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及对策

2015-03-07 07:04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黄艳艳虞佳楠
大众标准化 2015年2期
关键词:技术壁垒壁垒保护主义

● 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  黄艳艳 虞佳楠

后危机时代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及对策

●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黄艳艳虞佳楠

摘要:后危机时代,新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扩散。本文通过阐述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知识产权壁垒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形式,分析了后危机时代新贸易保护主义呈现的新特点,并从政府、行业协会及企业等层面提出了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新贸易保护主义技术壁垒绿色壁垒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愈发频繁,商品、劳动、资本的交换更为广泛,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在后危机时代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为了促进本国生产发展、保护就业、使本国在国际贸易中占主导地位,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力度筑起贸易壁垒来维护本国利益,引发了全球新一轮的贸易保护浪潮。而我国在这场新贸易保护主义中受影响最大,受害最深。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含义及主要形式

1.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含义

新贸易保护主义也叫“超贸易保护主义”或“新重商主义”,随着WTO的日益完善,原本的贸易保护手段已经受到限制,不能在贸易过程中起到足够的作用,随后更隐蔽、更有效的贸易保护手段便出现在贸易之中,这就是新贸易保护主义。不同于传统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多以非关税壁垒为主,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知识产权壁垒、蓝色壁垒等被作为新贸易保护的方式,以保护本国贸易和就业。这些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在不触犯贸易限制的情况下,对隐蔽地保护本国的贸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形式

(1)绿色壁垒

绿色壁垒(Green Barriers)也叫做环境贸易壁垒(Environmental Trade Barriers),其目的是为保护生态环境,从而通过一些相关措施以限制贸易。作为国际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绿色壁垒通常以进口国设立法律、有关标准限制贸易对本国生态环境的破坏,从技术上对进出口贸易做出的要求。或者说它以保护国民健康和本国环境为借口,对国际贸易采取高于国际标准的限制、对进口商品提出苛刻要求、在环保要求上对进口商品设立门槛,最终达成限制进口贸易,达成贸易保护目的的贸易壁垒。

(2)技术壁垒

技术壁垒是指一国在对进口商品进行管理时,通过对进口商品提出特殊的甚至苛刻的技术要求,采取包括颁布技术法规、推行技术标准、实施合格认证程序等在内的技术性措施而设置的贸易保护壁垒。它增加了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目的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它是目前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推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最有效手段。涉及到贸易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农产品、食品、机电产品、纺织服装、信息产业、家电、化工医药,包括它们的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制成品,涉及到加工、包装、运输和储存等环节。根据国家质检总局2013年7月公布的数据,通过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随机抽取3 152家出口企业调查的结果推算,有23.9%的出口企业受到技术壁垒不同程度的影响。

(3)反倾销

反倾销(Anti-Dumping)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还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 据世贸组织最新发布的《国际贸易环境发展概览》报告,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新的贸易限制措施共计407项,相比一年前同期的308项有较大上升,新的限制措施影响全球货物贸易总额的1.3%,约2 400亿美元,其中以反倾销调查为主的贸易救济调查仍是贸易限制措施的主要手段。2013年国外对中国出口商品提出反倾销调查71起,中国连续18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4)知识产权壁垒

知识产权壁垒是指发达国家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下,对含有知识产权的商品,如专利商品,贴有合法商标的商品等实行进口限制或凭借拥有的知识产权优势,对发展中国家实行“不公平贸易”。 2013年美国共发起“337调查”【337调查是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简称USITC)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Tariff Act of 1930)第337节(简称“337条款”)及相关修正案进行的调查,禁止的是一切不公平竞争行为或向美国出口产品中的任何不公平贸易行为】42起,比2012年同期的40起增加2起,增幅5%;其中,涉及中国出口产品337调查19起,比2012年多1起,居美国337调查涉案国之首,占比达45%;占其同期立案数量的1/4以上,涉及中国不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型龙头企业。

(5)蓝色壁垒

蓝色壁垒是指发达国家通过在进出口贸易中设立严格的劳工标准和社会责任标准,限制某些商品的进口,以保护其国内市场的贸易保护行为。它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作为纺织、服装、玩具、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大国,由于自身的发展水平较低,虽然已经开始重视劳工权益并积极进行劳动保护,但还无法达到蓝色壁垒的要求,这使得我国相关产业运用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明显下降。

后危机时代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

1.新贸易保护主义成为全球性现象

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导致了经济相关行业的共融,国际贸易和服务紧密结合在一起,金融和国际分工也日渐全球化。国际分工使得市场融合,这也增加了经济的不稳定性和加快了传播的速度。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海啸通过经济全球化的各种渠道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蔓延,使之成为了一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从而使得后危机时代新贸易保护主义在全世界再次出现抬头趋势,不仅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频繁使用贸易保护措施来保护本国的企业。

