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教育

2015-02-26 23:44黄敬飞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8期
关键词:教育权思想品德案例

黄敬飞

(马山县林圩镇片联初中 广西南宁 530000)

浅谈如何将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教育

黄敬飞

(马山县林圩镇片联初中 广西南宁 530000)

据有关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呈现两大特征:一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率直线上升;二是青少年违法犯罪渐趋低龄化。学生既是法律知识的学习者,又是法律知识的传播者,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老师应通过教学的点滴渗透、潜移默化的学习方式,对法律法规的实质内容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法制教育 初中政治 课堂

一、将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是不会自然长成的,它需要外界的引导和教育。而初中阶段正是青少年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伴随着生理、心理上发生的变化,青少年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各种行为习惯逐渐形成。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现代化建设增砖添瓦。

二、将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一)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法制修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首先教师必须增加自身的法律知识容量。新课改后,在我们的思想品德教材中,涉及到了很多法律知识,如有关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关保护个人隐私、受教育权和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内容等。因此,要搞好法律知识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就要求我们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特别是随着我国建立法治社会步伐的加快,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更应该提高自身的的法治意识,须不断地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业务知识。只有用法律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教育学生学法守法。教师只有提高了自身的法制意识、掌握了丰富的法律知识,才能给学生们树立个榜样,做到学高为师,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教师要加深对案例的了解

要想在思想品德课上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仅有空洞的理论说教是不行的,还必须要通过大量的案例来讲解。因此,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还应该注意搜集一些典型的案例,尤其是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案例和材料。教师可以把这些案例、材料整理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以案说法,为学生提供活生生的法制宣传教材,这样不仅遵循了教学中的“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发展规律,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法律意识,从而也使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变得更容易让学生们接受和理解,而且在处理师生冲突时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进而教学成绩也会进一步提高,教育观念也会改良,变得更容易被学生们接受。

三、将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教育的具体办法

(一)主动学习,查找依据

教师可利用课堂组织、课余交谈、多媒体互动等形式组织学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学生或自我阅读,熟悉法律条文,或质询探讨,查找相关法律依据,教师讲解释疑、案例引用。如在探讨“如何面对拾取的钱物”这个问题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案例:刘华、卢玉婷、吴雨霏三位同学在上学路上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人民币四百多元,还有票据、身份证、银行卡等。她们三个同学的态度不一致,各有理由,似乎每一种都有道理,导致处理的方式不同、结果不同,这将会影响到违法不违法、是否合乎公民道德要求。我布置学生相互合作,查找相关法规。通过调查分析,《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规定:“拾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这样学生切实感到生活中须处处“以法律为准绳”来规范公民的言行。在学校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可创造各种条件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活动:听讲座、参观、与少年犯谈话、观看展板、演播。通过运用大量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手段”,增强了参观、展出、演播的直观性,符合了广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特点,对学生的教育深入人心。

(二)贴近生活,高效教学

将法制教育融于课堂教学活动中,丰富学生们的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是思想品德教师的一个主要任务。如果老师只是单纯地讲解法律条文,空洞的理论说教,效果可想而知,也将很难真正的落实法制教育。因此,这也就对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在互动沟通的过程来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比如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维护受教育权”这一部分内容时,不需要枯燥的说教,我们可以为学生创设情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学生XX受教育权受到侵犯的事例引导同学们思考,假如你是XX同学你打算采用什么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通过小组之间讨论总结得出结论: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或者被他人剥夺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和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学生在换位思考中,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法律觉悟。这样的情境创设既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又可以将法律知识“润物细无声”的深入到每个同学的心田里。

(三)课堂练习,巩固记忆

法律知识的教学配有适当的练习。练习既有书面的,又有口头的;有教师发讲义要求当堂独立完成的,也有课后完成练习册思考题的;有同学之间互相提问的,也有通过视频展示台呈现判断题和选择题;亦可引入多媒体课件,节省课堂有效时间。如可设置了这样一些练习让学生从法律角度来辨析、判断、推理:骑自行车闯红灯;给同学起绰号;观看暴力色情影视;沉迷网吧,夜不归宿;向低年级同学索要财物;吸烟酗酒。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开始是沾染上了不良行为、思想,得不到及时纠正,任其发展,直至滑向犯罪的泥潭。要防微杜渐,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加强道德修养,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课堂练习形式不一,内容丰富、鲜活、生动,学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法律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这对规范他们的言行、指导他们的实践将产生良好的影响。根据国情,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笔者模拟选举人民代表、进行票决制、模拟法庭辩论

小结

思想品德教师要站在国运兴衰,民族振兴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及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来切实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融合和渗透法制教,让我们依靠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共同撑起一片蓝天。为进一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奠定基础,适应时代发展。

[1]韦善锋;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J];中学教学参考;2013年06期

[2]赖达生;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法治观念研究[J];成才之路;2014年16期

猜你喜欢
教育权思想品德案例
选择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性/别少数者在受教育权实现中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论公民的受教育权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探析父母教育权存在的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