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中的“人”与“世界”

2015-03-13 02:55邹太龙
中小学德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对象性林斯基苏霍姆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位父亲,颇不耐烦孩子玩玩具的噪音。为了宁静思考,他撕下书中的一张地图,弄成无数纸片后说到:“宝贝,你把这些纸片拼成地图的原样后,再玩玩具,好吗?”没过一会儿,一幅完整的地图呈现在父亲眼前。父亲惊诧万分:“孩子,你怎会知道世界地图的原样?”“爸爸,我不知道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但这幅地图背面是一幅人像,我是照人像来拼的。我想,当人回复到人的原样,他背面的世界也一定能回复到原样,对吗?”儿子的回答让父亲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中。

有人说,孩子是天生的好奇者与提问者,其目光所至、尽收眼底的天地万物无不是谜,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孩子往往能在其感知的周围世界的形象中提出许多出人意料的哲理性问题。但是,孩子更是世界的解说者,是异于成人的解谜高手,他们以一颗物欲未染、心性未定的赤子之心去解读成人眼中看似斑驳陆离的缤纷世界,其特有的思维方式与生活经验往往能给那些扑朔迷离的问题抛出让人拍案叫绝的奇妙答案。

作为哲学的一大基本问题,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复杂话题,对其思考越久,越发有“以有涯随无涯”的乏力感,历史长河中不知有多少先贤圣哲为此形销体瘦、皓首穷年。按理说,人与世界的关系应在人类理性思考与逻辑思维的对象性认识中日益清晰明朗,然而事实上,这一关系却随着人类理性认识的深入而更加模糊难辨。

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具有一种思考人与世界关系的天然渴望与禀赋。当人回复到人的原样,他背面的世界也一定能回复到原样,这便是孩子眼中的“人”与“世界”。孩子将自身与世界视为浑然之一体,其人生观与世界观融合同一。对孩子来说,追问世界也就等于探寻其自身。世界并不外在于人,人也不在世界之外,世界是人的世界,只有从人本身去看世界,以整全人的眼光去看世界,即便世界支离破碎、凌乱不堪,抑或繁花似锦、眼花缭乱,也总能看清它的真实面貌。饱经岁月沧桑、阅尽世间浮华的我们,还能借孩子之慧眼,以灵敏之童心去观察和看清周遭世界吗?

雅斯贝尔斯曾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好像滑入了一个由习俗、偏见、思维定势及全盘接受所构成的囚笼,在这里面,人们丧失了童年的率真与直觉。成人在阅历日益丰富与视野不断开阔的同时,也对诸多事情习以为常、麻木不仁,对置身其中的多彩世界司空见惯。相反,孩子因为“嗜欲浅者天机深”,反而能够举目寰宇理自呈,看透成人无法体悟的微妙玄机。孩子认识自身、探索世界、追求智慧的视角与方式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迸发着思维的火花,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视点与新切口,也给人类精神宝库注入了新鲜血液。

卢梭曾说,“儿童时期就是理性的睡眠”。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儿童首先是用情感来认识周围世界的”。孩子的生命与生活是一种意义的存在,一种物我合一的存在式生存,而非抽象的理性与逻辑。孩子具有与生俱来的“泛灵”与“拟人”思维,对孩子来说,情如生命之水,没有情便处于脱水状态,如鱼儿在岸上。因此,教育切忌将孩子视为“小大人”或成人的翻版,戕害其自然本性、压抑其独立个性。如若过分推崇主客二分的对象性思维,像黑格尔一般将名山视为大土堆,这个世界就会祛魅,最终沦为赤裸裸的物质存在,人与世界便会出现分裂与异化,人类也就无法实现海德格尔语境中的诗意栖居。

邹太龙,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400715。

责任编辑 徐向阳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象性林斯基苏霍姆
马克思现实对象性实践观解蔽及其对实践哲学的创新效应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让教育更美好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回到给予性与现象本身——论马里翁对对象性和成已的回应与批评
“对象性存在”的三重规定性及其意义*
马克思“对象性活动”概念及其存在论境域
苏霍姆林斯基学前教育思想探析——基于“快乐学校”教育实践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