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现代化:欧洲移民与毛利人的土地之争——以乔治·格雷统治时期为例(1845-1853)

2015-03-19 02:50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毛利人乔治格雷

朱 沛

(江苏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苏 徐州 221100)

走向现代化:欧洲移民与毛利人的土地之争
——以乔治·格雷统治时期为例(1845-1853)

朱沛

(江苏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苏 徐州 221100)

摘要:新西兰1840年成为英国殖民地。殖民地建立之初,土地就成为新西兰社会的核心问题,也是移民们到新西兰所追求的最主要目标。在殖民地开拓时期,吸引更多的欧洲移民、满足他们的土地需求,是殖民地政府的当务之急。乔治·格雷在任总督期间,移民大幅度增加、经济进一步走向繁荣,是殖民地发展的重要阶段,对新西兰后来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现代化;欧洲移民;毛利人;乔治·格雷;土地

作者简介:朱沛(1987-),男,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联邦史。

中图分类号:K612

文献标识码:识码:A

文章编号:编号:1008-6390(2015)06-0035-04

1840年2月,随着《怀唐伊条约》的签订,新西兰正式沦为英国殖民地。殖民地建立之初,现代化过程就已经开始。毫无疑问,奠定其国家现代化基础的则是殖民地开拓时期来自世界各地的具有艰苦创业精神的移民,没有早期的移民就没有现代化的新西兰。国内外关于新西兰的研究已有很多,涉及战争难民、淘金热、宗教、地理环境等方面,而有关于土地的论述却为数不多。本文以毛利人土地被剥夺为主线,论述乔治·格雷①[1]第一届总督任内在吸引和安置欧洲移民方面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以及由此给移民、毛利人和新西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新西兰之所以成为英帝国的海外殖民地,是由于英国工业革命以及新西兰国内的社会现状所决定的。

19世纪前期的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一方面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带来经济的空前繁荣。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城镇化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使得城市里产生了大量相对过剩的劳动力,低工资和高失业成为普遍现象,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在统治阶级看来,将这些贫困的失业者输送到海外谋生,无疑是解决问题、避免动乱的良方。此外,汽船和铁路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大发展,使人口及商品向海外的大规模流动成为可能。

19世纪30年代,一些英国的土地投机者就将诱骗毛利人的土地作为最有利可图的事业。在欧洲人到来之前,毛利人对于土地的价值以及失去土地的危害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欧洲人到来初期,毛利人乐于出售土地,甚至渴望出售土地以换取较之他们自己石制的、骨制的和木制的工具优良得多的斧头和其他钢制工具。[2]在欧洲人的诱骗下,他们出售土地的价格低廉到让人难以置信。一些斧头和毛毯就可以换回数十英亩的农田。正是在这一巨大利益的驱使下,维克菲尔德在英国成立了“新西兰公司”。随着公司的成立,土地投机之风也愈演愈烈,甚至连教会也宣布拥有一万到两万英亩的土地。[3]随着毛利人土地意识的觉醒,与移民的关系就愈发紧张。1837年在新西兰的200名传教士和移民请求英王威廉四世给予保护,因为他们的生活受到了毛利人的威胁,兼并新西兰被逐渐提上了日程。

1839年8月,英政府下令海军上校威廉·霍布森前往新西兰,以通过签订条约的方式将新西兰兼并在英帝国的统治之下。霍布森于1840年2月召集毛利族酋长和部分欧洲移民,在怀唐伊的巴斯比住处的大帐篷内与多数毛利族酋长签署了条约,即著名的《怀唐伊条约》。[4]《怀唐伊条约》又译为《威坦哲条约》,主要内容有三点:首先,毛利人各酋长让出其领土主权,凡岛上出生者,均受英国法律管辖。其次,保证新西兰各部落酋长的土地、森林、渔场及其他财产不受侵犯;如出售土地,应优先出售给英国女王。第三,许诺毛利人可得到英国女王的保护,并可享有“英国国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和特权”。[5]从表面看,该条约是相当公正的。但后世的历史学家们在做了深入研究后,一致指出:《怀唐伊条约》的内容是矛盾和模糊不清的,执行起来是混乱的。[6]比如“主权”一词,在毛利语的文本上被译为“统治权”,毛利人认为酋长们并没有放弃主权,而是让渡的统治权。很显然这两个词在法律上有歧义。[7]因此,《怀唐伊条约》具有一定欺骗性,并不是一份平等的、基于毛利人自愿签订的条约。不平等条约以及土地投机之风愈演愈烈给欧洲移民与毛利人之间的大规模冲突埋下了伏笔。

