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江南区孕妇出生缺陷预防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2015-03-16 05:05曾江辉李建民梁秀云梁少林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年20期
关键词:南宁市知晓率途径

曾江辉,李建民,梁秀云△,卢 庆,潘 革,梁少林,杨 兰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1.检验科;2.医院管理;3.产科;4.儿科;5.预防保健科 530031)



·论 著·

南宁市江南区孕妇出生缺陷预防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曾江辉1,李建民2,梁秀云1△,卢 庆3,潘 革4,梁少林5,杨 兰1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1.检验科;2.医院管理;3.产科;4.儿科;5.预防保健科 530031)

目的 了解南宁市江南区孕妇对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获得途径和态度行为,为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的服务方式和途径拓展思路。方法 对2014年6~12月到该院产科初次建立围生期保健手册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收回问卷1 408份,其中有效问卷1 362份,有效应答率96.73%。调查结果显示,孕妇对预防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知晓率为2.94%~98.24%。除5项外(共计20项),其他项的知晓率均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而提高(P<0.05)。对预防出生缺陷相关知识获得途径主要是网络、手机(62.70%)和书刊、报纸(57.64%)。婚前医学检查率为96.77%,孕前医学检查率为33.26%,产前医学检查率为96.99%,计划妊娠率为61.82%。结论 孕妇普遍知晓预防出生缺陷的基本知识,但不全面,大多数孕妇对优生有积极的态度和行为。依托网络和手机平台可扩大孕妇健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提供更便捷、更有效的途径服务于大众。

出生缺陷干预; 预防知识; 孕妇

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出生缺陷可由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也可由这2种因素交互作用或其他不明原因所致,通常包括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功能异常如盲、聋和智力障碍等[1]。2003~2010年南宁市围生儿642 678人,出生缺陷儿10 437人,平均发生率16.24‰,高于全国14.37‰的水平[2]。本次调查拟了解南宁市江南区孕妇对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获得途径和态度行为,为出生缺陷干预工作中宣传教育的服务方式和途径拓展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4年6~12 月到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初次建立围生期保健手册的孕妇填写《南宁市江南区孕妇出生缺陷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1.2 方法 获得孕妇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由经过培训的妇幼保健人员对孕妇发放调查问卷。为强调真实性、独立性和保密性,问卷采用当场发放,独立填写,当场回收的方式。调查内容包括孕妇一般情况、掌握预防出生缺陷的知识、知识获取的途径和需求等。

1.3 统计学处理 问卷调查数据采用Epidata3.0软件录入,并进行相关的逻辑检查,确保数据库准确无误。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问卷共收回1 408 份,其中有效问卷1 362份,有效应答率为96.73%。被调查的1 362名孕妇中,孕妇年龄最大43岁,最小18岁,平均(26.50±3.80)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96人(21.73%),高中、大中专626人(45.96%),本科及以上440人(32.31%)。民族:汉族830人(60.94%),壮族505人(37.08%),其他少数民族27人(1.98%)。职业:农民6人(0.44%),工人106人(7.78%),商业、服务业579人(42.51%),行政、文职人员362人(26.58%),医护人员62人(4.55%),教师74人(5.43%),其他职业173人(12.70%)。家庭人均月收入:≤1 000元28人(2.06%),1 000~1 999元214人(15.71%),2 000~2 999元428人(31.42%),3 000~3 999元347人(25.48%),4 000~4 999元226人(16.59%),>5 000元119人(8.74%)。

2.2 出生缺陷预防知识知晓情况

2.2.1 出生缺陷预防知识的知晓率 本次调查预防出生缺陷的知识涉及出生缺陷的种类、遗传、环境、药物、时间等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被调查者对有关预防出生缺陷知识的知晓率为2.94%~98.24%,见表1。

2.2.2 不同文化程度孕妇对出生缺陷预防知识知晓情况的比较 χ2检验发现,不同文化程度的孕妇对“生育过先天残疾儿计划再次怀孕时是否应做产前诊断”“吸烟会影响受精卵和胚胎质量,造成胎儿发育不良”“准备怀孕的妇女不宜与猫、狗等宠物亲密接触”“孕妇外周血测定甲胎蛋白可筛查什么疾病”“近亲结婚有危害的根本原因”5个问题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其他15个问题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文化程度的孕妇对出生缺陷预防知识知晓率(%)

