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钢琴家》中钢琴音乐对电影艺术的诠释和演绎

2015-03-19 01:08
电影评介 2015年10期
关键词:钢琴家军官肖邦

王 琼

电影《钢琴家》是根据钢琴家的自传体小说改编而成的,由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影片通过描写动荡的二战时期中,一位勇敢的犹太钢琴家的遭遇,客观冷静地反映出了战争与和平。同时,影片通过对肖邦音乐的成功运用,没有粉饰雕琢的特技表演,没有强大宏伟的战争场面,而是以抒怀、惆怅的旋律表达了一种隐忍的精神和力量,充满了钢琴音乐的艺术魅力,使这部电影脱颖而出。在2002年戛纳电影节中,获得了第55届的金棕榈大奖。并且在2003年第75届奥斯卡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奖和最佳导演奖三大奖项。在《钢琴家》这部影片中,选用了肖邦的11首钢琴音乐曲目。这些作品创作于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风格题材,充满了鼓舞人心的戏剧性力量,使影片充满了浓厚的音乐情调,也对影片起到了贯穿剧情的作用。片中展现的肖邦夜曲显露出在夜晚万籁俱寂的心声,表达出一种幻想和沉思。在钢琴上每一个跳跃的音符都用妥协甚至舍身的态度敲打着人们的心灵,充斥着一种反抗和痛苦的声音,因此,肖邦这11首不同时期的作品衬托出了斯皮尔曼饱经风霜的命运。尤其是《夜曲》就像是为斯皮尔曼量身定做的一样。

电影《钢琴家》剧照

一、 钢琴音乐对影片艺术的完美演绎

(一)音乐与电影

音乐是电影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历史。如今,伴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音乐突破了传统空间局限性,效果也随之展现得非常完美,表现出了新的题材和新风尚。电影艺术成了导演领导下的音乐、摄影、美术等全方位的群体艺术,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导演艺术。首先,电影是音画的艺术形式,而电影的表现形式离不开音乐,电影是听觉和视觉的感受。在电影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都体现出了人们对声音的需要,因此,在喧闹的城市中,没有声音的电影是没有办法立足的,人们到电影院观看电影,除了电影剧情的需求,还有就是想感受音乐特效带给我们的震撼。其次,电影中许多场景片段的乐曲中有各种各样的节奏,从影片开始到结束,通过音乐节奏,把不同的电影风格和电影场景充分的表现出来了。如:当到处隐藏的斯皮尔曼躲到阁楼的时候,德国军官演奏了孤寂清冷、伤感凄怆的贝多芬《月光奏鸣曲》,充分表达了德国军官的人情味。由此可见,《钢琴家》为了避免德国军官因为放走斯皮尔曼而显得不合乎情理,采用了这种背景渲染的手法。随后,背景音乐以斯皮尔曼弹奏的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为影片后面的部分做了一个完美的铺垫,预示着德国军官将会遭受惩罚,代表了斯皮尔曼在反抗,音乐使音乐节奏和画面完美的一致。

(二)电影音乐的表现

在电影中,电影音乐主要有功能性音乐和现实性音乐的表现形式。其中,功能性音乐穿插在故事情节中,在银幕中,观众没有办法直接找到声音的具体来源,如:街头演唱、歌曲演唱等,即:主观音乐。而在画面中能直接找到来源的音乐是现实性音乐,即客观音乐的表现。一般情况下,我们熟悉的电影插曲、主题曲等都是电影音乐。通过电影整体架构把握,电影音乐的目的是更好的为电影服务,如:在《钢琴家》中,片头部分和斯皮尔曼参加比赛的部分等,都出现了很多的钢琴演奏。同时,在影片的开头部分,钢琴音乐反映出了比较平静和平的社会生活风貌,并没有出现战争的场面,然而当画面切换到电台录音棚的时候,德国军队的硝烟完全破坏了以前表面的现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二、 电影《钢琴家》中钢琴音乐对电影艺术的诠释