条约签订后,霍布森即宣布对全岛拥有主权。北岛主权的建立是基于毛利人领土的割让,而南岛则是建立在被发现的基础上。[3]自此,新西兰正式沦为英国殖民地。新时代伊始,殖民地处境异常之艰难。霍布森和他的继任者菲茨罗伊以及在他们之间进行短暂过渡的肖特兰德都缺乏维护他们职权所需的军事及财政实力。1830年,在新西兰大概有330名欧洲人,1840年也不过增加至2000人左右。[8]而毛利人却在八万至十万之间。霍布森在新西兰登陆时,身边只有四名骑警伴随。身为总督,能调动的正规军队还不足百人。在这种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早期的总督们不得已对毛利人采取怀柔政策,该政策引起了欧洲移民的一致反对。移民们自发地组织起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1843年,移民们准备测量在怀劳山谷新购买的土地时,遭到毛利人的阻挠。纳尔逊和惠灵顿两地的移民自发组成了一支临时警察卫队,并试图逮捕阻挠的毛利人。小规模的武装冲突爆发,结果是22名欧洲人被杀,其中大多数竟是在被俘后遇害的。[8]该事件发生后,引起了白人移民的恐慌和愤怒。他们在谴责毛利人野蛮的同时,更大力抨击殖民地政府的无为,期望政府对毛利人采取激烈行动。时任总督菲茨罗伊和他的顾问们却一致认为该事件的发生移民们要负大部分责任。如果政府采取强硬措施,必然会导致毛利人向各欧洲移民区发动进攻,而政府是无法抵御的,这无疑是在自掘坟墓。因此菲茨罗伊非但没有出兵,反而去南方指责移民。更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他甚至亲自会见了毛利族酋长,虽然指责了毛利人杀害俘虏的行为,但更多的是向毛利族酋长保证强行购买土地的事件不再发生。随后在给英政府的报告中,菲茨罗伊沉痛地陈述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同胞们“毫无必要地违反了英国法律的规定、慎重行事的准则和公正的原则。”[9]

殖民统治的软弱无力,无论是欧洲移民还是毛利人都无法对其抱有任何希望,更不能让他们对政府产生畏惧。土地投机浪潮的高涨也引起了毛利人的种种不满和抱怨,再加上部分欧洲移民的推波助澜,一次又一次的小规模的冲突最终演变为1844年7月毛利族酋长霍内·黑克领导的北部战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菲茨罗伊,被英政府召回国内。乔治·格雷在南澳大利亚任总督期间,成功解决了土地问题、财政问题及其移民与土著之间的纠纷,因而得到英政府上下的一致信任。1845年,功勋卓越的乔治·格雷被调至新西兰担任总督一职。英国殖民地事务大臣在财政及军事方面提供给格雷的支持要远超早期的总督们。格雷走马上任,采取果断措施,征调大量军队,并笼络反对霍内·黑克的毛利部落,终于在1846年1月攻陷鲁阿佩卡佩卡村村寨。走投无路的霍内·黑克向格雷总督求和,就在人们普遍认为殖民地政府将进行报复之时,格雷总督却宣布接受霍内·黑克的求和,恢复当地秩序。从此以后,该地区再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冲突,曾经被冠以叛乱者之名的霍内·黑克,后来还成为新西兰众议员。[10]

除对毛利人的反抗严厉镇压外,乔治·格雷更多的是对毛利人进行商业化和基督化。格雷政府雇佣毛利人从事修路等大型公共建设,并给予他们相应的报酬。毛利人由此发现,以此种方式获得的利益之多远胜战争。[10]教会方面则为毛利人提供一些医疗和教育方面的服务,重要的是为毛利人提供种子、农具等农业技术。政府和教会的这些行动在某些毛利人地区受到欢迎,毛利人和殖民当局的关系有所改善和发展。[11]

