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重度癌痛患者止痛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5-03-02 01:19张广超刘细平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相关因素恶性肿瘤癌痛

张广超 孙 圳 刘细平 戈 伟

作者单位:435500 湖北省黄梅县人民医院(张广超,孙 圳,刘细平);430071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戈 伟)



慢性中重度癌痛患者止痛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张广超孙圳刘细平戈伟

作者单位:435500 湖北省黄梅县人民医院(张广超,孙圳,刘细平);430071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戈伟)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慢性中重度癌痛患者止痛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采集846例恶性肿瘤并且有慢性中重度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止痛效果的因素。结果约有86.05%的患者在3天内的止痛效果显著;阿片类联合非甾体药比每日口服大量等效吗啡类的止痛效果好。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骨转移、疼痛得到控制后有爆发痛、大量应用口服等效吗啡及没有联合应用NSAIDs均是影响癌痛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发生骨转移、有爆发痛及每日口服等效吗啡类的计量大均为慢性中重度癌痛患者发生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阿片类联合非甾体药为慢性中重度癌痛患者发生疼痛的保护因素。

【关键词】癌痛;止痛效果;相关因素;恶性肿瘤

(ThePracticalJournalofCancer,2015,30:786~788)

疼痛为癌症患者特别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一个很重要的症状[1]。疼痛不仅仅为一种症状,而且它还被称作人类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慢性癌痛已严重降低了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2]。规范地治疗慢性癌痛已成为治疗癌症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越来越受医生和患者的重视。本研究通过分析846例来我院就诊的恶性肿瘤并且有慢性中重度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来探讨影响慢性中重度癌痛患者止痛效果的相关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846例恶性肿瘤并且有慢性中重度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标准:所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诊断为恶性肿瘤患者,所选患者具有慢性中重度疼痛。所选患者的意识均清楚且没有滥用阿片类药物史。所选患者均没有精神及神经的障碍。排除标准:①意识不清楚的患者;②有严重心血管病的患者;③有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④有严重精神病的患者。该研究得到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选患者在参与试验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所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转移的部位、疼痛的程度、每日口服的吗啡量、用药的阶梯及途径、联用非甾体抗炎药与否、治疗3天的控制情况及缓解后每日疼痛所爆发的次数;肿瘤的部位、病因、类型及TNM分期。见表1。

表1 患者的临床资料/例

1.2治疗方法

根据《2011版的NCCN成人癌性疼痛的控制指南》对使用阿片类药物进行治疗的癌症患者进行剂量滴定。对阿片类没有耐受的癌症患者使用盐酸吗啡片的起始剂量为5~15 mg,而对耐受阿片类的癌症患者起始剂用药量根据既往用药的情况来定,最后用缓释剂来控制。对出现爆发痛的患者给予盐酸吗啡片进行缓解,其剂量为当日的10%~20%。本研究中所用的缓释剂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部分患者在以上的基础上联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对那些口服不进的患者应用注射剂吗啡或给予枸橼酸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来代替。对于那些给予弱阿片类来治疗的癌症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的可待因或曲马多的同时进行止吐治疗。

1.3疗效评价及评估方法

采用数字评分法(NRS)来对疼痛的强度进行评定:轻度疼痛为1~3分;中度疼痛为4~6分;重度疼痛为7~10分。疗效评定:NRS≤3分且每天爆发痛不高于3次的为控制良好;NRS>3分或疼痛没有降低的为控制不佳。NRS≤3分且每天爆发痛不高于3次的为疼痛得到稳定控制[3]。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来进行处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来对影响疼痛治疗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秩和检验来分析肿瘤的类型及分期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

疼痛控制良好728例(86.05%)、疼痛控制稳定103例(12.18%)、疼痛控制不佳15例(1.77%)。

2.2影响疼痛治疗效果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分期、疼痛的原因、用药的阶梯与癌痛的治疗效果没有关系;而消化系统肿瘤、疼痛的强度、四肢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Ⅳ期有多部位转移、骨转移、疼痛得到控制后有爆发痛、大量应用口服等效吗啡及没有联合NSAIDs均是疼痛治疗效果不好的因素,见表2。

表2 影响疼痛治疗效果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2.3影响疼痛治疗效果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对单因素分析的结果作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转移、疼痛得到控制后有爆发痛、大量应用口服等效吗啡及没有联合NSAIDs均是影响癌痛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表3 影响疼痛治疗效果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3讨论

疼痛为癌症患者最常见的1种伴随症状,它在癌症的不同时期均可出现。临床上当恶性肿瘤确诊时,大约有25%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特别是中、重度疼痛;约有75%的晚期癌症患者会伴发疼痛[4]。对于癌症患者主要症状之一的慢性癌痛,WHO所推行的三阶梯镇痛原则尽管已实施了30多年,可是在临床工作中仍有约50%癌痛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5],当今我们对可能影响癌痛疗效的影响因素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共识。目前临床上用于镇痛治疗评估的为国际上所广泛应用的Edmonton疼痛评估系统(ECS-CP),将其中的认知能力、神经性病理疼痛、爆发痛、患者的心理因素及成瘾性作为评估指标进行评估。本研究以我院救治的846例恶性肿瘤并且有慢性中重度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学分析,归纳总结可能影响慢性中重度癌痛患者止痛效果的相关因素。