(一)灵动、飘逸的钢琴音乐,蕴涵着丰富的艺术魅力和充沛的个人情感

钢琴音乐的表现具有超凡的影响力,在艺术感染力的渲染方面,能够连接电影主题和观众的思想,能够形象非常突出地塑造电影中的人物形象。首先,钢琴音乐是艺术表现力的首选。当代电影艺术正处于音乐和画面密不可分的时代中,电影的基准体现在对艺术的结构与主题构思的有机统一,而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则是通过音乐与画面的相结合加以体现。在制作过程中,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作品为了体现出电影的主题,一直遵循着将“声音、画面、艺术形式三者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原则,当各种传统因素融入现代化的电影中,就出现了相互融合、重组等形成新的电影艺术,传统的结构模式发生了改变。如:通过一段钢琴音乐,十分巧妙的表达了德国军官的内心状态,营造出了十分忧伤的氛围,从而在发现斯皮尔曼的时候,观众没有出乎意料,德国军官为什么没有呈现出纳粹凶残的本性。其次,钢琴音乐是电影文化的必然。钢琴艺术是电影听觉和视觉完美体现的一个载体,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化基础和丰富多彩的感染力。钢琴音乐在影片中的集中表现是声音和电影、画面和音乐的完美融合。在电影中,钢琴音乐属于情节需要和情感范畴的产物,是多位空间的发展走向,是电影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动态因素。如:在电影《钢琴家》中,为了刻画出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情况,成功的运用了钢琴音乐,塑造了德国军官的形象,特别是在电影的结尾处,在废墟中,德国军官的恻隐之心受斯皮尔曼的钢琴音乐触动,有了最后拼命保护主人公的的故事情节。因此,钢琴音乐和电影情节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相互交融在一起。另外,不管是贝多芬《月光奏鸣曲》,还是肖邦的《g小调叙事曲》,在《钢琴家》影片中,钢琴音乐都蕴涵着非常丰富的个人情感和价值高超的艺术魅力。在电影作品风格方面和主题中,钢琴音乐充分的体现出了钢琴音乐的丰富性,是人物性情的完美阐释。如:在《钢琴家》影片中,当德国军官要求斯皮尔曼演奏的时候,在紧张的气氛中,为了宣泄自己内心的呻吟和苦闷,两年没有弹琴的斯皮尔曼弹奏了一曲肖邦的《g小调叙事曲》。这种呻吟更多的抒发了其内心对战争的不满,通过弹钢琴,斯皮尔曼换来了自己生命的延续,德国军官也听到了犹太人民的呐喊。电影音乐中钢琴音乐不再是单纯的空洞音符和单调曲风,可以使得电影和感情更加充沛,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二)阐述了“苦难是升华人生艺术的源泉”

电影《钢琴家》是根据钢琴家斯皮曼同名小说改编,是一部以音乐为题材的电影作品,由罗曼·波兰斯基导演,成就了二战时期纳粹人屠杀犹太种族的史诗巨片。钢琴家用非常“苦难”的出身和艺术表现力,利用自己独特的音乐,阐述了“苦难是升华人生艺术的源泉”,充分地表现了力同命运和权力作斗争的思想。首先,电影《钢琴家》开头的画面是用一种黑白胶片的形式,展现了1939年波兰华沙街头非常真实的感觉。在部分位置上,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的喜欢的事情,黑白画面可以营造出很多岁月的伤痕,表现的非常模糊,影片呈现的第一个镜头就播放出肖邦《c小调夜曲》。该作品创作于1875年,它继承了肖邦钢琴音乐的特色,是肖邦《夜曲》作品中最为经典的一首,故事中以《c小调夜曲》为背景音乐,配合画面给观众营造出一种安静闲适、朦朦胧胧的氛围,非常强烈地表达了主人公无奈和忧伤想要倾诉的思想动态,平静中充满了深情,华美而细腻。而后在室内,随着画面情景的转移,钢琴音乐和窗户外边的轰鸣声形成对比,音乐表现非常悠扬,主人公修长的双手停留在钢琴键上面,传达出了和平的意蕴,音乐和战争的矛盾拉开了整个电影的序幕。在《钢琴家》整部影片中,每个作品都表现出了不一样的强大影响力,一共选择使用了11首肖邦的作品贯穿了始末。如:肖邦的《夜曲》用音符连接而成的斗争号角和呼喊声,表达了人类最无助时候的心声流露,传达的是单纯的反省和沉思。

