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取消垂直管理后如何加强标准化工作

2015-03-07 07:04衡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胡伟国家羊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杨爱景
大众标准化 2015年2期
关键词:衡水市标准化工作

● 衡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胡伟● 国家羊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杨爱景

浅谈取消垂直管理后如何加强标准化工作

●衡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胡伟
●国家羊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杨爱景

摘要:管理体制调整后,标准化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要实现标准化工作的稳步提升,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的领导。质监部门只有做好思想转变以及政策、组织和技术等准备,切实找准服务的方向和内容,标准化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才会实现飞跃。

关键词:取消垂直管理加强标准化

标准化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标准化的作用和地位日趋突出,已成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和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加强标准化工作,已成为衡水市发展新型工业与现代农业、繁荣发展服务业的一项紧迫任务。十八大以来,国家多项改革措施不断深化,河北省质监垂管已经解除,作为质监系统最基础的标准化工作,如何加强,如何深入,如何在政府中心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课题。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标准化工作,下面笔者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大力推进实施标准化战略,实现跨越赶超、绿色崛起

在衡水市被河北省确定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的难得历史机遇下,在京津冀一体化规划正在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衡水迎来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实施标准化战略不仅有利于提高衡水市产品质量、树立品牌,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为实现“项目立市、工业强市、三产兴市、农业升级、绿色崛起”发展战略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和保障。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广大企业应切实提高对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目标,突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创优经济发展环境,坚定不移地走全面改革、绿色崛起、富民强市、普惠民生之路中的技术基础作用,进一步推动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把衡水市标准化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四项基本原则继续推动标准化工作进程

一是坚持政府推动,政策引导原则。这个时期,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统一领导,大力扶植推进,引导各方面力量参与、实施标准化,完善标准化工作运行机制,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是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原则。全面推进第一、二、三产业和社会事业标准化工作,着力重点突破,引领一批重点、优势、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学习研究先进地区的经验,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项标准化工作,分层次、有重点地推动标准化的全面实施,逐步建立适应衡水市经济发展实际的标准化体系和长效运行机制。

三是坚持自主创新、国际接轨原则。加强标准化工作与科技活动的紧密结合,促进自主创新,大力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引导企业瞄准中、外先进技术和水平,加大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力度,做优、做强支柱产业,全面提升衡水市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四是坚持市场引导、企业为主原则。坚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使标准化工作与市场密切联系,及时反映市场需求变化,为市场主体和市场监督提供服务。企业是实施标准化的主要载体,应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力军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通过加强企业标准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标准化发展新格局。

找准切入点,提高标准化工作贡献度

1.工业标准化

在全市工业领域开展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活动,促进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高新技术产品研发,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衡水市产业优势,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实现衡水市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围绕技术、工艺、装备、节能减排、产品质量等方面推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积极培育国家、省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在已有的4个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及工作组的基础上,力争组建新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大力引导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发挥标准化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两化融合中的作用,推动工业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2.农业标准化

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致富,推进农业生产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在实施保护地下水资源、粮食安全、稳定粮食生产,设施农业拓展、规模养殖推进、生态农业推广、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龙头企业提升、农业品牌创新、绿化衡水、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等工程中充分发挥标准化的推进作用。圆满完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武邑森林产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集中力量,积极制(修)订市级农业地方标准。

3.服务业标准化

围绕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举,在创建文明城市、城镇面貌提升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在城镇建设、现代物流业、餐饮、文化、旅游、商贸、和谐社区建设等服务行业,大力开展标准化服务和标准化管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推动衡水市服务业发展上档次、上水平,提升衡水市城市品味,增强城市竞争力。

4.资源节约与循环经济标准化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保护地下水资源、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等纳入标准化,组织节能降耗等相关标准的实施,从工艺、质量、管理方式等方面入手,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节能节水、降低消耗、科学环保、循环利用,扶助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以衡水市特色、支柱产业为重点,加强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广泛推行清洁生产,推进新装备、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加速衡水市新型工业化步伐。

5.京津冀一体标准先行

一是完善京津冀标准化推进机制。共谋京、津、冀标准化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机制;二是深入开展与京、津标准的对标工作。找出差距、分析原因,积极采用和转化有利于提升河北省产业水平、促进对外贸易,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的先进标准;三是紧紧抓住“大气污染治理与防治”工作,主动参与制定一批区域联合标准;四是在京、津产业转移中,联合认可一批企业标准,一地备案,三地认同。

加强保障措施是体制调整后工作进一步提升的根基

1.加强组织领导

搭好框架,顶层设计,力促衡水市政府出台标准化纲领性政策文件。加强对实施标准化的组织领导,将标准化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提请衡水市政府成立市加强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市政府有关部门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衡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2.建立协调配合机制

领导小组需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调度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协作,沟通信息,按照统一规划部署,做好各自行业的标准化工作。

3.强化队伍建设

标准化人才队伍是标准化工作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应构建以质监、科技、其他行业主管部门为主体,以检测中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为骨干的培训网络,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标准化培训工作,建立标准化专家人才库,鼓励标准化人才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加强对基层和企业的标准化人员培训,重视标准化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建立有利于标准化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标准化人才队伍,为标准化工作开展提供智力保障。

4.政策鼓励

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对开展标准化工作予以支持。对重要技术标准研制、重点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产品和项目,在科技计划的立项、成果奖励、推荐申报中国驰名商标、省名牌产品等方面优先给予支持。

5.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力促政府设立“标准创新贡献奖”,用于奖励在标准化工作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根据当年在标准化工作中取得的成效,政府对在实施标准化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可给予适当奖励。

6.加强宣传培训工作

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世界标准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质量月”、“采标宣传月”等活动广泛宣传、普及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宣传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对标准化工作成果的报道力度,增进社会对标准化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全社会标准化意识。形成企业重视标准化、媒体宣传标准化、社会关注标准化的浓厚氛围。

无论体制如何变化,市、县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分工没有变,各有各的职责,各有各的任务。我们应着手制定系列管理制度,分清责任,分好任务,抓好落实,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织就责任网,形成一盘棋。■

猜你喜欢
衡水市标准化工作
衡水市博物馆藏民国时期的“土地房产所有证”
标准化简述
中国人民银行衡水市中心支行
衡水市
衡水市
不工作,爽飞了?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选工作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