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英语全球传播背景下的英语教育
——从外语教育规划视角

2015-02-28 17:50贾振霞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本族语变体外语

贾振霞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 200083; 滨州学院, 山东 滨州 256600)

试论英语全球传播背景下的英语教育
——从外语教育规划视角

贾振霞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 200083; 滨州学院, 山东 滨州 256600)

全球化的加速发展需要国际通用语的存在,目前英语充当了这一角色,是传播最为广泛的语言。多种英语变体共存,英语多元发展成为主要特征。在分析英语全球传播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尝试从外语教育规划视角探讨其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

全球化;多元化;外语教育规划;英语教学

17世纪以来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20世纪以来美国的经济优势及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使得英语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英语多元化成为主要特征之一。国内外语学界对此已有所关注,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语用能力等方面阐释英语的多元化所带来的变化(胡晓丽2012,文秋芳2014,孔文2014,冉永平2015,张伶俐2015等),但我国的外语教学实践似尚对其重视不足,且缺乏从外语教育规划视角的探讨。本文拟分析英语全球传播的现状、原因,及由此带来的观念变化,最后从外语教育规划视角探讨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英语的全球传播

1.英语全球传播的现状

对于当前英语在各领域的使用状况,Crystal(1997)总结到:国际组织方面,在“1995-1996 Union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s’Yearbook”里所列出的12,500个国际组织中,大约有85%的组织都指定英语为官方语言。出版方面,用英语出版的书籍比用其它任何语言出版的书籍都要多。通讯方面,大约80%的电子存储信息是英语。教育方面,许多国家里英语在高等教育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2009年11月4日发布的《2009世界大学排名》表明,排名前10强的大学中,8所为美国大学,前100强大学中,美国大学达到55所,以英语为母语的共有70所,占70%(郭黎明2009)。传媒方面,世界上1/3的报纸是英语国家出版和发行的;美国控制了大约85%的世界电影市场;在“The Penguin Encyclopedia ofPopular Music”列出的流行乐队当中,99%的乐队的工作语言完全是或者主要是英语。国际贸易方面,美国是旅游收入与支出的重要大国。跨国公司中,以英语为官方语言或工作语言的占1/3,前500家机构中,85%以英语为工作语言(李少华2006)。

英语在全球的流行带来的趋势之一是英语不再统一,而是越来越多元化。受母语影响,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发音带有母语口音。即使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语国家,人们的发音也有明显差异,各国的语音语调不同,各国家内部还存在多种方言。在不同的国家,同一个英文单词或有不同的含义。而且有本国特色的表达越来越多,且获得普遍接受,甚至已经被词典收录。如完全汉语化的表达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本是对中式英语的自嘲,现在却被越来越多的人正常使用。

2.英语全球传播的原因

各民族国家都有各自的民族语言,如意大利的意大利语,西班牙的西班牙语。英语起源于5世纪中叶的不列颠岛,是其民族语言。为何是英语一枝独秀,几乎渗透到了世界各地,各个领域?这主要源于该语言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实力。17世纪至19世纪,得益于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经济迅猛发展,在世界各地开拓殖民地,成为日不落帝国。所到之处,通过实施语言同化政策,使英语获得空前的传播。自20世纪以来,英语的全球传播则主要源于美国在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领先地位。RobertPhillipson于2015年11月5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讲座中指出:英语的传播是英美强大的经济、文化、军事影响力所致,亦是英美的战略目标,即通过推动英语在全球的传播,打压并使其他语言日益边缘化,从而确保其国际竞争优势,实现商业利益最大化(贾振霞2015)。英国前首相Winston Churchill于1943年9月6日在哈佛大学演讲中也提到“控制语言比掠走土地带来更多的价值。未来的帝国将是能控制别人思想的帝国。”

二、英语全球传播带来的观念变化

印度学者Kachru(1986)把全球英语的使用与分布情况描述为三个同心圆圈:内圈、外圈、扩展圈。内圈是传统的英语国家,即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国家,如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人口约5亿;外圈在内圈之外,指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国家,主要是英美等国的前殖民地国家,如印度、尼日利亚、菲律宾、肯尼亚等,人口约1.5到3亿;最外面是扩展圈,指把英语作为外语的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等,人口约10亿。外圈与拓展圈的人口已远远超过内圈的英语本族语者。Kachru(1985)等世界英语倡导者主张,英语不仅属于本族语者,也属于世界上说英语的每一个人。因此,作为二语或外语的英语与英语本族语者的英语都是英语的变体,都有自己的语言特点,应享有同样的地位。用英语本族语者的英语规范去评判其他英语变体的做法有失公允,是语言隔离和歧视的表现,是少数国家试图利用语言从文化上控制他国的霸权主义体现。

Jenkins(2006a)强调在拓展圈国家内部英语使用很少,人们主要通过英语进行国际交流,是“不同母语人之间交流中使用的一个接触语言!” 因此英语的使用并不一定要发展到英语本族语者的语言水平!

