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同乡、赈灾与权势网络——旅平河南赈灾会研究》看灾荒史研究的人文转向

2015-03-02 08:01王晓萍
关键词:灾荒士绅赈灾

王晓萍

(信阳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灾荒史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主要体现在对灾害本身的研究、灾害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研究、灾荒应对措施的研究等。近年来,许多灾荒史研究已经突破早期那种只把目光盯在灾荒本身的局限,转向利用“人文科学的关心”重视“人”的存在,来研究灾荒史。《同乡、赈灾与权势网络——旅平河南赈灾会研究》[1]以旅居北平的河南人为救济1928 年开始的旱灾而成立的救灾组织为研究对象,对旅平河南赈灾会的成立、运作资金、赈灾活动、移民东北及由此形成的权势网络进行了研究,特别是书中以“人”为本,将“人的救济”与“被救济的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可以说既是灾荒史研究人文转向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这方面的有益尝试。

一、注重由个人组织构成的社会网络的研究

本书的亮点之一即是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展开对旅平河南赈灾会的研究,把行动者纳入社会网络进行分析,既关注个人、组织,又关注由个人组成的网络,有效地将微观和宏观,静态描述和实际活动结合起来,深刻剖析了社会团体本身及其运作过程。书中利用旅平赈灾会的组织活动切入灾荒研究,由宏观研究转向微观研究,一方面将河南旅平河南赈灾会置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中进行考察,另一方面则对由同乡、军政界要人和慈善救灾组织交织而成的“权势网络”加以认真剖析,准确把握灾难中自然、社会、国家、个人纷纭复杂的互动关系,进而揭示其历史作用。比如对赈灾会的关键人物李敏修的评价等。李敏修在政界、军界、和文化界所拥有的关系网络,以及他与张学良非同寻常的交往,无论在赈灾会的成立,还是在所举行的赈灾活动中,都是至关重要的。

对在1928—1929 年大饥荒中出现的以旅平豫人为主体的民间赈灾组织,作者不仅仅将目光盯在制度和组织层面,而是更多地关注其背后存在的“社会支持网络”,仔细刻画由众多私人、同乡、同学等交往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既有“组织内”河南人基于同乡意识的“个人网”,又有“组织外”有许多组织结成的“组织网”,是一张涵盖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网,上通中央、下达灾民,中间连接河南同乡和各慈善、赈灾团体的“权势网络”。这些为认识近代中国地方性权势网络的兴起,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关注灾害本身的研究,过分强调自然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同时看轻甚至无视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作用,是早期灾荒史研究的一个倾向,这种淡化灾害社会性的研究在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2]。而本书作者在研究1928 年旱灾时,更多地关注旅平河南赈灾会“人”的组织活动,是灾荒史研究人文转向的一个有益尝试。

同乡组织是民国时期社会救济中非常活跃的一支社会力量,尽管它是非常设性救灾组织,但在非常年份对非常灾情却发挥出非常的救济功能。那么旅平河南赈灾会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又是怎样救济河南灾民的呢?在此过程中,河南地方势力又如何兴起,并对当局施加影响的呢?这一直是学术界十分重视的课题,而对此问题的研究,学界以往的研究并不十分清晰,甚至是模糊的。而本书尝试将旅平河南赈灾会置于特定的历史、社会场景中,通过社会网络分析,考察河南士绅交谊、赈灾的台前幕后活动,借此揭示清末民初地方社会“权势网络”的形成与运作,视角是非常独特的。比如,作者运用《旅平河南赈灾会征信录》所留下的“出纳报告”,通过资金流动来勘定“权势网络”的边界,就是在深入分析史料的基础上的创新。

二、借助《旅平河南赈灾会征信录》勘定赈灾中的精英人士

本书特别强调赈灾活动中“人”的作用。由于赈灾会的许多成员并非享誉全国的知名人物,故很难在史书档案上找到其历史活动的相关资料。为此作者尽可能地从地方性史料中搜寻挖掘赈灾会成员历史活动的相关记述,包括不少相关人物的逸闻轶事,虽不完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他们的历史形象,难能可贵。

本书征引文献超过数百种,包括各种档案、政书、报纸、文集、笔记、游记、方志、杂史、地方文史资料等各种档案史料和今人研究成果,特别是使用了记载旅平河南赈灾会从成立到1929 年的赈灾和移民活动的《旅平河南赈灾会征信录》。《旅平河南赈灾会征信录》所记载的各项活动能呈现当时的历史场景,这里不仅有赈灾会给国民政府相关部门的电报、灾情及办赈的调查报告、演剧助赈和采办转运救灾物资的详细经过等方面的内容,而且有旅平河南赈灾会的职员表和捐款名单,从中能清楚地知道与该组织相关的河南精英分子有哪些人物,以及他们向哪些人物或组织募款。同时,透过资金流向和函电书信往来,可以勘定该赈灾网络的边界。以往学者在研究河南灾荒史时,因研究视角或因重视不够等原因对此征信录没有使用,或使用时对这一史料的整体性把握不够。本书以此重要史料为切入点,探讨旅平河南赈灾会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并怎样救济河南灾民的,以及在此过程中,河南地方势力又如何兴起,并对当局施加影响的。

