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乡级地名类型及统计分析

2015-02-25 07:45孙晓舒韩军青
关键词:乡级命名贵州省

孙晓舒,韩军青

(山西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贵州省乡级地名类型及统计分析

孙晓舒,韩军青

(山西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摘 要:研究贵州省乡级地名,对于挖掘地名在命名时所包含的信息有重要的作用,也对贵州省人文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起到积极作用。研究采用历史文献法、统计法、分类及归纳比较法等方法,对贵州省乡级地名进行地理学分析,从自然和人文要素方面分析乡级地名在命名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人地关系,对于认识贵州省各地不同的自然和社会风俗特征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乡级地名;地名类型;统计分析;贵州省

乡级地名是对一个地区的特定指称,涵盖了该地区空间分布、地理位置以及一些实体对象,还反映了当地的自然与人文概况。地名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劳动和文明的延续有关,也与所在地区空间分布位置、复杂的周围环境密不可分,也可以折射出这个区域的人地关系。

国内外对地名的研究有着不一样的看法,而且各自的研究都有不同的缺陷。国内学者虽然在这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如冯志涛(2006)与南吉卓玛(2009),将地名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探究了吉林省和甘南藏区两个地区在地名上所反映出来的不同层次的文化。但是大部分学者对县级以下小的地名缺乏深层次的考究,对地名的地理因素研究也较少。[1]

“而在国外一些学者注重语言因素对地名的影响,比如Penelope Brown(2008)从语言学及地名区域研究的角度对墨西哥南部山区地名的语言结构、命名类型进行分析”,[2]并对由此形成的地名中所包含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的进一步阐释,与国内研究者相比,他们很少对专题性地理与地名的关系进行研究。

本文从地理学角度对贵州省各乡级地名进行研究与探讨,通过分析地名与各种人文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当地在地名命名中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特色。

一、贵州省概况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部,稀有金属埋藏量丰富,是重要的资源型省份,是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多的地方,有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图1)。在县市乡镇这些行政区域地名里能够体现出不同的民族特色。这里气候较湿润且雨热同期,也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地区之一。[3]

图1 贵州省政区示意图

二、贵州省各乡镇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及其特征

聚落在区域的形成要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形、水文等自然因素。在统计贵州省各乡镇的地名时,搜集到贵州省有9个市级行政区,1557个乡镇。另外,因为地名来源的复杂性,在统计过程中会出现对一个地名的多次统计,不过不会影响最后的分析结果。

(一)地形与地名

地名来源的依据很多,地貌地形是其中之一,在地理空间分布上,贵州省各乡镇地貌类型以山地为主,少数地区分布着岩洞、洼地、高亢地,地形比较复杂,在各地名命名中关于地貌的类型众多,主要以洞、坝、坪、坡、山、岭等。在此类的地名分布中,有普遍的地名分布,也有区域特有的地名分布,比如在特有的喀斯特地貌中,就是以岩洞命名。贵州省地形类的乡级地名有262个,占自然地理实体地名总数的44.4%(表1)。

表1 贵州省乡级地形类地名统计

(二)水文与地名

从古至今,河流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人类社会的文明起点也始于河流,没有河流就没有人类的发展。[4]河流与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历史演变中渗透了人类文明,人们利用这些特征对地名进行命名。贵州水系因地形的差异,各地河流比较多,以水文所命名的乡级地名的种类也非常多。在各乡级地名中,以水文命名的类型有溪、湾、水、河、江、塘等,而且主要以“溪”的命名最多,其次是“水”。原因在于该地区典型的地貌地形和温暖湿润的气候,贵州的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同时地表有岩溶覆盖,所以水系比较发达。此外,在这个特殊地形区,地下暗河也分布广泛。[5]在所有地名中属于水文类的乡镇有231个,占据全省乡级地名的72.3%(表2)。

表2 贵州省乡级水文类地名统计

(三)动植物与地名

地名如同百科书籍,蕴藏着厚重的历史,包含着重要的环境信息。动植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环境变迁就会牵扯到动物的生存条件,动植物类地名对于研究一个地区的环境发展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动植物的生存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依赖性也很强,因此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好坏能够体现在该地区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上。贵州省气候特征具有明显优势,温差变化幅度小,最冷月温度也在0℃以上,所以森林覆盖率比较高,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动植物类的乡级地名有226个,占据自然地理实体地名总数的35.5%(表3)。这些数据从侧面反映出贵州省畜类的品种比较丰富,牧草资源也比较多,在这里发展畜牧业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如马场,鸡场,羊场以及鹿窝等都反映了该地区畜牧业的发达状况。[6]