三、对英语教育的启示

语言规划是通过制订语言计划、语言政策达到解决语言问题的目的(Cooper,1989)。对其类型有不同观点,最普遍的是划分为地位规划(Status planning)和本体规划(Corpusplanning)(Kloss1969)。地位规划是确立一种或几种语言的相对地位,使其成为官方语言或媒体、教学语言等。本体规划是指关于语言使用时语言元素的选择,如语音标准化,语法规范化 (Spolsky2004)。在此划分的基础上,Cooper(1989)提出了习得规划,指的是在正式的教育系统中对语言的学习和教学进行规划。我国学界习惯上称之为“语言教育规划”,是指“通过教育手段使被教育者获得特定语言能力的行为,是国家语言规划总目标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和落实”(赵蓉晖2014)。我国的语言教育规划的内容是汉语、民族语言、外语的教育问题。Kaplan and Baldauf(1997)认为语言教育规划应包括6个方面:(1)决定教授何种语言;(2)决定教师的数量与资质;(3)融入地方社区;(4)决定在教学大纲中使用什么材料以及如何使用;(5)建立国家与地方的评估体系;(6)决定财政投入。英语的全球传播和变体的发展会改变人们对变体的态度,提升变体接受度;英语教学会更重交际,轻语言标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英语本族语者并非英语教学的最佳选择,要摒弃盲目推崇英语本族语教师的做法;教学材料和评价标准也会作出相应改变。具体讨论如下:

1.标准英语思维导致学生信心缺乏,英语通用语观念有助提升学生信心

一直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都是以英语本族语者的语言为标准的,称为标准英语。从语音到词汇搭配到语法各个语言层面均崇尚标准英语。以语音教学为例,教师往往花很大的气力纠正学生“不地道”的发音,学生更是因为自己的母语口音而不敢开口说英语。对名人英语发音的嘲笑,网络上模仿国人中式英语发音视频的火爆,都证明国人对非标准英语发音的介意。就目前对各种英语变体还缺乏准确描述,对英语通用语还缺乏统一标准的现状,英语专业学生追求接近英语本族语者的发音是正常的。而对于广大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如果能改变观念,以标准英语为规范,但不强求必须达到规范,学生对英语的自信心也会随之提高,从而能够更主动的开口说英语。学习目标不主要是英语的某些“共核”语言特征,而是整合各种语言或非语言方式进行交流的能力,即communicative capability(Widdowson2015)。换句话说,最重要的是行之有效的、以恰当的方式达到交际目的,而不是必须使用标准英语。甚至在交际中不局限于英语一种语言的运用,语码转换、“跨语言”的表达、多模态等各种形式都是常用的、可接受的。这会大大减轻教学任务和学习负担。

2.非通用语种人才稀缺,亟待科学规划

无论在科技领域还是在商业领域,除了英语还有许多语言在使用,如西班牙语、德语、法语等,汉语的国际传播也不容小觑;即使在区域一体化程度较高的欧盟,28个成员国就有24种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而在我国,英语一家独大,外语基本意味着英语,“英语是世界通用语”已是人们的普遍共识。外语语种单一,英语“一枝独秀”问题也是国内外语界普遍关注的,多名专家曾撰文提出中国的外语语种储备不足,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十分需要的许多非通用语种人才稀缺,需要从维护国家安全角度规划外语语种。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们更需要意识到我国不仅需要英语人才,还需要通晓“一带一路”沿线各种语言的外语人才(沈骑2015)。正如南非前总统Mandela所说,“如果你用一个人听得懂的语言与他交流,可以传递到他的大脑;如果你用他的母语与其交流,可以传递到他的心灵。”

3.培养对不同变体平等包容的语言态度

许宏晨、高一虹(2014)对四次大型国际活动前后大学生志愿者的考察发现:大学生志愿者对本土英语变体以及美、英“标准变体”的总体识别水平较高,对其他“非标准变体”的总体识别水平较低。对英语本族语者“标准变体”评价大大高于其他英语变体。其他学者也得出过类似结论(王志欣,王京2004;Bian2009)。英语通用语尚没有清晰一致、可以被直接应用于语言教学的理论模式,也还未成为具有整套独立理论和方法的成熟的研究范式。但它是一种明确的视角、态度、信念。英语的使用和学习,不再以英美本族语者为标准;教学注重交流的有效性,而非语言形式。发挥英语测试的反拨作用是培养恰当语言态度的有效途径。以目前国内的考试为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等大部分试题材料的作者都是欧美等英语国家的作者。可以适当增加非英语国家作者的材料。如果必须进行语法考试,应考查对句子理解起重要作用的语法点,否则考点无太多实际意义。在语法试题的设计过程中,命题者要对英语通用语的发展有所了解。Jenkins(2006)等研究者发现外圈和扩展圈的英语变体已逐渐形成一些与标准英语不同的规律,如第三人称动词单数现在时“s/es”的省略、冠词的省略等。在评分标准中弃用“本族语者”或“标准英语”等措辞,用考生能做什么或者是否达到交际目的等标准来评判考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和交际技能。

