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南药牛大力多糖含量的比较

2015-03-17 04:28翟勇进黄浩白隆华姚绍嫦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5年4期
关键词:化学成分种源多糖

翟勇进 黄浩 白隆华 姚绍嫦

摘 要:为了比较牛大力多糖在不同地理种源、不同类型、不同植株部位和不同采收季节时间差异,对广西钦州市、隆安县、上林县、天峨县4个野生种源进行多糖含量测定,以筛选出最佳牛大力种源、用药部位和采收季节。结果表明,上林县蔓生型牛大力多糖含量明显多于其他3个县直立型牛大力,其次为隆安县直立型牛大力,天峨县的多糖含量最少;多糖含量最高的部位为根部,茎次之,叶的含量最少;牛大力在冬季采收,多糖含量显著高于夏季采收。

关键词:牛大力 种源 化学成分 多糖

牛大力(Millettia speciosa Champ.)为豆科(Leguminosae)崖豆藤属(Millettia Wight et Arn.)美丽崖豆藤的块根,又称山莲藕、牛古大力、大莲藕、倒吊金钟等。为岭南地区著名的药食两用植物 [1],主要成分为牛大力多糖,具有补肺滋肾、清热止咳、舒筋活络、提高免疫、抗炎、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和抗疲劳的作用[2-4],主治肺虚咳嗽、咳血、肾虚、腰膝酸痛、遗精、白带、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慢性肝炎等[6-9],同时毒副作用小,性质稳定、不易变性失活[10],主要分布于广西、海南和广东等省区 [11],有直立和蔓生2种类型 [12]。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种植面积成倍增加,选育优良牛大力种源和类型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但相关研究报道极少。牛大力多糖是评价牛大力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拟研究通过对不同种源的牛大力多糖含量测定,为牛大力的选育和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分别为广西钦州市、隆安县、上林县、天峨县4个市(县)5年生及以上的野生牛大力,其中上林县种源有蔓生和直立型2种类型,其他3个市(县)均为直立型牛大力。采收时间为2014年8月和12月。洗净脏物和泥土,自然晒干后用高速粉碎机将植株的根、茎、叶分别打粉,选取过40目标准筛后的粉末作为提取材料。

试验材料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白隆华研究员鉴定,为豆科崖豆藤属牛大力(Millettia speciosa Champ.)。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主要仪器:北京博医康实验仪器有限公司FD-1A-50冷冻干燥器;北京医用离心机厂LG16-W离心机;Perkin Elmer Lamb-da35紫外光谱仪;Mettler Toledo AL204分析天平。

主要试剂:乙酸乙酯、正丁醇、苯酚、浓硫酸和葡萄糖,均为天津大茂化学试剂厂生产,纯度为分析纯;蒸馏水。

1.3 试验方法

1.3.1 多糖提取和待测液制备

精确称取牛大力根、茎、叶粉末样品500 g,在60℃水浴条件下,用85 %乙醇溶液提取5次,每次0.6 L。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80 mL,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冷冻干燥,最后获得棕红色浸膏即为牛大力多糖,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精确称取上述制得的牛大力多糖各20.8 mg,溶解并分别定容至250 mL,待测量。

1.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参照文献方法[2] ,精确称取葡萄糖10.0 mg,溶解后定容至250 mL作为标准液。分别吸取0.2、0.4、0.6、0.8、1.0、1.2、1.4、1.6、1.8 mL标准液,再分别用蒸馏水补足至2 mL。再加入6 %苯酚溶液1.0 mL和浓硫酸5.0 mL,静止10 min,摇匀,室温下静置20 min,然后在490 nm波长处测量吸光度。

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

Y=0.0080X+0.005 (r=0.997)

1.3.3 牛大力多糖测量

分别吸取0.2、0.6、1.2 mL牛大力样品溶液,用蒸馏水补足至2 mL(对照用2 mL蒸馏水),再加入6 %苯酚溶液1.0 mL和浓硫酸5.0 mL,静止10 min,摇匀,室温下静置20 min,然后在490 nm波长处测量吸光度。按标准曲线计算平均浓度值,再按以下公式计算多糖含量:

