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例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2015-03-11 05:32曹纯马代远谭榜宪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年轻病理特征临床特征

曹纯 马代远 谭榜宪

【摘 要】 目的:分析年轻女性乳腺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选择66例≤35岁经病理确诊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其临床及病理资料,并与随机抽取同期收治的35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乳腺癌66例比较其差异。结果:年轻组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中老年组(P<0.05),病理分期III-IV期患者比例高于中老年组(P<0.05),PR阳性率低于中老年组(P<0.05),Her-2阳性率高于中老年组(P<0.05),选择保乳手术比例高于中老年组(P<0.05),两组在病程小于1个月比例、肿瘤直径大小、病理类型、ER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年轻乳腺癌就诊时病理分期晚、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且较中老年组,年轻组PR阳性率低、Her-2高表达。

【关键词】 年轻;乳腺癌;病理特征;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6-0048-02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中老年妇女,但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有年轻化趋势[1]。目前多将年龄≤35岁的乳腺癌称为年轻乳腺癌。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66例≤35岁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旨在为临床诊治年轻乳腺癌提供指导和依据。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乳腺癌患者923例,其中年龄≤35岁、行免疫组化检测、手术治疗的初诊初治的患者共66例,占总病例数7.15%,随机抽取同期收治66例35岁以上的中老年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年轻组年龄为25~35岁,中位年龄为31岁,中老年组年龄为36~82岁,中位年龄为47岁。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年轻组、中老年组的临床资料,分别从患者就诊的时间、病理类型、肿瘤直径的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分期、免疫组化指标、保乳手术等几个方面分析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患者分期参照AJCC 2002乳腺癌病理分期标准[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程 年轻组、中老年组乳腺癌从发病到确诊时间分别为1d至7年和2d至4年,年轻组病程在一个月内的比例小于中老年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病理学特征 年轻组病理分期III-IV期比例高于中老年组(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中老年组(P<0.05),PR阳性表达率低于中老年组(P<0.05),Her-2阳性表达率高于中老年组(P<0.05),两组在病理类型、肿瘤直径大小、ER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 保乳手术 年轻组选择保乳手术比例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的乳腺癌发病率逐渐升高,乳腺癌的发病率有低龄化趋势。国内文献报道,年轻乳腺癌占同期乳腺癌的6.6%-13.7%[3],本组资料中乳腺癌小于35岁的患者占同期收治乳腺癌病人的7.15%,与国内年轻乳腺癌发病率基本一致。

研究提示年龄是乳腺癌复发死亡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4],究其原因年轻乳腺癌误诊率高、发现晚、诊断晚,且较中老年乳腺癌相比,年轻乳腺癌具有较独特的生物学行为[5]。

年轻乳腺癌临床症状隐匿,易受月经周期的影响,且易于乳腺纤维瘤、乳腺增生混淆,使得年轻乳腺癌在就诊时间上较晚[6]。本组资料中,较中老年组,年轻乳腺癌的就诊时间小于1个月比例高于中老年组乳腺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与年轻女性逐渐重视乳房健康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有关,但也可能是样本量小所致。

乳腺癌患者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病理类型、病理分期直接关系患者的预后,文献报道年轻乳腺癌患者就诊时较中老年患者肿瘤体积大,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分期晚[7-8]。本次研究中,年轻组肿瘤直径>5cm比例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究其原因,可能是年轻女性逐渐重视乳房健康与乳房自检,也可能是样本量小;年轻乳腺癌患者就诊时Ⅲ-Ⅳ期(48%)的比例高于中老年患者(27%),腋窝淋巴结转移率(52%)高于中老年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多项报道结果一致。研究提示年轻女性乳房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丰富,容易出现淋巴及血道转移[9],在本组资料中,虽然两组肿瘤大小无差异,但是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年轻组明显高于中老年组,这也是年轻组病理分期晚于中老年组的一个重要原因,

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基因是乳腺癌的生物学标记物,也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及预后的重要指标,ER、PR阳性患者对内分泌治疗敏感,其阳性较其阴性预后较好,Her-2基因阳性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众多研究表明年轻患者ER、PR低表达比例较高,而Her-2 基因呈高表达[10],本研究中年轻组ER阳性率(59%)低于中老年组(71%),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有统计学差异的趋势,究其原因可能是样本数较少。PR阳性率年轻组(39%)低于中老年组(64%),Her-2阳性率年轻组(74%)高于中老年组(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乳腺癌属于全身性疾病,在病程早期可发生血道转移,手术大小并不对患者生存率起决定性作用[11]。随着肿瘤综合治疗的不断发展,保乳手术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肯定。在本研究中,年轻组保乳率(20%)高于中老年组(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保乳手术可有效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美容效果,年轻患者保乳意愿更强烈。但保乳术也有一定的适应症,年龄是选择保乳术的参考因素。研究发现年龄是影响保乳术后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12],小于35岁组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率为大于35岁组的2倍[13],NCCN2007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指出年龄小于35岁浸润癌是保乳术的相对禁忌症,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且相关生物学指标提示良好预后的年轻患者选择保乳术是合理的。

综上所述,年轻乳腺癌具有发现晚、进展快、预后差等特点,早诊断、合理规范的治疗是提高年轻乳腺癌生存率的有效措施。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年轻乳腺癌的病理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以期对乳腺癌的合理规范化系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Christinat A, Di Lascio S, Pagani O. Hormonal therapies in young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hen, what and for how long?[J]. J Thorac Dis,2013,7(5):36-46.

[2]谷铣之,殷蔚伯,余子豪.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168.

[3]王聆宇,汪静.年轻女性乳腺癌 200 例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8):8-11.

[4]Cancello G,Maisonneuve P,Rotmensz N,et al. Prognosis and adjuvant treatment effects in selected breast cancer subtypes of very young women ( < 35 years) with operable breast cancer[J]. Ann Oncol,2010,21( 10): 1974- 1981.

[5]Sidoni A, Cavaliere A, Bellezza G,et al. Breast cancer in young women: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biological specificity[J].Breast,2003, 12( 4): 247-250.

[6]吴惠晓. 保乳术后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心理干预的护理观察[J].海南医学, 2011, 22( 3): 148 ~ 149.

[7]呼群,张嘉玲,苏乌云,等.年轻与中老年女性乳腺癌病理特征对照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1 43(3):294-297.

[8]刘胜春 吴凯南.青年乳腺癌 282 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 2005,34(12):1789-1790.

[9]李梅芳,何建蓉,沈坤炜,等.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J].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10,4(5):172-173.

[10]张德才,张景华,汪萍,等.C-erbB2、PCNA、ER、PR在126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现代肿瘤医学2009,17(10):1874-1877.

[11] 韦忠恒,浦涧,韦建宝,等.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对策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 1): 80-81.

[12]Arvold ND,Taghian AG,Niemierko A,et al.Age,breast cancer subtype approximation,and local recurrence after breast-conserving therapy[J].J Clin Oncol,2011,29(29):3885-3891.

[13]Bauer K R, Brown M, Cress R D,etal.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estrogen receptor (ER)-negative, pro-gesterone receptor (PR)-negative, and

HER-2 negative invasive breast cancer, the so-called triple-negative phenotype[J].California cancer Registry. Cancer,2007,10(5)9:1721-1728.

猜你喜欢
年轻病理特征临床特征
纵隔大B淋巴瘤22例临床分析
荨麻疹患者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探析
江西党委常委刘捷再破“年轻”纪录
50例青年女性乳腺癌临床治疗效果和病理分析
T1期外周型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淋巴结转移分析
炎症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