4.摒弃盲目迷信外教的观念

一直以来,大家普遍认为本族语教师是理想的语言教师。社会上不少外语培训机构以“外教”为卖点,获得了更多的生源,这一社会现象正是人们对本族语教师存在盲目崇拜心理的写照。桂诗春(2015)指出“师德才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而从理论上说,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的语言并非任何一群说话人所特有的;NEST(本族语英语教师)和NNEST(非本族语英语教师)都有很负责或很不负责的教师,不能一概而论”。RobertPhillipson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讲座中指出,优秀的非本族语教师不输本族语教师。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学水平,与教师是否是本族语者没有关系。即使是本族语者,未必有关于该语言的语音、句法、语用等语言知识,未必熟悉教学理论、语言学习理论,未必了解学生所属文化的学习传统,自己也未必有外语学习的成功经验(贾振霞2015)。我国大部分地区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外语,对外语教师的需求数量巨大,要聘用大量的NEST是不现实的,再加之NNEST有NEST不可比拟的优势,如经历过同样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的特点、需要、学习方式,容易有的放矢。当然,我们的NNEST也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和巩固自己的语言、语用能力以及教学能力。

四、结语

未来英语的使用不仅发生在有英语本族语者存在的场合,操不同母语的非英语本族语者也会使用英语这一目前传播最为广泛的语言。人们更加关注交际效果而非是否使用“标准英语”,这一发展趋势开启了新的研究视角和范式。观念的改变将最终促成评价标准的改变,进而影响到英语教与学的各个方面。

[1]Bian,Y.M.Chinese Learners’Iden tity in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English Pronunciation/Accents [J]. CELEA Journal,2009(2).

[2]Cooper,R..L.Language Planning and Social Chan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3]Crystal,D.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4]Jenkins, J.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Teaching World Englishes and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J]. TESOL Quarterly,2006a,40(1).

[5]Jenkins,J.The Spread of EIL:a Te sting Time for Testers[J]. ELT Journal,2006b,60(1).

[6]Kachru,B.B & Smith,L.E.Edi torial[J]. World Englishes, 1985(2).

[7]Kachru,B.B.The Power and Politics of English[J].World Englishes,1986(5).

[8]Kaplan,R & Baldauf,R.Language Planning from Practice to Theory[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7.

[9]Kloss, H. Research Possibilities on Group Bilingualism:A Report[M].Quebec: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on Bilingualism,1969.

[10]Spolsky,B.2004Language Policy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1.

[11]Widdowson,H.Competence and Capability: Rethinking the Subject English[J].The Journal of Asia TEFL,2015(12).

[12]郭黎明.到哪里攻读硕士博士[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13]桂诗春.我国英语教育的再思考——实践篇[J].现代外语,2015(10).

[14]胡晓丽.世界英语变体发展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6).

[15]贾振霞.中国外语教育不能盲目跟风英美[EB/OL].光明网-学术频道,2015-11-16.

[16]孔文,伊咏.全球化时代的L2测评:挑战与思考[J].外语界,2014(5).

[17]李少华.英语全球化与本土化视野中的中国英语[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18]冉永平.英语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能力思想新探[J].外语界,2015(5).

[19]沈骑.“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战略转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20]文秋芳.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教学框架[J].世界教育信息,2014(16).

[21]王志欣,王京.大学生对四种语言变体的态度[A].载高一虹等(编)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社会心理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研究[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2]许宏晨,高一虹.四次大型国际活动前后大学生志愿者对世界英语的态度[J].外语教学,2014(1).

[23]张伶俐,汪卫红.英语通用语理论观照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5(7).

[24]赵蓉晖.中国外语规划与外语政策的基本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责任编辑:何安坤

New Thinking on China’s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Global Spread of English——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eign Language Planning in Education

JIA Zhen-xia
(Research Center for Foreign Language Strategy of China,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hanghai 200083,China;Binzhou University,Binzhou,Shandong 256600,China)

The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alls for a language as Lingua Franca.Currently Enlish plays this role because of its global spread.English is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 number of varieties.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se the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the spread of English,and then explore its implications for China’s English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eign language planning in education.

globalization;diversification;foreign language planning in education;English teaching

1009—0673(2015)06—0091—05

H319

B

2015—11—19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鲁西北方言保护研究”(2014364)。

贾振霞(1981— ),女,山东滨州人,滨州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外语教育。

猜你喜欢
本族语变体外语
基于DDPG算法的变体飞行器自主变形决策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基于字词联合的变体词规范化研究①
非仿射参数依赖LPV模型的变体飞行器H∞控制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耀变体喷流高能电子谱的形成机制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陆与本族语学者英语科研论文模糊限制语比较研究——以国际期刊《纳米技术》论文为例
从迁移理论看研究生英语视听说课中学生的偏误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