本研究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消化系统肿瘤、疼痛的强度、四肢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Ⅳ期有多部位转移均是癌痛患者疼痛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但其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以上因素均不是影响癌痛患者疼痛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这就提示癌痛受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在进行癌痛评估时应考虑多方面的综合因素。观察不同程度癌痛的患者在治疗3天内疼痛的控制率的结果,提示我们疼痛程度越高患者的控制结果就会越低。这与一些的研究结果相符合,如有研究结果[6-7]显示中重度疼痛的患者比轻度疼痛的患者达到疼痛平稳控制所需的时间更长,阿片药的剂量需要的更高,辅助治疗手段也需要的更多。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疼痛治疗效果比较差,这与许多研究[8]的结果相符合。消化系统的癌痛难以控制可能是由于这类患者对阿片类的耐受性低。Ⅳ期有多部位转移患者的癌痛控制效果差,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这类患者病重、身体素质差。本研究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骨转移、疼痛得到控制后有爆发痛、大量应用口服等效吗啡及没有联用NSAIDs均是影响癌痛治疗效果独立危险因素。这种结果提示骨转移所导致的疼痛为一种难治性癌痛,临床上对这类患者常常需要辅助治疗。应用口服等效吗啡量大患者的癌痛难以控制,这提示癌痛的治疗与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有密切的关系。爆发痛为患者的疼痛得到控制后,又出现短暂的剧痛,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Fainsinger等[9]的研究结果显示,有暴发痛患者的疼痛得到控制需要大剂量的阿片类药物及更长的时间,这就提示爆发痛是癌症患者疼痛难以控制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与本研究的结果相符合。本研究中联合NSAIDs是癌痛患者的疼痛得以控制的一个保护因素,这与Portenoy[10]的研究结果相符合。

综上所述,骨转移、疼痛得到控制后有爆发疼、大量应用口服等效吗啡为影响慢性中重度癌痛患者止痛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联合NSAIDs为中重度癌痛患者止痛效果的保护因素。临床工作中要密切注意这些因素,努力提高癌痛患者的止痛效果,以减轻癌症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李欣.癌痛治疗现状调查及规范化治疗的意义〔M〕.河北医科大学,2011:56.

[2]邓明佳,李云霞,沈丽达,等.癌痛治疗120 例临床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1,26(6):650-652.

[3]李小梅,刘端祺,吴航宇,等.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单药或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癌症研究,2009,21(3):80-86.

[4]罗少燕,马冬.癌性疼痛的控制与护理〔J〕.护理学报,2010,17(10A):25-28.

[5]王楠娅,刘玉梅,赵恒军,等.影响慢性中重度癌痛患者疼痛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4,41(10):655-658.

[6]Fainsinger RL,Nekolaichuk C,Lawlor P,et al.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re validation study of a pain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cancer patients〔J〕.Eur J Cancer,2010,46(16):2896-2904.

[7]Fainsinger RL,Fairchild A,Nekolaichuk C,et al.Is pain intensity a predictor of the complexity of cancer pain management〔J〕.J Clin Oncol,2009,27(4):585-590.

[8]Kaasa S,Apolone G,Klepstad P,et al.Expert conference on cancer pain assessment and classification-the need for international consensus:working proposals 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J〕.BMJ Support Palliat Care,2011,1(3):281-287.

[9]Fainsinger RL,Nekolaichuk C,Lawlor P,et al.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re validation study of a pain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cancer patients〔J〕.Eur J Cancer,2010,46(16):2896-2904.

[10]Portenoy RK.Treatment of cancer pain〔J〕.Lancet,2011,377(9784):2236-2247.

(编辑:甘艳)

The Related Factors of Analgesic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Moderate and

Severe Cancer Pain

ZHANGGuangchao,SUNZhen,LIUXiping,etal.HuangmeiPeople'sHospital,Huanggang,43550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ed factors of analgesic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moderate and severe cancer pain.MethodsClinical data of 846 patients with chronic moderate and severe cancer pain were collected,and related factors of analgesic effect were analyzed.Results86.05% of patients had significant analgesic effect in 3 days.The analgesic effect of opioid drugs combined with non-steroidal was better than a large number of daily oral morphine equivalent.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bone metastasis,outbreak pain,large-scale application of oral morphine equivalent and no joint NSAIDs 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cancer pain.ConclusionBone metastasis,outbreak pain and large-scale application of oral morphine equivalent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chronic moderate and severe cancer pain.The opioid drugs combined with non-steroidal is the protective factor for chronic moderate and severe cancer pain.

【Key words】Cancer pain;Analgesic effect;Relevant factors;Malignant tumor

(收稿日期2014-10-08修回日期 2014-12-25)

中图分类号:R7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30(2015)05-0786-03

DOI:10.3969/j.issn.1001-5930.2015.05.049

通讯作者:刘细平

猜你喜欢
相关因素恶性肿瘤癌痛
骨转移癌痛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剑杆织机设计与人机工程相关因素分析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
老年癌痛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