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爱情作品的划时代意义

2015-02-28 17:50毕冰宾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情色劳伦斯性爱

毕冰宾

(中央电视台, 北京 100020)

劳伦斯爱情作品的划时代意义

毕冰宾

(中央电视台, 北京 100020)

爱情是英国作家劳伦斯作品的主题,无论是其代表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儿子与情人》,还是其大量中短篇作品,都具有显著的主题特征。分析其作品可以发现,劳伦斯爱情作品具有显著的划时代意义。

劳伦斯;文学;爱情作品

英国作家劳伦斯(D.H.Lawrence)的作品社会历史背景辽远,意蕴繁复,文本内外的共鸣度深广,远超纯文学的边界,成为从后维多利亚时期至今各种人文话语探索与研究的对象,包括文艺批评、哲学、宗教、历史、经济学、性学、精神分析学、后殖民主义批评和女权主义批评等,是20世纪世界文学的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亦是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自不待言。爱情是劳伦斯文学作品的主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劳伦斯爱情文学作品的意义渊源

从大众阅读的角度来看,劳伦斯首先还是被视为“爱的牧师”,这一点应该归功于他的最后一部情爱名著《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但这部集劳伦斯文学创作之大成的绝唱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恰恰是作者之前二十多年文学创作发展的结果,是深思熟虑后的高蹈之作。因此我们有必要站在新世纪的人文高度上对他的情色写作有所肯定方能揽其胜。同时应该看到,情色描写的成功绝非仅仅是情色二字了得,情色文学的写作如果离开了社会、文化、艺术、经济等因素的浑然呈现,就只是情色而已,不成为艺术。如同一场盛筵,如果只有几道珍馐大馔而无仪式与氛围的营造,少了清雅,仅仅是饕餮的餍足而无回味,更无韵味。八十年前林语堂先生评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时就指出这部小说里的“性交是含蓄一种主义的”[1]。这个“主义”二字意味深长,将劳伦斯的作品提高到了哲学的高度进行审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劳伦斯的性爱观念和性爱文学的创作肌理进行一番解读方能得其妙。换言之,我们可以套用劳伦斯的同胞作家奥威尔的名言“使政治写作成为艺术”来表达这个主题,那就应该是“使情色写作成为艺术”。本文要探索的就是劳伦斯之情色写作何以源于俗欲并超越俗欲而成为了艺术,也就是达到了林语堂所言的“主义”的高度。

长期以来,出版界希望笔者对劳伦斯的情色作品进行较为系统的专题探讨,并翻译出版其作品集。身为劳伦斯作品的译者和研究者,笔者其实是整体地看待劳伦斯的创作的,并没有对他的作品进行分类研究,总觉得那样会有失全面。但毕竟劳伦斯以其收官之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在世界文坛上引起空前的瞩目和争议,也因此风靡文坛多年且魅力不衰,这自然与小说在性爱描写上的突破难解难分。因此做这样的专题梳理和读解也就是必要的。同时笔者也感到笔者现在做的这篇文字是对二十年前我国新时期劳伦斯文学研究的奠基者赵少伟先生启动的专题研究的继承和拓展,这是赵先生未竟的一项工作。当初,笔者初涉劳伦斯研究,受命接替他写了一篇短序,时隔二十载,由笔者来继续扩展这一专题研究,也在情理之中,也许笔者的写作无法真正延续赵先生的理念,但这项工作还是得到了传承。

谈到继承和拓展,1995年是赵少伟先生第一次选了四篇劳伦斯的中短篇小说编成《劳伦斯:性爱小说》一书,从而将性爱题材列为劳伦斯文学的一个专题进行研究。可惜赵先生确定好选目和译文,序言只写了两段就突发疾病去世,笔者在赵先生的夫人沈宁老师的鼓励下为这本小说集写了序言。那篇序言的写作,为笔者此后的劳伦斯小说系统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笔者还是禁不住要抄录赵先生当年所拟草稿的第一段,不仅是向赵先生致敬,也是表达一种传承,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源和本之一:

