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2015-02-26 23:44孙焕东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8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新课程资源

孙焕东

(南宁市邕宁区中和中学 广西南宁 530000)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孙焕东

(南宁市邕宁区中和中学 广西南宁 530000)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带动了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从而使人们更加重视国内农村初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在如今的教授初中思想品德的课程中,对于开发课程资源程度的高低,对于一节课的授课效果也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其有着深远的意义。在这个基础上本文详细分析和研究了当前农村初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授课资源开发问题。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 新课程资源 开发问题

现如今,在我国进行基础教育的过程中,缺乏课程资源是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这里所说的课程资源的意义是授课老师在展开课程教学时以课程内容的形成作为其基础,这也是开展和实践课程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然而,现在的农村初中教育,因为普遍具有着基础比较薄弱的缺陷,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品德课程的展开。产生这种问题的因素主要分为两方面:第一,伴随着国内农村地区快速发展的经济,导致农村初中生对于自身的价值观在这一时期与过去相比产生了显著的变化,只依靠教材资源向农村学生传授思想品德课程已经不可以满足其根本需要。第二,培养学生的各类知识、自身能力和人生观的等各种素质时需要以课程资源作为其培养过程的保障,因此,这就需要积极地改变农村初中生当前的思想品德资源状况,与此同时,还必须详细地分析当前农村初中在开发思想品德新课程资源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地对策[1-2]。

一、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资源开发现状

(一)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资源开发现状

伴随着我国不断深化的新课改,农村初中对于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具有的传统观念也做出了一些改变,但是,在进行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其能够使用的途径还是比较单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第一,农村初中的学校领导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思想品德教育这门课程,因此就造成了授课老师教师在这门课程上能够获得的支持非常少,例如设备和经费等。第二,授课老师自身具备的资格、对于课程掌握的程度以及观念等也严重影响着对于该课程资源的开发程度,由于授课老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因此老师也会不断地提高对于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第三,从开发学生的课程资源的情况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授课老师自身能够获得的课程资源也比较有限,导致其视野狭窄,能够用于开发的资源数量也比较少。与此同时,对于一些已经开发得的资源来讲,也不能够充分展示出其具有的教育价值,仅仅是在比较片面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了利用,这些状况对于开发初中思想品德的课程资源都产生了很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显性课程资源开发现状

现如今,因为绝大多数农村在初中阶段的办学条件相对来说比较落后,而且缺少比较现代化的教学条件,这就导致了授课老师只能够使用非常有限的教学资源,最终极大的影响了农村初中学校进行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而且,由于该条件不充分,一些老师也忽略了农村本来就具备的课程资源,造成了授课老师对于校外资源的开发效果明显要比校内资源的开发效果弱,而且,一些老师仍然将教学课堂作为当前授课过程的唯一形式,最终造成了其授课过程中与外界环境之间具有的联系越来越少,最终对于思想品德课程的课程资源开发产生了非常严重的阻碍作用[3]。

(三)农村初中思想品德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现状

当前,农村初中的学生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也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这是因为传统的教育模式根深蒂固,造成了学生已经养成了将以授课老师作为中心的态度,大大降低了自身的的主体性。而且,大部分老师也不能深入理解课程资源的产生过程,只会把课堂教材和教学设施等当做课程资源来开发。而且,授课老师也没有注意到期具有实际生活经验以及所学的知识类型等都能够作为非常好的授课素材,能够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这种老师忽略课程资源的状况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产生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一)结合农村资源

第一,必须使农村初中的学校领导更加重视课程资源。由于学校领导的自身意识能够直接影响到学校在以后课程资源的开展状态和授课老师的自身意识。而且授课老师必须改变过往只使用教学教材的观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不能够局限在讲授课堂知识,而是必须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的多样性,从而使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课堂产生更加活跃的氛围。所以需要加强培训授课老师的素质,使授课老师在培训中增强自身的素质,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第二,在开发农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决不能忽略农村本身具有的资源特点。对于农村来讲,其教育条件相对于城市来说比较差,基础也非常薄弱。但是,这不能成为其课程资源开发受到限制的借口,因为农村有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而且与学生之间具有更加紧密的联系,这就要求老师能够利用因地制宜的方式,通过该地区的生活和环境等方面找出一些能够适合思想品德课程的素材,并将其应用在课堂中,以此来提高授课效果[3]。

(二)促进师生互动

师生关系永远是教学课堂中的核心内容。利用老师与学生间良好的互动,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为中心的现象,使学生能够变为课堂中的主体部分。这不仅仅尊重了学生,而且也彰显了思想品德课程所具有的核心理念。通过进行师生间的互动,可以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权威性”有效转化成师生间的“平等性”,将“独白式”的教学转变成“对话式”教学,从而有效地利用能够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经历以及其个体知识,并使其成为教学课堂中的一部分。学生在探索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对于其能够感受到和经历到的东西都是其本身所需要的反应,这也可以作为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授课过程中比较重要的资源。有效地利用这部分的资源,就可以积极的培养出学生的良好的情感态度,最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积极有效的开发思想课程的资源非常必要,这不单单授课老师进行教学的基础,也能够作为学生获得思想品德知识思的主要来源。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必须紧密与实际相联系,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各方面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保障了教学课堂的授课效果,培育了学生的思想品德。

[1]张光辉,陈高武.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专业素质[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12):75-77.

[2]陈伟.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135.

[3]杨静博.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0):74-75.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新课程资源
选择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资源回收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