其次,一部优秀的电影一旦失去了音乐元素,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除了演员精湛的演技和特技效果之外,钢琴音乐创造了电影气氛。如:没有了音乐元素,战争场面就不会宏伟壮观。影片《钢琴家》中,导演将存粹的钢琴音乐融入到影片当中,为了对最后保护主人公突出重围做准备,在电影结束部分,钢琴家从纳粹党手中死里逃生,同时,还融入了德国军官内心情感变化的画面,当主人公进入阁楼之后,在楼下,钢琴音乐充满了凄清悲凉,响彻整间房屋,一位德国军官演奏了贝多芬《月光奏鸣曲》,让观众充分的了解了主人公之所以获救不是偶然的,让观众知道了德国军官的另一面。因此,钢琴音乐具有推动电影情节发展的作用。音乐具有时而高亢、时而平缓和时而平缓、时而高亢的特色,而电影的特点是波澜起伏的电影情节,两者之间相互交换。影片《钢琴家》中当主人公和别人相互斗琴的情节中、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相互学习的时候,甚至在电影的尾声部分,都出现了两个人共同演奏钢琴曲的镜头,这样的故事不但成了叙述故事的纽带,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三)钢琴音乐具有抒情功能

不管在哪种场合,钢琴音乐说表达的情感可以指向影片中的主人公,可以指向具体的事物,可以指向画面出现的人物或者故事情节的需要,但是都是有所指的,必须要与电影相互融合。由于电影的故事情节与画面限定了钢琴音乐的类型,因此,朦胧的场合需要配上舒缓的音乐,而紧凑的场合需要配上紧凑的音乐。在《钢琴家》影片中,当德国军官要求斯皮尔曼演奏的时候,在紧张的气氛中,为了宣泄自己内心的呻吟和苦闷,两年没有弹琴的斯皮尔曼弹奏了一曲肖邦的《g小调叙事曲》。这种呻吟更多的抒发了其内心对战争的不满,通过弹钢琴,斯皮尔曼换来了自己生命的延续,德国军官也听到了犹太人民的呐喊。钢琴音乐的抒情功能是电视情节发展的需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也是本身固有的。影片《钢琴家》中的钢琴音乐,巧妙地配合了情节发展,表现出了男主人公悲天怜人的人物情感,制造了男女主人公相识相恋的过程,也表现出了积极乐观的双重性格。

(四)钢琴音乐与主题的完美契合

影片《钢琴家》中,斯皮尔曼亲眼看见房屋被纳粹烧毁,人们被纳粹杀害,饱受着挫折。但是斯皮尔曼却以坚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在这段时期的困难中,音乐的力量支撑着他,他的双手不自觉的在空中弹着“钢琴”。在德国军官面前,斯皮尔曼缓缓地走到钢琴前,稍作迟疑之后,在斯皮尔曼干枯的手指间,音乐气若游丝般缓缓流出,改变了德国军官的内心和表情。影片只有在纳粹进行杀戮、犹太人遭受迫害、斯皮尔曼四处躲藏的时候,没有音乐,只有在斯皮尔曼演奏时出现了肖邦的音乐,这种气氛让观众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感到压抑。让人们渴求人性回归、生存的时候,响起了肖邦的音乐,从而安慰了人们的心灵。也就是说《钢琴家》巧妙适当地引用了音乐,使音乐完美的达到了“电影化”,为电影本身锦上添花,使音乐与画面不分彼此。

结语

在电影创作中,钢琴音乐能够更深层次的解构影片的创作,能够充分的表达出电影中每个人的内心情感与思想变化,能够使影片具有特立独行的艺术风格。在影片《钢琴家》中,为了展现那个特殊时代中纳粹的可恶,通过大提琴艺人的钢琴演奏,给观众垒砌了一个一尘不染的纯粹境地。

猜你喜欢
钢琴家军官肖邦
“钢琴诗人”肖邦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跳伞
老钢琴家的记忆消退之际(改编)
我是小小钢琴家
肖邦
哥伦比亚 军官
肖邦故园,在谁的心里——我对《肖邦故园》教学的一点思考
钢琴家风范
对中国军官预备役制度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