表3 贵州省乡级动植物类地名统计

(四)方位与地名

地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聚落进行高度概括,也能指示出时间、空间对地名的间接和直接影响。方位地名的显性功能与其它地理实体的结合,更便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7]在贵州乡级地名中,地区行政区域名称、聚落类、街路及其它文化建筑类名称中都存在大量的方位词。如贵州省乡级地名西洛乡、市东街、市西街等,方位词地名的使用很广。一个地理实体会出现多个方位,如中寨乡、后寨乡等。 贵州省乡镇中表方位地名有138个,占地名总数(1551)15.5%。地理实体与各个方位结合的地名,有城西街道、江东乡、南哨乡等。位于山体的出口处、河湖海交错处,以及河流三岔口处的地名,如:河口乡、水口镇、西河乡等。从方位与地名的关系以及命名特征中,可以看出地名的历史沿革,而这种沿革正反映出各代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演变的历史轨迹。

三、贵州省各乡镇人文地理实体地名及其特征

贵州省的文化特色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各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对地名产生附有特定的文化色彩。地名是人类社会变迁的产物,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人文因素的影响。相比于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类地名具有时代性,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年代的更替,各种各样的信息都会浓缩到地名这个词里面。包括军事、经济活动、建筑、意愿、姓氏等。比如一个地名中带有“营”字类的,反映该地区曾经是一个军事驻扎地方,进一步说明周边地区可能发生过战争(表4)。

表4 贵州省乡级人文类地名统计

(一)经济活动与地名

地名的产生与演变受到了不同的人类实践活动的影响,所以在命名过程中也内涵了许多商贸经济活动信息,记录着人们的生息劳作、生产生活等,它也是集体的文化认同,是长时间累积的一个结果。在贵州各乡镇经济类地名中,人们的经济活动来源主要以发展畜牧业、副业,以及产品之间的贸易。贵州省各乡镇表经济活动地名有67个,占人文类地名总数(617)10.9%(表4)。从表4可以看出,该地区主要有以农业、畜牧为主,如牛大场镇、兔场镇、种获乡、谷硐镇等等一些以家禽、农作物为主的地名。在产品交易方面,有以果业或渔业资源等形成的地名,如交梨乡、打鱼乡等。

(二)姓氏与地名

姓氏与地名的结合在地名类型中的数量有很多,在全国各地这种命名方式也很普遍。在古代农业社会,由于没有发达的技术,生产能力低,劳动力的数量决定了收入的高低,所以有亲戚关系的就会聚到一块,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一个大家族,形成聚居的风俗,从更深层次上说这也是一种延续。有些地名的来源就是依据当地姓氏人数的多少来决定的。姓氏与地理实体的结合,充分体现了人地关系。[8]贵州省乡级地名分布中按姓氏命名得有熊家场、王家寨、冯三镇、王庄乡等共有54个,占人文类地名总数的8.75%(表4)。这一类地名 ,一般是因为在这里居住着家境富裕的大家族,或者是一些才子、英雄、王侯将相的后裔等,以一些特殊人家的姓氏而命名的,从而产生大量有姓氏标志的聚落。

(三)民族与地名

“民族属于历史范畴,不同民族集聚在不同的区域,并用该民族的语言或者风俗习惯给所在地区的各种地理实体进行命名”,贵州全省分布着48个少数民族,民族特色浓厚,因此贵州省在乡级地名中分布着大量的少数民族地名,如后山苗族布依族自治乡、鱼塘侗族苗族乡等。人们在对地名命名时既依据了本地地貌特征,又反映出过去这个地区种族发展史。所以对于研究某一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就可以利用该地地名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贵州省乡级地名中包含民族的地名有99个,占人文类地名总数的16.05%(表4)。大多数地名都是将各自民族与人为的主观想法或者实体参照物相结合。如贤昌布依族乡、木果彝族苗族乡、青林苗族彝族乡、杨梅彝族苗族回族乡等。[9]

