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对门诊输液患儿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

2015-03-17 10:22凡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负性儿科

王 凡李 青

(1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理教研室,抚州 3 4 4 0 0 0; 2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社区护理教研室,南昌 3 3 0 0 5 2)

儿科门诊输液护理工作难度大,满意度低,是影响护患关系和谐的重要因素。患儿常因害怕疼痛而紧张、恐惧、哭闹,抵触输液治疗,导致穿刺成功无法保障,故护理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操作技术,同时,患儿家属救治心情复杂和信任感消退,心理压力剧增。若家属身心健康还可提供患儿积极的心理支持并辅助配合输液,否则,不仅徒增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负性情绪,还会影响自身健康以及患儿的治疗。因此,如何创造安全、舒适的输液条件,消除护患间情感隔阂,增进交流,对提高门诊患儿输液护理质量、工作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舒适护理[1]是一种人性化、整体化、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它能帮助人们在治疗过程中减少生理、心理上的不愉快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手术室、ICU、门诊输液[2]等护理中。本研究于2013年7月—2014年6月,通过对儿科门诊输液患儿实施个体化舒适护理干预,并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家属心理压力水平进行测试[3],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我院儿科门诊输液患儿3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6例。男患儿173例,女199例;年龄10个月~12(4.11±2.25) 岁;疾病类型:呼吸道疾病116例,消化系统疾病101例,皮肤疾病43例,泌尿疾病50例,神经系统疾病18例,外伤54例。经比较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选患儿家属严格遵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为患儿一级家属;能监护和照料患儿;具有一定听说读写能力;知情同意并愿意配合。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史;拒绝合作者。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均行儿科门诊常规护理,包括接诊、查对、执行医嘱、巡视观察。实验组进一步实施舒适护理,具体操作如下:(1)营造舒适的输液环境:保持门诊输液室宽敞明亮、洁净,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并做好定期消毒。病室内装饰以暖色系为主,在温馨的墙壁上张贴小朋友们喜爱的各种卡通图画,从感官上减轻患儿怕进医院打针的恐惧心理。提供各式各样可消毒的玩具供患儿输液时玩耍,以转移注意力。同时,配备高矮合适的输液椅(床)、呼叫器、空调、冰箱、电视机、饮水机、健康宣传画报等便民用物,提供患儿一个健康快乐、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2)加强与患儿间的情感交流:输液时,医护人员须主动关心患儿。可根据年龄差异,实施不同的沟通技巧。婴幼儿可采用温和、轻柔的言语并辅以抚摸脸颊、头部等爱抚动作使患儿感受到关怀、安全。有理解能力的患儿,多用“真勇敢”、“好棒”、“好极了”、“加油”等鼓励性的词汇夸奖,使其荣誉感增强并自信地主动参与输液治疗。(3)提供患儿家属及时有效的健康指导:输液前,护士细心地向患儿家属解释输液时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药物外渗、刺激过强、过敏等所导致的不适问题。对疑虑者,耐心解答使其充分理解、积极配合,防意外出现时感到紧张。遇抗拒型患儿,指导家属采取适宜按压力度、部位固定患儿。当胶带粘到头发时,叮嘱家属帮助固定好头部,然后顺头发慢慢揭下可减轻疼痛。(4)改良输液技巧以减轻疼痛:要求护士穿刺动作娴熟、轻柔,立求一针见血,若两次不成功,主动向患儿及家属真诚道歉并及时更换高年资护士重刺。为减少肢体活动引起的输液不畅,两岁以下患儿一般选择头皮静脉穿刺;稍大龄的患儿,选择四肢静脉穿刺法,穿刺手背时可选择桡骨茎突,尺骨茎突,及第三掌骨头形成的三角形区域,此处皮肤薄,血管粗直明显,神经分布少,易于穿刺及固定,疼痛感轻[4]。输液完毕,面带微笑与患儿亲切的交流以分散拔针注意力。(5)做好输液期间的安全防范:增设输液巡视班,加强巡回次数,培养巡视护士主动发现问题和及时解决的能力,不依赖家属呼叫。如发现输入有致敏药物时,拔针后应留观患儿30分钟,以防发生意外。友情提醒家属妥善安排患儿入厕,及时指导保洁员保持室内地面干燥卫生,谨防跌倒。门诊输液室为开放式公共场所,要求院方加大保安人员对输液环境秩序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巡逻力度。