文学大抵总离不开写人,写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与人的相互关系。这一点,性爱文学也不例外。1890年恩格斯曾就欧洲文学的源流写道:“性爱特别是在最近八百年间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和地位,竟成了这个时期中一切诗歌必须环绕旋转的轴心了。”八百年的欧洲诗歌里,该饱浸着多少人生体验,多少内心波澜!由此可见,性爱文学采撷之丰富,涵盖之广泛。[2]

恩格斯这段话写于劳伦斯出生后第五年,他们彼时都生活在英国,一个是伦敦城里的古稀老翁,过着富裕的生活却在为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殚精竭虑,一个是中部矿区穷苦矿工家的孩子,过着纯粹无产阶级捉襟见肘的日子,盼望着被拯救出苦海。可劳伦斯家乡的穷人们并不知道在几百英里外的伦敦有这样一个德国有产者在领导着世界无产者的革命运动,同时还在研究欧洲文学中的性爱表现。而再过二十多年,劳伦斯长大了,成了作家,出版了《儿子与情人》等一系列小说、散文作品,开始了他情色文学的漫长写作生涯,性爱也成了他的写作“轴心”。劳伦斯估计永远也读不到恩格斯在英国写下的关于欧洲性爱文学的论断,但他们都在这个主题上殊途同归。

二、劳伦斯爱情作品代表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意义分析

劳伦斯从此在这个“轴心”主题上一路执着深入探索挖掘,以高度的表现主义手法对爱情生活中的性行为予以细腻全面的呈现,将和谐的性生活与享用提高到了宗教和哲学的高度表现之,“公开、诚实并温柔地”谈论性[3],因为他认为:“若想要生活变得可以令人忍受,就得让灵与肉和谐,就得让灵与肉自然平衡、相互自然地尊重才行。”[3]所以他的收官之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就是要让人们“全面、诚实、纯洁地看待性(to think sex,fully, completely, honestly and cleanly)”。[3]

也就是当劳伦斯在意大利呕心沥血构建他的这部巨制的1926年,在离他不远的法国诞生了一个男孩,取名叫米歇尔·福柯,他后来成了闻名世界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写了《性史》一书,从性开始切入人类的生活,审视人的本性。他关于性的著名言论是:“如今,性是古老布道形式的支柱。”[4]言外之意就是性取代了宗教。而当宗教无法为人类的爱情和性行为提供道德表达时,就需要有世俗的表达,于是艺术就起到了这种替代作用,艺术家就取代了牧师,作家和艺术家通过生命的审美即生命的美学探索表达人的情感生活的体验。可以说劳伦斯的情色文学恰恰与这种生命的审美有了契合,在福柯时代看来无异于一个早期先知了。劳伦斯在写作初期就声称自己要成为“爱情的牧师”[5],对他来说,小说家就是新时代的牧师,性爱就是他布道的场所。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劳伦斯借康妮之口道出了小说之性爱激情的启迪功能:“如果处理得当,小说可以披露生命中最为隐秘的地带:因为,是在生命之情欲的隐秘地带,而不是别处,敏锐的感觉潮汐涨落、洗涤和刷新着。”[6]或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法国作家马尔罗在劳伦斯刚刚逝世后在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足本的法文译本序言里指出:“它揭示了色情文学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因为色情不再是表现个人的手段,而已成为人的一种心态,一种生活方式。”[7]由此可见劳伦斯和马尔罗都提前多年表现出了后现代时期的福柯式风范。马尔罗的这篇序言就是饶述一先生翻译足本《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时所参考的那个法文版的序言,相信这篇序言对饶先生的翻译也有所启发。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对私有制条件下为财富占有和继承而产生的权衡利害的婚姻进行了激烈批判,称这样的婚姻往往堕落为粗鄙的卖淫。对比之下,《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康妮和麦勒斯超越阶级界限、毫无财产金钱背景的纯美如成人童话的爱情是多么难能可贵(康妮因为与麦勒斯的爱情会失去查泰莱家族财产的继承权,麦勒斯仅靠微薄的退伍抚恤金准备去加拿大开荒)。