2.3 孕妇对预防出生缺陷服务项目的态度及预防出生缺陷的行为情况

2.3.1 孕妇对预防出生缺陷服务项目的态度 在调查对象中,对婚前检查、孕前培训、优生咨询、孕前体检、产前检查和孕期营养指导的必要性均>95%,认为1个提供宣传教育、优生咨询、检查结果查询、健康指导、短信提醒等网络服务平台有必要的孕妇占99.71%。见表2。

表2 孕妇对预防出生缺陷服务项目的态度

续表2 孕妇对预防出生缺陷服务项目的态度

2.3.2 预防出生缺陷的行为 本次结果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孕妇在孕前、孕期为妊娠做了较多积极准备工作,其中进行过婚检婚前医学检查者占96.77%,进行过孕前医学检查者占33.26%,进行过产前医学检查者占96.99%。见表3。

表3 孕妇预防出生缺陷行为情况

2.4 出生缺陷预防知识来源情况 被调查对象中,一般通过网络、手机、书刊、报纸、亲朋、好友、宣传册、宣传单、医务、计生人员、广播、电视、社区板报、宣传栏、科普讲座等多种途径来获得出生缺陷预防知识。其中,网络、手机是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途径,由此途径获取信息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62.70%,其次为书刊、报纸。见表4。

表4 出生缺陷预防知识信息获取途径

3 讨 论

3.1 孕妇对预防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的知晓水平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南宁市江南区孕妇对预防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在2.94%~98.24%之间,该区孕妇健康生育的意识日益加强,普遍知晓出生缺陷预防的基本知识, 如“生育过先天残疾儿计划再次怀孕时是否应做产前诊断”“情绪波动会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吸烟会影响受精卵和胚胎质量,造成胎儿发育不良”“准备怀孕的妇女不宜与猫、狗等宠物亲密接触”等。但是对一些较为专业的出生缺陷知识知晓率较低,如对“孕妇外周血测定甲胎蛋白可筛查什么疾病”的知晓率仅为2.94%,对“近亲结婚有危害的根本原因”的知晓率仅为9.10%,对“妇女在计划怀孕前应该调离哪些岗位”“唐氏综合征最常见的表现”“地中海贫血高发地区夫妻应在孕前进行产前筛查”“怀孕后是否用任何药物都对胎儿正常发育有影响”“补钙是否可以预防唇腭裂”的知晓率均低于60%,尤其是“地中海贫血高发地区夫妻应在孕前进行产前筛查”的知晓率仅为55.73%,广西是地中海贫血高发区,出生缺陷发生率居高不下[3],其发生率为11.81%~30.82%[4],对地中海贫血相关知识有待提高以降低其发生率。此外,对孕妇的学历与预防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进行对应分析,结果发现,预防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呈正相关,孕妇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也越高。这一结果与刘亚琴[5]对南京市鼓楼区孕妇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结果相一致。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学历高的孕妇主动获取相关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较强,并且获得知识的途径也较广泛。

3.2 孕妇对预防出生缺陷服务项目的态度及预防出生缺陷行为的情况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孕妇对预防出生缺陷服务项目的态度端正、积极,迫切需要1个提供宣传教育、优生咨询、检查结果查询、健康指导、短信提醒等网络服务平台。在预防出生缺陷的行为上,相当一部分孕妇在孕前、孕期为妊娠做了较多积极准备工作。其中婚前检查率为96.77%,远高于2010年全国平均水平(41.00%),甚至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80.50%)[6],而孕前体检率仅为33.26%,低于王晓明等[7]报道的青岛孕前检查率(51.93%)。此外,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坚持服用叶酸的比例为60.28%,叶酸服用率远高于仇小强等[8]2005年报道的广西孕前叶酸服用率(23.6%),虽然较10年前有所提高,但叶酸服用还是不足,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孕前3 个月服用叶酸的孕妇比例偏低,调查显示计划妊娠率不高(61.82%),可能是原因之一。

