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湘潭部分高校为例

2015-03-14 01:50赵玲令
长江丛刊 2015年28期
关键词:问卷微信思想

赵玲令 郑 灿

微信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湘潭部分高校为例

赵玲令郑 灿

【摘要】随着微信等全新传媒方式的广泛使用,这一融入了基本通讯与朋友圈沟通等功能的全新媒介,自产生以后,就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大学生作为信息宣传的生力军,借助微信这一平台,不但能实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同时也便于学校借助这一载体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基于微信开放性的特点,如何保证这一媒介得到合理正当使用,就必须先有效分析其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本文拟以湘潭部分高校为例,从微信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出发,结合其存在的客观问题,从而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微信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对策

一、前言

随着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各种新设施、教育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在此背景下要求校方必须转变教学理念,丰富管理思维。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不断成熟,加上无线局域网建设日益完善,以及微信等及时通信产品功能日益丰富,微信这一软件平台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日益密切。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学管理必须及时调整以便适应这些全新变化。微信作为一种全新的、功能更丰富交流沟通平台,为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就必须深度剖析其对学生的客观影响,从而制定相对应的解决思路。

二、微信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调查问卷及结果分析

为有效分析微信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本次研究特结合数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来开展,通过随机邀请湘潭区域高校学生,回答调查问卷,并以数据化的形式存在,从而得出具体的问题答案。

(一)调查问卷说明

首先,我们设置的研究对象为在校学生。因此,所设置的问题和选项都应该符合学生情况。其次,问卷设计中,以微信功能为切入点,通过着重分析微信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得出微信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具体影响。最后,问卷内容涵盖客观选择部分和主观部分,通过对学生使用微信平台的主要目的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其具体影响。

整个调查问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其主要从学生的性别状况、年级以及专业进行调查,其中特意添加学生是否为学生干部,设置这一选项的目的是为了调查分析学生干部因工作沟通与微信平台使用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是此次问卷的深度调查部分,着重从学生使用微信的频率和目的出发,集中统计学生使用微信的主要目的,从而分析其对学生可能造成的影响力。结合微信重要的服务功能——公众号,设计针对性的问题,着重了解学生对公众号推送信息可信度的认识,并借此反映学生是否能有效筛选接收到的信息。正是因为微信的信息互动传播等功能,使得这一平台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健康信息,而这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育造成不良影响。问卷最后一题设为开放式题目,主要为了收集学生对微信平台的未来期待,是否希望借助这一平台获得其他的帮助。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湘潭部分高校,此次问卷主要在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四所高校中进行。共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各高校分别250份。最后收回问卷数量为976份,有效调查问卷为965份,有效调查问卷所占比重为96.5%。

从表一可以看出,无论是年级,还是专业和性别,均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所得数据能够有效反映实际情况。为有效分析微信对学生的影响,首先我们来看学生使用微信这一软件的主要目的。目的是学生使用微信的重要导向因素,同样其相应目的,也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具体影响。

表一 问卷主体主要信息汇总表

表二 学生使用微信软件的主要目的分析

通过表格二,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使用微信软件的主要目的,在于沟通信息、开展学生工作以及朋友圈分享。因此,正是微信功能的丰富性,让其成为学生追捧的对象。但还应该认识到微信中,有宣扬谣言和虚假信息,很容易形成“病毒式”感染传播。另外,大学阶段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半社会阶段。对不良信息的辨识度和基本态度,其正是微信对学生负面影响的重要表现[1]。

表三 接触微信的不良信息情况

从表三反映出将近一半的学生从来不观看不良信息,但也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存在偶尔观看和经常浏览的行为,这正是微信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必须予以正视与解决。此外,该问卷还反映出学生使用沟通软件工具的变化。学生从之前的电话、短信沟通,逐渐升级为以微信为沟通主渠道的沟通方式。