1.3评价指标

1.3.1 输液配合情况 护士穿刺时,患儿因哭闹等原因拒绝输液视为不配合;将接受或经安抚后继续接受输液治疗视为配合。

1.3.2 穿刺成功率 护士穿刺1次,至输液结束时输液管道持续保持通畅视为成功;穿刺超2次以上或输液间有渗漏、胀痛等需重新穿刺时视为不成功。

1.3.3 家属满意度 输液治疗全部结束时,请两组患儿家属均对本次护理服务质量进行满意度总评。

1.3.4 家属心理压力水平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此表包括9组症状群,通过各因子评分可了解调查对象的心理症状分布特点,每项症状按5级(0~4分)评分。评分越高说明该项心理问题越严重。评定前征询同意后,由2名已受培训的专职护士将评分方法和要求向受检家属交代清楚,让其独立勾选。文化程度低者,可由护士逐项念读,根据其自选答案填写。经相关研究[5]认证此表内容效度(CVI)为0.82,信度Cranach'sα系数为0.889,信效度良好,提示能够科学、完整地评价患儿家属心理压力水平。评定结束,逐一查核,凡有漏评或者重新评定的,均应提醒自评者再考虑评定,以免影响分析的准确性。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本研究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频数、构成比描述;两组间输液配合情况、穿刺成功率、家属满意度比较采用χ2检验;t检验比较输液后两组患儿家属心理压力水平差异,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输液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儿输液配合情况、穿刺成功率、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发放满意度调查,对照组发放186份,回收170份,有效158份,有效回收率为93%;观察组发放186份,回收172份,有效155份,有效回收率为90%。见表1。

表1两组患儿输液情况比较 (例)

2.2干预后两组患儿家属心理压力水平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偏执等SCL-90因子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舒适护理可改善患儿家属对门诊输液治疗的负性情绪。见表2。

表2干预后两组患儿家属心理压力水平比较 (分

表2干预后两组患儿家属心理压力水平比较 (分

类型 人数 躯体化实验组 1 8 6 1.6 6±0.5 2人际关系 抑郁1.6 5±0.6 7 1.5 1±0.7 1对照组 1 8 6 2.4 2±0.2 4 1.8 1±0.6 7 1.6 8±0.4 91.4 9±0.3 3 1.5 4±0.6 4 1.3 1±0.7 8强迫1.6 3±0.4 7焦虑1.4 3±0.2 5敌对性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1.2 4±0.5 61.2 2±0.2 9 1.3 2±0.1 3 1.2 9±0.8 9 1.7 6±0.3 5 2.0 7±0.4 6 2.0 3±0.4 4 t值 6.9 3 2.1 2 5.2 4 6.8 6 5.7 8 4.9 8 2.4 1 3.2 7 1.0 3 P值 0.0 4 3 0.1 0 2 0.0 3 5 0.0 1 4 0.0 4 4 0.0 4 7 0.0 5 1 0.0 4 9 0.2 0 5

3 讨论

患儿输液时往往因恐惧穿刺疼痛而哭闹、反抗,不配合治疗。患儿家属要照顾、安慰患儿的情绪,担心穿刺是否成功,输液是否安全等,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儿科门诊静脉输液多、工作量大、环境嘈杂,输液护士有时仅注意护理技术操作,忽略了与患儿或家属的沟通,未注重心理、精神、社会上的舒适感[6],从而产生误解引发纠纷,这均不利于输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减少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减轻患儿家属的负性情绪,增进护患间的交流,提高门诊患儿输液护理满意度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实验组在输液周期中进行舒适护理模式,为其营造舒适的输液环境,加强情感交流,提供及时有效的健康指导,改良输液技巧,做好安全防范等工作,满足了患儿的健康需求,减轻家属焦虑、急躁等负性情绪,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对医院的信任感。

[1]王凤珠.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 0 1 1,2 7(2 2):3 0-3 1.

[2]王朝燕.舒适护理在I C U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 0 1 1,2 7(4):2 1-2 2.

[3]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 0 0 3:1 6-2 7.

[4]吴暮玲,林佳玲,李哲明.儿科门诊输液的细节护理及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2 0 1 3,3 4(1 3):2 1 2 0-2 1 2 1.

[5]吴晓君,张伟,李育梅.护理干预对改善尿道下裂患儿家属负性情绪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 0 1 1,2 7(2 2):3 0-3 1.

[6]赵晓云,孙慧,杨玉梅,等.舒适护理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的应用[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 0 1 2,3 1(1):7 8-7 9.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负性儿科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圆梦儿科大联合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通过图片看内心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