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石鼓镇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市场调查总结①

2015-03-21 01:15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陶琼
中国商论 2015年15期
关键词:市场调查红色旅游开发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陶琼

丽江市石鼓镇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市场调查总结①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陶琼

摘 要: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近年来红色旅游在各地得到蓬勃发展。丽江市石鼓镇作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之一以及“云南省重点建设十大红色旅游风景区”之一,当地政府也积极响应并加快了发展红色旅游的步伐。但由于当地红色旅游开发建设以及宣传各方面的不健全,使得红色旅游开发存在若干问题和不足,比较严重的是外来游客对该景区不了解、不满意,整体印象较差。所以本文在分析调查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对该地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分析,并结合市场调查问卷以及结论对当地的红色旅游开发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红色旅游 开发 资源 市场调查

1 丽江市石鼓镇红色旅游开发现状

1.1 丽江市石鼓镇红色旅游景区概况

丽江市石鼓镇以其独特的纳西民居建筑、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及“长江第一湾”的自然风光于2010 年5月被列为210个云南省重点开发建设特色小镇里的60个旅游型特色小镇之一和“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之一,且石鼓渡口已被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和“云南省重点建设十大红色旅游风景区”之一。目前石鼓镇属于丽江市玉龙县“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当中重点发展的“三大旅游区”之一。

历史上的石鼓镇是“茶马古道”的要津和南下大理、北进藏区的交通枢纽,是老君山的中转站和进入“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南大门,今天的石鼓镇是丽江的文化旅游重镇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商贸中心。

1.2 丽江市石鼓镇红色旅游景区开发现状

丽江市石鼓镇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投资渠道单一、开发规划欠缺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该地的旅游产业和旅游市场可以说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红色旅游开发一直处于产品形式单一、开发深度不足、市场意识缺乏等状态。目前,随着全国红色旅游品牌效应的不断提升,红色旅游区域合作的不断发展,石鼓镇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推进,旅游开发在政策、区位、资源、文化等方面优势的进一步凸显,石鼓镇在红色旅游开发方面的空间会很大。总体来说,发展红色旅游对于丽江市石鼓镇是一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富民工程。

2 丽江市石鼓镇红色旅游景区调查以及总结

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令第23号)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GB/ T17775-2003)的相关规定,本人组织团队对该景区的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景观质量、游客意见等三大方面进行了调研,也请云南省旅游局有过多次A级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的相关专员结合《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中的三大细则对该景区进行了量分,并从中发现和总结该景区在服务和管理方面的不足。

2.1 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

表1 丽江市石鼓镇红色旅游景区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

5A要求950分;4A要求850分;3A要求750分;2A要求600分;1A要求500分。总的来说该景区基本符合2A景区评定条件,具体分析如下:

(1)旅游交通(90分):旅游交通是实现旅游活动的必要手段,可以促进旅游景区的兴起和发展。但是该地的交通也是屡遭部分游客诟病的地方。首先,该景区的可进入性一般。虽然游客进入该景区可选择的方式较多,但是路况相比较而言较差,再加上知名度不高,很多游客选择放弃并转道虎跳峡、香格里拉。其次,景区内部的自备停车场建筑面积过小,车位数量也不多,如若赶上小镇赶集,停车方面存在很大问题,而且停车场的指示标志也不是很明显,外地游客不易发现。最后,该景区的内部交通也正在完善之中,当地政府的基础设施二期工程建设中也把交通、道路的改善作为重要建设内容。

(2)游览(180分):该景区到目前还没有完成全面的游览规划开发,景区内各类引导标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不仅不够突出,而且地方特色融入不够,这会导致游客较差印象的形成。而且景区的整体宣传也不够到位,除了地方节目有个别涉及之外,还没有建立更多地宣传渠道,所以导致当问及很多游客之前是否听说过该景区时,都表示当地对外不知名,只是旅行社作为赠送景点,导游介绍也不多,对红色文化的提及更少。此外,该景区的门票、游客中心、导游服务方面的建设还急需改进。

(3)旅游安全(70分):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该景区内游览、娱乐等设备完好,无安全隐患,危险地段的标志也较明显。但该景区的个别建筑略显陈旧,有脱落现象需要维修。

(4)卫生(80分):该景区由于垃圾箱数量有限且摆放不明显存在垃圾乱丢现象,所以整个景区会给外来游客带来脏、乱、差的印象。这方面对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这也是当地急需改进的地方。除此之外,该景区的厕所问题也是制约当地发展的最大瓶颈,很多外地游客到此都会纷纷抱怨并投诉厕所问题。

(5)邮电服务(15分):该景区的邮政服务中心离景区有一段距离,但基本上对该景区的发展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游客反映也不多。

(6)购物(40分):景区内部购物场所布置合理,各类旅游工艺品种类丰富,极具地方特色,无强制消费。这是当地旅游开发的最大优势,不仅能最大程度满足外来游客对当地文化了解的需求,还能解决部分就业,增加地方经济收益。不足的地方只是当地人在兜售工艺品的过程中由于利益分配不均会引发个别不合、冲突现象。

