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电影新《傲慢与偏见》和原著差异化赏析

2015-03-19 01:08路爱萍
电影评介 2015年10期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背景音乐原著

路爱萍

作为英国著名的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品的《傲慢与偏见》,以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和男主人公达西的傲慢为小说的写作主线,通过生动幽默的语言描述,表达当时乡绅阶层对婚姻和爱情的不同看法。小说给人一种淳朴自然的感觉,内容比较贴近现实生活,因此,小说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人们比较受欢迎的改编题材,其已被翻拍了多种电影版本,其中,最新版的《傲慢与偏见》凭借精彩的剧情演绎和完美的场景布置,以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将故事呈现在观众面前,受到了观众的广泛欢迎。

电影《傲慢与偏见》海报

一、 剧情演绎更趋生动化、形象化

在新版《傲慢与偏见》之前,对小说《傲慢与偏见》进行改编的电影作品已经有很多,但是通过电影形式将小说的特点和精彩的故事内容原汁地表现出来,这些影视作品还没有较好的做到这一点,而新《傲慢与偏见》就很好地抓住了这一点,其作品的拍摄完全按照作品的最初内容和情节来进行,创作出了一部既没有把原著的思想进行推翻,还运用了现代的表现方法来进行演绎的优秀作品。在影片中真实反映了当时环境下的各种家庭戏份,从而也能体会到小说作者简·奥斯汀丰富的内心世界,能够在狭小的背景空间内看到广阔的外在世界,在故事中心思想演绎的同时,通过在其中插入姐妹之间的欢笑、各个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以及人们之间的心理猜忌等环节,来达到丰富故事情节的目的。

作为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新《傲慢与偏见》讲述的是在当时贵族落魄的背景下,贵族女儿们在寻夫当中所发生的恩怨纠葛,在故事当中抛弃那种传统的爱情风格,更多的是在追求物质情感的外在宣泄以及对物质和爱情之间的深沉思考。影片在内容上的演绎与小说保持一致,都是表现物质和爱情二者之前的关系进行展开的,没有物质只有爱情以及没有爱情只有物质的婚姻状况都是不能长久的。在影片中对这种现实生活的表现,在一定条件下是需要付出较大勇气的,它与那种崇尚爱情至上的观念相比,在具体感受上给人一种真诚和诚恳,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现实生活状况。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拍摄者们通过利用真实粗狂、新颖有趣的方式来对这部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描述,在一定意义上把它当成一个真实故事进行演绎,从而抛弃了过去那种以反映内心需求为原型的理想主义风格,在人物的表现上尽量做到真实,在展示人物在生活中的情感状况以及故事情节,并将这些感人画面以一定形式展现出来,实现故事的真实性、生动化和形象化得以完满表现。

影片对人物的塑造也很成功,比如:女主角伊丽莎白的形象,其在影片中美丽动人、意志清醒以及性格独立等。在面对傲慢的贵族公子的时候,她所表现的是一种不卑不亢、主见鲜明的外在形象。男主角在刚出场时给人一种拘谨、忧郁的心理感受,而这种感受在一定条件下也和当时英国绅士的内在气质相吻合,随着电影剧情的不断发展,男主角虽傲慢但是善良多情的内在特质不断显现出来。在影片当中对那些次要人物的刻画也比较到位和生动,比如在生活压力下疲惫不堪的母亲班纳特太太、给人一种报道强势感觉的达西姑妈以及比较自私的表哥科林斯,这些人物特征都表现的比较准确、生动。再比如影片当中班内特太太的人物形象,在影片当中通过一部分台词就能表现出来:“如果你有五个女儿的时候,请告诉我你内心会想些什么?那你就会明白我在想什么了”。这个有五个女儿的母亲,每天想象的都是怎样让自己的女儿嫁一个好人家,她在说话的方式上比较直爽,走路也是比较风风火火那种,因此,能够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在影片中也对原著的对白进行了梳理,在影片语言的描述上没有采取传统的对语言的加工处理,而是在保持原著语言风格的基础上,尽量维持其原汁原味。这就像制作美食一样,需要选用最好的食材才能制作出最美味的食品。在影片当中,通过原汁原味的表现原著的内容,从而让观众在欣赏影片的同时,脑海当中还能回忆经典作品当中的每句话、每个词。观众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原著的场景和词句在电影中的表现,让观众充满充实感和满足感。比如影片中男女主角在彭伯里相遇时,在和乔治安娜进行交谈时有一个停顿环节,好像是看着伊丽莎白说话心动而忘记了谈论钢琴弹奏是否好的问题,还给人一种好像忘记该说什么话的感觉,那种表情很快就消失了,其中眼神的演绎可以用完美来形容。

