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3 7例

2015-03-17 10:22朱健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源性尿量膀胱

朱健南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肾病糖尿病科,周口 4 6 6 0 0 0)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作为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多表现为尿失禁、尿潴留、膀胱残余尿增多等,多因自主神经障碍引起膀胱功能障碍、排尿反射异常所致。据有关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发生率约占85%。考虑到该病易反复发作,且伴有尿道感染,易引起肾功能衰竭,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故强化早期治疗显得尤为必要[1]。为了深入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效果,本文主要对我院2012年3—2014年3月收治的74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进行平行对照研究,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2012年3—2014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74例为研究对象,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有关临床诊断标准[2],临床多表现为尿频、排尿延迟、尿流中断、膀胱区叩浊等,B超提示膀胱残余尿量为600 ml及其以上,无尿道畸形、结石、前列腺增生、肿瘤等疾病,其中男性44例,女性30例;年龄 (37~78) 岁,平均年龄在 (51.36±2.12)岁;糖尿病病程6个月至32年,平均为(16.35±1.51) 年。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脂、血压、血糖及对症(包括神经康复) 治疗。基于此,对照组予以0.5 mg甲钴胺片(北京星昊医药,批号H20065482),3次/d;同时予以20 mg维生素B1,3次/d,并辅以500 μg维生素B2,3次/d。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中药治疗,配方:黄芪60 g,党参、白术、茯苓各15 g,黄柏、水蛭、桔梗、地龙、泽泻各10 g,川芎12 g,黄连3 g。水煎服,1剂/d,2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28d后观察临床疗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治疗前后残余尿量变化情况。

1.4疗效评判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3],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治愈:导尿管拔出后,患者自主排尿恢复;好转:导尿管拔出后,患者伴有轻度排尿困难,残余尿量处在100~200 mlml;无效:无法自主排尿,需借助导尿管进行维持排尿。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接受上述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临床疗效综合比较 [例(%)]

2.2两组治疗前后残余尿量分析 于治疗前,两组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实验组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2两组治疗前后治疗后残余尿量分析 ml)

表2两组治疗前后治疗后残余尿量分析 ml)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实验组 3 7 197.52±42.63治疗后131.82±21.74*对照组 3 7 195.62±38.81 164.67±33.93 t值 1.045 4.958 P值 >0.05 <0.05

3 讨论

神经源性膀胱属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多体现为尿失禁、尿潴留夜尿频等症状,不利于血糖控制,且患者易出现抑郁症。针对该病发病机制而言,目前尚未完全清晰,诸多学者认为其与神经冲动传导受到阻碍、周围神经节段性脱髓鞘改变、逼尿肌自身肌源性功能异常、膀胱肌肉收缩无力等因素具有相关性[4]。

中医观点认为,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归属于中医学“淋证”、“癃闭”等范畴,多因消渴日久、气虚血瘀所致,临床治疗上应以调理膀胱经气、温肾益气为原则。有学者通过对44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平行对照研究,认为基于西医治疗前提下辅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效果优于单纯性西医疗法[5]。本文研究结果提示,实验组总有效率及残余尿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疗效颇佳,这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究其根源,本方中水蛭、地龙化痰利湿、行血气;白术、泽泻、茯苓能健脾利湿、温肾化气;党参、黄芪可补益正气、旺行气血。诸要联用,可达健脾益肾、通络养阴、补气活血之功效,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1]王志林,王高峰.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求医问药(下半月),2 0 1 2,2 3(6):8 4 6-8 4 7.

[2]郭振芳,陈力,薛建国.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J].求医问药(下半月),2 0 1 2,1 2(7):8 5 3-8 5 4.

[3]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 0 0 2:1 2 3-1 2 5.

[4]周鲁辉.清热燥湿通关汤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 0 1 3.

[5]曾家丽,徐波,郑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 0 1 0,2 8(1 4):1 0 7-1 0 9.

猜你喜欢
源性尿量膀胱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膀胱镜的功与过
优质护理在预防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健康教育对治疗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的干预作用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椒莲酊剂治疗男子雄性激素源性秃发50例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影像学诊断
FHIT和PC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