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中医辨证分型与B超图像的相关性分析

2015-03-17 10:22戴红卫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湿热型胆石症热毒

戴红卫

(江西上饶市立医院超声医学科,上饶 3 3 4 0 0 0)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1]。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为腹痛、恶心呕吐、畏寒、发热及黄疸等[2]。胆结石属中医学“肋痛”、“黄疸”等范畴,因恣食肥甘厚味,情志内郁,

外感湿热之邪,湿热郁阻而熏蒸肝胆,病及于胆,肝胆疏泄不力,致胆气久郁结晶成石所致。中医辨证分型为肝气郁结型、肝胆湿热型和热毒炽盛型三型[3]。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不断应用于临床,如B超。以先进的医学检验设备作为疾病的辅助检查手段,可进一步提高治愈率[4]。本研究从2013年6

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经中医辨证分型确诊的胆石症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胆石症中医辨证分型与B超图像的相关性分析,并总结临床影像学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从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经中医辨证分型确诊的胆石症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共30例,女性患者共20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49~83岁,平均年龄为(59.5±1.04) 岁;病程为3~5年,平均病程为 (2.48±1.57)年。所有患者就诊时,均被详细询问病史、临床症状、探查舌苔与脉象,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5],中医辨证分型得到确诊。其中中医辨证分型的情况为,肝气郁结型患者共18例;肝胆湿热型患者共16例;热毒炽盛型患者共18例。根据统计学分析,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性别、年龄、结石大小和病情等一般资料不具有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查方法 随机抽取来我院就诊的经中医辨证分型确诊的胆石症患者共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肝气郁结型患者(共18例)设为气郁型组,肝胆湿热型患者(共16例) 设为湿热型组,热毒炽盛型患者(共18例)设为热毒型组。三组患者均行B超影像学检查,分析胆石症中医辨证分型与B超图像的相关性。

B超:B超设备型号为飞利浦IU-22,HDI-5000,超声检查前患者需空腹8h以上,取仰卧位和左侧卧位,常规胆囊扫查,按多切面、多方向观察胆囊大小和胆囊壁厚度。观测胆总管、胆囊内及周边组织情况,记录胆囊内结石数量与位置,重点观察胆汁情况、胆囊颈管是否存有结石嵌顿。

1.3评价指标 B超观察胆囊大小(增大、正常或缩小)、壁厚度(毛糙或增厚)、胆囊结石大小及数量、胆总管大小、及管腔内结石大小数量,左右肝内胆管结石大小及数量等。

B超观察胆石部位可分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以及2个部位以上兼有结石。其中胆囊结石包括无症状胆囊结石,有症状胆囊结石,如绞痛型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结石,伴有严重并发症的胆囊结石[6]。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的检测统计学数据采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进行t检验。P<0.05表示数据具有差异性以及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中医辨证分型与B超图像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如表1所示。气郁型组(共18例),B超检查结果为单纯胆囊结石共11例,胆总管结石共1例,单纯肝内胆管结石共3例,合并2部位以上结石共3例,无明显梗阻或感染的单纯胆囊结石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结石(P<0.05);湿热型组(共16例),B超检查结果,胆总管结石共8例,胆囊壁增厚明显,胆囊沉积物增多,胆总管和肝内胆管轻度或中度扩张梗阻及炎症表现,存有或合并有梗阻或感染胆总管结石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结石(P<0.05);热毒型组(共16例),B超检查结果为合并胆囊、胆总管、肝内胆管结石共9例,胆总管下段存有明显梗阻,胆囊内积液或穿孔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结石(P<0.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比较中医辨证分型与B超图像结果的相关性 [例(%)]

3 讨论

中医学对胆道系统早有一定的认识,胆石症病位在胆,与肝脾胃关系最为密切。按中医病邪转化规律,气滞证、湿热证、热毒证是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且相互兼夹,相互转化,迁延难愈。肝气郁结型为肝胆气结,疏泄失常,横逆脾胃,运化失司所致。肝胆湿热型为肝胆气滞血瘀,郁久化热并与脾湿交蒸形成湿热蕴结而致。毒炽盛型常因气郁血瘀,久而化热,热毒化火,弥漫不散而引起[7]。本研究通过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经中医辨证分型确诊的胆石症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将患者分为三组,肝气郁结型患者设为气郁型组,肝胆湿热型患者设为湿热型组,热毒炽盛型患者设为热毒型组。三组患者均行B超影像学检查,分析胆石症中医辨证分型与B超图像的相关性发现,气郁型组(共18例),B超检查结果为单纯胆囊结石共11例,占61.11%,胆总管结石共1例,占5.56%,单纯肝内胆管结石共3例,占16.67%;合并2部位以上结石共3例,所占比例为16.67%,无明显梗阻或感染的单纯胆囊结石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结石(P<0.05) 也就是说,B超诊断为无明显梗阻或感染的单纯胆囊结石,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证。湿热型组(共16例),B超检查结果,胆总管结石共8例,占44.44%,胆囊壁增厚明显,胆囊沉积物增多,胆总管和肝内胆管轻度或中度扩张梗阻及炎症表现,存有或合并有梗阻或感染胆总管结石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结石(P<0.05),也就是说,B超提示胆总管存有或合并有梗阻或感染者,中医辨证为湿热证,治以清热利湿为主。热毒型组(共16例),B超检查结果为合并胆囊、胆总管、肝内胆管结石共9例,占56.25%,胆总管下段存有明显梗阻,胆囊内积液或穿孔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结石(P<0.05),也就是说,B超提示胆总管下段存有明显梗阻,胆囊内积液或穿孔者中医辨证为湿毒积聚证。可见,胆石症中医辨证分型与B超图像检测和诊断胆石症具有非常高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临床应用中医辨证分型及B超检查诊断胆石症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准确性,中医辨证与B型超声像图特征在临床上诊断胆石症具有很高的相关性,中医辨证与B型超声像图特征相结合,能够更为全面、准确地反映胆石症特点,对胆石症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许向前,党中勤.十五味肝胆舒丸治疗胆石症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 0 1 3(7):2 5 4-2 5 5.

[2]李渝萍,王玲玲,王鸿章,等.治疗胆石症的中成药临床应用及药理研究梳理[J].环球中医药,2 0 1 3(5):1 5 6-1 5 7.

[3]李莉.辨证分型施护联合心理干预、健康促进护理胆石症[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 0 1 3(1 2):5 8-6 0.

[4]张义梅.中医辨证施治胆石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 0 1 3(1 1):5 6-5 8.

[5]李献敏.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的观察及护理[J].吉林医学,2 0 1 2(2):1 5 4-1 5 6.

[6]张声生,李乾构,赵文霞.胆囊炎中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意见[J].北京中医药,2 0 1 2(1 2):8 9-9 0.

[7]王恒杰,郭吕,顾卯林,等.炎症因子对胆囊结石形成的影响[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 0 1 1(2):4 9-5 1.

猜你喜欢
湿热型胆石症热毒
三仁汤合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脾胃湿热型厌食的临床效果探讨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索胆石症的易感因素
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布规律及中医治疗
胆石症实验动物模型及其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热毒宁注射液中金银花和青蒿干燥工艺过程的批放行标准
热毒宁注射液栀子中间体生产过程中4种成分的测定
脂肪肝与胆石症可以“异病同治”
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药物配伍禁忌分析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湿热型脂溢性脱发50例
不同温度退黄灌肠液治疗肝胆湿热型黄疸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