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护理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5-03-16 05:05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年20期
关键词:肝炎出院肝硬化

曹 睿

(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 710068)



·临床探讨·

延伸护理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曹 睿

(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 710068)

目的 观察延伸护理干预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3~9月在该院接受住院干预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8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施以肝炎后肝硬化常规护理,试验组则于对照组护理内容基础之上,于研究对象出院后施以为期6个月的延伸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干预后的相关指标。结果 试验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肝硬化相关健康知识认知度达标率、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施以出院后的延伸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延伸护理; 肝炎后肝硬化; 生活质量

肝硬化是由诸多不同因素导致的持续慢性进展性肝脏疾病,患者常因自身疾病的频繁发作、迁延难愈的漫长病程、治疗措施奏效甚微的预后而承受巨大的身心痛苦,生活质量普遍低于其他类型的肝病患者[1-2]。伴随着我国现阶段临床护理视野的延伸和拓展,护理服务已不仅着眼于对服务对象的住院护理,而是要将代表着大医精诚理念的护理服务延伸至患者出院以后,护理的目标也不再局限于对护理对象的疾病照顾和生命延续,而是拓展至提高护理对象的整体生活质量[3-4]。基于上述理念,本科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实施出院后的延伸护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9月在本院接受住院干预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8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试验组中男26例,女18例,平均(35.87±11.38)岁;对照组中男25例,女19例,平均(36.24±10.17)岁;两组入选者在年龄、男女比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施以肝炎后肝硬化常规护理,包括住院基础护理和肝炎后肝硬化专科护理内容。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内容的基础上,于患者出院后实施为期6个月的延伸护理。(1)建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个人档案,详细记录该类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列出延伸护理计划,内容力求详尽全面。(2)每月举办1次资深专科护士讲座,以集体讲授的方式向研究对象施以肝炎后肝硬化相关疾病知识和健康保健知识。每次讲座结束后为研究对象提供20 min的自由讨论和提问时间,让研究对象在相互交流、共性疑问讨论、正确答案确认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3)每月1次一对一的护患电话沟通,强化集体授课的内容,解答患者自我护理中个性化的疑问和困难。对于电话沟通存在困难或者电话沟通效果欠佳的患者,实施面对面家庭访问,强化干预效果。

1.3 评价指标

1.3.1 肝炎后肝硬化相关健康知识认知度达标率评价指标 于研究对象出院6个月后采用自制的肝炎后肝硬化相关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实施调查评价,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分值高于90分者,评价为认知度达标,以达标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数量在总入选者中所占的比例计算认知度达标率。

1.3.2 生活质量的评定 于研究对象出院6个月后采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进行评估分析,测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健康教育效果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相关健康知识认知度达标率95.45%(42/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3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4,P=0.002)。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的比较(分,±s)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出院后延伸护理的试验组患者,其干预后的相关健康知识认知程度、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表明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施以出院后的延伸护理,在提高其相关健康知识认知程度、生活质量方面有积极作用[5-6]。

肝硬化是消化系统的常见慢性病种之一,具备着反复发作、病程漫长、无法逆转的疾病特点,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对自身疾病的高认知程度有利于增强其主动遵从医疗护理方案、延缓疾病进展。漫长的病程要求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不仅需要住院时的高治疗依从性,更需要其在出院后继续严格遵从长期的医疗护理干预方案[7-8]。而失去了住院时护理人员所提供的全面实时全程的指导和督促,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出院后常因健康指导的后续乏力而无法获得健康知识的巩固和更新,进而导致其自我护理的意识和能力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而逐步下降[9-10]。当前我国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所实施的住院期间护理干预根本难以满足该类患者出院后的长期护理要求,基于此点,本研究将延伸护理引入至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出院后居家护理之中,通过持续规律性的延伸护理干预,帮助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提高对自身疾病健康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自觉遵从长期医疗护理干预方案,主动采取适宜的自我护理行为,最终获得了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11-12]。本研究所采用的延伸护理是集中体现现代护理人文关怀理念的护理模式,将护理服务触角延伸至患者出院后的后续康复和生活质量改善过程,为出院后患者提供涵盖其身心以及社会等全方位的护理支持服务,是一种有效的提高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先进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13-14]。

[1]刘怡素,赵丽军,李娜.延伸护理对改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性探讨[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8):1542-1543.

[2]李玖虹.浅谈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0,7(11):285-286.

[3]梁茹,刘序友,张惠琴,等.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现状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0):1884-1885.

[4]邓鑫,梁健,吴发胜,等.中医药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社会功能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新中医,2011,43(9):29-31.

[5]黄培宁.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19):89.

[6]梁茹,刘序友,张慧琴,等.情绪干预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0,9(7):58-59.

[7]陈娜,刘翠琴.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23):3663-3664.

[8]周俊霞,陈洁,王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0):39-41.

[9]杨莉,林细吟,吴建瑜,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8):76.

[10]唐小云.慢性乙型肝炎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3):94.

[11]范婷婷,谢渭芬.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心理状况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0,30(6):349.

[12]罗兴伟,蔡太生.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3):318.

[13]王慧琼.29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364-365.

[14]周俊卿,李红.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心理护理[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8):104-105.

10.3969/j.issn.1672-9455.2015.20.059

A

1672-9455(2015)20-3111-02

2015-04-25

2015-06-20)

猜你喜欢
肝炎出院肝硬化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