三、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切入灾荒史研究

作者主要是从旅平河南赈灾会的实际运行而不是既定的预设出发展开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过去以“问题”裁剪史料的不足,而且在揭示该组织的形成和活动过程中,呈现了汇聚于灾荒发生时期的由自然、社会、国家、个人互动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增进了人们对这一时段历史的了解。在研究方法上,作者以“社会网络分析法”展开对相关问题的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法是英国人类学家R·布朗提出来的研究范式和视角。他认为,社会结构像一张网络,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接触,如同网络中的“结点”之间的关系。网络分析能同时兼顾个体和群体两个层面,从而在微观和宏观社会实体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3],避免了过去以“传统—近代”“国家—社会”等二元对立方法切入灾荒史研究的不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同乡团体,但多以旅沪同乡团体为主,尤其是浙江商人在上海的政治、经济活动。而对同乡团体在赈灾中的活动及作用的研究尚不多见,特别是对内地中原地区有较大影响的同乡团体旅平赈灾会的研究尚未有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本书把旅平河南赈灾会置入特定的历史、社会场景中进行考察,通过对河南士绅的交谊、主持赈灾活动的勾勒,揭示出自然、社会、国家、个人之间纷纭复杂的互动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引起相关问题的讨论,尽量呈现旅平河南赈灾会活动的动态过程,及其幕后活动情景,多维度地呈现了旅平同乡团体的历史面相,并在此基础上对近代中国所兴起的地方主义势力进行讨论,可补前人关注的不足。

四、考察京、豫两地士绅人士的活动

旅平河南赈灾会是研究近代灾荒史、近代移民史、河南地方史的学者十分关注的问题,但由于旅平河南赈灾会关系到民国士绅之间、士绅与移民、士绅与军阀政府、赈灾会与各种慈善救灾团体之间关系等问题,具有纷乱、复杂等特点,许多个案研究支离破碎,研究成果虽不少,但仍有需进一步系统挖掘史料进行再阐释的空白之处[4],如作者在《从会馆到同乡会:近代河南旅京士绅的聚集活动及其影响》一文中探讨的旅京豫人是如何通过河南会馆、豫学堂和河南旅京同乡会等组织参与政治活动的研究,就是在深入发掘史料的基础上对同乡会的再探讨。

本书以在京和在豫的士绅交往活动为线索,剖析旅平河南赈灾会的形成。作者分两条线索进行研究,一条是以在京的河南同乡会为发展线索,一条是以在豫的经正书舍为线索,详细地逐一分析、考证京、豫两地士绅的“结网”过程。并对河南士绅在河南及北京的活动情况作全方位的考察,系统梳理了跨省界的同乡网络形成过程,勾勒出河南士绅凭借同乡关系在京豫之间从事赈灾的真实历史图景,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五、结语

《同乡、赈灾与权势网络——旅平河南赈灾会研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旅平河南赈灾会,揭示旅平河南赈灾会整个活动的台前幕后,将汇集于灾害发生时期的自然、社会、国家、个人交织而成的互动关系完整地呈现出来,是一部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旅平河南赈灾会历史的佳作,是迄今为止对旅平河南赈灾会所进行的最为翔实的研究。此书的出版,对河南灾荒史的研究,对灾荒史研究的人文转向无疑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 叶宗宝. 同乡、赈灾与权势网络——旅平河南赈灾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2] 夏明方.中国灾害史研究的非文化倾向[J]. 史学月刊,2004,(3):16-18.

[3] 张存刚.社会网络分析——一种重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J].甘肃社会科学,2004,(2):109-111.

[4] 叶宗宝.从会馆到同乡会:近代河南旅京士绅的聚集活动及其影响[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1):144-148.

猜你喜欢
灾荒士绅赈灾
在国民党灾荒统治下的饥饿大众
国民党血腥统治下的灾荒
晚清士绅的拍照秀——近代名人日记翻检拾得
华北抗日根据地基层政府的灾荒救治——以偏城县救治1944年旱灾和蝗灾为中心
叙述·立场·记忆:戏曲文学中的灾荒叙事
清代贵州团练与地方政治
对于士绅在“双轨政治”中的作用的分析
近代民教冲突中的中国人
硅宝科技:举行雅安地震赈灾募捐仪式
银行赈灾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