(四)意愿与地名

“趋吉避凶”、“祈愿”生活安宁,是全人类共同的心理特征,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时期,人们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时无能为力,便会求助于宗教,主观思想在地名上有着重要体现,如:宅吉乡、久安乡。此外,贵州气候的不稳定导致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对全年的农业生产有较严重的影响,所以人们更是希望寄托美好的心愿,祈盼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而且以人们美好意愿和各种传说命名的地名生命力最强。如良亩乡、丰乐镇、长丰乡等。[10]另外,由于历史上社会不稳定,战争频发,人们对安定的社会,和平的生存环境有着向往和追求,这种心态在地名中也有所体现,如共和乡、复兴乡、太平营乡、永安乡等。贵州省乡镇中以意愿命名的地名共有268个,占人文类地名总数43.44%(表4),反映了人们的一种朴素社会心理,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安宁、吉祥向往的社会心态,借用吉利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希望。

四、结语与讨论

(一)结语

贵州省地处我国云贵高原东南区,地形崎岖、气候适宜、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条件优越。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视阈下,从全省乡级地名这一层面来研究区域的人地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1.地名是自然地理环境作用的结果

在贵州省的乡级地名类型中,属于自然因素范围的地名可细分为地形地貌类、水文类、动植物类、方位类等。从中可以大致了解到贵州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从统计的结果可知,自然地理实体和人文类地名总数为1474。其中,自然类地名总数为857,占全省地名总数58.1%,而且地形这一自然要素占据很大的比例,也反映了贵州全省的地貌地形分布状况与类型。就坝、坪、山、洞这几个地形单元而言,地名中用到的方位要素类型有东、南、后等,而且这类地名中出现对应关系的不多,这主要是因为当地地形地貌结构相对奇特,资源也丰富,实体参照物比较多,人们为了便于交流协作,所以在地名命名中采用了大量地理实体名词。从这些地名中,可以了解该地的地貌类型、资源特色等方面的特征。

2.地名客观反映出聚落中人文变迁的实况

人文类地名的来源是多年来人文历史堆积的结果,人类在实践活动中遗留的足迹,大致分为民族类、姓氏类、意愿类、经济活动类、神话传说类等。在统计中,人文类地名总数为617,占全省地名总数的41.9%,其中意愿类占相当大的比例。在人文类地名的命名中,如忠义乡、 乐民镇 、永和镇、旺隆镇等。这些地名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紧密相连,尤其是在不同的时期,政治举措、历史变迁都会通过不同的内容或方式体现到地名上,这些都会对地名形成有不同层次的影响。

(二)讨论

在分析过程中,由于资料搜集不完整,且乡级地名的数量众多,特别是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地名,大部分含有语音音译的现象,所以看问题时或多或少会带有一些主观因素;另外,本文在写作时仅把几个较大样本要素做成图,来研究地名受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样本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对于了解该地区乡级地名这一尺度范围内的人地关系或者是自然人文特征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做这一项调查也对以后研发和保护本地文化特色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明娟.继承与发展: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再认识[J].唐都学刊,2006(5):132-136.

[2]张景艳.忻州市地名与人地关系实证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2.

[3]董晓晓.中国地名的人文地理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2.

[4]郭锦桴.地名与社会心态[J].地名知识,1992(2):10-11.

[5]李定国.地名、矿产及其他[J].地名知识,1991(4):42.

[6]王荣,王林伶.盐池县人文地名类型与分布特征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2(1):102-107.

[7]徐英.贵州省地区经济差异及其演变的结构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7):168-170.

[8]滕兰花.浅谈忻城地名文化[J].广西地方志,2010(1):60-63.

[9]贾文毓,李引.中国地名辞源[Z].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10]王彬,司徒尚纪,朱竑.广州市南沙区地名文化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20-24.

(编辑:武云侠)

Township Geographical Term Types of Guizhou Province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SUN Xiao-shu,HAN Jun-qing

(SchoolofGeographicalScience,ShanxiNormalUniversity,LinfenShanxi041004,China)

Abstract:Township geographical terms of Guizhou Province are helpful to explore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naming places and important to develop and protect cultural resources in Guizhou Province. The study adopts the history literature, statistics, classification and comparative methods to analyze the geography behind these place names, display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in the naming proces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understand different features of natural and social customs in various places in Guizhou province.

Key words:Township place names;Place name type;Statistical analysis;Guizhou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K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6X(2015)04-0420-04

猜你喜欢
乡级命名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县乡级公路路基设计探析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乡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技术探析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ArcObjects和COM-Add-Ins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辅助编制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