劳伦斯的作品历经近百年的坎坷误读或难解,似乎到了所谓的“福柯”时代读者们终于对其有了新的认知角度,正如劳伦斯专家沃森教授指出的那样,劳伦斯“似乎知道同时代的人以及后来的人最敏感、最忧虑之所在,他的作品就集中描写那几个主题:性,性别角色,权力的行使。他凭直觉揭示出同代人的担忧及焦虑,尽管这么做同时也肯定让他不见容于那个时代,也许,(现在)不见容于我们的时代。”[8]沃森的话让笔者想起了他的导师利维斯多年前的一段话,那是利维斯身体力行将劳伦斯推向学术研究领域时写下的名言:“占据他身心的问题今天仍与我们休戚相关。对我们来说,他逝去后事态的发展并没能减弱他精辟洞察的重要性,也没能削弱他所带来的积极乐观与启迪——教育——的必要性”[9]。利维斯是把劳伦斯当作工业文明时代的先知予以赞誉时说这番话的。

新的时代让人们对劳伦斯的作品有了贴切的解读,这是人类思想不断发展深化的结果,当然也是多少代人不懈探索的结果。从恩格斯到马尔罗,从劳伦斯到福柯,不同领域里的杰出代表给了我们太多的启迪。

三、劳伦斯爱情作品中短篇作品的爱情意义

劳伦斯曾写下过十数篇畅谈性爱的散文随笔,从时间上看大多写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创作前后,笔者称之为写在这部小说边上的激情道白,其中《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辩》是在《查》书遭到禁止后写的辩护文字,对了解劳伦斯的性爱观念至关重要。如果说劳伦斯在小说中是以塑造人物为主并为人物的言行进行合乎小说发展逻辑的铺陈,因此无法直抒胸臆,而在散文随笔里他则坦诚、雄辩地道出自己的感想,发出自己对现实的激烈批判之声,这样的声音振聋发聩,是他生命美学的最强音,这样的空谷足音也只有到了后现代时期才能得到愈来愈多的同情和理解,而在他的时代基本是被当作异端狂言而遭到谴责的。

其中短篇小说如《白长筒袜》、《干草垛中的爱》、《牧师的女儿们》、《普鲁士军官》、《买票嘞!》、《你摸过我》、《马贩子的女儿》、《狐狸》和《玩偶上尉》等都是劳伦斯的早中期作品,与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虹》和《恋爱中的女人》基本处于同一个时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劳伦斯在自己声誉鹊起的青年时代就已经凭着自己的感性直觉在探索人的性思想和性意识,表现这种冥冥中涌动的原始欲望对人类意识层面的深刻影响力和控制力。长篇小说画面宽阔、诗意盎然,从《儿》的青涩、抑郁和唯美到《虹》和《恋》的表现主义浓墨重彩,将生命的审美与时代精神相融,和人物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相融,是个人命运和时代批判完美结合的作品。性爱故事也只有在这样的烘托下才彰显其美丽和绚烂。而与此同时劳伦斯还善于在中短篇里以精巧的构思和细腻的手法勾勒动人的爱情故事,营造特定环境中的个体生命美的意境,与长篇小说的大开大合形成有趣的对比,相得益彰。

