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喷雾控制方法对桂花扦插快繁生根的影响

2015-03-17 04:28蔡金术谢云军曹莉黄迎强周玉兵王迅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5年4期
关键词:生根桂花喷雾

蔡金术 谢云军 曹莉 黄迎强 周玉兵 王迅

摘 要:利用全光照自动喷雾扦插快繁系统,通过设置不同的调控喷雾设施和参数,研究了桂花扦插育苗的不同喷雾方法控制基质湿度对生根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桂花是以皮孔处生根为主的树种;定时控制喷雾有利于插条生根和根系生长,生根速度和苗木质量优于湿度控制的喷雾处理;插后55 d的生根率和成苗率达100 %,扦插苗达到出圃炼苗要求。

关键词:桂花;扦插快繁;基质湿度;生根;喷雾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是一种常见的木犀科木犀属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作为景观树种和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普遍应用。桂花的生产繁殖技术已成为近年的热点,研究重点在于扦插繁殖的基质配比[1-2]、促进生根的激素浓度[1-4]、采穗和扦插季节[1,5-6]等。相关研究表明,利用半木质化以上或者1~2 年生的枝条都可以作为插穗[2,7];经过高浓度激素处理,采用透水透气性较好的基质配比的插床,插条更容易生根,最快生根时间40多d,育苗周期约90 d[1,6];春季和夏季的扦插成活率较高,成苗率约76 %[1,6-7]。这些技术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育苗周期,提高了苗床利用率。对基质湿度与插条生根的关系,相关研究甚少。为研究基质湿度和控制湿度的方法对桂花扦插生根的影响,从2013~2014年开展了相关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地概况

桂花扦插试验地设在深圳文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苗木基地。地理位置为东经112°44′,北纬28°57′,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 ℃,年平均降雨量1302 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 %,全年无霜期为277 d,年日照时数为1722.1~1816.5 h, 是湖南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适宜桂花的生长。

1.1.2 供试材料

供试的植物材料为采自湖南苗木基地的桂花插穗,品种为八月桂。母树树龄4~6年生,采用2年生或当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半木质化或木质化枝条做穗条。插条长度8~12 cm,保留1 个以上的节位数,并保留2片 叶片。

供试的调控喷雾设备为思美电子生产的THC2000温湿度控制器和河南省商丘市园林电子设备厂生产的HYP-F型扦插育苗控制仪。处理插条所使用的生根剂为北京艾比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ABT2号。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全光照自动喷雾育苗装置,处理1为湿度控制喷雾系统,即利用紧贴插床基质表面的温湿度传感器控制喷雾系统,设置湿度传感器感应紧贴基质表面的相对湿度为75 %,当低于设定值,控制器启动水泵,系统喷雾加湿;达到设定值后,控制器随即自动关停水泵。处理2为定时控制喷雾系统,即把HYP-F型扦插育苗控制仪设置为间歇喷雾,在控制器上设置喷雾时间为15 s和间隔时间为99 min,并将气的工作时间设置为7 时至19时,以保证夜间停止喷雾。各处理的插床面积约20 m2。扦插后第25、35、45、55 d和65 d各调查1次,共5 次。每处理调查100 株,重复3 次,记录生根和成活情况。各处理每次调查的插条不重复。

1.2.2 扦插过程

插床采用14~20 目的珍珠岩作为基质,床面宽1.2 m,基质深度18~20 cm。扦插前,用400倍的多菌灵溶液对插床消毒。用400 mg/kg的ABT2号溶液浸泡插条基部3 cm左右,10 s后取出晾干,随即扦插。扦插时,插条株行距3 cm × 7 cm,约500 株/m2,保持叶片距基质表面1 cm。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桂花产生愈伤组织的影响

桂花插条在插后的25 d内,有极少数插条基部产生愈伤组织,详见表1。插条的根系由皮孔发出,而非由愈伤组织分化而来。25 d以后,基本再未发现插条形成新的愈伤组织。不同处理的愈伤组织形成情况基本一致。

2.2 不同处理对桂花扦插生根的影响

在25 d内,2种处理的桂花插条都有新根产生,随着扦插时间的增加,生根量都呈迅速增加的趋势(表1)。扦插55 d,定时控制处理的插条已经全部生根,成苗率达到100 %;湿度控制的生根量为86.67 %,差异达显著水平。到扦插65 d,湿度控制的插条全部生根成苗,比定时控制处理的迟10 d左右。图1是2种控制处理插条生根曲线,可见湿度控制的生根曲线位于定时控制的下方,表明湿度控制在各阶段的生根量和前期的生根速度均低于定时控制。

2.3 不同处理对新根生长情况的影响

扦插后35 d,湿度控制的平均新根数不到2.5 根,而定时控制的平均新根数已超过3 根。到插后55 d,湿度控制的平均新根数约4 根,定时控制的则有6.79 根,差异达显著水平。测量的新根长度,在插后55 d,定时控制的平均新根长度比湿度控制的长2.04 cm,达5.92 cm(表1)。比较首次全部生根成苗时的数据,湿度控制处理的全部成苗时(插后65 d)的新根数量和长度都不及定时控制处理(插后55 d)。因此,定时控制的处理对促进新根产生的数量和生长效果都优于湿度控制处理。

3 结论与讨论

桂花是一种较难扦插生根的园林树种,在以土壤为主的基质中扦插育苗,需要1年左右才能起苗出圃。利用全光照自动喷雾进行扦插快繁能大幅缩短育苗周期,但也需要扦插3~5 个月才能成苗。这与扦插基质、生根激素、水分湿度等因素密切相关。本项研究围绕基质湿度调控方法和技术关键开展试验,进一步完善了扦插育苗的技术体系。

研究的结果表明,桂花扦插的新根主要从皮孔处长出,而不是从愈伤组织分化生根。这可能和树种特性有关。桂花扦插不仅要使用合适的生根剂处理方法,还需要恰当控制好生根所需的湿度条件,湿度过大既不利于生根,又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采用定时控制喷雾的湿度调控方法可使桂花扦插55 d后全部生根,成苗率达100 %,达到了出圃炼苗要求,提高了扦插成活率,大幅缩短了育苗周期,提高了苗床利用率,且建设投入成本不高,具有良好的技术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吴志明,向国红.不同处理对桂花扦插繁殖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11,39(11):

178-180.

[2] 高婷. 桂花嫩枝扦插繁殖技术[J]. 北方园艺,2013(18):78-79.

[3] 沈元勤,方占莹,丁风刚,等. ABT生根粉不同浓度对桂花扦插成活率影响试验[J]. 湖北林业科技,2011(2):32-33.

[4] 冉靖,肖顺江,李心江. 桂花扦插育苗技术试验[J]. 农技服务,2012,29(4):443,445.

[5] 余明光,林义波. 桂花夏秋扦插比较研究[J].

北方园艺,2011(15):136-137.

[6] 赖丽仙. 桂花夏季扦插育苗技术研究[J]. 江西林业科技,2012(3):41-43.

[7] 杨昌泉,晏姝,曾雷. 桂花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 广东林业科技,2010,26(1):83-86.

猜你喜欢
生根桂花喷雾
能追光、充电、照明和喷雾的太阳伞
桂花
洮河流过生根的岩石(外二章)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还原喷雾
做桂花糕
桂花蒸
打桂花
国外的微水洗车模式如何在本地“生根”
温暖在严寒深处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