多糖含量(%)=[(C×8)/V] ×250÷20.8 ×100

C:根据标准曲线方程算出平均浓度

V:样品体积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牛大力种源根部多糖含量差异

对2014年12月采收的4个种源,进行牛大力多糖含量测定,结果见表1。不同牛大力种源根的多糖含量差异明显,来源为隆安和上林的含量较高,分别为 17.8 %和17.2 %,天峨县的最低,只有5.5 %,约为隆安和上林产牛大力块根多糖含量的1/3左右,差异达显著水平。

2.2 不同植株类型、部位牛大力多糖含量的差异

直立型牛大力和蔓生型藤本牛大力是目前栽培的2个类型,2014年8月,分别取上林县直立型和蔓生型2种药材的根、茎和叶进行多糖含量分析,结果见表2。从表中可看出,不管是直立型还是蔓生型类型,多糖含量高低的部位均依次为根、茎、叶,根部的量均不低于6.00 %,而茎在3.50 %左右,叶较低,均不超过1.60 %。而在不同植株类型中,蔓生型根、茎、叶中牛大力多糖的含量均高于直立型。

2.3 不同采收时期对多糖含量的影响

上林县直立型和蔓生型2种植株在8月和12月采收的根部多糖含量结果见表3。可见不同采收时间牛大力根部多糖的含量差异明显(表3)。在冬季12月采收,直立型牛大力和蔓生型藤本牛大力2个类型的多糖含量分别为17.8 %和17.2 %,明显高于8月份采收的含量(分别为6.08 %和6.58 %),即12月份的牛大力多糖含量显著高于8月份。这可能与春、夏、秋初季节是植物营养生长时期,而冬季是植物营养成分积累时期有关。这与传统根茎类药材在冬季采收是一致的[12]。但在同一季节采集,直立型和蔓生型根部多糖含量差异不显著。

3 结论

在试验的4个种源中,隆安县和上林县牛大力种源的多糖含量较高,表明原产地的土壤、湿度、光照、温度、pH值等环境因素对牛大力多糖积累有明显的影响,这与段左俊等[13]研究结果相同;而蔓生型和直立型的多糖含量差异不明显。牛大力多糖含量在根、茎、叶均有分布,含量高低依次为根、茎、叶。尽管在茎和叶中,牛大力多糖的含量相对较低,但仍可加以利用 [14-15]。

参考文献

[1] 徐立,李志英. 牛大力种苗繁育及高产栽培技术[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2.

[2] 黄江艳,唐专辉,李典鹏,等. 牛大力多糖含量的测定[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180,

1195.

[3] 吕世静, 黄槐莲, 吴宋厦.牛大力对抗体及IL-2产生的影响[J]. 上海免疫学杂志,1997, 17(1):56.

[4] 郑元升. 牛大力多糖的提取及其药理活性研究[D]. 广州:暨南大学,2009,3.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571-572.

[6] 刘丹丹,唐立海,王艳,等. 牛大力祛痰、镇咳和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6(3):266-269.

[7] 韦翠萍,刘丹丹,唐立海. 牛大力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6(6):539-542.

[8] 石焱,弓小雪,那 婕. 牛大力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J]. 临床军医杂志,

2008,36(4):530-532.

[9] 周添浓,刘丹丹,唐立海. 牛大力对四氯化碳及酒精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时珍国医国药,2008,20(10):2585-2587.

[10] 许慧,等. 植物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0,44(1):79-82.

[11] 徐立,郝宏刚,李志英. 牛大力块根cDNA文库的构建及EST分析[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2013,32(3): 404-408.

[12] 陆善旦,黄辉,杨福顺,等. 野生中药材采集加工技术[M].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3.

[13] 段左俊,曾祥全,陈飞飞,等. 牛大力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管理[J]. 热带林业,2011,39

(4):22-25.

[14] 赖富丽,王祝年,王建荣,等. 牛大力藤叶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J]. 热带作物学报,

2009,30(5):714-717.

[15] 王茂媛,赖富丽,王建荣,等. 牛大力茎的化学成分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3

(25):53-55.

猜你喜欢
化学成分种源多糖
鹿芯壹号梅花鹿种源检测芯片
不同蒙古栎种源苗期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
米胚多糖的组成及抗氧化性研究
熟三七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闽楠幼林不同地理种源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
山荆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金线莲的研究进展
九龙藤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核桃青皮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小桐子种源试验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