另外三个中短篇《公主》、《太阳》和《少女与吉普赛人》探索的都是女性的性意识和和性心理,写于晚期,几位女主人公可以说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康妮的姐妹,与康妮一起形成了一道扑朔迷离、绚丽耀眼的现代女性的风景线。作为一个男性作家,其笔下女性风采的奇异、诡异和性心理的莫测奇崛,甚至得到了很多女作家的激赏,实为难得。康妮的雏形其实最早出现在《牧师的女儿们》中,“康妮”一直在成长,从早期的《牧师的女儿们》到《公主》和《太阳》里的女主人公,再到《少女与吉普赛人》,逐渐成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最后的中篇小说《逃跑的公鸡》,以寓言、神话和幻象的语言表现男人最后的孤独、隐忍和神化般的复活,特别是淑世和救世的英雄主义惨败之后的复活。耶稣基督对自身前世进行反思,神性消弭,人性复活。小说如梦如幻,闪烁着天国的温暖色彩,散发着男性肉体的热量,叙述语言是劳伦斯所推崇的“阳物语言”(phallic language),这就赋予其寓言以肉感与血性,将劳伦斯的理念与神话完美融合,是劳伦斯式的独特神话,完全属于后现代文学的表现范畴了。《逃跑的公鸡》还是借助弗雷泽的《金枝》对耶稣基督的颠覆性表现和解构—重塑,复活的耶稣与女神爱茜丝的女祭司的性爱在1928年的人们看来完全是渎神的笔法。这个中篇是写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边上的小说,可以说与这个长篇交相辉映,一个是人的复活,一个是神的复活;一个是人在大战后的欧洲废墟上营造着性爱的天国,一个是耶稣基督拯救人类失败后走下神坛,还原肉体的男人本身。耶稣基督复活后陷入了沉重的反思:“我试图强迫他们活,所以他们就强迫我死。总是这样,强制。退缩毁灭了前进。现在我该独处了。”

四、劳伦斯爱情文学作品的整体意义形态

基于前述可知劳伦斯爱情文学作品有其自身意义的社会渊源,甚至包括劳伦斯自身的工人阶级情感,而且无论是其爱情文学作品代表作,抑或是其短篇作品,都透显出劳伦斯的爱情美学。总体而言,劳伦斯爱情文学作品具有写实、先知、启示录与情色特征。

劳伦斯的性爱故事美丽奇崛,但绝非水中月、镜中花,那是因为劳伦斯的创作有着深厚的生活底蕴。男女的相爱相吸,都很符合“色绚于目、情感于心、情色相生”的性爱心理发展轨迹,而且多生发于真实的社会生活环境之中。即使是《查》中底层男子与贵夫人的超凡脱俗的爱情,也有合理的生活逻辑的暗中衬托。康妮不是娜拉,没有人会质问她出走后怎么办的问题,她是自立的。她舍弃了对查泰莱家族财富的继承,但她并非身无分文,她有母亲留给他的信托金做生活保障。那个猎场看守麦勒斯并非一介赳赳武夫,他是读过大学的退伍军官,有一份微薄的抚恤金作生活保障,两个人应该说都是小有资财的经济独立之人,因此他们纯粹的性爱故事也就不是空中楼阁。他们婚后如果去加拿大开荒,两个人的钱也能保证他们的生活,移民加拿大也是当时很多英国人的选择。而《普鲁士军官》这个颇有同性色情审美的小说也体现了充分的现实生活中“身体政治”逻辑,那是权力之下军官对士兵的身体施虐的真实写照,是同性色情里权力行使的现实描述。而施虐背后的爱意又似乎无处不在,如阑珊的灯火忽明忽暗。

如果对劳伦斯的写作做出一番概括,恰好这些概括的词都是以c结尾的:其创作特色应该主要是四c: realistic(写实), prophetic(先知),apocalyptic(启示录性质),erotic,(情色)这样形容才全面些。除此之外还有几个c可以用来总结他的创作特点eccentric(另类),mystic(神秘主义),puritanic(清教), misanthropic(犬儒), didactic(说教), socialistic(社会主义),他还是一个critic(批评家),最终整体的构架应该归结为poetic and novelistic(诗性与小说性)。单纯的erotic(情色)其实写不出什么深远意义来。一部作品成功的综合效应是多重的,其意蕴、共鸣应该是无限丰富的。

劳伦斯的情色书写并不比一些同样著名的作家多,但有他人难以匹敌之特色,他前三个特色是很多作家难以望其项背的,所以他的第四个特色就因此得到烘托和强化,因此意蕴深远,经得住历史的沉淀,流传甚广,可谓“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这似乎可归入传播学的范畴进行研究。

