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和组培苗红大戟药材HPLC图谱初步比较

2015-03-17 04:28黄浩王硕胡东南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5年4期
关键词:指纹图谱化学成分

黄浩 王硕 胡东南

摘 要:为了比较野生苗和组培苗红大戟药材的化学成分,以2 年生红大戟野生和组培植株的根为材料,进行HPLC图谱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野生苗和组培苗药材在化学成分的类型、含量上均有明显差异;种植生境和种苗来源可能是化学成分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红大戟 HPLC 指纹图谱 化学成分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和仪器设备

红大戟野生药材采集于广西宁明县,生境为山坡灌木林,土质为疏松壤土。组培苗的原始材料亦来自广西宁明县,按黄浩等方法[1-3],经外植体无菌处理、扩繁、生根和移栽后,种植于广西药用植物园科研基地,种植地透光率为60 %的松树林下,土质为疏松壤土。所用于实验的药材均为2 年生植株自然干燥的块根。

美国VARIAN公司210型高效色谱仪,迪马ODS 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KQ-5200型数控超声仪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分析天平(CP2250D,Sartorius),甲醇、乙腈为色谱纯(美国Fisher公司),水为超纯水。

1.2 方法

1.2.1 色谱条件

流动相为乙腈A-0.1 %磷酸溶液B(梯度变化0~70 min,A 8 %-70 % ),流速0.65 mL/min,检测波长210 nm,进样量10 μL,柱温34℃。

1.2.2 样品制备

将药材打成粉,取粉末2.00 g,置于100 mL具磨口塞的锥形瓶中,精密加入80 %的甲醇溶液25.00 mL,摇匀,称定重量。超声处理1 h,放冷,再称定重量,并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吸取一定量,以0.45 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备测。

1.2.3 方法学考察

精密度试验 取组培药材制备的供试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结果表明,色谱图中各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小于1 %;相对峰面积的RSD小于1.5 %,符合指纹图谱要求,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稳定性试验 取组培药材制备的供试品溶液,分别在0、1、2、6、12、24 h进样测定,结果表明,各主要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小于2 %,相对峰面积的RSD小于1 %,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组培药材粉末2.00 g,共6份,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进样检测,结果发现平行样品间各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小于1.5 %;相对峰面积的RSD小于1.5 %,表明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2 结果与分析

HPLC图谱结果见图1。从红大戟组培和野生的HPLC图谱中可看出,组培苗和野生苗药材间的图谱存在明显差别,说明其化学成分存在很大差别。在36.65 min时,组培苗药材的HPLC图谱中有一峰面积很大、但在野生药材HPLC图谱中并不存在的一种化学成分,即野生植物中不存在此成分。该化学成分是组培过程中少量基因发生变异造成还是生长过程中生物转化为其他成分所致,需在下一步进行深入研究。在40~70 min的区间里,组培苗药材只有3个特征峰,而野生药材除了有相似的特征峰外,还有另外8个明显的特征峰,这些特征峰代表的化学成分可能是在特定的生境中生长,通过生物途径逐渐转化而来。从HPLC图谱中的峰高和峰面积可看出,野生和组培苗药材的化学成分含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3 结论

野生苗由种子长出的苗,为有性繁殖,在化学成分上基本能保持与两个亲本相近;组培苗是通过生物技术的方法获得种苗,属于无性繁殖,理论上遗传信息和化学成分原则上应与亲本完全相同,也应与亲本相同,但测试的结果表现出与野生植株在化学成分类型和含量上均有明显差异,是否药材来自不同来源的种苗,抑或是诱导过程中发生变异,还是不同生境或是用于实验的块根生长时间偏短(2 年)导致的差异,需进一步研究。

由此可见,药用植株的化学成分类型、含量很可能与植物的生境、种苗来源以及种植时间有一定的关系。在人工栽培药用植物时,应尽量模仿其野生生境,满足其在生长过程中生理和化学合成的不同需要,使药材的化学成分、含量与野生药材相近。试验结果可为其他药用植物的人工栽培,特别是通过组织培养育苗的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黄浩. 药用植物红芽大戟组织培养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6.

[2] 黄浩,韦鹏霄,岑秀芬,等. 红大戟组培苗移栽试验[J]. 广西热带农业,2007(5): 19-21.

[3] 黄浩,文学,韦莹,等. 药用植物红大戟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 北方园艺,2011(4): 196-198.

猜你喜欢
指纹图谱化学成分
栽培黄芩与其对照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及近红外图谱比较研究
中药谱效学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概况
山荆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金线莲的研究进展
九龙藤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核桃青皮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基于高分离度和高色谱峰纯度的红参UPLC指纹图谱研究
金银花SSR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