首任总督霍布森任内,由于缺乏英政府的财政资助,而迫切期望从出售土地中筹集更多的经费。霍布森上任后即在新南威尔士总督的大力支持下,以公开拍卖的方式出售了位于奥克兰的一块黄金地段,获利颇丰。此次土地的出售,使霍布森对于政府财政的来源感到乐观。据估计,1841-1842年的岁入可高达50,000英镑。其中有19,000英镑用于供应政府的日常需要,12,000英镑用于向毛利人购买土地、测量工作和公共工程,剩余的19,000要拨出相当一部分安置移民。[9]起初财政还能勉强周转,但随着贸易的衰退,对于土地的测量由于缺乏测量员而停顿。无法测量土地,政府就不能拨出数量足够的土地进行销售。没有销售就意味着没有足够的现金来购买毛利人的土地。随着“怀劳事件”的爆发,毛利人与欧洲移民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资金的匮乏、冲突的加剧导致政府无法再从毛利人手中得到足够的土地。失去了土地的出售,则切断了殖民地政府的财源,因而财政陷入困境。霍布森也曾试图依赖传统的税收方式,但移民人数的匮乏、毛利人落后的生产方式都使税收失去了征收的主体。漫长的海岸线以及软弱的殖民地政府,使禁止走私也成为一种奢望。[3]

1843年底菲茨罗伊到达新西兰后,情况更是每况愈下。政府的资金有2773镑,而它的债务,包括积欠未发的薪金和未付清的商人账目在内,共达24,000镑。[9]菲茨罗伊到任后,向英国财政部申请贷款,未获批准。其后,在殖民地政府政务委员会的支持下,菲茨罗伊发行了总额为一万五千镑的钞票作为法定货币供流通之用。发行额实际超过了这个数目。他提高了关税,随后又加以取消,后来又给予恢复。[9]此外,菲茨罗伊还取消了《怀唐伊条约》中规定的殖民地政府对毛利人土地的“先买权政策”,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但购买者在买下土地之前要交纳10先令的注册费。在毛利人以及移民的抗议下,菲茨罗伊又将一英亩的土地注册费从十先令降至一便士。[6]其朝令夕改的政策,加剧了财政的混乱,殖民地政府财政接近崩溃的边缘。在他统治的两年里,不仅没有得到欧洲移民和毛利人的拥护,而且逐渐失去了英政府的信任。于是乔治·格雷成为新一任新西兰总督,并于1845年被派往新西兰。

乔治·格雷上任后对当时的土地政策进行了新的大幅度的调整。第一,他重新实行“先买权”政策,目的是防止政府收入的流失。同时他从英国银行获得大笔贷款用来购买毛利人土地,以便满足移民对土地的要求。第二,乔治·格雷为购买毛利人的土地设计了一整套程序:在毛利人部落出售土地的要求提出来后,政府就召开一次会议,让所有对土地所有权有争议的各部落参加会议。经过调解并基本解决他们的矛盾后,再向所有者支付订金和丈量土地,最后是付款和交接土地。[6]

格雷统治下的殖民地政府为购买土地用尽了一切方法,效果显著。截至1853年,新西兰殖民地政府一共购得3200万英亩的土地,这些土地占到了新西兰可耕土地的一半,而殖民地政府为此一共只支付了区区5万英镑。政府以每英镑600多英亩的价格购得土地,其后却以每英亩1到2英镑的价格卖给移民,该政策为原本入不敷出的殖民地政府提供了一个相当丰厚和稳定的财政来源。[12]

乔治·格雷总督任内,一扫前任政府统治的疲软无力,武力镇压毛利人反抗,软硬兼施、刚柔并济,稳定社会秩序,大刀阔斧进行土地及财政改革,使濒临崩溃的殖民地政府重获生机。财力的雄厚使格雷政府能够从毛利人手中获得大量土地,从而使源源不断的移民潮不会因为土地的匮乏而终止。与此同时,他也得到了相当数量的毛利人的支持。当时的毛利人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日益增加的欧洲移民对他们的生存会是一种巨大的威胁。他们仍旧从与欧洲移民的接触中得到好处。格雷政府教会了毛利人从事农业耕种,并贷款给他们建造磨坊。农作物的种植不仅满足了他们自身的需要,还大量销往市场。19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的淘金热也为毛利人农作物的出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13]