劳伦斯在他的学术随笔中批评弗洛伊德主义时曾经英明地指出:all is not sex(性并非一切)[10],就是强调人性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复杂多变,不能把人的问题都聚焦到性上予以考察并希望因此迎刃而解。同时他又指出:“性与美是不可分的,正如同生命与意识。与性和美同在、源于性和美的智慧就是直觉。我们文明造成的一大灾难,就是仇恨性。举个例子说,还有什么比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更恶毒地仇视性?它同样极端恐惧美,活的美。它使我们的直觉官能萎缩,使我们直觉的自我萎缩。”[11]足见劳伦斯的用心在于把属于人类本质的美好天然的性感从“科学”和伪善的道德羁绊中解放出来,回归本位。而彼时的英伦,借用英国文化研究伯明翰学派的创始人霍加特的话说,对待性问题所持的态度是“肮脏与羞耻感并行”(smutty and ashamed at the same time about sexual questions)[12],要么对这个话题三缄其口,要么在公共厕所的墙上写满下作无聊又苍白的性笑话 (boring,,sniggering, sterile round of dirty jokes)[12]。而偏偏劳伦斯要逆风飞飏,逆流而上,面对那样的社会环境,竟然要公开、诚实并温柔地谈论性(openly, honestly, and tenderly)。所以霍加特说,我们阅读《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时要把握好分寸(read properly),这对我们是一种挑战,看我们能不能有点滴的进步(a challenge to grow an inch or two)[12],从“肮脏与羞耻感并行”的心态中得以摆脱。

劳伦斯的创作以《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书辉煌收官,但我们必须说,这本书不代表其一切,劳伦斯的创作生涯长达二十多年,紧张而高产,铸起了一座座文学的丰碑,可谓卷帙浩繁,对这样一个生于底层的文学天才的作品,在华文世界里尚缺乏足够的考量和细读,类似分类的主题研究也就应该不断深入下去。

[1]林语堂.读劳伦斯[J].人间世.1934(19):34.

[2]毕冰宾.代序[Z].赵少伟.劳伦斯:性爱小说[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3]Hoggart,Richard.Introduction to Lady Chatterley’s Lover[Z]. Penguin Books.1961.

[4]米歇尔·福柯.性史[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5]Lawrence,D.H.劳伦斯书信集[C].Cambr 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6]毕冰宾编.劳伦斯文集第七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7]毕冰宾编.劳伦斯评论集[C].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8]约翰·沃森.劳伦斯:局外人的一生[M].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

[9]Levis,F.R NovelistD.H.Lawre nce.[M].Penguin Books,1956.

[10]Lawrence,D.H.Fantasia of the Unconscious AND Psychoanalysis and the Unconscious[M].Penguin Books,1983.

[11]劳伦斯.劳伦斯读本[M].毕冰宾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12]Richard Hoggart:Introduction to Lady Chatterley’s Lover [M].Penguin Books,1961.

责任编辑:彭雁萍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D.H.Lawrence’s Erotic Works

BI Bing-bin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Beijing 100020,China)

Eros and sex are foregrounded as the leitmotif of Lawrence’s fictional writings.This is so characteristic of his novels like Lady Chatterley’s Lover,Sons and Lovers as well as some of his tales and novelle.And the present paper pertains to be an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leitmotif revealed in his major erotic works.

D.H.Lawrence;literature;Erotic works

1009—0673(2015)06—0065—05

I561

A

2015—11—17

毕冰宾(1960— ),男,河北保定人,中央电视台译审,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外国文学。

猜你喜欢
情色劳伦斯性爱
中年性爱莫“执着”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情色,作为艺术和美学
《虹》与《恋爱中的女人》中的“另一个自我”:劳伦斯人物美学一探
劳伦斯·许:我是个“造梦师”
你好,春节
詹妮弗·劳伦斯大好时光
唐代如何规制情色贿赂
略施小计,享尽夫妻惬意性爱
性爱多美妙 不当有“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