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金审计:问题与解决路径

2015-03-18 04:49邵亚勇
关键词:内审资金教育

摘要:从分析教育资金管理使用的现状和问题入手,提出提升教育资金审计质量的相关措施,并着重探讨了加强教育资金审计的具体对策。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751(2015)03-0066-03

收稿日期:2015-06-12

作者简介:邵亚勇(1979-),男,河南禹州人,审计师,主要从事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

教育是国家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是全社会和每个家庭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是促进我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奠基工程。近年来,教育投入持续增加,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由于教育工作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和专项建设等诸多方面,经费规模大,种类繁多,核算要求专业、具体,如何保证教育资金管理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成了社会和审计关注的重点课题。近年来,各级审计部门连续强化了对教育经费的审计监督力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各级审计机关对各教育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行、财务收支、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的审计,对促进教育部门和相关事业单位遵守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范内部控制制度,防范风险,加强廉政建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审计中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也不容忽视。

1 教育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总体规划欠缺,教育标准化、综合化水平不高

教育事业科学、持久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和立法的保证、教育经费的保障、相关行政部门和人民群众的支持。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在宏观调控上还有待加强,缺乏将教育事业纳入各地城市发展总战略和制订教育发展财政投入长远规划的意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在重大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征求、采纳基层一线教师、学生家长和学生的意见不够,人民群众的话语权体现不足。在校舍维修改造、营养改善计划、职业教育攻坚计划、中小学布局改造等专项建设过程中,教育、发改、财政、规划、建设、土地、安全、监察、审计等部门交流合作的平台作用发挥不明显,上述部门各自为战,沟通不紧密,不经常,整体推进不够协调,还存在多重管理、重复建设、决策不科学的现象,教育发展的标准化、综合化、长期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1.2 管理制度不完善,影响相关政策贯彻执行

从近几年教育资金审计或调查情况来看,在实施过程中,某些专项项目并未严格依据规划进行,有随意调整项目或相关内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内容不具体、支出要求不明确的现象,管理制度未能既关注整体,又尊重个体差异,规定的条款要么落实的空间太宽泛,要么没有考虑地区、行业的客观特殊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还有待提高,难以用全国统一的管理模式来进行效益评价,影响了整个项目的全面推进和平衡发展。例如2012年审计署公告的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审计结果显示,部分地区出现了片面地将办学规模和学校数量作为布局调整主要依据的问题,没有考虑工作的渐进性、长期性和复杂性,搞简单“撤并”或“一刀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政策的贯彻执行。

1.3 教育资金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

目前,我国教育资金既有严重短缺的一面,又有着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在安排配置资金过程中,对贫困省、市、县的教育现状和对各省、市、县人口基数、财政状况等现实因素考虑不足,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倾斜性不明显,还存在普遍撒胡椒面的现象。补助的多为专项资金,缺乏一般性转移支付,教育公用经费不足的地区时常挤占专项资金。现行由中央拨款到地方的层层下拨方式也导致资金运转周期过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甚至出现滞留和调剂使用的现象。基层财政压力较大,导致市、县配套的资金常常难以到位,“统筹兼顾、扶持贫困、保证重点”原则体现不明显。在我国全部教育资金投入中,东部地区占据着绝大多数的教育经费,而中西部地区教育经费则出现严重的投入不足。 [2]未能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将教育资金相对集中地投放到最急需的地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金使用的效益。

2 加强教育资金管理的路径

2.1 建立健全内审机构,发挥适时监督作用

围绕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新目标,基于目前政府审计力量明显不足的现状,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内审机构,完善内审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发挥其在加强内部管理、规范经济秩序、防范经济风险、维护合法权益、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推进廉政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注重发挥内审部门的一线适时监督作用,做到提前介入、预算把关、事中审批,避免事后应付,实现教育资金审计工作经常化。在加强内审监督上,相关部门只有拿出刮骨疗伤的勇气与决心,才能推进深化改革和法治建设。

2.2 积极转变观念意识,注重加强惩防结合

第一,转变观念意识。目前,教育科研人员只要能够争取到项目经费,单位也就基本视同为个人争取来的财产,对如何支配使用不去过多监督和过问,认为只要不超支就行,单位和项目人员都缺乏对遵守财经法律、法规严肃性的认识。因此应加强对资金主管部门和项目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考核,提高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做到依需立项、依规实施、依法理财和依绩评价。

第二,完善内控制度。由于各教学单位在研究内容和方向上存在着差异,不同领域的科研项目在立项、审批、经费使用和监管责任上都有所不同,各经费拨付单位对自己主管的科研项目要结合自身特点,建立权责统一、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专项资金责任制。课题承担单位对课题经费的使用要行使监督权,要有切实可行的内控监督制度和落实措施。

第三,注重惩防结合。大多数科研人员缺乏专业的财务知识,资金管理部门要主动服务,从预防入手,把问题控制解决在苗头阶段,帮助教学单位和科研人员及早发现、纠正问题,要从真正保护、爱护人才的角度出发敢于用制度去碰硬,防止弄虚作假、套取、截留、挪用、挤占科研经费等问题的发生,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教学科研大环境。

2.3 畅通意见反馈渠道,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教育审计机构要围绕服务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大局,以依法施教,促进教育公平、公正、公开为目的,在揭露、查处、预防、公开、改革上下工夫,通过忠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发挥国家利益捍卫者、公共资金守护者和反腐利剑的作用,促进各级政府和学校对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加强对教育资金管理使用的社会监督和廉政建设,真正把教育工作做成民心工程、放心工程、廉政工程。加大问题的曝光频率,畅通公众意见反馈渠道,及时将群众反馈的意见和建议通报给各职能部门,采取“跨前一步畅渠道、跟踪回访促整改、公开结果促监督”等方式促进问题从总体上统筹协调解决,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监督。

2.4 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形成齐抓共管好局面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心、爱护、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维护其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识,更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维权工作责任重大、落实艰难,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注重动员、发挥政府各部门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广泛开展宣传和动员,做到结合职能抓维权、搞好共建抓预防、锐意创新抓特色、帮教结合抓成效,加强横向联系,密切协同配合,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形成学生维权工作的合力,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例如,在每年的教育、纠风、监察、审计、发改、财政、新闻出版等多部门联合治理教育乱收费中,要重点关注收取的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费用,杜绝以赞助费、支教费和开办各种特长班、兴趣班、实验班等名义变相收费,严禁强迫学生订购教辅材料,违规收取择校费,利用中外合作办学高收费、乱收费等问题,坚持标本兼治,积极推进源头治理,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构建治理工作长效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 结论

教育资金审计中发现了教育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有许多,如总体规划欠缺,教育标准化、综合化水平不高;管理制度不完善,影响相关政策贯彻执行;教育资金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

对教育资金审计中发现的教育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教育资金管理的路径,如建立健全内审机构,发挥适时监督作用;积极转变观念意识,注重加强惩防结合;畅通意见反馈渠道,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形成齐抓共管好局面。

猜你喜欢
内审资金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题解教育『三问』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