[3]。用无菌生理盐水去除残留消毒液并待干。(6)喷3M皮肤保护膜,与敷贴面积相同,待干30 s。(7)按需更换正压接头并正压封管(每周一次)。(8)覆盖IV3000透明贴膜。(9)用3M低敏胶布1534-0做导管固定。(10)按以上流程每周换药1次,根据病情,如有需要,增加频次。

1.4 PICC相关性皮肤过敏治疗效果评价[4]治愈:红斑消失、水疱结痂,无痒感,表皮干燥、无渗液,患者睡眠好,无发热,无复发;有效:红斑消退、水疱变小、偶有瘙痒、表皮潮湿、渗液少,不影响患者睡眠及生活,不发热;无效:红斑明显、水疱变大或增多,瘙痒强烈、有脓性分泌物,影响患者睡眠及生活,有发热。

2 结果

21例PICC相关性皮肤过敏患者经3M皮肤保护膜联合IV3000透明敷料治疗,19例治愈,2例有效。治愈及有效率为100%。2例有效患者表现为皮疹完全消退、水泡消失、破溃皮肤愈合,但仍主诉偶有瘙痒。

2.1 PICC相关性皮肤过敏反应程度、发病时间对治愈疗程的影响较大,使用皮肤保护膜联合IV3000透明敷料治疗干预越早,治愈疗程越短,疗效越显著。见表1。

表1 PICC相关性皮肤过敏病程与皮肤保护膜联合IV3000透明敷料治愈时间分析 例

2.2 皮肤保护膜联合IV3000透明敷料治疗不同临床分级PICC相关皮肤过敏所需时间不同,症状越轻,治愈时间越短,疗效越显著。见表2。

3 讨论

3.1 肿瘤放化疗患者易发生皮肤过敏样改变 在我科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PICC)的住院及门诊换药患者中,256例患者均为接受肿瘤静脉化疗的患者,因PICC能有效避免化疗药外渗及对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带来的刺激与损伤,为肿瘤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静脉治疗通路,被化疗患者广泛采用。据岳志瑛等[5]报道,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因皮肤敏感性增加、机体内环境不稳定等因素,易发生皮肤过敏样改变。本组发生不同程度PICC相关性皮肤过敏21例。

3.2 皮肤保护膜可有效保护过敏皮肤,阻隔不良刺激 本组均选用3M皮肤保护膜,其主要成分为聚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异丙醇等。使用后,在皮肤表面迅速形成保护层,具有良好的收敛、止血及止痛作用,可保护过敏皮肤,防止隔离摩擦等刺激,在预防再损伤的同时,为伤口提供湿性愈合环境,促进局部毛细血管及上皮细胞生成。3M皮肤保护膜较其他品牌皮肤保护膜的优势在于不含酒精,对过敏皮肤以及巴德PICC导管均不产生刺激。

3.3 高潮气通透率的IV3000透明敷料可降低皮肤致敏性 本组在我科住院和门诊维护的21例患者PICC相关性皮肤过敏表现均为透明敷贴部位的过敏,尚无PICC导管材质引起的过敏。IV3000透明敷料采用REACTIC专利技术,聚亚安酯薄膜具有抗菌屏障及防水作用,有高度延展性和顺应性,其潮气通透性是其它透明贴膜的8~10倍,敷料下无潮湿感、瘙痒感;其75%矩阵涂布丙烯K5黏胶致敏性极低,黏胶残留少,可减轻换药时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传统纱布隔天换药相比,使用IV3000透明敷料,能有效减少因反复掀除敷贴及反复使用消毒液致患者刚愈合的皮肤产生的损伤;使用3M透明贴膜,与PICC管黏贴较牢,揭除贴膜时,容易拔出PICC管,敷料周边黏胶残留较多,不易清除、消毒,增加了工作量及护理人力成本。在本组21例患者中,皮肤破溃伴渗液量较多阶段的3例患者予以BIW换药,其余均予QW常规换药,病人自觉透气性好、固定牢固、不易卷边、舒适度高、治疗效果明显。

3.4 加强居家患者PICC相关性皮肤过敏的早期干预 静脉化疗休疗期的居家患者对PICC相关性皮肤过敏的认知缺乏,常常不能在症状初期即刻与专业护士联系,而使过敏反应加重。本组有3例患者出现PICC相关皮肤过敏重度表现,其中2例未按医嘱要求每周到门诊进行PICC维护。加强出院PICC带管患者导管维护知识的规范化教育,提高患者和家属导管日常维护意识和依从性,提高对各类PICC并发症的观察能力、识别能力和早期干预意识,尤其应重视患者局部瘙痒的主诉,及时发现异常,及早就诊治疗,可确保导管安全留置和使用。

3.5 建立多维度的PICC带管患者随访模式,提高导管安全性 加强休疗期PICC带管患者的随访工作,主动提供出院随访联系电话、互联网视频通话或微信联系的多维模式,便于患者随时咨询和联系到专业护士,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增进医护人员对患者休疗期的健康指导,从而提高患者PICC带管的自护能力及他助能力,有利于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最佳护理方案,在防治PICC相关性皮肤过敏的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使用皮肤保护膜联合IV3000透明敷料治疗PICC相关皮肤过敏疗效显著,不仅贴合固定效果好,而且能有效减少导管滑脱或导管的机械性刺激,让患者更舒适、更安全;透明敷料方便患者自行观察导管穿刺点局部过敏症状及异常反应,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咨询或就诊;高通透性敷料可降低换药频次,减少患者往返医院次数,节约人力和经济成本支出,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本组21例PICC相关性皮肤过敏的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8-89.

[2] 王敬,高玉芳,陈伟芬,等.PICC置管后不同敷贴固定对接触性皮炎的影响及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0,11(3):88-90.

[3] 谢爱芹.安尔碘皮肤消毒液致PICC导管腐蚀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2010,24(4):943.

[4] 陈梅.皮炎平联合银离子敷贴治疗PICC致局部湿疹[J].护理学杂志,2012,27(1):47.

[5] 岳志瑛,李俊英,余春华,等.肿瘤患者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致过敏性皮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4):1267-1269.

杨国芳(1983-),女,安徽蚌埠,本科,主管护师,副护士长,研究方向:疼痛护理,PICC护理

张艺,E-mail:shidongzhangyi@163.com

R472

B

1002-6975(2015)06-0561-03

2014-07-06)

猜你喜欢
皮肤过敏保护膜贴膜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造口护肤粉联合皮肤保护膜在肛瘘术后的应用效果研究
某贴膜机设计
怀孕期间皮肤过敏如何护理?
长效抗菌材料在经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冬末春初皮肤过敏应该怎么办
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聚酯表面保护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用于新型无“鬼影”保护膜乳液压敏胶粘剂的交联体系
分析56例药物致皮肤过敏反应原因及处理措施
贴膜暴利:批发2元零售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