三、微信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分析

(一)积极影响分析

微信作为一个及时通信软件,学生通过合理应用微信,能够及时便捷地与自己的同学、朋友进行沟通。同时,其仅需少量流量就能实现信息沟通,对学生来说,节省一大笔开支。其次,依托微信平台所开发的购物等生活功能,大大方便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实现了科技与生活的无缝对接。

在庞大活跃用户的推动下,微信所推出的内容和功能,都是与社会发展趋势相联系的,学生使用这一平台,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选择。最后,其还是一个信息分享平台,学生可以借助公众平台,了解更多知识内容,扩大知识面。而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感悟和见识发到朋友圈内,供他人评论,可以有效疏导其心理压力。

(二)消极影响分析

微信庞大的使用群体,涵盖了各种交流和沟通信息。因此,假使说学生未能形成有效自制力,那么就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同时,微信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和快捷性,再加上其相对封闭的圈层,就使得很多虚假信息在其中被错误传播,以至于微信成为谣言和虚假信息的集散地。而这也会对学生认识和了解这一系列客观事件,造成很大误导。

最后,大部分学生对微信的依赖度过高,一方面影响到学生的正常生活、学习,很多学生将大量的自习时间和课堂时间都用在了刷微信上,不利于学生学习和开展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微信上的摇一摇功能和其他交友功能,使得很多学生沉迷其中,容易影响到学生正常的社会交往[2]。此外,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信侵害大学生,使其陷入交友陷阱,遭受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

四、针对微信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对策分析

随着微信功能的进一步拓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一及时通信软件都将成为学生工作、沟通的主要工具。我们应该认识到微信对学生思想行为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我们有必要根据其存在的具体问题,制定完善的解决策略和方案。

首先,加强对学生基本素养的教育,提升其对事物的辨识度。当大学生具备准确辨析事物的能力,在遇到虚假信息时,其会首先验证真伪,而不是盲目转发、评论。学生应该自主建立具备正确事物的辨知体系。教师也应在教育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怀疑精神[3]。

其次,教育学生对不健康的信息应该保持抵制态度。当学生遇到不良信息时,应该坚持不看,并通过微信平台自身监督渠道举报相关信息,净化微信环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融入思想教育,确保学生达到应有的思想境界。通过必要的讲解和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对不良信息形成正确的认识。

再者,教会学生对微信交流与现实交流有效区分,形成正确的交流思维。这两种交流方式,实际上都是互相交流的一种形式。但所有的交往,最终落脚点都只能是在现实中完成的。这也是微信在沟通过程中的局限性。所以,必须让学生知道不能过度依赖微信沟通,要使学生明白微信沟通的真实性有待进一步检验,学生不能盲目的听信聊天信息和内容。同时,其更也不能替代现实沟通[4]。

最后,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将学生在微信上的时间和精力,实现有效引导。当前部分学生对微信产生的过度依赖,从某种角度讲,这正是课余文化建设不到位造成的结果。只有构建全面丰富的校园文化,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学生实现全面进步。这也是培养全面素质人才的重要要求。

五、结语

随着微信平台的广泛普及,它已经成为当前多数大学生在信息沟通、生活娱乐的首选载体。开放的微信平台,庞大的用户群体,浩繁的信息内容,都使得学生思想行为无时无刻不受其影响。教学管理最大的要求,就是既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又要帮助学生认识好身边的事和物。因此,结合实际,探究微信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具体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在充分认识到微信使用与生活、实践结合是一种趋势的同时,也需结合学生的客观需求和教学的客观要求,制定合理的对策,帮助学生更好应用这一工具。

参考文献:

[1]金小方.微信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2014(2):67-71.

[2]金音.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新校园,2014(10):59-62.

[3]丁慧民.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2):145-149.

[3]左红娟.微信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J].才智,2015(12):26-29.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湖南工程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赵玲令(1985-),女,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郑灿(1993-),男,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

猜你喜欢
问卷微信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微信
微信
微信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