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活检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2015-03-22 02:41陕西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咸阳712000
陕西医学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浆细胞骨髓瘤涂片

陕西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咸阳 712000)

陈蓓蕾 高 静 岳小雅 黎艳丽 唐建琼 田林涛 刘 蒙 朱 敏 何春玲 董昌虎▲

骨髓活检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陕西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咸阳 712000)

陈蓓蕾 高 静 岳小雅 黎艳丽 唐建琼 田林涛 刘 蒙 朱 敏 何春玲 董昌虎▲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及骨髓涂片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初诊并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中骨髓涂片表现阴性、骨髓活检表现阳性的病例资料,分析其发病过程中表现出的症状、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对比骨髓涂片及活检结果之间的差异,分析骨髓涂片及活检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点及不足之处。结果: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时骨髓涂片表现阳性的活检同时均为阳性,而部分骨髓涂片表现为阴性的活检却表现为阳性,故一次性同时进行骨髓涂片及活检有助于降低漏诊率。结论: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断过程中,活检较涂片能更为准确地反应增生程度及肿瘤负荷,且易于发现成堆分布浆细胞灶和异形浆细胞,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及评估病情、指导治疗的价值。

多发性骨髓瘤(MM)属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骨髓中浆细胞恶性增殖,分泌大量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引起多种临床表现,其主要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之一为骨髓形态学检查,多数医院仅仅依据骨髓涂片作为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常用方法;本文报告27例初诊并确诊为MM的患者,均符合张之楠《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的诊断标准,但骨髓涂片无MM表现,而骨髓活检有MM表现,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收集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的初诊并确诊为MM患者的资料,筛选骨髓涂片检查为非MM表现、但骨髓活检却表现为MM活组织图像的病例共27例,其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47岁。临床表现:贫血18例,出血9例,发热7例,病理性骨折 3例,肺部感染5例,胸腔积液4例,颜面浮肿3例,全身疼痛11例;血沉加快 25例,肾功能不全3例,血清蛋白电泳出现M条带25例,IgG型 18例,IgA型 7例,非分泌型2例,血β2微球蛋白增多 16例,尿β2微球蛋白增多 10例,X线摄片示不同程度虫蚀样骨质破坏13例,骨质疏松7例,尿中本周蛋白增高 22例,B超查肝脾大3例;临床分期参照ISS分期,I期12例,II期4例,Ⅲ期11例。

2 方 法 常规选择髂后上棘为穿刺点,消毒铺巾、局部浸润麻醉后一次性采取0.2ml骨髓液及2cm骨髓组织2块,行骨髓形态学检查;涂片由血液科实验室进行染色、观察并常规计数200个有核细胞;骨髓组织送病理科实验室进行切片活检;两科室分别独立进行检查及出具报告;对每一位患者的骨髓涂片及活检结果进行对比。

3 结 果 骨髓涂片结果中,8例无异常表现,14例提示为缺铁性贫血,3例提示红系及粒系增生活跃,2例提示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浆细胞比例均在正常范围内,无多发性骨髓瘤表现。骨髓活检结果中,18例提示造血主质内以红系增生为主,9例以粒系增生为主,27例造血主质内均可见不同程度散在分布之胞体大、呈圆形、椭圆形、胞浆丰富、嗜碱性、核偏位、呈圆形、椭圆形、染色质疏松、单个核仁明显之成堆浆细胞增生,均易见双核浆细胞、印戒样浆细胞及成熟浆细胞,其中2例可见大量Russell小体(附图)。

附图 骨髓活检示Russell小体(HE染色×40)

讨 论

MM的主要病理学改变是骨髓中单克隆浆细胞的大量增殖,目前MM的三条主要诊断标准的其中之一是活组织检查证实为骨髓瘤[1],充分体现了骨髓活检在MM诊断中的重要地位;虽然标准中对于浆细胞比例做了明确说明,但是,浆细胞形态学上的异常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提示骨髓瘤的存在;本组27例患者入院后均因血常规异常表现常规行骨髓穿刺,一次性同时采集骨髓涂片及活检,虽然涂片无MM表现,但是活检均可见MM表现,后于临床行更进一步的检查,最终确诊为MM,与活检结果一致。

骨髓涂片侧重于观察骨髓中细胞的形态,操作简单、快捷,更易于观察浆细胞的形态,由于浆细胞的异常程度与疾病的恶性程度成正比,其形态幼稚、数量增多往往提示疾病恶性程度较大、预后不良,如出现浆母细胞型则提示疾病更加具有侵袭性;但骨髓涂片检查受人为影响较大,可由于操作不当导致骨髓稀释,或是由于骨髓纤维化或瘤细胞增生“塞实”造成骨髓“干抽”而无法抽取骨髓液行涂片检查;由于骨髓基质细胞可以产生大量粘附分子[2],增强了异常增殖浆细胞之间的粘附;加之原本异常增殖的浆细胞分泌M蛋白,可更易使异常增殖浆细胞粘附于基质,且越是幼稚的细胞粘附能力越强,这也是骨髓液涂片更难诊断MM的原因之一;另外,骨髓瘤细胞在骨髓中有明显的聚集增生现象,这就使得MM早期瘤细胞在骨髓中呈灶性分布,使得取材较少的涂片不易抽吸到病变的骨髓液;因此,若是取材部位单一,则涂片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采集到病灶,导致部分MM骨髓液涂片难以达到诊断标准,易出现漏诊,而骨髓活检则是取一块骨髓组织,取材范围较大,相当好的弥补了涂片的这一不足。

骨髓活检侧重于骨髓结构上的观察,完整的保留了骨髓造血微环境的结构,可以较为准确的反映出骨髓增生程度及造血组织、脂肪细胞、间质及骨小梁之间的结构关系[3];可以较为真实的发现异常增生的浆细胞灶,对MM的诊断具有较高的阳性率,能更加客观的反映出机体的肿瘤负荷,对于MM的早期发现、预后估计及选择合理的化疗方案均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也就具有了高于骨髓涂片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据研究[4-5],在MM中,骨髓涂片检查与骨髓活检对于增生程度的判定有着统计学差异,可以认为骨髓活检对于增生程度的判定优于骨髓涂片检查;尤其是,当骨髓活检中出现成堆分布的浆细胞灶且≥1/2高倍镜视野时具有较高的诊断意义[5]。其缺点在于骨髓活检仅能主观描述细胞分布,且化学染色的效果不如涂片。

可见,在可疑MM患者骨髓形态学检查时,可一次性同时采集骨髓液及骨髓活组织,同时行涂片及活检,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漏诊率。

[1] 张之楠,沈 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32-233.

[2] 蔡芳妮.骨髓涂片检查联合骨髓活检在MM中的应用[J].临床军医杂志,2011,24(4):752-754.

[3] 刘 健.骨髓活检与形态学检查诊治MM的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8):2249-2250.

[4] 关键虹.骨髓活检在MM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09,17(3):547-548.

[5] 周 凡.骨髓活检及涂片对MM的诊断价值的比较[J].临床军医杂志,2011,39(4):752-754.

(收稿:2015-01-08)

*陕西省咸阳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K16-03(3)]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 骨髓检查/方法 骨髓细胞

R551.3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5.06.039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浆细胞骨髓瘤涂片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椎旁软组织髓外浆细胞瘤1例
以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骨髓瘤相关性肾轻链淀粉样变1例
低温高速离心沉淀集菌涂片法查分枝杆菌与直接涂片法查分枝杆菌的比较研究
浆细胞唇炎1例
原发性皮肤浆细胞瘤一例