2.贸易保护的商品范围扩大且针对性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贸易保护主义被各国广泛接受,被保护的商品范围正在迅速增加。新贸易保护主义由主要保护陷入结构性危机的产业部门,如农业、纺织、服装、钢铁、汽车、造船、家电等行业,已延伸到高新技术领域如电子计算机、光纤通讯、宇航工程等。据统计,2013年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92起,其中,美国对我国发起“337调查”19起。自2009年以来,中国输美产品已成为美国“337调查”的主要对象,每年立案量占比均在40%。除了发达国家立案增幅继续大幅度上升以外,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立案也呈增长趋势。中国仍然是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

3. 贸易保护手段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后危机时代以国家利益出发的原则迫使更多的国家寻求新的贸易保护手段,所以贸易保护手段更趋于多样化。在反倾销被广泛应用的同时,隐蔽性的技术壁垒、打着保护知识产权幌子的知识产权壁垒、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的绿色壁垒、设立严格劳工标准和社会责任标准的蓝色壁垒等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最佳选择。它的复杂性表现在:第一,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超出世界贸易组织现有协定与协议的约束范围。第二,难以判断名目繁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是否正确。第三,由于科技、资金和检验能力的相对落后,在新的贸易保护主义面前,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和弱势地位。

4.贸易保护名义合法合理,但暗含歧视性

反倾销、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都是依据一系列的国际公约或条约制定的,或是依据WTO的相关规则,通过立法制定的,其表面都有一层合法“外衣”,并抓住大众的普遍心理,以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和资源等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理由,以实现新贸易保护主义名义的合理性。据世贸组织报告,自2008年以来有22个世贸组织成员国采取了提高关税、支持国内产业发展政策等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有些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一方面表示要遵守世贸组织规则,一方面在“科学和合理”名义下,独立设置带有歧视性的技术性和绿色贸易壁垒措施。这严重违反WTO一贯坚持和倡导的公平贸易原则。

后危机时代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对策

1.政府应加强其宏观调控职能

(1) 加速制定新的国家标准

我国的产品质量标准现状是种类多、门槛低、不规范,政府应借助WTO有关法规标准大调整的有利时机,尽快完善国家标准,使其与国际标准相一致。与此同时,借助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调整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创新和开发绿色产业,抢占国际市场。

(2)加速推动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型

现阶段我国的贸易发展势头迅猛,但现在的贸易发展方式自身受到资源限制的束缚,因此要寻求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转变贸易发展方式,从现阶段的粗放发展转变为强调技术、注重质量的对外贸易。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要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实现劳动生产率较大幅度的提高。优化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缓解贸易摩擦、贸易保护的治本之策。

2.行业协会应建立预警机制 ,发挥其监督职能

行业协会在沟通政府与企业、国内与国外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面对后危机时代日益抬头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行业协会要加强对主要出口国如美国、欧盟等国的技术壁垒体系和绿色壁垒体系的研究,建立国外贸易保护预警机制。通过建立行业数据库,及时向企业传递国际市场的新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国内企业突破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壁垒。

3.企业应强化其市场主体功能

(1)增强企业应诉能力

企业在应诉时,一定要聘请专业律师,按照相关国家的要求,如实准备调查问卷和申请问卷的答复,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掉以轻心,并且严格按相关国反倾销程序的时间表提交问卷答复。与此同时,企业在应对贸易保护诉讼的过程中,要意识到我国贸易保护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只有在充分了解贸易保护主义的基础上,完善贸易保护立法,才可以在受到他国贸易保护主义诉讼时应对自如,从而保护我国企业的利益。

(2)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

中国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必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关系,推动我国产品更多的进入这一市场。从2014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运行情况来看:在新兴经济体中,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保持4.8%的增速,比前5个月提高1.2个百分点;金砖国家中对巴西、俄罗斯和印度贸易额分别增长5%、3.3%和6.8%。这是中国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可喜成果。这弥补了我国对美出口贸易的减少,降低市场过于集中所带来的风险。由于各国对进口产品的检测标准不一,出口企业除了花大力气提高产品质量外,还需努力开拓新市场,形成市场多元化格局,避免由于某一个国家市场关闭而导致企业陷入困境。■

本文是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后金融危机时代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2012y080)的阶段性成果。

基金项目

猜你喜欢
技术壁垒壁垒保护主义
打破发挥失常的壁垒
WTO规则的缺陷和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
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方案要旨
浅析在技术壁垒下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
鱼与鱼缸
浅析中国铁路货车制造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企业品牌战略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对策研究
车易拍:二手车的壁垒是信用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
破除部门间壁垒之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