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恙虫叮咬后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脏器功能损害的观察与护理

2015-03-22 00:59章海滨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恙虫皮疹白细胞

章海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浙江 杭州310000)

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叮咬部位焦痂或溃疡形成、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以及外周血液白细胞数减少等为特征,严重感染者,表现为多器官损害,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1]。本院传染科目前收治1例恙虫叮咬人体导致患者出现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脏器功能损害的病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35岁,发热畏寒5d,热起时伴有头痛,体温最高40℃,1d内体温反复4次左右,无恶心呕吐。为求进一步诊治,门诊拟“发热待查”收住入院。经了解病史,患者发热前一周曾在外地某森林旅游,穿短衫,右胸口曾出现虫咬伤。体检右前胸可见一约4mm 黑色焦痂样皮疹,面、颈、手臂、胸腹等处可见散在红色丘疹,瘙痒感不明显。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3×109/L,中性粒细胞75.3%,血红蛋白103g/L,血小板计数58×109/L;肝肾脂糖电解质测定:谷丙转氨酶427U/L,谷草转氨酶732U/L;B超显示:双侧颈部、腋窝淋巴结可探及,肝脾肿大,胆囊壁水肿,少量盆腔积液;CT 示:两侧胸腔积液伴两下肺少许感染。结合病史诊断为“恙虫咬伤;皮疹;肝功能损害;肺部感染”。予美满霉素胶囊、利巴韦林、磷霉素等抗感染治疗。10d后,患者病情稳定,无发热,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6×109/L,中性粒细胞30.0%,淋巴细胞56.3%,血红蛋白110g/L,血 小 板 计 数200×109/L,谷 丙 转 氨 酶87U/L,谷草转氨酶44U/L,皮疹消退,予以出院。

2 护理

2.1 白细胞减少观察要点和护理 血液中的白细胞能有效防止人体细菌入侵。正常白细胞数为(4~10)×109/L,白细胞减少,可导致细菌在机体抵抗力完全或基本丧失的状态下迅速扩散,甚至进入血液,引发败血症,严重威胁生命。因此,应观察患者有无头晕、乏力、食欲减退、发热等症状。该患者出现发热及食欲减退情况,考虑与病毒感染、白细胞减少有关,合并肺部感染,予对症使用抗生素后恢复。

2.2 血小板减少观察要点和护理 血小板与人体的凝血功能密切相关,正常为(100~300)×109/L。血小板减少,易造成凝血功能障碍,<20×109/L时,更有自发性出血的可能。因此应观察患者有无突发意识改变等脑出血的临床表现,观察是否有皮肤出血点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该患者患病过程中有血小板下降,但未出现出血情况。

2.3 肝功能损害观察要点和护理 肝脏是人体中的重要解毒器官,由于各种物理或化学的原因,肝脏功能受损,会导致肝功能异常。观察患者是否有上消化功能障碍、黄疸、蜘蛛痣、肝掌等。患者入院时出现肝功能异常,指导患者安静卧床休息,可增加肝脏血流量,降低机体代谢率,有利炎症恢复[2]。同时予护肝药物口服10d后,肝功能指标均接近正常,未出现黄疸等症状。

2.4 高热护理 发热是人体抵御疾病的防御机能之一,正常体温口腔(舌下)温度为36.2~37.3 ℃。受环境、昼夜、性别等因数影响,长期发热,尤其是高热,可使机体调节功能受累,如脑皮层兴奋性增强、中枢抑制,还可使消化液分泌减少,影响消化吸收功能,造成负氮平衡,故应及时针对病因治疗。该患者起病时出现高热,最高体温达40 ℃,予保持病房温度为18~20 ℃,应加强对病人体温的监测,每4h测量体温一次。高热时,用药物、物理方法降温,补充营养和水分,加强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同时密切观察其他生命体征。

2.5 药物应用护理 美满霉素为半合成四环素类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中的淋病奈瑟球菌均有很强的作用。服用后,可出现消化道反应、肝损害、肾损害、过敏反应等。该患者共使用美满霉素14d,未出现药物所致的各种不良反应。

2.6 心理护理 由于起病急,患者入住传染科,担心疾病传染家人,怕招到周围人的歧视,产生焦虑情绪。需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病因和发展过程。让患者知道,人与人之间是不会传播该病的,患者不必隔离,接触者无需检疫[3]。消除紧张情绪,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7 饮食护理 本病致病的主要因素为病原体死亡后释放的毒素,可导致各脏器炎性病变,内脏普遍充血[4]。高热时,因为迷走神经兴奋降低,使胃肠活动及消化吸收能力降低,机体分解代谢增加,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因此,在护理该患者时,给予患者补充营养和水分,提供高热量、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鼓励多饮水,同时由静脉补充液体、营养物质和电解质等。该患者营养状况良好,未出现体重减轻及电解质失衡情况。

2.8 皮疹护理 焦痂与溃疡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5]。患者面、颈、手臂、胸腹等处可见散在红色丘疹,右前胸可见一约4mm黑色焦痂样皮疹,瘙痒感不明显。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用皂类清洁剂和刺激性强的沐浴露,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剪短指甲,勿搔抓皮疹,以免皮疹抓破引起感染。衣物应宽大透气,以减少对皮疹的摩擦。该患者皮疹入院后7d消退,未出现皮疹破溃感染情况。

2.9 健康教育 (1)恙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外出游玩时宜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驱蚊液,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2)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3)一旦被恙虫咬伤,要小心取出完整的虫体,同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防止虫媒传染病。

3 讨论

恙虫病是由东方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为主要传染源,兔类、鸟类也可能带菌,恙螨幼虫叮咬动物或人,可引起传播[6]。由于幼虫好侵袭人体潮湿、气味较浓的部位,因此,焦痂或溃疡多分布于腋下、腹股沟、会阴生殖器周围的皮肤,不易被人发现,或患者叙述病史时不好意思讲出来,或基层卫生院不能做血清学的检查而延误病情,甚至并发多脏器功能损害[7]。凡是在流行季节从事野外活动后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患者,结合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点,均应高度警惕恙虫病的可能。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细致观察有无焦痂或溃疡,并及时进行血清学检查,及时治疗,避免误诊而延误病情,或导致脏器功能的损害,以提高治愈率。

[1] 刘峰,杨继武,詹银珠.恙虫病致多器官损害[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4-25.

[2] 刘应麟,王明琼.传染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

[3] 方树权,谷耀.18 例恙虫病合并中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8):102-103

[4] 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88-490.

[5] 叶锦芳,陈秀英.恙虫病的临床护理对策[J].福建医药杂志,2012,34(1):153.

[6] 石宏,石雪松,江智霞.传染病护理学[M].2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106-107.

[7] 丁言雯.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7-128.

猜你喜欢
恙虫皮疹白细胞
白细胞
春夏季户外谨防与小虫“亲密接触”
古人和你说“别来无恙”,其实是嫌弃你
多功能便携式皮疹观察尺的研制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老年恙虫病并多器官损害1例
血必净对恙虫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保护作用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