3.3 出生缺陷预防知识来源情况 随着网络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出生缺陷预防知识来源也发生了改变,网络、手机成为最主要的获取信息途径(62.70%)排在第1位,取代了传统模式下书刊、报纸[9-10]。此次调查显示,本地区孕妇迫切需要1个提供宣传教育、优生咨询、检查结果查询、健康指导、短信提醒的网络服务平台,南宁市出生缺陷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正好满足这一迫切的需求。

综上所述,孕前和孕早期保健是预防出生缺陷的关键时期,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出生缺陷预防工作也要与时俱进,拓宽思路,找准一级干预、健康教育的切入点,依托网络平台,改进出生缺陷预防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出生缺陷干预的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更好地为育龄夫妇提供孕前-围孕保健服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J].中国药房,2012,23(39):3693.

[2]李颖,龚祖康,覃頔,等.2003~2010年南宁市婚前保健工作与出生缺陷发生状况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4):320-322.

[3]黄越华,陈赤,曾萼.2000~2005年广西岀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06,12(6):367-368.

[4]CaiR,LiuJ,WangL,etal.Studyonmolecularepidemiologyofthealpha-thalassemiasinLiuzhouCity,Guangxi Autonomous Region,China[J].Hemoglobin,2004,28(4):325-333.

[5]刘亚琴.1 388例孕妇出生缺陷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1):5178-5180.

[6]李鲁,顾亚明,周驰,等.婚前检查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流行病学杂志,2011,32(11):1105-1109.

[7]王晓明,陈玉华,葛翠翠,等.青岛市出生缺陷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6):347-350.

[8]仇小强,沈立萍,曾小云,等.广西柳州市部分育龄妇女神经管畸形认知度和干预现状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3):225-226.

[9]陈红,徐慧.上海市奉贤区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2):5271-5273.

[10]汪天英,曲毅,施榕,等.三林地区育龄夫妇预防出生缺陷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3):3808-3812.

Investigation on attitude and behavior of pregnant women on birth defect prevention knowledge in Jiangnan District of Nanning City*

ZENGJiang-hui1,LIJian-min2,LIANGXiu-yun1△,LUQing3,PANGe4,LIANGShao-lin5,YANGLan1

(1.DepartmentofClinicalLaboratory;2.HospitalManagement;3.DepartmentofObstetrics;4.DepartmentofPediatrics;5.DepartmentofPreventionandHealthCare,NanningMunicipalSecondPeople′sHospital,Nanning,Guangxi530031,China)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awareness situation,acquiring route,attitude and behaviors of birth defect related knowledge among the pregnant women in Jiangnan District of Nanning City in order to expand the thinking for the service mode and route of birth defect intervention work.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performed among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establishment of the perinatal health care manual in the obstetric department of the hospital from June to December 2014.Results 1 408 questionnaires were recovered,in which 1362 questionnaires were valid with the effective response rate of 96.73%.The survey results indicated the awareness rate towards the birth defect prevention related knowledge ranged 2.94%-96.73%.Except for 5 items(sum to 20 items),the awareness rates of other items were increased with their education level(P<0.05).The acquiring routes of preventing birth defects related knowledge were mainly the internet and mobile telephone(62.70%),books and newspaper(57.64%).The premarital medical examination rate,pre-pregnancy medical examination,medical prenatal examination and planned pregnancy rate were 96.77%,33.26%,96.99% and 61.82% 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e pregnant women widely knew the basic knowledge of preventing birth defects,but incomplete.The most of pregnant women have active attitude and behaviors toward eugenics.Relying on the internet and mobile telephone platform can expand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pregnant women health education and provide the more convent and more effective route to serve the general public.

birth defect intervention; preventive knowledge; pregnant women

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0133173)。

曾江辉,男,硕士,检验师,主要从事医学检验诊断学研究。△

,E-mail:705130251@qq.com。

10.3969/j.issn.1672-9455.2015.20.013

A

1672-9455(2015)20-3003-03

2015-01-30

2015-04-20)

猜你喜欢
南宁市知晓率途径
Sam’s Family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关 公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社区全科医师糖尿病三级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
南宁市核心区旧桥景观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