(7)综合管理(100分):该景区在综合管理方面与A级景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体现在景区宣传的力度不够,对外形象不够鲜明,景区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效益不够突出等。

(8)资源和环境的保护(100分):该景区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晰,景观、生态、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做得较好,只是环境卫生方面的管理还需加强。

2.2 景观质量

表2 丽江市石鼓镇红色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分

5A要求90分;4A要求85分;3A要求75分;2A要求60分;1A要求50分。总的来说该景区基本符合2A景区评定条件,具体分析如下:

2.2.1 资源吸引力(41分)

(1)历史意义:丽江市石鼓镇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曾在附近“五月渡泸”,忽必列南渡,这一带还是当年大禹治水经过的地方。特别重要的历史意义是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在贺龙、任弼时、萧克率领下,从这里渡江,北上抗日。解放后在此建立的“红军长征渡口纪念碑”,现已成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想而知,石鼓镇的历史意义是该景区必不可少的资源吸引力和魅力之在。

(2)独特的地理位置: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与澜沧江、怒江成就了三江并流的绝世奇观后,又潇洒地抛出一个V字弧形,世界上最美丽的江湾出现了,它就是“长江第一湾”。

(3)拍摄地吸引:2010年新版西游记第13集唐僧收服沙和尚的整场戏就在这大气磅礴,壮美如画的“长江第一湾”拍摄完成。现在很多旅游地都打出拍摄地的嘘头来吸引对电影电视感兴趣的旅游者,而“长江第一湾”的影视拍摄效应也已经慢慢形成。

(4)独特的游玩项目:现在的驴友对一些刺激、惊险的游玩项目都相当感兴趣,而“长江第一湾”的漂流刚好可以吸引这类游客,继而丰富当地的游乐项目内容。

2.2.2 市场影响力(19分)

长江第一湾的旅游市场定位非常广泛,可以是年纪较长的游客,他们可以观看美丽的独特的壮观罕见的“V”字形大弯;也可以是喜欢刺激的青年驴友,来到这里可以感受不一样的漂流感受;当然也可以是中小学生,让他们感受红军渡江的不易。该景区的历史意义和市场前景是可观的。

2.3 游客意见

表3 丽江市石鼓镇红色旅游景区游客意见评分

5A要求90分;4A要求80分;3A要求70分;2A要求60分;1A要求50分。总的来说该景区基本符合2A景区评定条件。

3 丽江市石鼓镇红色旅游市场调查以及对策

3.1 丽江市石鼓镇红色旅游市场调查结论

3.1.1 景区不够成熟

该景区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旅游观光景区,如景区周边的交通等配套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特别是景区指示牌、景区管理处等都需要健全和发展。很多游客还反映在石鼓镇找不到适合中高档次消费群体的就餐以及住宿环境;市场秩序稍显混乱,政府方面也缺少相应的监管;景区的旅游服务设施也不够完善,游客普遍反映在景区内见不到工作人员。

3.1.2 宣传力度不够

当地政府对红色历史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在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游客在来石鼓之前都没有了解过这里的红色历史,大多数游客甚至在结束行程后也不了解,有很多游客还是经过多次向当地人打听才找到各个旅游景点,如历史博物馆。这些方面对当地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3.1.3 参与项目缺乏

游客普遍反映当地缺少娱乐性的项目,没有较完整的旅游产业链。当问及游客对“长江第一湾”的评价时,游客纷纷表示没什么意思,因为“没什么可玩”,当地即便风景再美丽,也无法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无法增加游客消费,从而不能够带来当地经济收入的增加。

3.2 丽江市石鼓镇红色旅游发展建议

总体来说,该景区第一需要重新定位发展方向及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其地方优势,将历史文化与自然相结合,打造出“好山好水好文化”的综合型景区,吸引各层次的游客;第二,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有效的景区管理规划,建立健全景区监督管理体制,加强对周边市场秩序的管理;第三,投资建设娱乐型项目,延长景区旅游产业链。这样不仅让游客享受到这“好山好水好文化”,而且增加游客的消费,给石鼓镇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第四,石鼓镇各方面的发展需要根据红色旅游地自身特点以及资源组合研究营销策略和宣传手段,通过搞好媒体宣传,搞好网上宣传,搞好红色旅游宣传品的制作,尤其是发挥节日、节庆活动的作用来提高当地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04.

[2] 熊云明,李松志.我国红色旅游研究综述[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2).

[3] 徐仁立,刘建平.关于红色旅游含义和特点的再认识[J].武夷学院学报,2011(2).

[4] 张莉杰.红色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5).

基金项目:①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丽江市石鼓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初步研究”(2013C042)。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5(c)-149-03

猜你喜欢
市场调查红色旅游开发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人群对生鲜配送到家的市场认可度调研
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的旅游品牌设计研究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