一个社会从传统状态向现代化状态转型的过程中,土地扮演着相当重要且独特的角色。以土地为载体所从事的农业不仅仅是现代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更是现代社会实现全方位发展的产业基础。它在不断扬弃的现代化过程中,起着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变迁的桥梁作用。在欧洲移民的影响下,毛利人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逐渐地、主动抑或被动地参与了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必然对应着不同的政治体制和文化精神。要实现一个社会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经济形态和经济结构,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现代化商品经济、从单一化的经济结构向多元化的经济结构转化。[14]从这个意义上说,土地的市场化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的现代化又是其他社会现代化的基础。

总而言之,格雷统治的八年,是新西兰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年代。短暂的八年间,大片土地得以开发,连内陆地区原本杂草丛生、灌木丛林的地区也被欧洲移民们开垦出来。在格雷政府的主导下,新西兰的大片土地迅速私有化和市场化,这种变化不仅为新西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条件,也为后来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与美洲、澳大利亚等地的殖民化过程相比较,英国在新西兰的殖民化过程最初似乎想以较为人道的方式进行,但从最终结果来看,这两者却没有多少差别。毛利人从土地中所获得的收入之卑微,不足以使他们适应现代化的过程。面对其人口数量的绝对下降、最终整个种族濒临灭亡,毛利人亦束手无策。历史的进步,往往伴随着血与泪,新西兰的现代化过程即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注释:

①乔治·格雷(George Grey,1812-1898),英国军人、探险家。南澳大利亚洲总督、两任新西兰总督(1845-1853,1861-1868)、开普敦总督,新西兰总理(1877-1879)。任新西兰总督期间对毛利人进行残酷统治,提出用同化手段改变毛利人的生活方式,主张没收毛利人土地,建立武装移民区。后因与司令官卡梅隆发生冲突,1868年被免去总督职务并退休。 1877-1879 年出任新西兰总理。1894年返回英国。

参考文献:

[1]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近代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人名资料汇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932.

[2]朱沛,宋严萍.华人华侨研究:总第二辑[G].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196-206.

[3]Keith Sinclair.AHistoryofNewZealand[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1: 33.57.60.

[4]王章辉.新西兰[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0.

[5]Evelyn Stokes.TheTreatyofWaitangiandtheWaitangiTribunal:MaoriclaimsinNewZealand[J].Appfied Geography,1992:176-191.

[6]蔡佳禾.新西兰——在追随中的创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13.16.18.

[7]Donald Denoon and Philippa Mein.AHistoryofAustralia,NewZealandandthePacific[M].Blackwell Publisher,Oxford,UK,2000:108.

[8]John Lockyer.AhistoryofNewZealand[M].Auckland: Reed Books,a division of Reed Publishing(NZ)Ltd,39 Rawene Rd, Birkenhead, 2002:21.22.

[9]J.B.康德利夫,W.T.C.艾雷.新西兰简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78:94.103.103-104.104.

[10]William Pember Reeves.NewZealand[M].London:Horace Marshall & Son,Temple House,E.G.2007:84.86.

[11]James Belich.MakingPeoples,AHistoryofNewZealanders,FromPolynesianSettlementtotheEndoftheNineteenthCentury[M].Auckland: The Penguin Press,1996:224.

[12]W.J.Gardner.AColonialEconomy,inTheOxfordHistoryofNewZealand[M].Auckland:W.H.Oliver and B.R. Williams,1981:61.

[13]约翰·根室.澳新内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403.

[14]邱亿通.现代化的历史趋势与价值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8-79.

[责任编辑文川]

猜你喜欢
毛利人乔治格雷
一张弓两根弦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十四)身陷毛利人部落
毛利人是什么人?
吓人的成绩单
我女儿喜欢
游乐场(上)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乔治和他的斧子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