影片较好地展示了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比如:法国大革命对英国政治、文化产生的影响,英国的贵族阶层在这种背景下开始产生了恐慌的心理,采取了在社交场合把下层阶级融入进来,从电影剧情中可以看出,贵族阶级的达西和宾格莱在一次舞会中看到了以前没有见过的人。又比如莉迪亚在寻找爱情的过程中,虽然渴望得到爱情,但是受到了当时阶级的限制没有机会接触更多的男性,而有幸参加舞会的时候,她就会非常的兴奋和开心,通过舞会这个平台她可以和各种类型的男孩交往,从而体现出当时女性的地位受到婚姻状况限制的时代背景。

二、 场景布置的更具逼真性

由于原著作者简·奥斯汀从小生活在农村,一生当中都是在比较美丽的田园生活中度过的,在这种环境下,作者将这种氛围融入到了《傲慢与偏见》的写作当中。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把原著中对环境描写在电影中充分得到体现,对电影的内外取景进行严格要求,比如:在影片场景当中,钢琴演奏伴随小鸟的鸣叫,还有电影角色踩着草丛发出的声音,这些场景再伴随阳光的融合形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给人一种美的视觉享受。电影当中对悠闲、清静的田园生活的描绘,是电影尊重原著的生活意境的最直接表现。

在新《傲慢与偏见》中,具体的细节处理也很到位,在传统的电影拍摄过程中,其主要参考对象是绘画作品,但是绘画场景给人的是一种冷静和僵硬的感觉,不能较好的反映真实生活的意境。影片在人物服装的选择上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其服装特点主要是根据原著完成时间所决定的,原著完成时间是在1797年,因此电影当中的服装样式也要和当时的服装样式相适应。与以往的外国电影相比,新《傲慢与偏见》给人的感觉是没有那种开放和直接,而给人更多的感觉是含蓄和矜持,比如:在电影当中爱情主题的表现上,主要是通过眼神的交流来实现的。影片当中还有很多雨天和早晨的镜头,能够较好地使观众融入到这种清新的氛围当中,而不同于其他版本的《傲慢与偏见》,新《傲慢与偏见》更侧重对当时自然风光的描绘,舞会的豪华不是该影片所突出的重点,特别是其中一些舞会场景在电影当中只是一闪而过。这样的拍摄结果正好符合原著作品所要体现的场景要求。

电影《傲慢与偏见》剧照

三、 背景音乐与氛围的相融合

由于原著是书本内容,没有相应的烘托效果。而电影与原著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具有背景音乐的烘托。电影当中背景音乐与电影描绘的意境相吻合,人和自然在一定环境下和谐共存,从而能够使观赏者产生无限遐想。新《傲慢与偏见》的背景音乐的创作者是意大利的音乐家欧·马利安尼利,其根据原著的表达意境,创作出符合原著情景需要的音乐作品,特别是电影当中钢琴演奏曲的创作,对于影片情景的抒发起到重要的烘托作用。影片当中配置的音乐完美地和影片内容融合在一起,从而使观众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这也是原著作品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通过背景音乐的烘托,使整个电影氛围完美融洽,观众只希望于停留在音乐和画面的完美融合之中,心灵也因此受到了净化和陶冶,观众在电影当中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和价值,特别是聆听钢琴独奏和管弦协奏之后,给人一种沐浴在春风之中的感觉,从心底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观众通过电影氛围和原著情节的交融联想,在感受当中去发现语言和音乐的和谐之美。

在电影中,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和达西独舞时播放的那一段背景音乐,给人一种孤独古怪而又很特别的感觉。当电影当中音乐响起的时候,有种春光荡漾、幸福无暇的内心感受,还有在电影中穿插的两场舞蹈表演,在一定环境下给平淡枯燥的剧情增添了几分光彩,在电影当中对各个角色的个性特征都完满的表现出来,在这部影片当中的背景音乐始终围绕在钢琴和小提琴这两种乐器上,观众在观赏影片时不至于出现因音乐杂乱而造成的听觉疲劳。两种乐器在影片中的运用,时而高亢时而平静,将古典和现代两种元素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把原著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完美的展现出来。电影当中背景音乐播放与角色演奏也是电影意境抒发的一种形式,对于整部电影主题思想的展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结语

英语电影新《傲慢与偏见》以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品同名作品进行改变,在这部电影的效果上充分的展示了原著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意境,是古典文学作品和现代电影制作的完美结合。虽然这个题材在过去拍摄了很多版本,但是在原著场景和人物个性特征的真实表现上,新《傲慢与偏见》是表现最为真实的一部,特别是电影当中对背景音乐以及剧中人物钢琴弹奏的有效融合,对整部电影效果的实现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新《傲慢与偏见》是对经典文学作品的一次真实演绎和展示。

猜你喜欢
傲慢与偏见背景音乐原著
读原著学英语(三)
漂流瓶
拔牙
背景音乐
背景音乐在电视节目中的具体作用
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傲慢与偏见》汉译文片断对比评析
浅议广播节目中背景音乐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