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作文批改方式,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2015-03-20 20:22黄惠荣
文教资料 2015年1期
关键词:苏州市习作作文

黄惠荣

(苏州市吴江区横扇小学,江苏 苏州 215224)

改进作文批改方式,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黄惠荣

(苏州市吴江区横扇小学,江苏 苏州 21522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现在学生作文总体水平偏低,作文教学与素质教育难以结合。作者通过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主题生活的生态作文教学”的研究,提出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的措施,以便进一步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作文教学 学生评改 提高质量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作文教学,形成了教师命题——学生写——教师批阅——教师师讲评的模式,看似完整的作文教学,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是一种低效的作文教学方式。学生对教师批改的作文往往只是看等第或评语,而不认真思考教师为什么要这样批阅的原因。在学生作文评改中,如何改变上述现象,达到应有的批阅作文效果呢?我通过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主题生活的生态作文教学”研究后认为:必须注重提高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能力,让学生在作文评改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给予重点引导即可,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动关系。通过“一作多改”的作文评改模式,调动学生评改作文的积极性,由此真正提高作文评改的实效。

一、作文前要重视下笔前的评改

学生往往把评改作文看成是习作写完后的修饰工作,其实不尽如此。笔者倡导下笔前的评改,是指学生独自或同学间互相推敲写作提纲。下笔前的评改,其作用非常重要,如同建房子,首先要根据建房要求设计好图,要是写作提纲没推敲好,写作时就难以一气而成,即便勉强写下去,也达不到理想效果。作前评改提纲大部分学生感到茫然,如2014年我接六年级语文,第一次作文要求学生写提纲,很多学生竟然不知道什么是作文提纲。学生习惯于拿起笔就按习作要求写,写到哪就算哪;有的学生即便有了写作提纲,也是为了应付;有的学生只是粗浅地认识到提纲的作用,没有真正意识到这是下笔前谋篇布局的工作。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极力启发学生认清这点的重要性,在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以“假期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习作时,我要求学生不管写什么假期都要写一个提纲,并注明所写段落、详略、过渡等内容。我先做了如何写提纲的示范,接着要求学生写好本次作文的提纲。在学生写提纲中我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写得较好的提纲并当堂读出来,从而激励学生把下笔前的评改工作做实,并与同桌交换互评,再前后桌交换互评,最后要求学生根据评后的提纲进行作文。这一举措大大降低了学生写作的随意性,提高了作文教学的实效。

二、作文后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评改

好的文章总是经过反复修改锤炼,逐步达到完美。在这个重要问题上,有一些教师不够重视,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出作文题目,由学生一篇篇地写,一学期完成七、八篇习作的任务,也算交差了,效果其实不好,此类弊病,必须克服。俗话说:“七篇、八篇不如七遍八遍。”学生写作文不能写一篇丢一篇,而要对原作进行反复修改,逐步完善,否则,学生习作水平很难提高。教师要明白这个道理,学生也应该懂这个道理,这样,学生才会主动评改自己的作文。

1.分组自评

在课题实施中,我对自己任教的班级,采用作文互评的办法。在每次作文评改前,先根据不同作文的具体要求制定评改方法,然后每6个学生为一组并确定评改小组长(组员和组长可不固定,以便于最大范围的交流)。教师将略阅习作,然后用不固定的形式发给每个学生,分三个环节进行评改。第一环节是个人评改,要求在10分钟内完成病句、错别字的批改任务;第二环节小组交流,让学生在15分钟内通过共同评议,评出得分最高的习作;第三环节进行全班评议,让各小组上报最高分习作,找出进入前三名的作文,由各评议组组长在全班朗读该习作,再由全班同学进行点评,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最后由教师简评优秀习作。实践证明,这样的评改过程,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兴趣很高,效果很好。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仅只是评改,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别人的作文学会反观自己的作文,找出差距与不足,学会了从读者的角度来评价作文的优劣,领悟到不同类型作文应用不用的写作方式才有可能写出好作文。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体验评价,才能真实地评价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积极地修改自己的作文。

2.典型引路

教师将各小组选出的优秀作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外进行学习并能试着修改。然后,教师选择一篇优秀习作在课堂上进行评议,给学生作示范。在评议中,教师既要肯定这篇习作的优点,又要指出习作中的不足之处,并指出修改的方法。接着,由前后四人共同修改一篇中等的习作,教师进行巡视,并不时启发学生大胆评议,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时而窃窃私语,时而搔头凝思,时而又进行热烈议论,积极性很高。我深深认识到这一做法对扭转学生评改作文的被动局面是非常有效的。四人点评议论后,在全班展开交流,为下一步互相评点奠定坚实基础。

3.互相评点

由同桌两个学生互换作文本,利用课余时间互相点评(包括书写、标点、题目、开头、过渡、结构、选材、中心、首尾呼应,习作线索等),用铅笔在作文本上做记号,供作者在自我修改时参考。学生只有认真阅读作文后才能互评作文,才能认真研究别人的习作,从而在学习评价作文中进行交流、学习和思考,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在阅读点评时不断领会、学习、借鉴别人的长处,从而认识到自己的短处,达到取长补短之功效。同时“互相点评”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逐步养成虚心学习、善听意见的好学风。

4.自我修改

要求学生善于抓住自己作文中的不足之处,自觉地进行多次修改。一改错别字和标点,二改条理不清、语句不通,三改习作结构,四改首尾呼应及过渡,五改选材和立意。评改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是作文教学的归宿。“分组自评”、“典型引路”,“互相评点”大都属于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把重锤敲打在“学生自我修改”这一鼓心上。当一篇习作完成后,通过教师略阅,评讲优秀习作,提出修改方法,学生在“互相评点”的基础上,针对原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完成二次作文。对其中特优和特差的习作,可再经教师批阅,肯定修改得好的部分,指出存在的问题,可让学生按原题写三次作文,直到取得满意的效果为止。经过多次修改、写作,学生的写作能力将大有长进。

总之,传统作文批改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收效甚微。要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搞活作文评改是关键,而要“搞活”就得让学生“互动”起来,使“主角”定位,实现“教师”、“学生”的互相转化。实践证明,“一作多改”的作文教学法定能让你品尝到作文教学成功的喜悦。

[1]郭茹.作文批改应该改变策略,发挥实效[J].教书育人,2011(22).

[2]周国栋.小学作文批改点滴谈[J].陕西教育(行政版),2010(Z1).

本文系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苏教科规验字第130704436。

猜你喜欢
苏州市习作作文
苏州市 多措并举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苏州市坚持“三聚焦” 为民服务办实事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实践与思考
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